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审判实践中,由于缺乏对推定证据规则的一般理论研究,从而导致一些同类案件在裁判结果上各异。因此关于推定规则的司法运用,及其对诉讼正义与效率价值目标的影响问题,值得深入探讨。
一、被告过错的推定行政诉讼法第32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下称《若干解释》)第26条第1款,关于被告对被诉具体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的原则规定,属推定规则在立法上的重要体现。行政审判中,举证责任倒置分配原则的设立依据源于过错推定原则,即被告若举不出具体行政行为的依据,则当推定其过错成立。此亦完全符合推定可以免除主张推定事实一方当事人的举证责任,并把证明不存在推定事实的举证责任转移于对方当事人的规定。
二、被告举证不能的推定行政诉讼法第43条、《若干解释》第26条第2款,赋予了审判人员在被告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10日内不提供或逾期提供证据的情况下,从而推定被告举证不能的权力。适用本条时应当注意此为一般性规定,对于被告因不可抗力、意外事件而延误举证的,以及案涉国家重大利益或第三人合法权益时,法官应排除推定规则的适用。
三、被告匿证的推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下称《行政证据规定》)第69条规定,原告确有证据证明被告隐匿了对其不利证据的,可以推定原告主张成立。本条规定的推定属于事实推定的一种形式,意在规范被告依法举证,防止被告匿证或毁证等妨碍举证情形的出现。
四、原告未过诉期的推定《若干解释》第27条第(1)项、《行政证据规定》第4条第2款确立了被告对原告起诉是否超过法定期限的举证责任。因为被告在作出涉及相对人权益的具体行政行为时,有责任同时告知诉权、诉期。原告提起诉讼所负担的仅为初步证明责任,对原告是否超过诉期的举证,归属严格证明责任,应当转嫁于被告。若被告举证不能,则推定原告起诉符合法定条件。
五、原告委托成立的推定《若干解释》第11条、第25条规定了在口头委托的情况下,若被诉机关等拒绝法院向被限制人身自由的原告进行核实的,则推定原告的口头委托成立。本条意在最大限度地保护当事人的诉权,以方便特殊情况下的当事人进行诉讼。如此设定推定充分考虑和保护了弱势原告的程序性权利。
六、原告放弃举证权利的推定由于原告参与了特定事实举证责任的分配,因此,原告的举证亦应遵循举证期限的规定,以实现公平诉讼,提高诉讼效益。故《行政证据规定》第7条第1款规定,原告、第三人在法院指定的交换证据之日无正当理由不提交证据的,推定其放弃举证权利。为了限制行政程序中,原告举证权的滥用,防止原告恶意隐瞒证据,以提高行政效益,该司法解释第59条规定,原告在行政程序中不依法按被告要求举证的,推定其在诉讼程序中丧失举证权利。
-
行政诉讼法律适用中法律规范冲突的解决原则
329人看过
-
法律规范冲突在行政诉讼中的解决方法
500人看过
-
解读最高人民法院行政诉讼证据规则
293人看过
-
行政诉讼如何举证解读行政诉讼证据规定
451人看过
-
行政诉讼中冲突性法律规范的适用
370人看过
-
刑事诉讼法中证据的相关法律规定与解读
247人看过
所谓不可抗力,是指合同订立后发生的,当事人订立合同时不能预见的,且不能避免和不能克服的导致合同不能履行或不能按期履行的客观现象。 不可抗力的范围包括以下三种情况: (1)自然灾害。如地震、台风、洪水、旱灾、海啸等。 (2)政府行为。... 更多>
-
行政诉讼中止诉讼中止诉讼法律规定天津在线咨询 2022-08-09行政诉讼中止是指在行政诉讼过程中,诉讼程序因特殊情况的发生而中途停止的一种法律制度。行政诉讼中止贯穿于行政诉讼各个阶段,它不仅能够保障诉讼活动程序正常,还能够确保诉讼活动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最终达到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和国家司法权威目的。
-
如何理解民事诉讼法, 行政诉讼中的讼法, 行政诉讼法法调解原则陕西在线咨询 2022-02-22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的比较(一)、关于调解:1、民事诉-讼中:(1)调解是一项基本原则,在自愿和合法的基础上,只要案-件性质适合调解,人-民法-院均可以进行调解;(2)对离-婚案-件,人-民法-院必须首先进行调解。2、刑事诉-讼中:(1)对附带民事诉-讼部分可以进行调解;(2)对《刑事诉-讼法》第170条前两项规定的自诉案-件,可以进行调解;(3)对公-诉案-件和刑事诉-讼法第1
-
如何推行《行政诉讼法》中部门规章修改海南在线咨询 2021-11-15在裁决行政案件参考规章时,人民法院应特别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一)关于裁判能否引用规章的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五十三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的依据是法律法规。由于规章及以下规范性文件不是人民法院裁判的依据,仅供人民法院作出判决时参考,人民法院在作出行政判决时,一般不宜在裁判主文前引用规章。但是,经国务院授权或者授权颁布的部门规章,可以视为国务院的意志,其效力相当于行政法规。根据《
-
怎样解读税务行政复议规则江西在线咨询 2022-07-30《税务行政复议规则》于2010年2月10日以国家税务总局令第21号公布,根据2015年12月28日国家税务总局令第39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修改〈税务行政复议规则〉的决定》修正。该《规则》分总则、税务行政复议机构和人员、税务行政复议范围、税务行政复议管辖、税务行政复议申请人和被申请人、税务行政复议申请、税务行政复议受理、税务行政复议证据、税务行政复议审查和决定、税务行政复议和解与调解、税务行政复议指
-
行政诉讼中当事人要误读法律吗广东在线咨询 2022-01-26当事人不要误读法律,根据《行政诉讼法》第二十五条行政行为的相对人以及其他与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权提起诉讼。有权提起诉讼的公民死亡,其近亲属可以提起诉讼。有权提起诉讼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承受其权利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提起诉讼。第二十六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决定维持原行政行为的,作出原行政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