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的构成要素包括:1. 车辆造成,2. 在道路上发生,3. 在运动中发生,4. 有事态发生,5. 造成事态的原因是人为的,6. 必须有损害后果的发生,7. 当事人心理状态是过失或有其他意外因素。只有同时满足以上七个要素,才能被认定为交通事故。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道路交通事故是指车辆在道路行驶过程中,因过错或意外导致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的事件。
构成交通事故应当具备下列要素:
(1)必须是车辆造成的。车辆包括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没有车辆就不能构成交通事故,例如行人与行人在行进中发生碰撞的就不构成交通事故;
(2)是在道路上发生的。道路是指公路、城市道路和虽在单位管辖范围但允许社会机动车通行的地方.包括广场、公共停车场等用于公众通行的场所;
(3)在运动中发生。是指车辆在行驶或停放过程中发生的事件,若车辆处于完全停止状态,行人主动去碰撞车辆或乘车人上下车的过程中发生的挤、摔、伤亡的事故,则不属于交通事故;
(4)有事态发生。是指有碰撞、碾压、刮擦、翻车、坠车、爆炸、失火等其中的一种现象发生;
(5)造成事态的原因是人为的。是指发生事态是由于事故当事者(肇事者)的过错或者意外行为所致。如果是由于人无法抗拒的各种自然灾害造成,均不属于交通事故;
(6)必须有损害后果的发生。损害后果仅指直接的损害后果,且是物质损失,包括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
(7)当事人心理状态是过失或有其他意外因素。若当事人心理状态处于故意,则不属于交通事故。
交通事故的构成要素是什么?
交通事故是指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因过错或者意外造成的人身伤亡、财产损失或者其他民事损失的事故。构成交通事故的要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车辆:交通事故发生的核心是车辆,因此车辆的状况对于判断交通事故的构成要素至关重要。车辆的型号、品牌、颜色、使用性质等都会影响交通事故的发生。
2. 当事人:交通事故的当事人包括驾驶员、行人、自行车骑行者、摩托车骑行者等。他们的年龄、性别、职业、行为习惯等都会影响交通事故的性质和后果。
3. 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环境和道路条件也会对交通事故的构成产生影响。道路的状况、交通流量、天气状况等都会对交通事故的发生产生影响。
4. 过错或者意外:交通事故的发生往往是因为驾驶员或者行人存在过错或者意外。例如,驾驶员违反交通规则、疲劳驾驶、酒后驾驶等行为都可能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
5. 损失:交通事故的损失包括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等。这些损失的大小和性质都会影响交通事故的构成。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交通事故的构成要素包括:机动车驾驶人、非机动车驾驶人或者行人、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环境、道路、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交通标线或者交通设施、车辆本身、道路、天气、时间、当事人过错或者意外、法律、法规规定应当承担事故责任的其他情形。如果交通事故的构成要素中任何一项存在过错或者意外,当事人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本文探讨了交通事故的构成要素,包括车辆、当事人、道路、过错或意外、损失等。交通事故是指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因过错或意外造成的人身伤亡、财产损失或其他民事损失的事故。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交通事故的构成要素包括机动车驾驶人、非机动车驾驶人或者行人、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环境、道路、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交通标线或者交通设施、车辆本身、道路、天气、时间、当事人过错或者意外、法律、法规规定应当承担事故责任的其他情形。在任何构成要素中存在过错或意外,当事人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条
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造成人身伤亡的,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并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因抢救受伤人员变动现场的,应当标明位置。乘车人、过往车辆驾驶人、过往行人应当予以协助。
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未造成人身伤亡,当事人对事实及成因无争议的,可以即行撤离现场,恢复交通,自行协商处理损害赔偿事宜;不即行撤离现场的,应当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
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仅造成轻微财产损失,并且基本事实清楚的,当事人应当先撤离现场再进行协商处理。
-
侵占罪定义及其特征
343人看过
-
融资租赁定义及其特征
434人看过
-
寻衅滋事罪的特征及其意义
225人看过
-
继续犯的含义及其特征
401人看过
-
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种类及其特征
229人看过
-
抵押权的定义是什么及其特征
449人看过
非机动车是指以人力或者畜力为驱动,上道路行驶的交通工具,以及虽有动力装置驱动但设计最高时速、空车质量、外形尺寸符合有关国家标准的交通工具或残疾人机动轮椅车。非机动车包括挂车、货运人力车、畜力车等。 非机动车应当在规定地点停放。未设停放地点的... 更多>
-
什么是交通事故赔偿诉讼主体,道路交通事故赔偿诉讼的特征及其特征甘肃在线咨询 2022-04-08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后,经公安交通管理机关调解,各方当事人未能达成调解而调解终结或者经调解达成协议,调解生效后任何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赔偿诉讼,人民法院立案处理。主要特征如下: 1、人民法院居于主导地位。在赔偿诉讼法律关系中,人民法院处于主导地位,组织参加诉讼的其他参加者原告、被告,诉讼中的第三人,诉讼代理人、证人等参加诉讼,进行损害赔偿方面的诉讼活动。 2、依照《民事诉讼法
-
交通事故逃逸的概念及其特点是什么?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6-18交通肇事逃逸是指机动车驾驶员在发生交通事故的同时,擅自逃离事故现场,使交通事故所引起的民事、刑事、行政责任无法确定,其目的在于推卸、逃脱责任的行为。随着交通运输业的迅速发展,交通事故逃逸案件也呈上升趋势,严重扰乱了正常的交通秩序。根据法律规定,交通肇事后逃逸要严惩,如交通肇事犯罪案件,犯罪后逃逸的,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
规定涉及特大的交通事故安徽在线咨询 2021-10-20道路交通事故是指车辆驾驶员、行人、乘客和其他在道路上进行交通活动的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和其他道路交通管理法规、规章行为、过失造成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的事故。特大交通事故是指一次造成3人以上死亡,重伤11人以上,一人死亡,同时重伤8人以上,2人死亡,同时重伤5人以上,财产损失6万元以上的事故。
-
如何算交通肇事罪及其交通肇事罪的特征是什么?四川在线咨询 2022-07-29因交通事故赔偿而向法院起诉的,要根据具体的起诉金额来计算所应交纳的案件受理费用,具体的可查看《诉讼费用交纳办法》的相关规定. 《诉讼费用交纳办法》 第十三条案件受理费分别按照下列标准交纳: (一)财产案件根据诉讼请求的金额或者价额,按照下列比例分段累计交纳: 1.不超过1万元的,每件交纳50元; 2.超过1万元至10万元的部分,按照2.5%交纳; 3.超过10万元至20万元的部分,按照2%交纳;
-
交通肇事罪量刑标准及其特征有哪些?青海在线咨询 2023-01-07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