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拒不履行或妨害他人履行生效判决、裁定、调解中有关子女抚养义务的当事人或者其他人,人民法院可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二条的规定采取强制措施。
1、法院的判决、裁定及调解书一经生效即产生法律效力,对当事人具有强制力,各方当事人均应按照法律文书的内容履行各自义务。
2、对子女抚养权申请强制执行的案件不能视为对子女的人身进行强制执行,而应理解为强制被申请人履行交出子女给申请人抚养的行为。
3、实际操作时,我们不能将这类案件简单理解为只要把孩子强行带走,然后交给申请人就完事。法院对这类案件的执行措施应当限定在申请人与被申请人之间,通过合法的程序强制被申请人履行义务,而不能对子女的人身直接进行强制执行。
4、因为案件的特殊性,在进入执行阶段执行员会向被申请人告知不履行生效法律裁判的后果,积极主动地做各方当事人的调解工作,尽可能以执行和解的方式结案,法理不外乎情理,父母反目成仇,其实最受伤的是子女。
5、如果协商调解未果,则可以对被申请人训诫教育,责令其履行。但被申请人仍拒不配合法院工作,不主动将子女交由申请人抚养,则可以依法对被申请人采取强制措施,进行司法拘留等强制措施。情节严重的,还可能涉嫌拒不执行法院判决、裁定罪
夫妻离婚后的任何时间内,一方或双方的情况或抚养能力发生较大变化,均可提出变更子女抚养权的要求。变更子女抚养权一般先由双方协商确定,如协议不成,可通过诉讼请求人民法院判决变更。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1、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因患严重疾病或因伤残无力继续抚养子女的;
2、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不尽抚养义务或有虐待子女行为,或其与子女共同生活对子女身心健康确有不利影响的;
3、十周岁以上未成年子女,愿随另一方生活,该方又有抚养能力的;
4、有其他正当理由需要变更的。
5、根据以上规定,只要具有上述任意一个条件,即可向人民法院申请变更抚养权。
强制执行在法律上是行政手段的运用,因此有关的当事人需要做好一定的准备,在有关部门命令下达后就可以进行合理的操作,但是问题的关键就是自己需要学会按照实际的情况进行合理的分析,否则自己的事情处理就会有着不小的阻碍,自己要多加留意。
-
一般判赢了强制执行多久
305人看过
-
一般强制执行申请立案多久
134人看过
-
一般信贷逾期多久强制执行
372人看过
-
一般打官司强制执行要多久
212人看过
-
劳动仲裁书强制执行一般会执行多久
110人看过
-
不给抚养费强制执行拘留多久
238人看过
-
执行庭一般要多久才强制执行呢。安徽在线咨询 2022-10-02一、如果双方对借贷关系没有异议,只是对还钱时间或方式上有争议,那可以申请法院的督促令。二、如果双方对借贷关系本身就有异议的。那就只能诉讼处理了。三、起诉,然后赢得官司,再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四、你最好在提起诉讼前,就摸清对方的财产。最好是银行的存款情况,以便及时冻结对方的财产。防止其转移。1、你可以申请诉前财产保全;2、你可以在诉讼过程中申请财产保全。以上情况,法院一般会要求你提供自己的等额财产进行
-
执行抚养权能不能强制执行山西在线咨询 2022-05-131、当事人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抚养权。 2、对拒不履行或妨害他人履行生效判决、裁定、调解中有关子女抚养义务的当事人或者其他人,人民法院可采取强制措施。 3、法院的判决、裁定及调解书一经生效即产生法律效力,对当事人具有强制力,各方当事人均应按照法律文书的内容履行各自义务。 4、对子女抚养权申请强制执行的案件不能视为对子女的人身进行强制执行,而应理解为强制被申请人履行交出子女给申请人抚养的行为。 5
-
多长时间才会强制执行一次抚养权?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12-07只要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生效判决,原告即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离婚后一方不付抚养费,那么另一方可以向一审法院申请,由一审法院对不执行判决的一方进行教育、警告,促其履行抚养子女的义务。如果该当事人方仍然不听劝告,不接受教育,拒不执行判决,一方当事人可以向一审法院提出申请,要求强制执行。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五条离婚后,子女由一方直接抚养的,另一方应当负担部分或者全部抚养费。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
-
抚养权被孩子的强制执行有多久时间福建在线咨询 2023-10-29只要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生效判决,原告即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离婚后一方不付抚养费,那么另一方可以向一审法院申请,由一审法院对不执行判决的一方进行教育、警告,促其履行抚养子女的义务。如果该当事人方仍然不听劝告,不接受教育,拒不执行判决,一方当事人可以向一审法院提出申请,要求强制执行。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五条离婚后,子女由一方直接抚养的,另一方应当负担部分或者全部抚养费。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
-
2022年抚养权强制执行有效期还有多久湖北在线咨询 2023-01-051、抚养权申请强制执时间是两年。 2、该期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 3、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规定的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 4、法律文书未规定履行期间的,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