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宪法中私有财产权有怎样的规定
私有财产权是指以财产利益为内容,直接体现财产利益的民事权利。
确定了私有财产权的地位、私有财产的范围等。
法律依据:
《宪法》第十三条
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二、私有财产的范围
私有财产的范围大致如下:
1.收入。是指人们从事各种劳动获得的货币收入或者有价物。如工资、稿费、专利转让费。
2.房屋。房屋是我国公民最主要最基本的生活资料,包括依法购买的城镇住宅,也包括在农村宅基地上依法建造的住宅,也包括商铺、厂房等建筑物。
3.生活用品。是指用于生活方面的物品,包括家用电器、私人汽车、家具和其他用品。
4.生产工具和原材料。生产工具是指人们在进行生产活动时所使用的器具。原材料是指生产产品所需的物质基础材料。
5.其他合法的不动产和动产。如图书、个人收藏品、牲畜和家禽等。
三、私有财产的取得方式
私有财产的取得方式包括继受取得和原始取得两种,具体如下:
1.继受取得
继受取得,又称传来取得,是指通过一定的法律行为或基于法定的事实从原所有人处取得所有权。
2.原始取得
原始取得是指所有权首次产生或不依赖于原所有人的意志而取得物的所有权。其又可以分为先占取得、生产取得、添附取得、善意取得四种方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018修正):第一章 总纲 第十三条 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n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n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
中国宪法对私有财产权规定有哪些呢
176人看过
-
论宪法中的私有财产权语境
168人看过
-
论私有财产权在宪法修改中的公法价值
453人看过
-
中国宪法是否承认私有财产权?
450人看过
-
私有财产继承权在宪法总纲吗
130人看过
-
宪法规定私有财产的保护是什么?
173人看过
-
宪法对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是怎样规定的?澳门在线咨询 2022-10-23(1)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2)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3)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
我国《宪法》中有关国庆日的规定,在宪法中是怎样的,是怎样规定的宁夏在线咨询 2022-03-02有关国庆日的规定不在宪法中,1949年12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采纳全国政协的建议,通过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的决议》,决定自一九五零年起,即以每年的十月一日,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的伟大的日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庆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在一九四九年十月九日的第一次会议中,通过《请政府明定十月一日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以代替十月十日的旧国庆日》的建议案,送
-
宪法规定私有财产的保护是什么?宁夏在线咨询 2021-10-13宪法修正案适应保护私有财产的客观需要,将《宪法》第十三条“国家保护公民的合法的收入、储蓄、房屋和其他合法财产的所有权。”“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的继承权。”修改为:“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这样修改,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私有财产保护制度。宪法规
-
宪法对私有财产的保护应该是怎么规定的青海在线咨询 2023-08-311.宪法修正案适应保护私有财产的客观需要,将宪法第十三条“国家保护公民的合法的收入、储蓄、房屋和其他合法财产的所有权。”“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的继承权。”修改为:“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 2.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这样修改,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私有财产保护制度。
-
在宪法中进一步完善私有财产保护制度对于保护私有财产权有什么意义广东在线咨询 2022-03-27在宪法中进一步完善私有财产保护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1.加强对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的保护,有利于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有利于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推进依法治国;有利于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2.保护私有财产权是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土壤和前提,只有承认和保护私有财产权,才能产生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目前,在私人财产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