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拒执罪主体构成要件是什么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4-28 20:43:22 101 人看过

一、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客体要件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侵犯的客体是人民法院的正常活动。人民法院是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的唯一机关,它对各类案件制作的判决和裁定,是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的具体形式。判决和裁定一经生效,就具有法律强制力,有关当事人以及负有执行责任的机关、单位,都必须坚持执行。即使有不同意见,也只能按照法律的有关规定,进行申诉,而不允许抗拒执行。维护这种生效的判决、裁定的权威,就是维护法律和法制的权威,就是维护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拒不执行的对象,是人民法院依法作出的,具有执行内容并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这里包括两层含义:

(1)是人民法院作出的判决和裁定。判决是人民法院经过审理就案件的实体问题所作的决定;裁定是人民法院在诉讼或判决执行过程中,对诉讼程序和部分实体问题所作的决定。作为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对象的判决与裁定,包括人民法院对刑事案件、民事案件、行政案件、经济案件等各类案件所作的判决和裁定。但从审判实践看,主要是拒不执行民事案件、经济案件、行政案件的判决和裁定;至于刑事案件的判决和裁定,很少有可能拒不执行。

(2)是具有执行内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所谓生效的判决和裁定,包括已经超过法定上诉、抗诉期限而没有上诉、抗诉的判决和裁定以及终审作出的判决和裁定等。至于没有生效的判决和裁定,因为尚不具备依法执行的条件,自然不会发生拒不执行的问题。

经人民法院主持达成的调解协议书生效后,能否成为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对象,按照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这种调解书送达当事人后,即具有与生效判决、裁定同等的效力,由人民法院负责执行。因而从立法精神和司法实践需要上来考虑,这种生效调解书也能成为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对象,拒不执行刑事自诉案件、民事案件、经济案件等诉讼中由法院主持达成并已生效的调解书的,也可以以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论处。

二、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客观要件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人民法院的生效判决和裁定,情节严重的行为。

1、要有拒绝执行人民法院生效判决、裁定的行为。所谓拒绝执行,是指对人民法院生效裁判所确定的义务采取种种手段而拒绝履行。既可以采取积极的作为,如殴打、捆绑、拘禁、围攻执行人员,抢走执行标的、砸毁执行工具、车辆,以暴力伤害、毁坏财物、加害亲属、揭露隐私、破坏名誉等威胁、恫吓执行人员,转移、隐藏可供执行的财产,命令停止侵害仍不停止侵害而故意为之等等,又可以采取消极的不作为方式,如对人民法院的执行通知置之不理或者躲藏、逃避等。既可以采取暴力的方式,又可以采取非暴力的方式。既可以公开抗拒执行,又可以是暗地里进行抗拒。不论其方式如何,只要其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即可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2、执行义务人必须具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倘若没有能力如执行义务人本身无执行财产而无法履行判决、裁定所确定的义务,则是无法、不能执行,而不是拒不执行。所谓有能力执行,是指根据人民法院查实的证据证明负有执行人民法院判决、裁定义务的人有可供执行的财产或者具有履行特定行为义务的能力。行为人在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生效后,为逃避义务,采取隐藏、转移、变卖、赠送、毁损自己财物而造成无法履行的,仍应属于有能力执行,构成犯罪的,应以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论处。

3、必须达到情节严重,才能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情节尚不属于严重,即使具有拒不执行的行为,也不能以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论处。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依法严肃查处拒不执行判决裁定和暴力抗拒法院执行犯罪行为有关问题的通知》第1条规定:

对下列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的行为,依照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的规定,以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论处。

(一)被执行人隐藏、转移、故意毁损财产或者无偿转让财产、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

(二)担保人或者被执行人隐藏、转移、故意毁损或者转让已向人民法院提供担保的财产,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

(三)协助执行义务人接到人民法院协助执行通知书后,拒不协助执行,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

(四)被执行人、担保人、协助执行义务人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通谋,利用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职权妨害执行,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

(五)其他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情形。

三、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主体要件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主体为特殊主体,主要是指有义务执行判决、裁定的当事人、根据民事诉讼法第l64条和第77条的规定,对判决、裁定负有协助执行义务的某些个人,也可以成为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主体。与被执行人共同实施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的行为,情节严重的,以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共犯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暴力抗拒人民法院执行判决、裁定,杀害、重伤执行人员的,依照本法第232条、第234条第2款的规定定罪处罚。负有执行人民法院判决、裁定义务的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为了本单位的利益实施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的行为,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对该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本条的规定,以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定罪处罚。

四、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主观要件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行为人明知是人民法院已经生效的判决或裁定,而故意拒不执行,如果确因不知判决、裁定已生效而未执行的,或者因某种不能预见或无法抗拒的实际困难而无法执行的,因为不属于故意拒不执行,所以不构成犯罪。至于行为人故意拒不执行的动机是多种多样的,这并不影响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构成。

其中可以看出法律也并不是冷漠的,如果是因特殊情况或者无法抗拒的困难,而无法执行法院下达的判决的这类情况是不算构成拒执罪的。所以如果不是特殊的情况下,在收到法院判决书后要积极的执行,否则最后吃亏的还是自己。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1月25日 13:12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刑事自诉相关文章
  • 什么是构成行政主体的必要条件?
    构成行政主体的要素是:1、依法成立的组织。组织经有权机关依法批准;包括行政组织和其他社会组织;2、具有法定机构编制、职权和职责,必须具有独立的法律行政职权和职责;3、能够以自己的名义对外行政;4、依法独立承担法律后果;包括法律规定的有利后果和不利后果。行政主体是行政法主体的一部分,行政主体必须是行政法主体,但行政法主体不一定是行政主体。行政主体的概念在我国行政法学界,行政主体概念的确立经历了一个较长的时间,人们普遍认可的说法是:行政主体是指享有行政职权,能作出影响行政相对人权利义务的行政行为,并能由其本身对外承担行政法律责任的组织。我们使用的“行政主体”概念与日本等西方国家所使用的“行政主体”概念有所区别。他们所使用的“行政主体”,通常仅限于政府——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或者还包括非国家的公法人,如公共组织、公团、公库、公共会社等,而不包括作为政府部门的行政机关。在行政法律关系中,作为关系一
    2023-07-11
    194人看过
  • 盗窃罪构成要件一般主体是谁
    盗窃罪的一般犯罪主体为到达刑事责任年龄(16周岁)并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这就表明,在常规状况下,若年满16周岁且具备辨认控制力的平常人实施了盗窃行为,只要满足盗窃罪的其他全部构成要件条件,便有可能被宣告构成盗窃罪。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对已满14周岁却未满16周岁的人群来说,如其犯下盗窃公私财产,数额较大或累次进行盗窃、擅入他人房屋盗窃、携带武器进行盗窃、秘密行窃等违法行为,同样也需承担相应的刑事法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刑事责任年龄】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对依照前三款
    2024-07-26
    157人看过
  • 讨论医疗事故罪的犯罪构成要件是什么?
    医疗事故罪的犯罪构成要件主要包括:一、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对象是医疗单位的工作秩序和公民的生命健康权利。二、客观要件。本罪客观上表现为严重不负责任,导致患者死亡或严重损害患者健康。三、主要部件。本罪主体为特殊主体,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并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医务人员。四、主观要件。本罪主要表现为过失,即行为人主观上对患者伤亡有重大业务过失。医疗事故罪的构成要件: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医疗单位的工作秩序,以及公民的生命健康权利。犯罪对象是生命健康安全正遭受病魔侵害的病人;2、客观方面: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行为。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工作中有严重不负责任的行为严重不负责任,是指在诊疗护理工作中违反规章制度和诊疗护理常规。这里的规章制度,是指与保障就诊人的生命、健康安全有关的诊疗护理方面的规章制度,包括诊断、
    2023-07-02
    93人看过
  • 犯罪构成四要件理论
    犯罪构成的四要件如下:(一)客体要件,是刑法所保护而为犯罪所侵犯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二)客观要件,是指犯罪行为的具体表现;(三)主体要件,是指实施犯罪行为的人,包括自然人或单位;(四)主观要件,犯罪主体对其实施的犯罪行为及其结果所具有的心理状态,包括故意或者过失。一、诈骗罪的犯罪构成要件?犯罪构成。(一)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有些犯罪活动,虽然也使用某些欺骗手段,甚至也追求某些非法经济利益,但因其侵犯的客体不是或者不限于公私财产所有权。所以,不构成诈骗罪。例如:拐卖妇女、儿童的,属于侵犯人身权利罪。诈骗罪侵犯的对象,仅限于国家、集体或个人的财物,而不是骗取其他非法利益。其对象,也应排除金融机构的贷款。因本法已于第193条特别规定了贷款诈骗罪。(二)客观要件。本罪往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首先,行为人实施了欺诈行为,欺诈行为从形式上说包括两类,一
    2023-02-14
    242人看过
  • 贪污罪的犯罪构成要件主体
    1.主体要件国家工作人员。一是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在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以及军事机关中行使一定职权、履行一定职务的人员。二是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公务的人员。三是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等委托的受委托人员。四是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国家工作人员论。2.主观要件主观方面具有故意性。3.客体要件侵犯的是公共财物,所谓公共财产是指国有财产、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和用于扶贫和其他公益事业的社会捐助或者专项基金的财产。4.客观要件主要表现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侵吞:是指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自己主管、管理、经手的公共财物非法占为己有的行为。窃取:是指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用秘密获取的方法,将自己主管、管理
    2023-03-02
    404人看过
  • 什么是窝藏罪的主要构成要件
    1、客体要件。本罪所侵害的客体是司法机关正常的刑事诉讼活动。犯罪对象是各种依照刑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人。2、客观要件。本罪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窝藏或包庇犯罪人的行为。窝藏,是指为犯罪的人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的行为。这种行为的特点是使司法机关不能或者难以发现犯罪的人,因此,除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外,向犯罪的人通报侦查或追捕的动静、向犯罪的人提供化装的用具等等,也属于帮助其逃匿的行为;在司法机关追捕的过程中,行为人出于某种特殊原因为了使犯罪人逃匿,而自已冒充犯罪的人问司法机关投案或者实施其他使司法机关误认为自己为原犯罪人的行为的,也应认定为本罪。包庇,应限于向司法机关提供虚假证明掩盖犯罪人。窝藏、包庇的犯罪人,是指已经实施犯罪行为的人,既包括犯罪后潜逃未归案的犯罪人,也包括被司法机关羁押而脱逃的未决犯与已决犯。3、主体要件。主体是已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4、主观要件。本罪主观
    2023-08-15
    265人看过
  • 什么是构成重婚罪的犯罪主体的条件
    一、什么是构成重婚罪的犯罪主体的条件构成重婚罪的条件:1.主体要件: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2.主观要件: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3.客观要件:表现为行为人必须具有重婚的行为,即有配偶的人又与他人结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就构成重婚罪;4.客体要件:侵犯的客体是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关系。二、重婚罪的法律责任是哪些重婚罪的法律责任:一般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重婚罪是属于刑事案件,但是要告他人重婚罪一定要有足够的证据,不是简单的聊天记录或者是出轨的证据,是证明双方以夫妻的名义对外长期生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八条【重婚罪】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三、重婚罪属于自诉案件还是公诉案件重婚罪既是自诉案件,也可以转化为公诉案件(只有在被害人不告诉情况下其他公民向检察机关控告才转为公诉案件)。情节轻微、
    2024-01-13
    245人看过
  • 单位犯罪主体的构成要件
    一、单位犯罪主体的构成要件(1)单位犯罪的主体包括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2)单位犯罪必须是在单位主体的意志支配下实施的;(3)单位犯罪必须由刑法分则或分则性条文明确规定。对单位犯罪的处罚原则:我国刑法对单位犯罪的处罚以双罚制(即对单位和单位直接责任人员均处以刑罚)为主,以单罚制(即只处罚单位或只处罚单位直接责任人员)为辅。1、单位故意犯罪的集体意志,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决策主体体现出来的。判断犯罪行为否体现了单位的集体意志,需要看犯罪行为是否经单位负责人决定,否则,无法形成一个单位的犯意。但是,也不能简单的认为,负责人做出了的决定,就可以认定为单位犯罪的意志,这是要具体分析的。例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单位犯罪案件具体应用法律有关问题的解释》1999年6月25日2、个人为进行犯罪违法活动而设立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实施犯罪的,或者公司、企业、事业单位设立后,以实施犯罪为主要活
    2023-04-25
    393人看过
  • 侵占罪构成的主体是什么
    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本罪。一、侵占罪与盗窃罪区别在哪1、犯罪故意的内容和产生的时间不同。前者行为人认识到自己是以非暴力的手段非法占有自己业已持有的他人财物,且犯罪故意只能产生于持有他人财物之后;后者行为人认识到自己是以不为财物所有人或持有人知道的秘密方法非法获取他人财物,且犯罪故意只能产生于非法获取他人财物之前。2、犯罪的客观方面不同。前者的手段既可以是秘密的,也可以是公开的或半公开的;而后者的手段只能是秘密的手段。3、犯罪对象不同。前者的对象只能是行为人在犯罪前已经持有的他人财物;而后者的对象则只能是行为人在犯罪前并不持有的他人财物。其中犯罪对象方面的差异应是区分侵占罪与盗窃罪的关键的因素。4、是否退还所产生的法律后果不同。前者必须是拒不退还或交出他人财物的,才构成犯罪,而后者即使窃取他人财物之后又主动退还的,也已构成犯罪,主动退赃行为只能作
    2023-03-30
    276人看过
  • 盗窃罪的客体要件和主体要件构成是怎样的
    盗窃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侵犯的对象,是国家、集体或个人的财物,一般是指动产而言,但不动产上之附着物,可与不动产分离的,例如,田地上的农作物,山上的树木、建筑物上之门窗等,也可以成为本罪的对象。另外,能源如电力、煤气也可成为本罪的对象。盗窃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所有权包括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等权能。这里的所有权一般指合法的所有权,但有时也有例外情况。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的规定:“盗窃违禁品,按盗窃罪处理的,不计数额,根据情节轻重量刑。盗窃违禁品或犯罪分子不法占有的财物也构成盗窃罪。”一、偷盗2万元要判刑多久偷盗2万元要判刑两年。盗窃价值2万左右的,构成盗窃罪,是盗窃数额较大,一般可处二年左右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公私财物的
    2023-03-10
    151人看过
  •  欺骗性言论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欺诈行为需要满足欺骗他人和欺诈故意两个条件。欺诈故意包括欺骗他人和使相对人陷于错误的故意。被欺诈人需要因受欺诈而陷于错误,并且因错误而作出意思表示。欺诈行为如果被满足以上条件,被欺诈人可以向法院或仲裁机构申请撤销。在欺诈方面:1、需要有欺骗他人的行为。欺诈行为是故意把不真实的情况表示给别人,无论虚构事实、歪曲事实或者隐匿事实均属之。欺诈往往呈现为积极行为,而消极行为,尤其是沉默,则必须是法律、合同或者商业习惯上有告知事实的义务,而未告知时才能构成欺诈。2、须有欺诈故意。欺诈故意,是指具有欺骗他人的故意,这种故意的含义包括两层:(1)是使相对人陷于错误的故意,即行为人明知自己所表示的事情不真实,并且明知相对人有陷入错误的可能;(2)是有使相对人陷于错误而作出意思表示的故意。这两种故意从根本上妨碍了被欺诈人意思形成的自由。(二)在被欺诈人方面:1、须被欺诈人因受欺诈而陷于错误。被欺诈人陷于错误
    2024-01-11
    454人看过
  • 论交通肇事罪的主体认定条件是什么
    交通肇事罪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社会中的常见犯罪类型,其犯罪主体是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并且不要求其具有特定职业身份。只要年满十六岁并具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有可能触犯这一罪名。在司法实践过程中,无论是从事交通运输行业的从业者还是非交通运输行业的普通民众,都有可能成为该罪的实施者或受害者。例如,驾驶机动车辆的驾驶员、行人和其他违反交通规则导致重大事故的行为人,都有可能被视为交通肇事罪的潜在犯罪主体。对于那些从事交通运输工作的人员来说,如果他们违反相关规章制度,从而引发了重大事故,造成他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共财产和私人财产遭受严重损失,那么他们将被视为犯罪主体,面临法律的制裁。《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交通肇事罪】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
    2024-08-18
    435人看过
  • 怎么申请拒执罪怎样构成拒执罪
    一、怎么申请拒执罪人民法院判决生效以后,当事人在规定的时间内,不履行法院判决的给付义务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人民法院进入强制执行程序后,被执行人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人民法院可以直接以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处以刑罚。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不用当事人申请,人民法院直接立案、判决;强制执行申请书可以到人民法院申请立案时现场填写。附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二、怎样构成拒执罪(一)行政案件、经济案件等各类案件所作的判决和裁定。但从审判实践看,主要是拒不执行民事案件、经济案件、公安部关于依法严
    2023-03-02
    146人看过
  • 拒执罪的构成
    有期徒刑
    拒执罪由以下几点构成:(一)犯罪客体:本罪侵害的客体是国家审判机关裁判和执行的权威。(二)主观方面:直接故意表现为行为人明知人民法院判决、裁定已经生效,必须执行,在有能力执行的情况而故意拒不执行,希望通过拒不执行的犯罪行为,使人民法院的生效判决、裁定无法得到执行,以满足自己或单位的非法利益。(三)客观方面:表现为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被执行人是公民的,即由人民法院判决裁定规定的曾有作为或不作为义务的自然人。(四)犯罪主体:被执行人是单位的,追究的是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一、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会坐牢吗一般不会坐牢。失信被执行人,是指被执行人具有履行能力而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被执行人一般的失信不会坐牢。如果被执行人主观上存在拒不执行判决、裁定故意。客观上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是构成犯罪的,是要坐牢的。二、民间借贷纠纷判刑多久民间借贷纠纷属于民事纠纷,不属于
    2023-03-29
    206人看过
换一批
#刑事诉讼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刑事自诉是指被害人、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为了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而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的诉讼。自诉案件,是“公诉案件”的对称。在我国,各级法院审理案件以起诉作为审判前提条件。如果没有当事人向法院起诉,就没有法院的审理。法院审理刑事案件,... 更多>

    #刑事自诉
    相关咨询
    •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客体要件是什么,拒不执行裁定罪的构成要件
      江西在线咨询 2022-03-05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是指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行为。一、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客体要件。侵犯的客体是人民法院的正常活动。二、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客观要件。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人民法院的生效判决和裁定,情节严重的行为。情节严重,是指对下列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的行为,依照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的规定,以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论处。(一)被执行人隐藏、转移、故意
    • 拒执罪的自诉案件构成要件
      新疆在线咨询 2022-11-07
      拒执罪的自诉案件构成要件: 1、客体条件: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侵犯的客体是人民法院的正常活动,司法秩序和法律的尊严。 2、客观要件是表现为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人民法院的生效判决和裁定,情节严重的行为。 3、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主体为特殊主体,主要是指有义务执行判决、裁定的当事人。 4、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行为人明知是人民法院已经生效的判决或裁定,而故意拒不执行。
    • 在犯罪主体方面,公司能构成拒执罪么?
      辽宁在线咨询 2023-11-19
      当然也是有可能的。虽然拒执罪的犯罪主体是特殊的,但是这个特殊是指特别针对的拒不执行法院判决或者妨碍他人执行法院判决的人或单位,如果该公司拒不执行法院判觉的话,当然就构成拒执罪了。
    • 犯罪构成要件理论
      湖南在线咨询 2023-03-01
      犯罪都具备四个方面的要件:即犯罪主体、犯罪的主观方面、犯罪的客观方面和犯罪客体。 (一)犯罪主体,是指实施犯罪行为的人。每一种犯罪,都必须有犯罪主体,有的犯罪是一个人实施的,犯罪主体就是一人,有的犯罪是数人实施的,犯罪主体就是数人。 (二)犯罪的主观方面,是指犯罪主体对其实施的犯罪行为及其结果所具有的心理状态。 (三)犯罪的客观方面,是指犯罪行为的具体表现。 (四)犯罪客体,是指刑法所保护而被犯罪
    • 2022年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要件具体是什么
      澳门在线咨询 2022-11-12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构成要件: (一)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客体要件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侵犯的客体是人民法院的正常活动。人民法院是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的唯一机关,它对各类案件制作的判决和裁定,是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的具体形式。判决和裁定一经生效,就具有法律强制力,有关当事人以及负有执行责任的机关、单位,都必须坚持执行。即使有不同意见,也只能按照法律的有关规定,进行申诉,而不允许抗拒执行。维护这种生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