欺诈威胁是否能使劳动合同失效?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7-02 20:13:10 260 人看过

是属于无效合同的。劳动合同依法订立后即产生了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必须履行合同规定的义务。但是,当事人如采取欺诈或威胁的行为签订了劳动合同,该份劳动合同则不具有法律约束力,视为无效的劳动合同。当事人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确认劳动合同无效。

订立劳动合同过程中存在欺诈行为的案例分析

某食品加工企业向社会招聘一名销售主管,王某前往应聘,双方协商洽谈中,王某向企业提交了以往在多个企业从事过销售主管的书面说明。企业求贤若渴,急需一名销售主管打开销售局面,对王某工作经历相当满意,于是双方当即协商签订了劳动合同。合同约定:企业聘用王某为销售主管,试用期三个月;王某全权负责企业销售业务,并对销售部人员的聘用享有决定权。劳动合同签定后,企业即要求王某上班工作。

二个月后,企业发现王某的销售业绩平平,即要求王某制订销售计划,加大销售力度。王某则提出增加销售人员的要求,并决定录用了一名以前工作单位的同事。又二个月后,企业发现王某的销售业绩仍无起色,遂对王某的工作经历产生怀疑。于是,企业派人对王某提供的以往经历进行调查。经调查发现,王某所说的在多个企业从事过销售主管纯属虚构。为了避免王某继续工作可能产生的问题,企业当即作出了解除合同的决定。王某认为自己正在努力开拓销售渠道并即将取得业绩,以往工作经历与目前工作并无关系,企业即时解除合同没有依据。双方于是发生争议。

双方理由:

王某认为:自己进企业是经过考核录用的,自己的能力不能在短时间内表现与销售工作特点有关,以往工作经历与目前工作并无关系,企业解除劳动合同没有依据。

企业认为:员工以往工作经历是企业录用员工的参考条件,企业因王某以往在多个企业从事过销售主管的经历而决定聘用,其劳动合同是采取了欺骗方式而签订的,现经查王某不存在在多个企业从事过销售主管的经历,企业因此可以作出解除合同决定。

评析:

本案的争议焦点是企业是否可以在调查发现王某工作经历虚假后作出解除合同的决定。

《劳动法》第十七条第二款规定:“劳动合同依法订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必须履行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根据该条规定,劳动合同依法订立后即产生了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必须履行合同规定的义务。《劳动法》的此项规定,对当事人依法承担履行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作了明确规定。

但是,当事人如采取欺诈或威胁的行为签订了劳动合同,该份劳动合同是否也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是否必须履行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对此,《劳动法》第十八条作出明确规定:“下列劳动合同无效:(一)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劳动合同;(二)采取欺诈、威胁等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无效的劳动合同,从订立的时候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上海市劳动合同条例》也作了类似的规定。根据以上规定,采取欺诈、威胁等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是无效的劳动合同,即不能产生法律约束力的劳动合同,这个“没有法律约束力”,是从劳动合同订立的时候起算的,即该劳动合同从未产生过法律约束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下列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一)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二)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对劳动合同的无效或者部分无效有争议的,由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确认。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2月29日 06:49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仲裁机构相关文章
  • 隐婚能否使劳动合同无效
    隐婚能使劳动合同无效。如果出现劳动者以欺诈手段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用人单位不仅可以此为由解除劳动合同,甚至还可能会以此申请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认定该合同基于劳动者欺诈而无效。所以说,如果用人单位在招聘时明确要求招未婚者,而求职者因隐瞒了自己的已婚身份获得了工作岗位,那么如果劳动者已婚的身份日后被用人单位发现,用人单位就可以以“劳动者以欺诈手段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为由,主张劳动合同无效。一、员工空白签订劳动合同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吗如果员工与公司签订的是空白劳动合同,不需要解除,员工可以直接申请确认该合同无效。下列劳动合同无效: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违反了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二、签订劳动合同无效的情形有什么签订劳动合同无效的情形有: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
    2023-06-24
    113人看过
  • 合同欺诈与胁迫可否撤销
    因欺诈胁迫而订立的合同可以撤销。当事人有权要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下列合同:1、因重大误解订立的;2、订立合同时明显不公平的。受害人有权要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一方以欺诈、胁迫或者乘人之危的方式订立的合同,当事人要求变更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不得撤销。欺诈胁迫合同多长时间能判撤销欺诈胁迫合同撤销期间为一年。当事人被欺诈的,这个期间自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被欺诈之日起计算;当事人被胁迫的,这个期间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计算,都是计算一年。如果一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撤销权将消灭。《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七条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2023-07-11
    338人看过
  • 劳动者不签劳动合同被威胁怎么办?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订立和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劳动合同依法订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必须履行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签订劳动合同的程序是法定的必须程序(或具有法定强制性),因为不签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会承担不利法律后果。但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须依法协商达成,不能强制或存在霸王条款与行为。按照规定,如果在规定时间内,用人单位通知劳动者之后,劳动者不愿意与单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单位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并且此时终止双方劳动关系也不需要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但是应当
    2024-02-07
    486人看过
  • 欺诈胁迫民事行为是否有效
    被欺诈、胁迫情形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属于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撤销前该行为有效,撤销后,该行为自始无效。《民法典》规定,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欺诈行为的,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撤销权。欺诈胁迫民事行为如何认定效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第一百四十九条: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
    2023-07-30
    248人看过
  • 劳动合同欺诈可以要求劳动合同无效吗
    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签订的劳动合同存在劳动合同欺诈,任意一方可以反馈到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认定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我国《劳动法》第十八条对采取欺诈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规定为无效的劳动合同,并将确认合同效力的权力赋予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或法院。《劳动法》九十七条规定,由于用人单位的原因订立的无效合同,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如果劳动合同的无效是由于劳动者的原因所导致,劳动者该如何对用人单位承担法律责任,《劳动法》及司法解释并未作出规定。《劳动合同法》第八十六条规定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给对方造成损害的,有过错的一方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因此,在劳动合同订立时,劳动者如对用人单位欺诈,损失的仅仅是欺诈被识破后的剩余劳动合同期限履行利益;而用人单位的欺诈,其后果也就是合同不再履行,向劳动者按照同工同酬原则支付劳动报酬,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再支付数额有限的经济补偿
    2023-02-17
    52人看过
  • 欺诈胁迫乘危,合同效力咋认定
    依据我国法律法规的明文规定,倘若精神上存在对另外一方实施欺骗性的行为以及借助威胁等手段进行欺骗,甚至在别人利益受到侵犯时趁机抢夺其利益,从而使得另一方在处于违背其本来真实意愿的情况下签订或者更改了劳动合同的话,那么这个劳动合同将会显示为无效。如同字面所述,这一法律规定的具体含义并不深奥,但遗憾的是,往往会有人在此类行为发生之际忽视甚至遗忘取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假使当以上三种情形真实地发生时,我们能够找到相应的书面证据,那么,义务方将有责任把这些证据原件妥善保存在手心;然而,若是以上三种情况仅为口头承诺亦或没有任何书面材料作为证据,那么我们将尽力寻找证人证言或者是采用录音、录像的方式来获取有效证据。若最终被证实劳动合同确实属于无效状态,那么劳动者之前付出过的努力,雇主应当给予相应的劳动报酬补偿;与此同时,雇主也有权立即解除当前的劳动合同并且无需负担额外的经济补偿。《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第一
    2024-08-09
    50人看过
  • 无效合同是否属于欺诈合同
    合同涉嫌欺诈不属于无效合同,属于可撤销合同。无效合同从性质上说虽然合同存在,但是自始自终都是无效的。但是欺诈合同属于可撤销合同,可撤销合同是在合同被撤销前,保持着法律效力,只是法律赋予一方当事人享有撤销权。一、合同可撤销的五种情形可撤销的合同是指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因意思表示不真实,法律规定享有撤销权的人通过行使撤销权而使已经生效的合同归于无效的合同。可撤销合同在未被撤销前,仍然有效。即使合同具有可撤销的理由,但在撤销权人未依照法律规定行使撤销权时,合同仍然有效,当事人仍应按照合同规定履行义务。可撤销合同的情形:1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2因显失公平订立的合同。3因欺诈订立的合同。4胁迫订立的合同。5因乘人之危订立的合同。二、合同变更可撤销什么意思可变更、可撤销的合同,它是指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因意思表示不真实,法律允许撤销权人通过行使撤销权而使已经生效的合同归于无效的合同。主要包括显失公平
    2023-02-04
    73人看过
  • 合同签字时遭受威胁是否会影响合同效力?
    撤销前是有效的。在胁迫的情况下签订合同的,并不是当事人自愿签订的,受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受胁迫签订的合同属于可撤销合同,权利人主张撤销合同的,合同就无效;权利人方认可合同的,合同就有效。合同无效后,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在律师的陪同下签订合同合同在双方没有分歧纠纷时是一纸契约,而一旦双方意见相左,甚至争执不下时,合同马上就上升为双方的“法律条文”。谁对谁错,必须依照合同来判断。因此,强调签合同的目的就是在于未雨绸缪。对于施工企业尤其如此,工程款的数额如何确定,发生了签合同当时无法预计的情况又应当如何处理,结算时依据在哪里,无一不与合同条款有关。如果施工企业不重视合同的签订,那么吃亏跌跤都是迟早的事。律师是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的专业人士,拥有对法律的熟知和实际操作经验,这一专业首先反映在对建筑施工合同的风险防范上。
    2023-07-07
    481人看过
  • 合同欺诈是否进失信名单?
    一、合同欺诈是否进失信名单?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被执行人具有履行能力而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依法对其进行信用惩戒:(一)以伪造证据、暴力、威胁等方法妨碍、抗拒执行的;(二)以虚假诉讼、虚假仲裁或者以隐匿、转移财产等方法规避执行的;(三)违反财产报告制度的;(四)违反限制高消费令的;(五)被执行人无正当理由拒不履行执行和解协议的;(六)其他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二、浅析合同欺诈的罪与非罪民法典的基本原则是诚实信用原则,即当事人在订立、履行合同以及合同终止后的全过程中都要诚实信用、相互协作、以善意的方式履行其义务、不得滥用其权利规避法律或合同义务。而经济活动中有的行为人却违反诚实信用原则,采取欺诈手段签订合同。合同中的欺诈行为属于民法和民法典调整范围,其承担的是一种民事责任。但合同中的欺诈行为如果具
    2023-04-12
    466人看过
  • 强迫劳动罪是否包括暴力相威胁?
    没以暴力相威胁算强迫劳动罪么没以暴力相威胁是否构成强迫劳动罪要看具体情况,若存在非暴力威胁或者限制人身自由的方法强迫他人劳动也会构成强迫劳动罪。根据法条规定,暴力强迫他人劳动只是强迫劳动罪的一种行为方式,所以即使不是暴力威胁,也可能构成强迫劳动罪。犯强迫劳动罪严重吗?犯强迫劳动罪严重。行为人构成强迫劳动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此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上述规定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四条规定:以暴力、威胁或者限制人身自由的方法强迫他人劳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明知他人实施前款行为,为其招募、运送人员或者有其他协助强迫他人劳动行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单位犯前两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
    2023-07-04
    425人看过
  • 无效劳动合同争议――采取欺诈手段订立劳动合同
    案由申诉人:史某,男,37岁,某市商业贸易总公司业务员。被诉人:某市商业贸易总公司。法定代表人:廖某,某市商业贸易总公司总经理。1995年6月4日,史某以被诉人采取欺诈手段订立劳动合同为由,要求终止劳动合同和转出自己人事档案,遭被诉人拒绝,并以拒不服从安排为由通知其下岗待分配工作。史某不服,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诉,要求终止劳动合同,并赔偿经济损失伍仟元。调查过程经查明,1995年3月初,史某看到当地某日报刊登被诉人招聘驻深圳市办事处业务员的广告,考虑到自己爱人已调往深圳工作,于3月27日应聘,并在招聘登记时讲明上述情况。被诉人人事部经办人亦在招聘登记上如实登记。第二天双方签订合同时明确岗位在深圳办事处,但史某应将人事档案转总公司。开始,总公司总经理廖某以筹建暂借用为由,迟迟不安排史某赴深上岗,并于5月24日正式通知,深圳办事处已有人选,史某只能去驻沈阳办事处,史某当即拒绝服从。经查得
    2023-04-22
    148人看过
  • 欺诈胁迫合同是否有撤销的法律依据?
    因欺诈胁迫订立的合同可以撤销,当事人可以在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原因之日起一年内向人民法院起诉撤销合同。合同撤销后,自始至终无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十四条规定,当事人有权要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下列合同:(一)因重大误解订立的;(二)订立合同明显不公平的。受害人有权要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一方以欺诈、胁迫或者乘人之危的方式订立的合同。当事人要求变更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不得撤销。欺诈胁迫合同多长时间能判撤销欺诈胁迫合同撤销期间为一年。当事人被欺诈的,这个期间自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被欺诈之日起计算;当事人被胁迫的,这个期间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计算,都是计算一年。如果一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撤销权将消灭。《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七条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2023-07-02
    412人看过
  • 合同欺诈是否基于合同欺诈技术
    合同欺诈是否基于合同欺诈技术?欺诈合同欺诈罪,指在签订和履行合同的过程中,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大量诈骗对方财产,或仅履行合同的一小部分,但不履行合同义务的大部分,以欺诈对方财产的行为。民事欺诈是指一方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故意以不真实的情况作为真实意思表示,使另一方当事人产生误解,从而在签订合同过程中发生、改变和消除某种民事法律关系的违法行为,如果一方利用其在专业领域的知识和信息优势,熟悉所签订合同项下技术设备的国际市场价格,则其希望从履行合同中获得利润。然而,那些选择向另一方隐瞒合同真实价值并被技术欺骗的人不构成欺诈。但是,如果一方合法签署本合同,并在签署本合同后正确履行其在本合同项下的义务,则另一方在履行本合同时存在欺诈行为,属于合同诈骗罪
    2023-05-07
    176人看过
  • 因欺诈行使劳动合同解除权的期限
    劳动合同因欺诈无效是借鉴合同法中的规定,但与合同法不同的是劳动合同法中并未区别合同绝对无效和相对无效,且对无效合同的处理是通过解除的方式予以消灭。《合同法》第五十四条将欺诈引起的合同无效归于相对无效,并规定相对方享有一年期的撤销权。未在一年期内行使撤销权,则认定合同有效。反观劳动合同法并未作出类似规定,这就导致可能出现劳动者或用人单位对欺诈保持缄默,一旦双方之间出现纠纷就以欺诈为由行使单方解除权,也导致这种劳动关系长期处于不稳定的状态。当然这类情形的改善有待于立法机关在以后的立法中逐步完善。一、合同无效与可撤销有什么区别?1、产生的原因不同。可撤销合同产生的原因主要有重大误解、显失公平及乘人之危、欺诈胁迫且不危害国家利益;而无效合同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欺诈、胁迫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和人民利益,损害公共利益,损害第三人利益、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等。2、认定程序的
    2023-03-10
    420人看过
换一批
#仲裁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仲裁机构是依法设立,独立于行政机关,以仲裁方式解决纠纷的机构。它由当事人自愿选择,依据仲裁协议进行仲裁,对纠纷进行公正、公平、合理的解决。 仲裁机构具有专业性、独立性和高效性,能够为当事人提供便捷、高效的纠纷解决途径。... 更多>

    #仲裁机构
    相关咨询
    • 采用欺诈威胁等手段订立的是什么劳动合同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10-10
      是属于无效合同的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下列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一)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 威胁供货是否合同无效
      湖南在线咨询 2022-08-21
      虽然某贸易公司与某丝袜厂签订的合同中有违反法律规定的条款,但并不能说明整个合同均不能产生法律效力,这就涉及合同部分无效的问题。合同部分无效并不影响合同中其他部分的效力,因此,对于由于某丝袜厂的过错造成的损失应该由某丝袜厂承担责任;另外,合同部分无效也并不能影响合同中纠纷解决机制条款的效力,该管辖异议的提出是有依据的,法院对此案没有管辖权。
    • 劳动合同期间发生欺诈劳动合同能否终止
      湖南在线咨询 2021-11-05
      劳动合同终止发现合同欺诈,应当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在收到仲裁裁决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恐吓威胁或欺诈能判多少年
      甘肃在线咨询 2022-07-22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五)多
    • 合同欺诈是否能认定为无效
      广西在线咨询 2022-07-10
      所谓欺诈是指行为人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而使对方作出错误意思表示而订立合同的行为。 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合同无效。如果没有损害国家利益,属于可撤销合同,合同在未被撤消以前仍然有效。 对可撤销合同的撤销,要由撤销权人通过行使撤销权来实现。但撤销权人是否行使撤销权,则应由权利人自由决定。法律允许当事人在撤销与变更、是否撤销问题上自行选择和自主决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