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不正当竞争法拟修改,"傍名牌"最高可罚百万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11-25 00:53:58
94 人看过
根据送审稿的定义,利用商业标识实施市场混淆的行为有四种情形:擅自使用他人知名的商业标识,或者使用与他人知名商业标识近似的商业标识的;突出使用自己的商业标识,与他人知名的商业标识相同或者近似的;将他人注册商标、未注册的驰名商标作为企业名称中的字号使用的;将与知名企业和企业集团名称中的字号或其简称,作为商标中的文字标识或者域名主体部分等使用的。
送审稿规定,“傍名牌”的经营者,违法经营额在五万元以上的,处五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可吊销营业执照;没有违法经营额或者违法经营额不足五万元的,处以二十五万元以下的罚款;违法经营额无法计算的,根据情节处以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而在现行法律中,此类行为最高仅处以违法所得三倍的罚款。
针对现行反不正当竞争法力度弱、震慑力不强等情况,送审稿完善了执法机关的监督检查权限和职责,赋予执法机关查封扣押权等行政强制措施。
同时,送审稿还增加了当事人配合调查的义务以及对拒不配合的当事人的责任追究。送审稿指出,对监督检查部门依法实施的调查,非因法定事由拒绝提供有关资料、情况,提供虚假资料、情况,隐匿、销毁、转移证据,或者有其他拒绝、阻碍调查行为的,由监督检查部门责令改正,处以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扩展阅读
-
"傍名牌"属不正当竞争行为最高法明确判断标准
233人看过
-
反不正当竞争法修订草案表决通过:刷单最高罚2百万
94人看过
-
世纪宝马“傍名牌”构成不正当竞争
259人看过
-
反不正当竞争法修订拟禁滥用优势地位
340人看过
-
反法修改后反不正当竞争行为有变化吗
475人看过
-
《反不正当竞争法》面临“大修”
331人看过
律师服务
热门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
词条
#法律综合知识
最新文章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傍名牌”属于不正当竞争是怎样的上海在线咨询 2022-08-30这种“傍名牌”,就是将著名的商标注册成为自己的公司商号,混淆公司名称与品牌名,使消费者误以为著名的品牌就是这家公司生产的。比如将著名的名牌“啄木鸟”中文商标注册为“九江啄木鸟……公司”、“深圳啄木鸟……公司”、“上海啄木鸟……公司”等。然后大张旗鼓的进行宣传,在专卖店的装潢上大胆模仿著名商标的专卖店,在被行政机关查处的时候理直气壮地说:“我使用自己公司的名称还不行吗?”,玩得更高明的是在国外或香港
-
反不正当竞争法最高多少分法河南在线咨询 2022-08-02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 (一)销售鲜活商品; (二)处理有效期限即将到期的商品或者其他积压的商品; (三)季节性降价; (四)因清偿债务、转产、歇业降价销售商品。 第十二条经营者销售商品,不得违背购买者的意愿搭售商品或者附加其他不合理的条件。 第十三条经营者不得从事下列有奖销售: (一)采用谎称有奖或者故意让内定人员中奖的欺骗方式进行有奖销售; (二)利用有奖销售的手段推销质次价
-
傍大牌不正当竞争行为法律规定有什么宁夏在线咨询 2022-08-11在日常生活中,这种现象确实比较多、层出不穷。 第一、假冒别人的知名商标,或者将别人的商标注册为自己的企业名称。 第二、采用与他人商品名字、包装、装璜相同或者相近似的外观,外观稍微改动造成近似。 第三、将知名企业名称中的字号或者其简称作为本企业的名称、商标、商品名称等加以滥用。 此外,还有一些手段更为隐蔽的仿冒行为。 应当说,这些不正当的手段,不仅坑骗消费者、侵害其权益,更为严重的是破坏合法经营者的
-
制造假名牌属不属于反不正当竞争法江苏在线咨询 2022-10-121、制造假名牌属于反不正当竞争法经营者假冒他人的注册商标,擅自使用他人的企业名称或者姓名,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名优标志等质量标志,伪造产地,对商品质量作引人误解的虚假表示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的规定处罚。 2、假冒注册商标:是指为达到冒充他人商品的目的而在商品上使用他人注册商标的行为,以及为实现该目的而实施的预备行为。现如今,许多假冒注册商标,让消费者很头
-
反不正当竞争法历经了几次修改呢?重庆在线咨询 2022-08-09根据司法实践中涌现的不同问题,最高法院可能会出台相应司法解释以指导各级法院的司法实践,有些重大案件的判决结果,恐怕要受到司法人员对新法的不同理解,请法务人员重视,切勿在细节上大意。 2新修订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在总则部分就突出了对于“消费者”这一重要市场参与力量的尊重和保护。 新《反不正当竞争法》将不正当竞争的行为认定修订为:经营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违反本法规定,扰乱市场竞争秩序,损害其他经营者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