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区分正当防卫与事后防卫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4-05 19:31:06 432 人看过

一、引言

如何区分正当防卫与事后防卫,在理论上存在着争论,在司法实践中也不易操作。本文拟以一个实际案例为讨论起点,从刑法设立正当防卫制度的目的和不法侵害与正当防卫的互动关系两个角度展开讨论,最终得出一个观点:区分正当防卫与事后防卫,不仅要从不法侵害角度来判断,还要从防卫行为角度来考察,综合认定而得出结论。我们以此就教于专家及同仁。

二、案例及其争论

2001年2月15日21点左右,重庆市的出租车司机周波开车载着两名男子乘客向九宫庙方向驶去,当车行至九宫庙至中梁山的岔路口时,两名男子叫停。二人乘交钱之际用钢丝套住周波的脖子,用刀抵住周波的腰部,抢动财物。后又用膏药贴住周波的嘴,并将其手交叉绑在方向盘上,用钢丝将其紧紧捆在靠背上,随即两名歹徒下车逃跑。就在此刻,周波挣脱了束缚,马上发动汽车向歹徒开去,在离歹徒下车不到100米处将两名歹徒撞倒,一名歹徒被随后赶到的民警擒获。

歹徒的行为毫无疑问构成抢劫罪,但对周波的行为应如何认定呢?一种观点认为,周波的行为属事后防卫,应负法律责任。其理由是从歹徒弃车而逃,离开事发第一现场的那一刻起,不法侵害就已结束。因此,周波的的行为违背了正当防卫须在不法侵害正在进行时才能实施这一要件,其行为当属事后防卫。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周波的行为仍应当视为正当防卫。主要理由为在当场能夺回被动财产的情况下,就应视为不法侵害未停止,就可实施正当防卫;综合全案考虑,周波现场能追上并撞上歹徒,这说明时间是连续的,即不法侵害并没有结束,那么周波实施防卫行为时不法侵害合仍处于正在进行,因此这时实施的防卫行为是正当防卫。

对于本案,上述两种观点争论的焦点在于:第一种观点认为不法侵害已结束,因此周波的行为是事后防卫;第二种观点认为不法侵害仍未结束,因此周波的行为是正当防卫。但两种观点均将不法侵害是否结束作为划分正当防卫与事后防卫的标准。

对于不法侵害的结束时间,较重要的一种观点为无统一标准说。该观点认为,不法侵害已经结束,是指合法权益不再处于紧迫、现实的侵害威胁之中,或者说不法侵害已经不可能继续侵害或威胁合法权益。具体而言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其一,不法侵害人自动终止不法侵害;二,侵害者被制服或应自身原因等不可能继续进行不法侵害;其三,不法侵害已经既遂;其四,不法侵害人离开侵害现场。按照此观点来判断,上述案例中不法侵害已经结束,周波的行为就只能是事后防卫。

另一种观点则针对周波此类防卫行为而强调提出,正当防卫所针对的不法侵害之正在进行是一个相对概念,不能绝对化。

三、我们的观点

我们无意评价各种观点的优劣对错,但我们认为,若从刑法设立正当防卫制度的目的来看,将周波此类防卫行为划入事后防卫是不妥当的。我国刑法上设定正当防卫制度,其目的就是鼓励和支持一切公民勇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及时有效地制止各种不法侵害,以保卫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秩序,巩固社会主义法制。刑法之所以又要对防卫时间加以限制,制裁事后防卫,乃是由于事后防卫的本质在于其要么是置公力救助于一边,而滥施自力救助,要么是具有打击报复的目的。很明显,周波此类防卫行为既不是在滥施自力救助,更不是打击报复。因此可看出,周波此类防卫行为与事后防卫有本质区别的。

如果我们以上述的正在进行是相对概念的观点将周波此类防卫行为认定为正当防卫,总又感到比较牵强,难以服人。而且相对概念本身就是个比较模糊的概念,司法实践中不易操作。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4日 14:01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正当防卫相关文章
  • 自救行为与正当防卫如何区分
    一、自救行为与正当防卫如何区分1、保护的对象不同。正当防卫为了保卫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合法权益。而自救行为一般是一种自我保护行为。2、实施的时间不同。前者一般是已开始未结束。自救行为的发生不一定和侵害行为在时间上一致,可能发生在侵害行为完成后。3、正当防卫对限度要求较自救行为严格。4、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规定,为了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二、什么情形才属于正当防卫只有同时具备下列五个要件才能构成正当防卫:1、起因条件:不
    2023-12-09
    299人看过
  • 事先防卫和事后防卫都是非正当防卫吗
    事先防卫和事后防卫都是正当防卫。事先防卫就是侵害没有开始,事后防卫就是侵害已经结束防卫,防卫过当就是防卫过程中超过必要限度。一、防卫过当和防卫不当的区别防卫过当是防卫不当中的一种。一般情况下,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但是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属于防卫过当,应当负刑事责任。二、正当防卫的正当防卫条件都有哪些正当防卫,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正当防卫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五个要件:1、必须是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权利和其他权利免受不法侵害而实施的。2、必须有不法侵害行为发生。所谓“不法侵害”,指对某种权利或利益的侵害为法律所明文禁止,既包括
    2023-02-25
    135人看过
  • 怎样界限正当防卫与非正当防卫
    (一)假想防卫是指一个人由于想象和推测,在认识上产生了错误,把实际上不存在的侵害行为误认为存在,因而错误的实行了防卫,造成他人无辜的损害。(二)事前防卫即对于只是流露侵害意图,或者处于犯罪预备状态,尚未构成直接面临的威胁的行为进行先行防卫。(三)防卫挑拨正当防卫成立的实质在于防卫目的的正义性。如果行为人为达到某种目的,以挑拨、寻衅等手段,故意激怒、诱惑他人向自己实施侵害,而后借口“防卫”,造成他人伤亡的则是防卫挑拨,不是正当防卫。(四)相互斗殴只要形成相互斗殴,双方的行为就都是违法的,任何一方都不是正当防卫。任何一方给对方造成了损害的,都要付法律责任。《刑法》第二十条【正当防卫】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2023-06-03
    316人看过
  • 防卫过当与正当防卫的界定什么是防卫过当?
    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的定义是:(一)正当防卫是指对正在进行不法侵害行为的人,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二)防卫过当是指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行为。一、正当防卫致人重伤需要赔偿吗正当防卫致人重伤,如果是属于超过必要的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需要赔偿。《刑法》第二十条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二、民法典新规正当防卫是指什么202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新规,正当防卫
    2023-06-25
    499人看过
  • 防卫过当与正当防卫的定义与内涵
    一、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的主要区别:1.正当防卫是合法行为,不需要承担法律责任,防卫过当是犯罪行为,应当负刑事责任;2.正当防卫没有超越限度,防卫过当超越了法律规定的防卫尺度。理由:防卫过当,是指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而正当防卫是指,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行为的人采取的一种造成一定损害的方法。二、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的联系:1.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两者之间都是一种防卫手段;2.防卫过当的概念不是独立被提出来的,而是随着正当防卫的历史发展而提出来的。早在20世纪初,刑事社会学派取代了刑事古典学派,在刑法理论上占据了统治地位,从理性的角度对人们行使防卫权的范围、条件、合理限度等进行规定。在这种情况下就提出了防卫过当的概念及制定出对其应减轻或免除处罚的规定,从而走上了有限防卫的轨道。;3.防卫过当的基于正当防卫的合法性的延伸,所以对其应减轻或免除处罚的规定。4.
    2023-07-04
    355人看过
  • 哪些是正当防卫,正当防卫如何承担民事责任
    一、哪些是正当防卫,正当防卫如何承担民事责任1、正当防卫是指对正在进行不法侵害行为的人,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因正当防卫造成损害的,不承担民事责任。根据法律规定,正当防卫的防卫人主观上没有过错,实施的也非侵权行为。所以因正当防卫造成损害的,不承担责任。正当防卫超过必要的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正当防卫人应当承担适当的责任。2、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百八十一条因正当防卫造成损害的,不承担民事责任。正当防卫超过必要的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正当防卫人应当承担适当的民事责任。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二、什么是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1、所谓必要限度应以制止不法侵害、保护法益的合理需要为标准。2、一方面要分析不法侵害行为的危险程度、主观的心理状态、以及双方的手段、强度
    2023-11-26
    472人看过
  • 特殊防卫与正当防卫的区别关键在于
    一、特殊防卫与正当防卫的区别关键在于1.含义不同。特别防卫,是指公民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所实施的正当防卫行为,没有必要的限度的限制,对其防卫行为的任何后果均不负刑事责任的情形。正当防卫,指对正在进行不法侵害行为的人,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一定限度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2.法规不同。根据《刑法》第二十条【正当防卫】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3.成立条件不同。特别防卫首先应具备成立正当防卫的起因、时间、对象、主
    2023-10-12
    272人看过
  • 如何正确把握正当防卫的防卫范围
    正当防卫应当有客观存在的不法侵害存在,不法侵害具有威胁性和紧迫性,当事人如不采取措施防卫的话则会受到危险侵害。因正当防卫造成损害的,不承担民事责任。正当防卫超过必要的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正当防卫人应当承担适当的民事责任。一、正当防卫伤人要赔偿对方吗如果是防卫过当,需要赔偿一定的医药费,范围是超出正当防卫的限度;如果没超出则不需要赔偿。关键是公安机关是否认定你为正当防卫。正当防卫,指对正在进行不法侵害行为的人,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一定限度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根据《刑法》第二十条规定,为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中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无限正当防卫,是指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害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而采取防卫行为,
    2023-04-10
    459人看过
  • 互殴与正当防卫如何区分法律责任
    互殴与正当防卫之间存在明显差异,而互殴则具有被追究刑事责任的可能性。详细的对比分析如下所示:首先,二者的根本目的存在显著差异。正当防卫的主要目的在于维护国家、社会公共利益,保护当事人或他人的人身安全及财产权益不受现行违法行为的侵犯;相较之下,相互斗殴则属于一种以对他人造成实际伤害为动机的主观意识行为;其次,从法律责任层面观察,合法的正当防卫并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然而,相互斗殴却需面临行政处罚乃至民事赔偿等多种法律责任,情节严重者甚至会被追究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
    2024-05-09
    460人看过
  • 正当防卫和防卫过当你分得清吗?
    一、我们先来看看关于正当防卫和防卫过当律法上是怎么解释的: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2、防卫过当,是指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所谓防卫过当是指正当防卫行为超越了法律规定的防卫尺度,因而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情况。简而言之,正当防卫和防卫过当的区别就在于,施害人的不法侵害行为是不是实施中。因此,无论是正当防卫还是无限防卫都有一个先决条件——不法侵害正在进行时。关于何种情形可以
    2023-04-11
    455人看过
  • 如何行使正当防卫权利,正当防卫负刑事责任吗?
    一、如何行使正当防卫权利?关于正当防卫,我国《刑法》是这样规定的: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不负刑事责任。那么,公民应当怎样依据这一规定正确地行使正当防卫的权利呢?首先,对实施侵害行为的人实行防卫,必须是法律所保护的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和其他权利受到侵犯时,才可以采取这种防卫的行为;其次,侵害行为必须是违法的、犯罪的,而且还必须是实际存在的和正在进行的,如果不法侵害尚未发生或者已经停止,则不在正当防卫之列;再次,防卫行为只能是侵害者的利益遭到损失,而绝对不能对没有实施侵害行为的第三人造成损害;此外,防卫行为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如果明显超过必要的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负刑事责任,这里的明显超过是指从对方行为的性质、手段、强度的比较来看,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制止不法侵害所作出的反击。关于正当防卫,我国
    2023-02-26
    95人看过
  • 法律后果与正当防卫
    对于欠条和合同哪个具有法律效力这个问题,解答如下:借条和欠条哪个更好欠条形成的原因有很多,可以基于不同的法律关系和事实而产生。正因为欠条成因的多样性、不特定性和复杂性,才易于引起对方当事人的异议辩驳而使得当事人双方纠缠不清,才使得欠条看起来不能够产生“一锤定音”的效果,因而其“效力”不是那么的“大”。借条一般是由特定的借款的事实所形成,反映了当事人双方特定的借款法律关系,并进而反映当事人双方基于借款的法律关系和事实形成了一方欠另一方款项的债权债务关系的事实。实践中有人认为借条比欠条更好,主要就是基于这个原因。丽江反杀案撤诉,被认定为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丽江反杀案的具体案情:丽江反杀案中,90后退伍女兵唐某被李某某拦车辱骂,还被对方提刀找上门。唐某带着两把刀和李某某发生冲突。双方都负伤,但李某某最终身亡。云南省人民检察院12月30日针对丽江反杀案发布通报称,嫌疑人唐某的防卫行为系正当防卫,依
    2023-07-03
    149人看过
  • “正当防卫”的误区
    正当防卫的误区。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大致有10种行为不属于正当防卫。本文主要简析这10种不属于防卫过当的情形。正当防卫的误区。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大致有以下10种行为不属于正当防卫:1.打架斗殴中,任何一方对他人实施的暴力侵害行为。两人及多人打架斗殴,一方先动手,后动手的一方实施的所谓反击他人侵害行为的行为,不属于正当防卫。2.对假想中的不法侵害实施的所谓正当防卫行为。不法侵害必须是在客观上确实存在,而不是主观想象的或者推测的。3.对尚未开始不法侵害行为的行为人实施的所谓正当防卫行为。4.对自动停止,或者已经实施终了的不法侵害的行为人实施的所谓正当防卫行为。5.不是针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者本人,而是无关的第三者的所谓正当防卫行为。6.不法侵害者已被制伏,或者已经丧失继续侵害能力时的所谓正当防卫行为。7.防卫挑拨式的所谓正当防卫行为。即为了侵害对方,故意挑逗他人向自己进攻,然后借口正当防卫加害对
    2023-06-11
    395人看过
  •  特殊防卫与防卫过当的区别
    防卫过当是指防卫行为明显超过了必要的限度,对不法侵害人造成了重大损害。特殊防伪则是指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防卫过当是由于防卫权限的存在而导致的,而特殊防伪则不存在防卫权限上的过当和过限问题。防卫过当是指防卫行为明显超过了必要的限度,对不法侵害人造成了重大损害。特殊防伪是指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 防 卫 过 当 与 特 殊 防 卫 的 定 义 】防卫过当是指在必要防卫行为过程中,行为人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其行为构成过失犯罪。而特殊防卫是指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为了保护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采取
    2023-09-10
    209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量刑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正当防卫是指对正在进行不法侵害行为的人,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更多>

    #正当防卫
    相关咨询
    • 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有哪些区别,正当防卫和防卫过当
      天津在线咨询 2021-10-22
      正当防卫和防卫是时间条件、主观条件、对象条件等一致,但限度条件完全不同。正当防卫不应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防卫行为应在必要的合理限度内进行,否则防卫过度。限度条件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1、非法侵害的强度2、非法侵害的缓急3、非法侵害的权益。正当防卫和防卫过度的结果非常不同。正当防卫不承担刑事责任,即不构成犯罪。防卫需要刑事责任,刑法所不允许。
    • 正当防卫杀人未遂被判刑, 正当防卫与正当防卫的区别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3-27
      1、最终如何判处,要看是否能找到所有对您朋友老公有利的事实和情节。 尚未接触到案件实质性证据材料,律师是无法确定作无罪辩护还是罪轻辩护、或者量刑辩护的,更没有办法作出判决等最终处理结果上的预测--好的办案结果是办出来的、不是凭空预测出来的。 正当防卫:看是否符合正当防卫的五个条件,即前提、时间、目的、对象、限度。 正当防卫的证明责任在于防卫一方,办案机关只要有证据证明您实施了伤害行为、致人轻伤以上
    • 事先防卫和事后防卫都是非正当防卫吗
      广西在线咨询 2022-08-19
      事前防卫、事后防卫及防卫过当的区别不是正当防卫,都应当承担法律责任。事先防卫就是侵害没有开始,事后防卫就是侵害已经结束防卫,防卫过当就是防卫过程中超过必要限度。 对于你的事先防卫和事后防卫都是非正当防卫吗这个问题,你可以参考一下《刑法》第二十条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
    • 怎样区分为防卫过当还是正当防卫
      香港在线咨询 2021-10-20
      正当防卫是《刑法》允许的正当行为,防卫过当是《刑法》给予否定评价的行为,防卫过当是《刑法》中需要承担刑事责任的违法行为。一、正当防卫行为应符合以下条件:1、实施防卫行为的目的,必须保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非法侵害。2、防卫行为要针对不法侵权行为。3、防卫行为必须是针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行为。4、防卫要针对不法侵害者本人实施。5、正当防卫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严重
    • 如何区分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有没有相关的法律规定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3-09-03
      正当防卫对不法侵害人所造成的损害没有超过必要的限度,而防卫过当所造成的损害则超过了必要的限度。《刑法》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