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范畴包括以下情形:1.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2. 在工作前的准备或者收尾工作时意外受伤;3.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事故伤害;4. 患职业病的;5. 因工外出时,因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失踪;6. 在上下班途中,因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受伤;7.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工伤范畴包括以下情形:
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
2.在工作前的准备或者收尾工作时意外受伤;
3.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事故伤害;
4.患职业病的;
5.因工外出时,因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失踪;
6.在上下班途中,因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受伤;
7.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工 伤 如 何 界 定 ?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工伤保险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对于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认定上下班途中情形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这些情形包括在合理时间内往返于工作地与住所地、经常居住地、单位宿舍的合理路线的上下班途中;在合理时间内往返于工作地与配偶、父母、子女居住地的合理路线的上下班途中;从事属于日常工作生活所需要的活动,且在合理时间和合理路线的上下班途中;在合理时间内其他合理路线的上下班途中。因此,如果员工要确定自己是否在上下班途中,可以参考这些规定,并尽可能提供相关证据来支持自己的主张。
综上所述,工伤认定的申报,是指企业或职工及其亲属应当在发生事故后,或者在确诊患了职业病后,立即向当地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认定工伤的报告。工伤的认定机关是劳动行政部门,具体指的是社会保险行政机关机构,即现在各级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的社会保险行政机构,是认定工伤的部门。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四)患职业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
工人是否被诊断为工伤
367人看过
-
怎样判断能够认定为工伤事件
424人看过
-
怎样判断犯罪行为是否完成
454人看过
-
受伤后如何判断鼻梁骨折是否为工伤?
60人看过
-
法律视角下如何判断是否为工伤
220人看过
-
工伤的判断程序是怎样的?
215人看过
工伤保险,是指劳动者在工作中或在规定的特殊情况下,遭受意外伤害或患职业病导致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以及死亡时,劳动者或其遗属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工伤保险的认定劳动者因工负伤或职业病暂时失去劳动能力,工伤不管什么原因... 更多>
-
如何判断工伤是否为尘肺新疆在线咨询 2022-08-16尘肺病人的临床表现主要是以呼吸系统症状为主的咳嗽、咳痰、胸痛、呼吸困难四大症状,此外尚有喘息、咯血以及某些全身症状。通常,尘肺病的诊断有以下几点: 1.病史有吸入粉尘作业史。应询问工作单位,工种,从事现场工作时间,生产场所粉尘情况等。 2.症状和体征气短为早期症状,多有咳嗽、咳痰、咯血、胸痛,病情进行性加剧,则出现呼吸困难。全身症状有乏力、食欲不振、盗汗、失眠等。疾病早期常无阳性体征,晚期有肺气肿
-
未参加工伤保险如何判断是否为工伤四川在线咨询 2024-11-07如果单位没有按时缴纳工伤保险费用,劳动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根据《社会保险法》和《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有义务缴纳社会保险费用,这是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同时,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如果合同违反了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那么该合同就是无效的。 因此,即使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约定不缴纳社会保险费用,这也是无效的。如果劳动者要求用人单位补缴社保,并赔偿未缴纳社保的损失,这是可以得到法
-
怎样判断工伤认定的期限是否应该中断?台湾在线咨询 2022-11-22可以中断。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第一款规定: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工伤保险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七条,由于不属于职工或者其近亲属自身原因超过工伤认定
-
怎么样可以判断迷信行为是否构成重伤山西在线咨询 2021-10-11客体要件。本罪侵权的客体是社会管理秩序。会道门、邪教组织、迷信活动不受宪法、法律保护,组织和利用会道门、邪教组织或利用迷信欺骗他人,使他人死亡,严重破坏稳定和谐的社会关系,妨碍正常的社会秩序。本罪的成立必须以致他人死亡结果的存在为必要条件,但本罪侵犯的客体并不是他人的生命权利。这是因为行为者实施组织和利用会,邪教组织和迷信欺骗他人,不追求死亡结果的发生。单纯欺骗他人死亡的不是本罪论,而是行为者利用
-
怎么样判断是否为故意杀人罪江苏在线咨询 2022-11-131、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 2、必须有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 3、主体是一般主体; 4、在主观上须有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 5、法律依据:《刑法》 第四十八条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