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交易规则公平了谁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07 18:24:26 111 人看过

网上书店带给我们诸多实惠和方便:价格公道,购买方便,送货上门这让我们在充分享受阅读乐趣的同时,也不禁感叹互联网对经济、社会生活的深刻影响。

然而,网上书店现在却面临困境,有部门认为它们不正当竞争,有倾销行为,扰乱市场秩序。更有官员声称,对于那些不遵守公平交易规则的企业,相关行业协会将成立咨询核查小组,并对外公布电话,专门负责监督公平交易规则的执行情况。该官员还表示,由于规则是行业规定,不是法律,不能罚款,但是可以进行舆论监督。

虽然相关行业协会和这位官员有处罚那些低价销售企业的强烈冲动,但即便这个规则是法律,行业协会在没有法律授权的情况下也无权罚款,因为它不是执法机关。

尽管这个公平交易规则是以维护读者利益的名义出台的,但我们实在看不出它有维护读者利益的地方。事实是,维护读者利益的规则竟然遭到了读者异口同声的质疑,在一些网络调查中,超过九成的网民反对这个规则。

低价销售图书构成倾销,是限折令出台的又一理由。何谓倾销?倾销是指一国(地区)的生产商或出口商以低于其国内市场价格或低于成本价格将其商品抛售到另一国(地区)市场的行为。国内的网上书店把图书低价卖给国内的百姓,这无论如何都构不成倾销。这么大的一顶帽子显然扣不上。

高昂的书价,让很多读者望而却步,也正因为如此,才会造成盗版书、非法书刊泛滥。而网上书店的出现,不仅为正版书的发行提供了巨大的支持,也为读者的阅读提供了无限的空间。企业让利,薄利多销,尽管这种销售策略影响了实体书店的利益,但它并不违法,更不应受到打击和处罚,因为这正是市场经济的魅力所在。

其实,一些部门出台这样的规定,并不是真的想维护读者的利益,也不是维护什么市场秩序,说白了,只不过是为了维护一些出版商和实体书店的利益。

这样的公平交易规则,不是对读者的公平,也不是对网上书店的公平,更不是为了维护市场秩序的公平。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2月19日 04:59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竞争相关文章
  • 国内贸易规则的公开及其公平实施问题
    「内容提要」:世界贸易组织要求其成员应将其国内贸易政策对所有成员公开,增加其贸易政策的透明度,同时还要求成员应努力使其国内贸易政策在其关税领土上保持一致,消除地区差别,消除差别待遇,特别是在实施关贸总协定的各项协定和实施其国内的贸易政策时应实现公正、公平。「关键词」:世界贸易组织、贸易规则、公开、公平、实施一、国内贸易规则的公开公开性或透明度原则是世界贸易组织的一个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它的主要功能是防止和消除成员政府不公开的行政管理所造成的歧视待遇和由此给国际自由贸易带来的障碍,监督成员政府执行世贸组织各项协定和履行市场开放的承诺。贸易政策的公开或透明度原则首先由《1947年关贸总协定》提出和规定,经过乌拉圭回合谈判纳入了各个多边贸易协定,现在已经广泛适用于国际贸易的所有领域,成为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知识产权保护中普遍实行的一项基本原则。更为重要的是,乌拉圭回合还建立了世界贸易政策评审机制
    2023-06-05
    100人看过
  • 电子商务平台交易规则及其终止规则
    平台经营者应制定并公布交易规则。交易规则的修改应当至少提前30日予以公示。用户不接受修改的,可以在修改公告之日起60日内书面通知退出。平台经营者应当按照原交易规则妥善处理用户退出事宜。终止经营,第三方交易平台歇业或者其他自身原因终止经营的,应当提前1个月通知站内经营者,并与站内经营者结清财务及相关手续。涉及行政许可的第三方交易平台终止营业的,平台经营者应当提前1个月向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并通过合同或其他方式,确保在合理期限内继续提供对消费者的售后服务。平台交易情况的统计,平台经营者应当做好市场交易统计工作,填报统计报表,定期向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报送。
    2023-06-12
    175人看过
  • 深度分析公平交易权
    公平交易权
    消费者从经营者那里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是一种市场交易行为。交易的双方——经营者和消费者都应当遵守市场交易的基本原则,即平等自愿原则、等价有偿原则、公平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这些原则的确立为的是保证经营者和消费者之间实现公平交易,经营者与经营者之间进行公平竞争。全面地讲,消费者和经营者在市场活动中都享有公平交易的权利,但是,从消费活动的全过程看,消费者往往处于弱者地位,更需要从法律上给予保护,因此,《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条规定:消费者享有公平交易的权利。公平交易权的内容是很广泛的,其具体表现又与消费者的其他权利有交叉,因此在国外的立法中,明确赋予消费者以公平交易权的并不多。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考虑到现实生活中消费者这方面权利经常受侵害的实际情况,突出强调了消费者的这项权利,并且根据现实生活中经常出现的几种情况,规定了这一权利的主要内容: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有权获得质量保障、价
    2023-06-07
    282人看过
  • 详细解读公平交易权
    公平交易权
    公平权主要体现在交易双方的地位、商品或服务的价格、计量、质量、交易的性质等方面。这些都需要经营者以诚实信用为原则,以消费者安全为前提,以平等互利为条件,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内容的经营理念来进行商业行为。尽管商业行为带有趋利性,但公平交易的商业行为才能保障经营者长期稳定的利益,也能保障市场稳定健康的发展,从而满足消费者的生活需求。因此,经营者应当诚信为本,避免欺诈、强迫、乘人之危等不公平交易行为。具体分析:《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条:消费者享有公平交易的权利。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有权获得质量保障、价格合理、计量正确等公平交易条件,有权拒绝经营者的强制交易行为。关于零售商在公平交易、公平竞争、费用收取等方面的禁止性规定:零售商不得滥用优势地位从事下列不公平交易行为:(一)与供应商签订特定商品的供货合同,双方就商品的特定规格、型号、款式等达成一致后,又拒绝接收该商品。但具有可归责于供应
    2023-06-07
    86人看过
  • 广东制修订国际贸易“公平竞争”规则
    我国在对外贸易中遇到的壁垒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存在关税壁垒,二是技术贸易壁垒。当前在国际市场我们面临的壁垒主要是技术贸易壁垒。14日,广东省质监局副局长张某某告诉媒体,入世以来,广东每年受到技术贸易壁垒影响的出口额在200亿美元以上,此外还有很多间接经济损失,尚无法统计。如何破解国际技术贸易壁垒?14日,广东省质监局在东莞召开第45届世界标准日宣传纪念大会,政府相关部门、省WTO/TBT通报咨询研究中心、行业协会、技术机构、出口企业、专家等150多人聚首热议破题之道。媒体从该会议获悉,广东正在实施技术标准战略,一方面助推社会、企业积极主导或参与国际标准的制订、修订,用标准营造公平竞争环境;另一方面则积极对其他国家和地区制定的不公平规则发出中国企业的声音。广东标准国际化进程加快据了解,当前,越来越多国家在政策和法规中引用国际标准,在使人们有机会选择高质量产品的同时,也为国际贸易增加了很多拦路虎
    2023-06-06
    372人看过
  • 第三方平台制定交易规则是否应该公开透明
    一、第三方:1、第三方指两个相互联系的主体之外的某个客体,叫作第三方。第三方可以是和两个主体有联系,也可以是独立于两个主体之外。一般引入第三方的目的是为了确保交易的公平、公正,避免纠纷和欺诈。比如现实中合同关系双方之外的第三方:第三方服务第三方物流第三方认证第三方采购第三方检测第三方理财第三方推荐第三方监造2.法律法律上的第三方一般称为第三人,指除双方当事人之外的,在法律关系和法律诉讼关系中,与标的或者诉讼有关的第三人。不完全列举:法律关系指在一对法律关系中,除了双方当事外与该法律关系有关的第三人。比如甲乙丙三人,甲有一艘船,与乙私自达成协议将船卖给乙,且没有登记过户,后来乙开着甲卖给他的船把丙的渔船撞了。此时丙向甲索赔时,甲不可以以船只已经卖给乙为理由,拒绝赔偿丙。因为船只没有过户,不得以出卖的理由对抗第三人丙的索赔。法律诉讼关系1、民事诉讼中的第三人,指对他人之间的诉讼标的有独立的请求
    2023-05-01
    359人看过
  • 公平交易检查证发放使用规定
    公平交易检查证发放使用规定来源:作者:发布部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发布文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为加强对公平交易检查证发放使用的管理,我们制定了《公平交易检查证发放使用规定》。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三章第十八条“监督检查部门工作人员监督检查不正当竞争行为时,应当出示检查证件”的规定以及办案程序的要求,为了有利于执法工作,特制发公平交易检查证(以下简称检查证)。现就检查证发放使用的有关问题,作如下规定:一、发放范围:1、县以上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从事查处不正当竞争行为、经考核符合上岗要求的办案人员(包括主管局长);2、每个工商所可发一个。二、适用范围:检查证适用于检查在我国境内的不正当竞争违法行为。三、制发机关:检查证由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统一制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统一发放。四、持证人员应当遵守的纪律:1、必须依照法定程
    2023-04-24
    133人看过
  • 办理提存公证,保障公平交易
    青海某厂筹建处(以下称甲方)欲购二台起重机,与外省某厂(以下称乙方)签订了总价为73万元的《购销合同》,来到青海省公证处申请公证。公证员受理本案后,首先要求双方出具相应的证明,并对双方资信情况进行了详细询问,而双方除了合同外,未带任何有效证件。公证员要求甲方出具《筹建许可证》、主管单位的有关批复、负责人任命文件、委托书等;要求乙方提供当地公证处出具的《企业法人资格公证书》、《委托公证书》等。然后公证处审查了合同,发现合同中没有付款方式、违约责任、安装调试等条款。于是在公证员主持下,双方对合同逐条进行了完善。在此过程中,公证员发现双方在付款方式上分歧很大,甲方要求乙方确保产品质量,否则不付款;而乙方说质量没问题,甲方必须在某日内付款,否则不提供货物,担心一旦提供了货物,甲方不按期付款。于是公证员向双方讲解了《提存公证规则》的有关规定及提存的好处,建议双方采取提存的方式结算合同金额。由于甲方筹
    2023-04-24
    417人看过
  • 横向公平原则
    实践中常常采用支付能力原则来衡量所得税制是否公平。具体来说,支付能力原则包含横向公平和纵向公平两方面的含义。横向公平指的是对于同等的人给予同等征税待遇;而纵向公平指的是对于不同等的人给予不同等征税待遇。纵向公平会涉及累进税率表如何设计等复杂问题,本文重点讨论横向公平。征收所得税都能够把我们的税前收入改变成某种不同的税后收入。人们普遍认为,横向公平是保证税收公正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在这一原则下,如果我们的情形一样,我们缴纳一样的税收。如果税前我们的情形相同,但是征税让我们变得不一样了,那我们会认为税制不公平。一旦赋予横向公平操作性的内容,常常引起争议。实现横向公平的困难既涉及同等的人的定义,也涉及同等征税待遇的具体内容。什么叫同等的人?是收入还是福利的同等?一些单位可能货币形式的报酬多些,而另一些单位可能实物福利好一点。同等,不能仅仅看他们税前的货币收入,还应该考虑福利的因素。是某个纳税年度
    2023-06-08
    420人看过
  • 税收公平原则
    纳税人
    税收公平原则是税收最高原则之一,它指具有相等纳税能力者应负担相等的税收,不同纳税能力者应负担不同的税收。我国个人所得税法自1980年颁布以来,对于调节个人收入差别、抑制社会分配不公、增加财政收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近年来,随着个人收入流向高度集中和差距不断扩大,收入分配差距日益明显并呈进一步扩大的趋势。税收公平原则在现代各国的税收法律关系中,所有纳税人的法律地位平等,税收负担在国民之间的分配也必须公平合理,但公平合理并非绝对的等额负担。学术界对公平原则的理解存在两种观点:1.受益说。在受益说中,包括有横向公平和纵向公平。横向公平是指凡自政府得到相同利益者应负担相同的税收,纵向公平是指凡自政府所得利益不同者应负担不同的税收。2.负担能力说。认为凡具有相同纳税能力者应负担相同的税收,不同纳税能力者应负担不同的税收。税收负担能力是指各纳税人的经济负担能力,其基础有所得、财产和消费三种。
    2023-06-08
    277人看过
  • 法律公平原则
    显失公平
    公平原则是民法的一项基本原则,它要求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应以社会正义、公平的观念指导自己的行为、平衡各方的利益,要求以社会正义、公平的观念来处理当事人之间的纠纷。当事人应当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一、我国民法典的基本原则有哪些我国民法典的基本原则有:平等原则、自愿原则、公平原则、诚信原则、守法与公序良俗原则、绿色原则。平等原则是指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自愿原则是指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二、显失公平的合同具体什么意思显失公平的合同是指一方利用自身优势或者对方缺乏经验,导致双方的权利义务明显违反公平等价有偿原则。民事行为是否明显不公平,应当以行为成立时的情况作为判断标准。明显不公平的合同往往是双方的权利义务极不平等,经济利益不平衡,违反了公平合理的原则。明显不公平的合同应当撤销,这不仅是公平原则的具体体现,
    2023-02-24
    428人看过
  • 不公平的交易可以的吗?
    不公平的交易是不可以的。但是如果双方自愿接受的话除外。经营者与消费者进行交易,应当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遇到不公平的交易消费者可以拨打12315进行投诉,亦可以通过仲裁或诉讼等法律途径进行维权。滥用相对优势地位实施的不公平交易行为对经营者违反规定滥用相对优势地位实施的不公平交易行为,送审稿第十九条第一款规定,由地市级以上的监督检查部门责令改正,处以违法经营额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经营额或者违法经营额无法计算的,根据情节处以10万元以上300万元以下的罚款。笔者建议,将该款修改为:经营者违反本法第六条规定的,由地市级以上的监督检查部门责令改正,违法经营额5万元以上的,处以违法经营额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经营额或者违法经营额不足5万元,或者违法经营额无法计算的,处以5万元以上300万元以下的罚款。之所以建议将定额最低罚款额由10万元降为5万元,是考虑到对于边
    2023-08-09
    421人看过
  • “侵犯消费者公平交易权”
    ■专家说法昨日,北京市消协法律支持中心律师王伟表示,同城快递信封和填写单只能配套销售,不允许有其他选择,涉嫌捆绑强制消费。尤其是在填坏单子后,消费者还得再花8元重新购买一套,明显侵犯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8元钱应该不仅仅是一张纸的费用,它包含的是整体服务费,填坏再买,实际上是让消费者交了两次服务费。另外,即使是要再收费,也应该事先向消费者明示或告知。同时规定的同城快递信封一经售出概不退换也属于不公平的格式合同条款,首先有无质量问题没有考虑进来,其次信封只是一个载体,邮政局真正的服务并未完成,就把风险转嫁给了消费者。本报记者廖爱玲
    2023-06-07
    316人看过
  • 构成强迫交易罪必须公平交易吗
    强迫交易罪,是指以暴力、威胁手段强买强卖商品,强迫他人提供服务或者强迫他人接受服务,情节严重的行为。本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强迫交易罪必须发生在商品交易或服务交易中,行为人与被害人之间有交易事实存在,虽然这种不平等交易,是一方强求另一方接受的交易。如果没有这种交易存在,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行立即劫取财物的,应当认定为是抢劫行为,而不构成强迫交易罪。强迫交易行为属一种扰乱市场管理秩序的违法行为,这种行为在商品交易或服务交易中并不鲜见,因此,本法为了不至于打击面过大,而规定了强行商品交易行为必须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才能构成犯罪。所谓情节严重,应当包括以下几点:1、促成不公平交易,非法获利数额较大的;2、多次强迫交易的;3、社会影响恶劣的;4、给被害人及家庭引起较为严重后果的;5、强迫交易严重扰乱市场的;6、二人以上共同实施强迫交易的。行为人用轻微的威胁手段进行强买
    2023-04-14
    55人看过
换一批
#反不正当竞争法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竞争
    词条

    竞争是指个体或群体间力图胜过或压倒对方的心理需要和行为活动。即每个参与者不惜牺牲他人利益,最大限度地获得个人利益的行为,目的在于追求富有吸引力的目标。 划分了公平竞争与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界限,为市场主体的竞争设定了共同遵循的行为标准。对于在市... 更多>

    #竞争
    相关咨询
    • 180条规定体现了交易公平还是交易安全?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10-31
      公司法第一百八十条规定,公司合并或者分立,登记事项发生变更的,应当依法向公司登记机关办理变更登记;公司解散的,应当依法办理公司注销登记;设立新公司的,应当依法办理公司设立登记。公司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应当依法向公司登记机关办理变更登记。无论是合并、分立和增减资本都会涉及登记事项的变更,这些对外公示的登记信息是更侧重于交易安全的,交易方了解一个公司的登记事项,有利于维护交易的安全。
    • 不公平的交易有什么规定吗
      澳门在线咨询 2023-09-20
      不公平的交易不可以,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公平原则要求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的权利义务要公平合理、大体平衡。经营者在与消费者订立合同时要根据公平原则确定双方的权利义务,不得滥用权利,不得欺诈,不得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
    • 公平交易权的重要性
      安徽在线咨询 2022-02-13
      一、“知情权”是指“知晓所有有关国家管理事务的权力,注意,这个是“力”!这是人民当家作主,参与国家事物管理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即人民的而非公民的“四项权力”之一。你仅仅只是一个公民,除了享有其中的“表达权“外,其他三项都跟你没有关系。二、公民的安全权,公平交易权应该是你依法享受的权利,若被侵犯,则个人生命、身体和财产安全就会受到侵害。
    • 不公平交易构成强迫交易罪吗
      山东在线咨询 2021-12-02
      强制交易罪是指以暴力、威胁手段强制买卖商品,强制他人提供服务或者接受服务,情节严重的行为。本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强制交易罪必须发生在商品交易或者服务交易中,行为人与被害人之间存在交易事实,虽然这种不平等交易是一方强迫另一方接受的交易。如果没有这样的交易,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行立即抢劫财物的,应当认定为抢劫,不构成强迫交易罪。强制交易是扰乱市场管理秩序的违法行为,在
    • 公平竞争审查原则谁制定谁审查?
      湖南在线咨询 2023-05-12
      政策制定机关。 《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实施细则》第五条,政策制定机关应当建立健全自我审查机制,明确责任机构和审查程序。自我审查可以由政策制定机关的具体业务机构负责,或者由政策制定机关指定特定机构统一负责,也可以采取其他方式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