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职造成珍贵文物损毁罪如何处罚?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8-13 14:43:51 333 人看过

构成失职造成珍贵文物损毁罪的,相应的处罚为:后果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反工作纪律、规章制度,擅离职守不尽职责义务,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义务,造成珍贵文物损毁或者流失,后果严重的行为。

失职造成珍贵文物损毁罪需要哪些构成要件?

失职造成珍贵文物损毁罪需要的构成要件:

1、主体要件:主体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2、主观要件:在主观方面是过失;

3、客观要件:表现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反工作纪律、规章制度,擅离职守不尽职责义务,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义务,造成珍贵文物损毁,后果严重的行为;

4、客体要件: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

《刑法》第四百一十九条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造成珍贵文物损毁或者流失,后果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第三条

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更多有期徒刑相关文章
换一批
#刑罚种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有期徒刑
    相关咨询
    • 如何认定职务错误造成珍贵文物损毁、流失罪
      浙江在线咨询 2021-11-30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造成珍贵文物损坏或流失,后果严重。侵犯本罪的对象是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犯罪对象是珍贵文物,不构成本罪。本罪客观上表现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反工作纪律、规章制度,擅自离职,不履行职责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造成珍贵文物损坏或者流失,后果严重的行为。本罪主体为特殊主体,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是指负责文物管理和保护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包括博物馆(医院)、纪念馆、图
    • 失职造成珍贵文物毁损流失罪怎么量刑?
      台湾在线咨询 2023-06-04
      失职造成珍贵文物损毁、流失罪量刑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419条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造成珍贵文物损毁或者流失,后果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失职造成珍贵文物损毁、流失罪是指文物行政部门、公安机关、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海关、城乡建设规划部门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造成珍贵文物损毁或者流失,后果严重的行为。 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 1、导致国家一、二、三
    • 如何追究失职后造成损毁珍贵文物罪的责任
      四川在线咨询 2023-05-30
      1、《刑法》第四百一十九条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造成珍贵文物损毁或者流失,后果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试行)》 二、渎职犯罪案件 失职造成珍贵文物损毁、流失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造成珍贵文物损毁或者流失,后果严重的行为。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 1、导致国家一、二、三级文物损毁或者流失
    • 失职造成珍贵文物损毁、流失罪的犯罪构成界定
      广东在线咨询 2022-11-15
      主体要件。 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必须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文物的管理制度; 主观要件。 犯罪的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 客观要件。 犯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违反工作纪律、规章制度,擅离职守,不尽职责义务,或者不认真履行职责义务,造成珍贵文物损毁或者流失,后果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