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房屋买卖合同中约定违约金有哪些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八十四条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造成对方损失的,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是,不得超过违约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约可能造成的损失。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条
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适当减少。
二、不赔违约金会有什么后果
违约方不支付违约金,守约方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由此可以判定违约金计算时间,至判决生效之日止。人民法院一旦对当事人的争议作出生效裁决,当事人之间的纷争及逾期付款的违约责任是否承担、如何承担由此确定,当事人应当按照人民法院判决的要求履行义务,包括赔付违约金。此时债务人向债权人承担的不再是违约责任,而是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给付义务的责任。债务人不履行债务的行为已不再是违约的行为,而是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的行为,其应承担的不再是违约责任,而是法定的迟延履行责任,其承担责任的方式不再是赔付违约金,而是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民诉法)第二百三十二条所规定的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或支付迟延履行金。至于一些判决书中给当事人指定的履行期,期间一般很短,属于提示、敦促当事人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的宽限期,这段时间利益应归于义务人,不应计算违约金。
三、违约金与损害赔偿金能否并用
违约金与损害赔偿金不能并用。由于违约金是以实际损失为标准来约定和计算的,所以当事人可以选择约定违约金,也可以选择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及其计算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章 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 第三节 其他规定 第二百三十二条 处分依照本节规定享有的不动产物权,依照法律规定需要办理登记的,未经登记,不发生物权效力。
-
买卖房屋违约中介的责任范围及法律依据
430人看过
-
合同房房屋买卖违约金
409人看过
-
签了房屋买卖合同,没有约定违约金,违约金怎么算
241人看过
-
在合同中依据什么约定违约金
176人看过
-
探究房屋买卖中介合同违约责任及其追究的法律依据
434人看过
-
处理房屋买卖违约的法律依据有什么内容
440人看过
-
房屋买卖合同中违约金不对等法律依据是?能拿回的违约金吗?广西在线咨询 2023-07-16房屋买卖合同中违约金法律不对等?依据是怎么规定的,我可以拿到我80万的违约金吗? 一、违约金的性质主要为补偿性,兼具一定的惩罚性,其功能是在合同一方当事人违约的情况下,用约定的违约金来弥补违约行为给守约方造成的实际经济损失。 二、由于违约金系由合同当事人自由约定,所以在合同的实际当中,违约金的约定五花八门,有高有低。但评判违约金的实际支付数额,必须以守约方的实际经济损失为标准。约定的违约金数额高于
-
房屋交易合同违约金,买卖合同违约金有哪些规定甘肃在线咨询 2022-04-14法律中没有规定房屋买卖合同违约金的具体金额。 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 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增加。 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适当减少。
-
法律依据建筑合同中哪些约定违约金不合理海南在线咨询 2022-06-281.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增加; 2.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适当减少。
-
违约金的依据有哪些违约金的法律依据新疆在线咨询 2022-11-05《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条 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 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适当减少。 当事人就迟延履行约定违约金的,违约方支付违约金后,还应当履行债务。
-
法律依据没有约定合同违约金广西在线咨询 2023-05-131、合同没有违约金发生违约的需要支付违约金。没有约定违约金可以根据实际损失协商确定赔偿数额,违约金是独立于履行行为之外的给付,双方可以协定,最高不应超过实际损失的30%。 2、法律依据《民法典》 第五百八十四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造成对方损失的,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是,不得超过违约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