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宅基地四邻指界及土地权属保障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7-02 16:52:55 157 人看过

农村宅基地房屋买卖时,不需要周边四邻指界签字。需要四邻指界的情况只有在地籍调查中因为历史原因造成的农地宅基地发证不够规范,没有明确的数字化坐标,所以需要四邻指界确认用地范围,明确权属界线。而经过地籍调查或者土地确权后,有宅基地使用权证的,都会附有宗地图,因此宅基地的四至边界都以权证上的内容为准,不需要再经过四邻来指认边界了。

农村宅基地确权规定是什么

1、农村宅基地确权规定是:村民应向村委会递交书面申请、填写申请表;村委会同意后填写《宅基用地呈批书》,签署意见签字盖章交由乡镇政府审核;乡镇政府现场勘测,审查合格上报县国土资源局;县国土资源局资料审核通过后,报县政府审批;张榜公示7日无异议的给予发证。

2、法律依据:《宅基地管理办法》

第十七条

农村村民申请宅基地,应当向常住户口所在地的村民委员会或村集体经济组织提出书面申请,经村民委员会或村集体经济组织讨论同意,并将申请宅基地户主名单、家庭人口、原有房屋间数面积、申请建房占地面积、位置等张榜公布后无异议的,取得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或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后,报乡镇人民政府审查,县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审核,由县人民政府批准,其批准结果由村民委员会予以公布。

3、法律依据:《民法典》

第二百零九条

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经依法登记,发生效力;未经登记,不发生效力,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依法属于国家所有的自然资源,所有权可以不登记。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第八条城市市区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属于农民集体所有。

第六十二条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其宅基地的面积不得超过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标准。农村村民建住宅,应当符合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尽量使用原有的宅基地和村内空闲地。农村村民住宅用地,经乡(镇)人民政府审核,由县级人民政府批准;其中,涉及占用农用地的,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的规定办理审批手续。农村村民出卖、出租住房后,再申请宅基地的,不予批准。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6日 08:43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土地权属相关文章
  • 农村宅基地边界的协调
    按照国家规定(设计规范)以冬至日照时间不低于1小时(房子最底层窗户)为标准。间距是用建筑物室外坪至房屋檐口的高度/tan(a)a-各地在冬至日正午时的太阳高度角。也可以用:楼高:楼间距:1.2比值计算。按建设部制定的标准,房子室内空间的高度应不低于2.40米,各楼栋之间的距离不小于楼房高度乘以0.70的系数。农村宅基地邻里有纠纷处理办法根据我国《土地管理法》的规定,解决宅基地纠纷的办法,主要有三种:1、协商解决《土地管理法》第16条第1款规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由当事人协商解决。据此规定,公民之间发生的宅基地纠纷,应当先通过协商的方式加以解决。2、行政解决《土地管理法》第14条第2款规定:个人之间、个人与单位之间的争议,由乡级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在《土地管理法》中第14条第4款还规定:在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解决前,任何一方不得改变土地利用现状。3、司法解决《土地管理法
    2023-07-11
    271人看过
  • 如何才能保障农村宅基地合法权益
    如何才能保障农村宅基地合法权益已经立法保护一、全面清理有关涉及农村宅基地的法律法规对《宪法》《民法典》《土地管理法》等法规以及国务院和国土资源部、建设部等部委文件,直至地方政府的既有政策作出全面修改、调整。建立、完善从农村宅基地的取得、登记、使用、处分、收益等系统的农村宅基地管理办法,明确其法律关系和法律地位。从法规上解决目前农村宅基地的制度性顶层设计缺陷。二、抓紧制定出台农村宅基地管理条例针对目前我国农村宅基地立法的滞后,对农村宅基地的规划利用,产权关系,标准面积,取得与丧失等;对申请对象的界定,审批程序的规范,使用期限的明确,审批结果的公开公示,宅基地的使用监督等;对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取得主体、宅基地使用权转让客体、继承取得宅基地使用权、有偿使用和期限设置、宅基地使用权法定登记、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条件、形式和内容(买卖、租赁、抵押、以地入股、继承、遗赠和赠与)等;对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概念
    2023-05-03
    223人看过
  • 农村宅基地上房屋可以遗赠吗,农村宅基地房屋归属权
    一、农村宅基地上房屋可以遗赠吗农村宅基地上房屋可以遗赠,但是赠与人只能是同村村民。虽然宅基地上房屋可以进行继承,但这只是对基于亲缘关系的宅基地上房屋流转的特殊认可,并不意味着在没有亲缘身份关系的人之间可以通过遗赠形式合法取得宅基地上房屋。宅基地使用权具有强烈的人身依附性,其设定是为了给农民基本的生活资料和生活保障,实现居者有其屋的目的。因此,为了避免农村房地资源的流失,不具有本村集体组织成员身份的非亲缘关系人,不得通过遗赠的方式取得农村房屋的所有权和宅基地使用权。二、农村宅基地房屋归属权农村宅基地房屋和自留地、自留山,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城市市区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因此,村民对于宅基地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三、农村宅基地上的房屋可以用来抵押贷款吗农村宅基地上的房屋可以用来抵押贷
    2023-06-22
    52人看过
  • 邻里宅基地如何界定
    宅基地权属
    一、邻里宅基地如何界定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新划宅基地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村镇建设规划。新建住宅用地面积限额为:(1)城市郊区及乡镇所在地,每户面积不得超过166平方米。(2)平原地区,每户面积不得超过200平方米,村庄建在盐碱地、荒滩上的,可适当放宽,但最多不得超过264平方米。(3)山地丘陵地区,建在平原地上的,每户面积为132平方米;建在山坡薄地上的,可适当放宽,但最多不得超过264平方米。人均占有耕地666平方米以下的村庄住宅用地,应低于前款规定限额。二、邻里宅基地纠纷如何处理1、农户之间发生宅基地权属争议,当事人双方应尊重历史,相互谦让,协商解决问题。双方协商成功,最好签订协议。双方达成的协议,不得违反有关法律、法规,不得损害国家、集体的利益和其他村民的合法权益。2、协商不成的,当事人任何一方或双方可到当地乡(镇)政府或土地管理所等受理机关提出处理申请。申请处理时
    2023-05-06
    185人看过
  • 农村土地被私改为宅基地
    农村中,将耕地、荒地私自改造成自家宅基地的情况,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但是农民们可能不知道,其实国家对农村土地早已做了严格的划分,比如宅基地就是用来建房的,不能用于其他用处,违者将处以相应的处罚。按照我国对土地的规定,如果农民存在私改土地用途的情况,但是宅基地上的房屋又是家中唯一的房屋的,可以暂时不予拆除但是必须要付费才能使用。具体收费情况如下:120平米以内暂时不收费;超过120平米又低于190平米的,每平米按照3元征收;超过190平米不足240平米的,每平米按照6元收取。一、把农村宅基地上的房屋卖给城市居民,所签协议有效吗我国对农民出卖宅基地上的房屋有严格的限制条件,购买人必须是本集体经济组织的内部成员,且尚未获得宅基地,或者虽已有宅基地但远低于国家规定的标准,购买宅基地后仍在标准范围内。城镇居民、外地农民等非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与农民订立的购买农村宅基地或房屋的买卖合同无效。非本集体经
    2023-03-08
    385人看过
  • 农村宅基地土地征收赔偿
    农村的宅基地和房屋拆迁是分开补偿。“分开补偿”,是指土地补偿和地上附着物补偿的分离。农村宅基地产权归村集体所有,由村集体分配给村民使用,村民在宅基地上建房子居住。在遇到宅基地拆迁的时候,有两种补偿。一是宅基地补偿,二是房屋补偿。由于宅基地的产权属于村集体,因此,这部分补偿归村集体所有,不会直接给宅基地使用人。而房屋的产权属于村民私有,因此房屋补偿归村民所有。村民的宅基地被征收后,如果没有其他宅基地,那么村集体要给村民重新分配宅基地,让村民在新的宅基地上建房子。一、农村宅基地空置2年以上,村集体能回收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空白宅基地未超过两年:一般情况下,空白宅基地闲置时间若未超过两年,在被征收时可能会按照土地使用证上记载的土地使用面积进行补偿,补偿时村集体可给村民重新分配宅基地,或者按照地方政府批准的征地补偿方案进行补偿,不过农村的宅基地属于村集体所有,这部分补偿归村集体所有,再由村集体给宅
    2023-04-11
    277人看过
  • 农村土地权属
    土地权属
    来源:作者:佚名日期:10-04-30农村土地权属我国农村土地实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一种基本形式,这是由我国宪法和有关法律明确规定的。但经过多年来的农业生产的实践,在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具体实现方式上越来越面临一些矛盾和问题。劳动群众集体所有不能解释为集体内的农民共同所有,我国民法中共有权的概念是限于公民、法人的财产所有权的范畴,不涵盖农民对农村土地的所有权问题,不论是农民个人还是农民的集合都不能对土地享有所有权,这就使得集体所有成为一个相对抽象的概念,实际上农民对土地的权利缺乏可靠性和确定性。农村土地的经营权也不是直接赋予农民,根据我国《土地管理法》和《农村土地承包法》的规定,土地经营权属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农民通过与具有经营权的发包者订立承包经营合同取得土地经营权。这表明农民的土地经营权是一种契约权利或合同权利。既然是契约权利,就在一定程度上取决
    2023-04-24
    134人看过
  •  农村土地宅基地使用权能否转让?
    农村土地宅基地使用权具有转让性质,但需满足一定条件。首先,转让人和受让人必须是同一村的村民。其次,受让人需要符合宅基地申请标准,并且所转让的宅基地使用权也需要符合当地标准。最后,转让行为需要报经所在乡(镇)人民政府审核批准,以确保行为合法合规。农村土地宅基地使用权具有转让性质。在进行宅基地使用权转让时,转让人和受让人必须是同一村的村民。同时,受让人需要符合宅基地申请标准,并且所转让的宅基地使用权也需要符合当地标准。为了确保转让行为合法合规,转让行为需要报经所在乡(镇)人民政府审核批准。 农 村 土 地 宅 基 地 转 让 需 要 报 批 吗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规定,农村土地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宅基地使用权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因此,农村土地转让需要报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农村土地使用权的转让,应当报经乡(镇)人民政府审核,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
    2023-09-05
    361人看过
  • 农村土地宅基地确权后如何流转?
    一、“一户一宅”的原则二、保证农民财产性收入增加。这样就自然要说到农村宅基地流转的话题,我觉得可能的结果应该是出租流转,一是法律障碍,二是实际需要。如果放开农村宅基地买卖,那么将村不村、寨不寨,非要把乡村搞成四不像。但是,由于宅基地可以在村民之间买卖,这也存在问题,就是怎么界定谁是村民?现在的社会结构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社会多元化、个人多重身份的现象很普遍,你今天说他是农民,明天他可能就进厂当工人了。由于户籍制度消除了非农业和农业的户籍类别。特别是人口流动的复杂性,未来在这个问题上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下面我们从几个发展模式来展开讨论:一、从北京摊大饼的发展模式看现在城市发展规模已经到了六环以外,甚至与河北很多地区几乎就要连成一片。不但耕地红线早已不能保证,生态空间、青山秀水更是不可想象。二、关于城市化发展模式我国走过了一条曲折的道路,从早期的城镇化,那时以乡镇企业为代表。到大城市化,认
    2023-06-03
    302人看过
  • 农村宅基地征地补偿归属
    农村宅基地房屋的动迁补偿一般分为房屋补偿和宅基地使用权补偿。地上物的补偿,应当归属房屋权利人。房屋原权利人已经死亡的,动迁补偿款可依继承关系进行处理。宅基地使用权补偿款的分割,容易产生争议,特别是非集体经济组织的继承人往往基于继承关系而主张宅基地使用权,进而提出分割相应补偿款。鉴于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具有很强的身份属性,系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无偿提供给本集体成员享有的,并且按户计算。当一户出现人口减少,宅基地仍是由一户中剩余的成员共同使用,宅基地使用权的补偿款则由该户剩余的成员共同所有。若该户已无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或虽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但在他处已取得宅基地使用权的,该宅基地使用权的补偿款一般由该户房屋原权利人的继承人取得,但集体经济组织明确表示反对的除外。一、农村征地补偿纠纷找哪个部门农村征地补偿纠纷可以找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土地管理法》第五条国务院土地行政主管部
    2023-03-15
    471人看过
  • 农村土地宅基地继承权由谁获得?
    一、农村土地宅基地继承权由谁获得?宅基地不属于遗产,不得继承,但建造在宅基地上的房屋属于村民个人所有,是可以被继承的。我国《土地管理法》没有明文规定,但是宅基地是农民集体财产,村民个人只有使用权,而且这一使用权具有很强的人身依附性,即村民资格。农村宅基地属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只有该组织成员才享有宅基地使用权;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农村村民出卖、出租住房后,再申请宅基地的不予批准。二、遗产继承房屋的步骤是怎么样的?办理房产继承手续必须经过房屋评估、继承公证、申请产权登记等办理过程。凡领取《房地产权证》的房屋,当房屋的权属人死亡后,其合法继承人就可以申请办理该房屋继承登记。大致步骤如下:1、房屋评估:首先必须通过评估公司对房屋进行市值评估。评估公司会根据房屋所处的路段、坐向、楼层、楼龄等重要因素,作出专业的价格分析和楼价评估,定出准确的物业市值价格。2、继承公证:申请人应当到房屋所
    2023-04-29
    408人看过
  •  农村土地管理法与农村宅基地管理
    依据法律规定,宅基地使用权人享有占有和使用集体所有土地的权利。关于宅基地的法律规定主要体现在《民法典》中。不同省份的规定内容可能会有所差异。关于宅基地使用权取得、行使和转让的法律适用,可以参考各省的具体规定。依据法律规定,宅基地使用权人享有占有和使用集体所有土地的权利。关于宅基地的法律规定主要体现在《民法典》中。关于宅基地使用权取得、行使和转让的法律适用,可以参考各省的具体规定。不过,不同省份的规定内容可能会有所差异。 宅 基 地 管 理 的 具 体 规 定宅基地是农村居民用于建造住宅的土地,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宅基地管理的具体规定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农村土地承包法》等法律法规规定。根据《土地管理法》规定,宅基地的占用和使用应当符合土地利用规划,不得违反土地利用规划擅自侵占、占用、买卖、出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宅基地的面积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制
    2023-09-03
    391人看过
  • 农村宅基地归属:土地制度改革的实践
    农村宅基地归农民集体所有。依据我国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城市市区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了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之外,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可让村集体经济组织或村民委员会经营、管理。农村宅基地补偿款应该归谁所有宅基地补偿款归谁所有不一定,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分析。1.尽管宅基地所有权归集体所有,但是并不意味着土地征收补偿就应当归村集体所有并由村委会自主分配使用,应当根据征收拆迁时认定的宅基地面积取得相应的补偿。2.国家征收宅基地应当依法及时足额支付农村村民住宅的补偿费用,并安排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费用。3.对农村村民住宅,应当尊重农村村民意愿,采取重新安排宅基地建房、提供安置房或者货币补偿等方式给予公平、合理的补偿,并对因征收造成的搬迁、临时安置等费用予以补偿。4.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将被征地农
    2023-07-08
    462人看过
  • 农村集体土地自建房是否属于宅基地?
    需要结合具体情况判断,国有土地上的自建房属于小产权房。宅基地是农村的农户或个人用作住宅基地而占有、利用本集体所有的土地。包括建了房屋、建过房屋或者决定用于建造房屋的土地,建了房屋的土地、建过房屋但已无上盖物或不能居住的土地以及准备建房用的规划地三种类型。自建房能贷款吗自建房是否能贷款还需要取决于房屋所使用的土地性质。如果自建房占用的是集体土地所有的土地,是不能贷款的,因为该土地属于集体所有,建成房屋也不会发给个人土地使用权证;如果自建房占用的是住宅用地或商业用地,是能够取得土地使用权证的,就可以向银行贷款。《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百六十二条宅基地使用权人依法对集体所有的土地享有占有和使用的权利,有权依法利用该土地建造住宅及其附属设施。第三百六十三条宅基地使用权的取得、行使和转让,适用土地管理的法律和国家有关规定。
    2023-07-16
    97人看过
换一批
#土地管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土地权属是土地的所有权及由其派生出来的土地占有、使用和收益权的统称。《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城市市区的土地属于全民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属于集体所有。国有土地和集体所有土... 更多>

    #土地权属
    相关咨询
    • 农村土地是指宅基地吗
      香港在线咨询 2023-02-13
      依据目前我国的相关法律规定,"农民集体所有土地"不仅指耕地还包括宅基地。农民集体土地使用权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农用地使用权,二是建设用地使用权。其中,农用地包括耕地和其他农业用地,以及可用于农业开发的“四荒”土地;建设用地包括宅基地、企业用地和公益用地,对这三种建设用地的土地使用权性质法律有不同的规定。
    • 农村宅基地宅基地合并审批需要四邻签字吗
      重庆在线咨询 2022-08-29
      是的,其实大部分时候所谓的四邻只有两邻,一般前后都是道路,属于集体共有使用权 这主要是因为土地登记条例规定,确权登记的土地使用权必须权属明确、无争议。
    • 农村宅基地所属的土地类别
      海南在线咨询 2022-10-12
      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土地分类的方法不同。 1、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以下简称土地管理法),按照土地所有制性质划分,土地分为国有土地和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其中宅基地属于农民集体所有。按照土地用途划分,土地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三大类。其中,建设用地是指建造建筑物、构筑物的土地,包括城乡住宅和公共设施用地、工矿用地、交通水利设施用地、旅游用地、军事设施用地等。因此,从土地性质和用途
    • 宅基地农村土地法
      新疆在线咨询 2023-08-08
      土地法农村宅基地新规是《土地管理法》,其内容为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其宅基地的面积不得超过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标准,农村村民建住宅,应当符合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尽量使用原有的宅基地和村内空闲地。
    • 农村宅基地政策如何保障
      上海在线咨询 2024-11-12
      一是若原籍在本村,依法申请宅基地并获批准后,户籍迁出,只要没有其他住所,原有宅基地仍然可以使用。 二是如果依法继承宅基地,那么继承的只是宅基地上的地上物(即房屋的建筑物、构筑物以及绿植等),在法律意义上并不具备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即宅基地使用权)。但是根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可以依法享有房屋等地上物的使用权,也就是说,也可以居住使用。但是,不得重建或新建,只能对原有地上物进行修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