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工委新规定:地方著名商标立法不合时宜将被全面清理
当前,一些地方通过立法,给予企业著名商标认定以及特殊保护。这些有关著名商标的地方性法规因违反我国商标法的立法宗旨,有违市场公平竞争,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近日要求予以全面清理,地方著名商标制度也将面临废止。
从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获悉,今年5月,来自全国二十多所大学的108位知识产权研究生联名致信法工委,指出部分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规定了著名商标的认定和保护制度。这些地方立法大多规定地方“著名商标”采取“批量申报、批量审批、批量公布”的认定模式和“一案认定,全面保护;一次认定,多年有效”的保护模式,不符合现行商标法的立法本意和国际惯例。建议对有关著名商标的地方立法进行审查。
收到审查建议后,法工委依照立法法和相关规定,启动了对著名商标地方立法的备案审查工作。在审查研究中,法工委征求了国务院法制办、国家工商总局、最高人民法院等单位意见,还组成联合调研组,赴湖南、重庆、黑龙江进行实地调研,并召集专家进行研讨。
最终,法工委认为,地方规定的著名商标制度在运行之初对鼓励企业增强品牌意识、提高产品质量,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但由政府对著名商标进行认定和特殊保护,存在着利用政府公信力为企业背书、对市场主体有选择地给以支持、扭曲市场公平竞争关系等问题,在操作过程中也滋生和带来了一些弊端。
“这与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和要求不符,继续保留则弊大于利。”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法规备案审查室主任梁鹰表示,地方立法也不应再为著名商标评比认定提供依据。“对有关著名商标制度的地方性法规,应当予以清理,适时废止。”
据了解,全国31个省区市和15个计划单列市中,除个别地方外,都分别以各种形式规定了著名商标制度。其中,地方性法规11部,省级地方政府规章18件,设区的市级地方政府规章7件,地方政府规范性文件3件,还有6个地方政府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制定了相关规范性文件。
目前,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已致函河北省、吉林省、浙江省、安徽省、湖北省、重庆市、四川省、甘肃省和长春市、吉林市、成都市人大常委会对有关著名商标制度的地方性法规进行清理。同时,还致函国务院法制办,建议对有关著名商标制度的地方政府规章和政府规范性文件开展清理工作。
-
广东将对214项地方性法规进行全面清理
369人看过
-
《土地管理法》将全面修改
421人看过
-
著名国际商标被抢注是否合法
87人看过
-
我国将全面清理整合现行食品标准
221人看过
-
中国合同工临时工将被全面调离行政执法岗位
107人看过
-
工商总局将重点治理商业贿赂并全面清理中介
486人看过
著名商标是在特定领域内广泛认知的标识,因其卓越品质、声望或独特性而被公认。其区分度极高,能迅速与特定企业或产品关联,享有更大法律保护。商标局通常要求其具备显著性、独创性、广泛知名度,并在一定时间内被广泛使用和认知。... 更多>
-
《全国著名品牌商标》不含全国什么四川在线咨询 2022-03-1115消费者可信赖产品》《中国XX行业百强优秀品牌》《质量放心·国家标准合格产品》《中国科技创新重点推广品牌》《国家质量监督合格红榜产品》《安全放心购物·用户首选品牌》《中国消费者放心购物·质量可信产品》《全国产品质量过硬·信誉保证放心品牌》《全国质量信誉保证·畅销品牌》
-
将来两地在司法协助方面还将如何合作?重庆在线咨询 2023-06-13历史和实践证明,差异不是沟壑,而是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的基础。虽然两地的社会制度、法律制度有别,但是两地法律界、司法界同仁坚守“一国两制”方针、共促祖国繁荣发展、增进两地民众福祉的初心始终一致。实践证明,只要两地法律界、司法界同仁凝心聚力、相向而行,就没有攻克不了的难关,也没有实现不了的理想。 《婚姻家事安排》的顺利签署,将推动两地司法协助事业行稳致远、更上层楼。两地法律人将继续全面准确理解和贯彻“
-
将地名注册成地理标志商标是否会被权利人垄断江苏在线咨询 2023-10-171、不会被权利人垄断。地理标志其实是通过授予“权利”的方式来保护该产地中的公共利益。虽然一些地名经过注册后成为地理标志商标的一部分,但是法律并没有禁止他人对这个地名在正常叙述意义上的使用,而是禁止将地理名称作为商标进行使用,这里就涉及到了正当使用的问题。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实施条例》第四条商标法第十六条规定的地理标志,可以依照商标法和本条例的规定,作为证明商标或者集体商标申请注册
-
-
著名商标是否被侵权海南在线咨询 2022-07-17视情况而定,(一)销售明知或者应知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商品的; (二)在同一种或者类似商品上,将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文字、图形作为商品名称或者商品装潢使用,并足以造成误认的; (三)故意为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提供仓储、运输、邮寄、隐匿等便利条件的。 关于如何界定商标是否侵权,应当着重考虑以下因素: 1、被告是否存在主观恶意导致权利冲突发生的原因固然存在一些偶然的巧合,但较多情形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