一、看护病人补偿标准
陪护费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计算。
住院伙食补助费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计算。
二、医疗事故赔偿标准
(一)医疗费:按照医疗事故对患者造成的人身损害进行治疗所发生的医疗费用计算,凭据支付,但不包括原发病医疗费用。结案后确实需要继续治疗的,按照基本医疗费用支付。
(二)误工费:患者有固定收入的,按照本人因误工减少的固定收入计算,对收入高于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3倍以上的,按照3倍计算;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计算。
(三)残疾生活补助费:根据伤残等级,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费计算,自定残之月起最长赔偿30年;但是,6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15年;7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5年。
(四)残疾用具费:因残疾需要配置补偿功能器具的,凭医疗机构证明,按照普及型器具的费用计算。
(五)丧葬费: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规定的丧葬费补助标准计算。
(六)被扶养人生活费:以死者生前或者残疾者丧失劳动能力前实际扶养且没有劳动能力的人为限,按照其户籍所在地或者居所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计算。对不满16周岁的,扶养到16周岁。对年满16周岁但无劳动能力的,扶养20年;但是,6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15年;7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5年。
(七)交通费:按照患者实际必需的交通费用计算,凭据支付。
(八)住宿费: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住宿补助标准计算,凭据支付。
(九)精神损害抚慰金: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费计算。造成患者死亡的,赔偿年限最长不超过6年;造成患者残疾的,赔偿年限最长不超过3年。
三、陪护费的计算标准
1、护理人员的收入状况
(1)护理人员有收入的,按照误工费的规定计算。
(2)护理人员没有收入的,无论受害人是否实际支付给护理人员以报酬,均统一参照当地护工从事同等级别护理的劳务报酬标准计算。
(3)受害人雇佣护工的,其计算方法与第二种情形相同。
2、护理人数
(1)护理人员原则上为一人;
(2)在特定情形下可以多于一人,具体可以参照医疗机构或者鉴定机构的明确意见,确定护理人员人数。
3、护理期限
(1)一般原则,计算到受害人恢复生活自理能力时为止;
(2)受害人因残疾不能恢复生活自理能力的,根据其年龄、健康状况等因素确定合理的护理期限,但是最长不超过二十年。
(3)如果受害人实际需要的护理期限,超过了法院判决的期限,甚至超过了二十年的最长期限,就超过期限的护理费,受害人有权再次请求赔偿。
-
坟地补偿标准去哪看
483人看过
-
怎么看加班补偿标准
214人看过
-
病人出院要有专人看护赔偿吗
299人看过
-
交通肇事赔偿看护费标准
357人看过
-
2022职业病补偿标准
431人看过
-
2022年棚户区改造最新补偿标准,来看看你有多少补偿?
146人看过
-
精神病人是看护人么上海在线咨询 2022-07-13无民事做法本领或者限制民事做法本领的精神病人,由下列人员担任看护人: (一)另一半; (二)爸妈; (三)成年娃儿; (四)其他近亲属; (五)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愿意承受看护职责,经精神病人的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认可的。无上述限定的看护人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担任看护人对担任看护人有争议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的
-
护士有权给病人看病历吗?新疆在线咨询 2022-10-30患者的病历除了医生其他人是不可以翻阅的,从医学伦理的角度,病历是医生对病人的档案,有些应该是保密的,因为是属于个人的隐私。患者家属要看主治医师会告诫他的,一般也不会给患者家属看病历,原因很简单,有些数据除了专业人员其他人是看不懂的。护士虽然和医生一起工作,但是护士主要是遵医嘱,没有医嘱就不要去做,说白了你没有这权限。
-
-
交通肇事赔偿看护费标准天津在线咨询 2021-03-20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失后。一般情况都由机动车一方承担民事责任,除非证明损害是由受害人故意造成的,机动车一方才不承担民事责任,如果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具有过错且机动车驾驶人已经采取必要处置措施的,可以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责任,减轻责任部分为10%至50%之间。造成人身损害的,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的赔偿项目和标准计算。人身损害赔偿的项目主要有:医疗
-
如何看待土地征用补偿标准与安置补偿标准天津在线咨询 2022-03-18一、土地征用的法律法规和安置补偿标准 我国现行的农村土地征用制度产生于五十年代,1953年政务院颁布施行的《国家建设征用土地办法》,1958年进行修订完善,并一直适用到1982年。十二大以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加快,《国家建设征用土地办法》废止,1982年颁布实施《国家建设征用土地条例》(国务院,1982年5月14日起施行),1987年土地征用由行政法规上升为国家法律,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