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法律关于父债子还这个规定的有没有?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8-11 14:51:32 268 人看过

法律中没有父债子还这条规定。父亲一般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能够独立偿还其债务。但是父亲如果死亡,而儿子继承其遗产的,则儿子需要以所得遗产的实际价值为限偿还父亲拖欠的债务。如果儿子放弃继承的,则不需要偿还。

父债子还的最新法律包括了什么内容

根据《民法典》规定,借款关系一旦形成,除非双方当事人协议变更,否则对双方当事人发生法律效力,根据“合同相对性”原则,此时的还款人仅能确定为订立合同时的借款人。因此,父债子还并不符合法律规定,不能得到法院的支持。

但在以下情况,子应当代替父亲偿还债务:

(一)接受了父亲的赠与,造成父亲的债务不能偿还,不论这种赠于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

(二)从父亲那里继承了遗产,在接受遗产范围内,承担债务;

(三)父亲借的债务是用于家庭共同生活,特别是用于子的生活,而子又是与父亲一起生活。在我们国家,很多的时候,父借款是为了家庭生活,也不排除是为了子女的生活培养,所以,到底是花了借的钱,是不容易区分的;

如果父亡故后,子拒绝归还,法律上虽然没有什么责任,但不符合道德传统,所以,我们还是提倡在子自愿的情况下,在能力范围内,代替父偿还债务,以减少社会纠纷,发扬光荣传统和社会公德。在法律上,儿女没有替父母偿还债务的义务。父与子是两个独立的民事主体,不因血缘关系的存在而混同。父债是父亲作为主体与他人发生的债权债务关系,与子女无关。根据我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一条,继承人以所得遗产实际价值为限清偿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超过遗产实际价值部分,继承人自愿偿还的不在此限。

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对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可以不负清偿责任。这一规定要求儿子作为继承人要以遗产实际价值为限偿还被继承人所欠债务,但这不是“父债子还”。作为继承人你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继承遗产的情况,来决定是否需要偿还父亲生前所欠债务的数额。如果你愿意偿还父亲的旧债,就不用受遗产实际价值的限制了。综上,“父债子还”的说法是不对的。

《民法典》第十八条

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第一千一百二十二条

遗产是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

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根据其性质不得继承的遗产,不得继承。

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

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

第一千一百六十一条

继承人以所得遗产实际价值为限清偿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超过遗产实际价值部分,继承人自愿偿还的不在此限。

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对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可以不负清偿责任。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5月24日 03:17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扶养相关文章
  • 法律上有没有子偿父债
    法律没有规定父债子偿,债务人的个人债务以其个人所有财产为限承担偿还责任。但是如果子女继承了父母的遗产,继承人以所得遗产实际价值为限清偿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债务。如果儿子愿意还,那也是未尝不可的。一、父债子还法律有规定吗具体怎么算父债子还法律没有规定。法律对死者债务偿还的规定是:继承人只以所得遗产实际价值为限清偿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如果超过遗产实际价值部分,继承人自愿偿还的不在此限。同时,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对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可以不负清偿责任。二、是不是有父债子偿的法律规定事情是这样的“我国法律并没有父债子偿的规定。父母也与子女是两个独立的民事主体,不因血缘关系的存在而混同,父债与其子无关。如果子女继承了父母的遗产,那么应当偿还父母生前所欠债务。”父债子偿并无法律依据。规定:继承遗产应当清偿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缴纳税款和清偿债务以继承遗产的实际价值
    2023-06-24
    113人看过
  • 子债父偿法律有规定吗
    子债父偿没有法律规定,只是民间的一种说法。《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五十九条(遗产分割时的义务)分割遗产,应当清偿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但是,应当为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保留必要的遗产。第一千一百六十一条(被继承人税款、债务清偿的原则)继承人以所得遗产实际价值为限清偿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超过遗产实际价值部分,继承人自愿偿还的不在此限。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对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可以不负清偿责任。一、不需要子债父偿的情形只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就不需要子债父偿:1、没有继承儿子遗产按照我国法律规定,继承遗产除了继承财产以外,也随之继承债务。但是继承者偿还的债务不高于继承所得的财产。2、不是合同担保人合同担保人与债务人同样有责任,当债务人逾期无法偿还债务人,债权人有权利要求担保人替债务人还债。3、没有使用债款债务人与家人未在一起生活或者说债务人没有将借款用
    2023-02-14
    96人看过
  • 有没有什么法律上会对父债子还的说法
    父债子还没有法律依据,除非孩子继承了父母的遗产,否则孩子对父母的债务没有代为偿还的义务。即使是继承遗产的也仅在遗产实际价值范围内承担清偿债务的责任,对于超过遗产实际价值的部分,则继承人没有责任进行清偿债务。一、民法典有父债子还吗《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没有父债子还的相关规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遗产的继承应当清偿被继承人生前的债务,但应当以遗产的实际价值为限,超过部分,继承人不承担偿还责任。假如子女在没有继承父母遗产的情形下,不用承当父母的债务义务。子女在继承父母的遗产后,在继承的遗产的限度内负有偿债义务。二、父债子偿,有法律依据吗父债子偿,没有法律依据。法律规定继承遗产应当清偿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缴纳税款和清偿债务以他的遗产实际价值为限。超过遗产实际价值部分,继承人自愿偿还的不在此限。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对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可以不负偿还责任。这一规定
    2023-02-22
    70人看过
  • 法律上关于父债子还一说是不是有依据
    一、法律上关于父债子还一说是不是有依据法律上没有父债子还一说。根据法律规定所谓的“父债子还”是有条件的,只有满足一定条件,子女才需要替父母偿还债务,反之,则不需要。子女需要替父母偿还债务的情形:1、父母去世,子女继承了父母的遗产,以继承遗产的实际价值为限对父母的债务进行偿还,继承人应该先全部还清继承人的债务,然后在分割遗产。2、子女接受了父母的赠与,造成父母的债务不能偿还。3、父母借款用于家庭共同生活,该债务不能认为是父母个人债务,而应当由家庭成员共同偿还。4、子女不尽赡养义务迫使父母借债维持生活,则不论债务大于还是小于遗产,子女都要承担清偿债务的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一条继承人以所得遗产实际价值为限清偿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超过遗产实际价值部分,继承人自愿偿还的不在此限。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对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可以不负清偿责任。二、法律是不是
    2024-01-18
    103人看过
  • 父债子偿是不是有这样规定
    我国没有“父债子偿”的法律规定。债权人与债务人是特定的人,由于负有债务的父亲是特定的,其子女虽与其有血缘关系,但不是特定的债务人,对债权人当然不负有义务。因此父债子还的说法是没有法律根据的。但父母去世遗留的债务,子女继承父母遗产的,应当用遗产偿还债务。《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一条:继承人以所得遗产实际价值为限清偿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超过遗产实际价值部分,继承人自愿偿还的不在此限。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对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可以不负清偿责任。
    2024-05-03
    478人看过
  • 法律有父子断绝关系的规定吗?
    我国在法律上并没有父子断绝关系的规定。具有血缘关系的亲生父母子女是最近的直系血亲,其亲属关系是基于血缘形成的。自然血亲的亲属关系因出生而产生,因死亡而消灭。不能通过法律手段人为地予以解除,也不能通过登报声明或双方协议而消灭。根据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三条规定,对亲子关系有异议且有正当理由的,父或者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确认或者否认亲子关系。对亲子关系有异议且有正当理由的,成年子女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确认亲子关系。一、非婚生子女父亲坚决不让做亲子鉴定怎么办非婚生子女父亲拒绝做亲子鉴定且没有证据证明不是亲子关系的,人民法院可以认定男方与非婚生子女之间存在亲子关系。根据法律规定,父或者母以及成年子女起诉请求确认亲子关系,并提供必要证据予以证明,另一方没有相反证据又拒绝做亲子鉴定的,人民法院可以认定确认亲子关系一方的主张成立。二、离婚后断
    2023-04-01
    76人看过
  • 关于非婚生子女有没有不予登记的法律规定
    对非婚生子女的认定法律规定有:是指父母双方没有结婚生育的子女;亲生父母一方已经结婚,婚外和他人生育的子女;无效婚姻当事人所生的子女。非婚生子女与婚生子女享有同等权利,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视。非婚生子女同样享有受父母抚养教育的权利、受生父母保护的权利、姓名权、继承权等。关于非婚生子女抚养费问题的相关法律规定我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一条规定,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视。不直接抚养非婚生子女的生父或者生母,应当负担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的抚养费。所以,非婚生子女的生父不能以任何理由,拒绝承担抚养非婚生子女的义务。不能因女方或是男方嫁做他人妇或是娶妻,而免除男方或是女方抚养自己亲子的义务。同时,非婚生子女有赡养和扶助生父母的义务,与生父母间有相互继承遗产的权利。根据上述规定,抚养孩子的一方完全有权利要求孩子的生父或生母给付抚养
    2023-07-27
    90人看过
  • 孩子抚养权的法律规定有哪些,有没有相关的法律规定
    一、孩子抚养权的法律规定有哪些,有没有相关的法律规定孩子抚养权的规定: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二、关于子女的抚养费法律上的规定有哪些抚养费包括教育、生活、医疗等费用,夫妻双方原则上各承担50%,但由于孩子随夫妻一方生活,所以表现出来就
    2024-01-26
    422人看过
  • 关于陪产假有明确有没有法律规定
    陪产假,即依法登记结婚的夫妻,女方在享受产假期间,男方享受的有一定时间看护、照料对方的权利。劳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并未对陪产假做出明确的规定,具体要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实际规定,基本都见于各地的计划生育条例中。多数省份的男方陪产假一般是7天,晚婚晚育可延长至10天。一、男方陪产假什么时间之内可以请在我国,男方陪产一般是有假期的,因为女方在生产假期期间,男方也应当抽出一定的时间陪伴女方、照顾女方。现在我国相关的法律及法规中对于男方陪产假尚未作出明确的规定。但是在各个地方的计划生育条例或者赔偿假规定的条例中,会对于男方陪产假进行规定。一般而言,可以参照女方什么时候休产假。二、产假陪护假多少天新规定各地陪产假天数不一,最少7天,最多1个月左右。主要看各地出台的生育政策。例如,浙江省规定,男性享有15天的护理假。陪产假包括周六和周日,是指自然日和非工作日。多数省份的法律法规规定,男性陪产假一般为
    2023-06-27
    120人看过
  • 父亲的债务跟孩子有没有关
    一、父亲的债务跟孩子有没有关父亲的债务跟子女有没有关,如果子女继承了父亲的遗产,那么应当在继承份额内对债务有没有连带责任。如果超过遗产实际价值部分,继承人自愿偿还的不在此限。如果继承人放弃了继承的,对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可以不负清偿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一条继承人以所得遗产实际价值为限清偿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超过遗产实际价值部分,继承人自愿偿还的不在此限。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对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可以不负清偿责任。二、婚前的债务是个人债务婚前的债务是个人债务。夫妻一方婚前所欠个人债务,是其与债权人之间因特定法律事实而形成的一种债权债务关系;它是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产生之前与债权人这种特定主体之间发生的权利义务关系,债权人只能向特定的债务人主张权利,而不能在债务人结婚后向其配偶主张权利。但是,如果一方婚前所欠债务与婚后夫妻共同生活具有没
    2024-01-27
    72人看过
  • 子债父还有没有道理
    法律综合知识
    子债不需要父母还,如果其父母继承了遗产,则在其遗产中清偿相关的债务。如果父母继承了欠债人的遗产,应负责偿还欠债人的债务,以遗产实际价值为限;但放弃继承的,则不负偿还责任。《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一条继承人以所得遗产实际价值为限清偿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超过遗产实际价值部分,继承人自愿偿还的不在此限。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对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可以不负清偿责任。
    2024-04-23
    398人看过
  • 新刑诉法关于回避的规定内容,有没有相关的法律规定
    法律分析新《刑事诉讼法》关于回避的规定是:审判人员需要回避的情形有: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案件的;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是当事人的近亲属的;本人或者他的近亲属和本案有利害关系的;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刑事诉讼法》第二十九条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权要求他们回避:(一)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是当事人的近亲属的;(二)本人或者他的近亲属和本案有利害关系的;(三)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案件的。
    2024-04-22
    319人看过
  • 子债父还的规定是否属于法律范畴?
    法律没有子债父还的规定。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的,债权人可以留置已经合法占有的债务人的动产,并有权优先赔偿该动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债务人未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当事人约定实现抵押的,人民法院依法扣押抵押财产的,抵押权人有权自扣押之日起收取抵押财产的天然或者法定滋息,但抵押权人未通知应当清偿法定滋息义务人的除外。法律上有性骚扰规定吗我国法律并没有明确性骚扰包括哪些行为,但对女性进行猥亵、侮辱、语言、文字、图像、电子信息、肢体行为对女性进行侵害的,都可以称为性骚扰。妇女权益法规定禁止对妇女实施性骚扰。受害妇女有权向单位和有关机关投诉。对妇女实施性骚扰或者家庭暴力,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受害人可以提请公安机关对违法行为人依法给予行政处罚,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妇女权益保障法》第四十条禁止对妇女实施性骚扰。受害妇女有权向单位和有关机关投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一
    2023-07-06
    404人看过
  • 关于“以房抵债”有何法律规定?
    1.“以房抵债”实质上属于以物抵债,又称代物清偿。以房抵债属于实践性法律行为,房屋未交付,原债务不消灭。当事人在诉讼调解中作出的以物抵债协议制作调解书的,该调解书不发生物权变动的效力,仍需当事人办理物权转移手续。2.以房抵债的房不限于债务人,可以是第三人。3.以房抵债是债务人对原债务履行方式的根本变更,需要双方当事人有明确的变更履行方式的意思表示。如果单单一方提议债务人以房抵债,不能形成以物抵债的效果。4.以房抵债在完成房屋变更登记之前,以房抵债协议并不形成优于其他债权的利益,不能认定由此而产生的物权期待权及物权本身。但是,以房抵顶工程款形式,是承包人就涉案工程所享用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的体现,并足以排除其他债权人申请强制执行。律师补充:已届债务清偿期的以物抵债实质上为代物清偿,指的是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达成合意,约定以他种给付代替原有给付的受领,消灭原有的债权债务关系。总的来说,成立以物
    2023-05-07
    249人看过
换一批
#婚姻关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扶养
    词条

    扶养通常概指各种社会关系中针对"弱者"所发生的经济供养和生活扶助,一般涵盖四个方面: (1)以国家为主体,在特定情形下体现社会福利的公力扶养,包括各种灾害救济、贫困救济、民政抚恤等; (2)以一定的社会组织、机构、单位为主体并逐步走向社会化... 更多>

    #扶养
    相关咨询
    • 2022民事诉讼法有父债子还这规定没有
      陕西在线咨询 2023-06-17
      中国的规定是,继承人在继承的遗产范围内清偿被继承人生前债务,没有遗产或者遗产不足的,继承人不需要承担。
    • 父债子还有没有法律上是怎么规定的
      宁夏在线咨询 2023-08-15
      我国没有“父债子偿”的法律规定。 债权人与债务人是特定的人,由于负有债务的父亲是特定的,其子女虽与其有血缘关系,但不是特定的债务人,对债权人当然不负有义务。因此父债子还的说法是没有法律根据的。 但父母去世遗留的债务,子女继承父母遗产的,应当用遗产偿还债务。
    • 法律新规定有子债父还,父债子还吗
      上海在线咨询 2022-10-18
      子债父还法律更没有作出规定,一般来说,完全行为能力人是有义务自己来偿还债务的。既有法定继承又有遗嘱继承、遗赠的,由法定继承人清偿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超过法定继承遗产实际价值部分,由遗嘱继承人和受遗赠人按比例以所得遗产清偿。
    • 是否有父债子还这条规定的
      福建在线咨询 2022-11-06
      1、法律中没有关于父债子的规定。父亲一般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能够独立偿还其债务。但是父亲如果死亡,而儿子继承其遗产的,则儿子需要以所得遗产的实际价值为限偿还父亲拖欠的债务。如果儿子放弃继承的,则不需要偿还。 2、法律依据:《民法典》 第十八条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 现在国家法律是不是父债子还,有没有相关的法律规定
      海南在线咨询 2023-12-18
      国家法律违规的父债子还,但是,作为继承人的子女应以所得遗产实际价值为限清偿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超过遗产实际价值部分,继承人自愿偿还的不在此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