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借贷法律关系中的还款行为和借款行为一样,也应重视证据材料的收集。针对还款人已还款但未收回欠条的情形,还款人可以从其他方面证明自己的还款行为。比如通过银行转账还款的,可以提供存款凭证或调取银行的流水明细予以证明;如果是现金还款的,有第三方在场的,可由第三方提供证人证言予以证明。
一、因为借出去的钱没有借条怎么办
没借条,收集证据,进行起诉。
1、收集借过钱的证据,没有欠条可以使用其他证据,如银行转账记录、电话录音、证人证言等,能够证明欠款事实和欠款金额即可。
因此,要提供当时把钱借给对方的证据,比如向对方转账的银行凭条、如果以现金方式给的钱,要打印从银行取现金的凭条等等。
2、收集主张债权的证据,即收集曾向他要过钱的证据,这一点,主要是防止债权过2年诉讼时效,形式上,既可以是对方以书面形式的还款计划,也可以以录音、录像的形式证明曾多次向对方要过钱。
在这里和大家说一下,不少人问过我,自己偷录是否犯法,能否能拿出来当作证据,可以明确地说,只要不侵犯对方的权益,录是可以的,怎么叫不侵犯对方权益呢。
比如说在对方卧室里,你录人家干点什么,这是不可以的,如果在一个公开的场合,谈了个什么事情,这完全可以录下来作为证据使用。
二、已经还钱但欠条没有收回要怎样办
一般民间借贷中,借款人在还款时,为了防止债权人以已还过的欠条再次要求债务人还款,一般会要求债权人返还欠条或销毁。但是,常常会有忘记要回或销毁的情形,虽然事实上已经履行了还款义务,但是没拿回借条或者欠条,债权人完全可以就该凭证起诉还钱。如果遇到已经还钱但没拿回借条或者欠条,债权人要求还钱并起诉的话,作为债务人应该积极应对诉讼,应尽量收集已经还款的证据,如当时的见证人、录音、录像、汇款单据等证据材料,如果能够证明已经向对方偿还借款,那么法院就不会判决再次还钱。应诉前最好咨询专业律师的意见,以便准备充足完整的证据,如果不方便应诉或担心自己无法准确表达自己的诉求,建议直接委托律师代理诉讼。在此律师提醒,作为债务人在还钱的时候千万要记得索回借条或当场销毁,即便无法要回或当场销毁,也应当要求债权人当场写下收据并在欠条或借条上备注已于某年某月某日偿还欠款。
三、欠条还钱了忘撕了怎么办
民间借贷法律关系中的还款行为和借款行为一样,也应重视证据材料的收集。针对还款人已还款但未收回欠条的情形,还款人可以从其他方面证明自己的还款行为。比如通过银行转账还款的,可以提供存款凭证或调取银行的流水明细予以证明;如果是现金还款的,有第三方在场的,可由第三方提供证人证言予以证明。
借贷关系中,双方都应提高证据意识,出借方应注意让借款人出具借条,而借款方还款后应注意索回并销毁借条,以避免发生纠纷后,没有证据证明自己的主张,而因此承担不利的法律后果。
-
还过的钱借条没拿回来,又拿借条来要钱
386人看过
-
还钱了借条要拿回来吗
423人看过
-
还钱了借条没拿回来但是有转账记录
173人看过
-
有借条借款人消失怎么把钱拿回来?
135人看过
-
钱还了借条没要回来还要还钱吗
313人看过
-
关于公司借条钱还了没有拿回来借条重复要债如何处理?
331人看过
借条是表明债权债务关系的书面凭证,一般由债务人书写并签章,表明债务人已经欠下债权人借条注明金额的债务。借条应写明借款人和出借人的法定全名,借款金额,包括大写和小写的金额,借款时间期限,包括借款的起止年月日和明确的借款期限,还款的具体年月日,... 更多>
-
-
借条还钱之后拿回来怎么算?辽宁在线咨询 2022-12-18不管是向亲朋好友还是向单位借款,如果你已经向对方履行了借款的手续,在还款时就应该向对方收回自己打的借条,一般公家单位只是给你一个还款收据,效力和收回借条是一样的。这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亲兄弟明算帐,否则,有法律后果的。
-
借钱几年了还能要回来吗没有借条甘肃在线咨询 2022-03-20如果事实存在那是可以拿回的,有借条,借条上有约定还款时间,有对方签字吗?原则上借款是有时效的,一般是2年,如果还在时效内,对方确定不还,那您就可以向法院起诉,为了确保能够及时主张,确定能拿回来,您可以先来电说一下具体的情况,帮您先免费分析,看您还需要哪些必要证据,以保证能完全要回这笔价款,保障您的合法利益。
-
钱还清了借条没拿回来要紧吗,有哪些规定西藏在线咨询 2024-09-26欠款已经还清了,但是借条没有拿回来,有一定的影响,最好要对方写一个收条,证明双方之间不存在借贷关系,个人借款存在争议,可以保留银行的转账记录和还款记录,如果是现金还款的,最好有录音。
-
借条没拿到怎么要回来山东在线咨询 2021-12-20如果借款已偿还,借款人可以收集相关证据来证明其已偿还。相关证据如:还款银行转账记录、相关聊天记录、证人证词等。在诉讼过程中,当事人有责任提供相应的证据来证明自己的主张。如果不能证明,它可能会面临败诉的风险。《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一条 (1)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国家、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姓名、住所、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位和联系方式;(2)被告的姓名、性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