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规定的遗产范围是什么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8-18 14:43:27
83 人看过
遗产是指死者生前个人所有的财产和根据法律规定可以继承的其他合法权益。
主要包括:
死者死亡时遗留的个人所有合法财产(收入、房屋、储蓄和生活用品);
林木、牲畜和家禽;
法律允许的所有生产资料;
文物、资料、债权、债务和法律规定的其他合法权益(如著作权、财产权--稿酬、奖金等以及其他合法财产。)
民法典中关于遗产的规定?
民法典规定遗产继承自被继承人死亡时开始。我国的遗产继承分为遗嘱继承和法定继承。遗嘱继承优先于法定继承。法定继承的第一顺序继承人有以下几个,分别是:1、配偶;2、父母;3、子女。如果没有第一顺位继承人,则由第二顺位继承人进行遗产的继承。法律的相关规定有利于公民的遗产继承问题的解决。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扩展阅读
-
公民遗产范围的具体规定是什么?
181人看过
-
民法典明确了遗产的范围
364人看过
-
违约损害赔偿民法典的范围规定是什么?
338人看过
-
民法典哪些不属于遗产范围
303人看过
-
民法典划拨地可以遗嘱继承吗,法定的遗产范围
242人看过
-
民法典在监护人的范围是怎么规定的
74人看过
律师服务
#遗产继承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遗产范围
词条
遗产的范围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合法个人财产。具体包括以下财产: 1、公民的收入; 2、公民的房屋、储蓄和生活用品; 3、公民的林木、牲畜和家禽; 4、公民的文物、图书资料; 5、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生产资料; 6、公民的著作权、专利权中的财产权... 更多>
#遗产范围
最新文章
#遗产范围
相关咨询
-
民法典工伤认定范围,法律的规定是什么辽宁在线咨询 2023-08-14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四)患职业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
-
民法典遗产分割诉讼时效范围台湾在线咨询 2022-11-15继承本质上是财产所有权发生变更,为了促进当事人行使财产权利,遗产继承人继承权利的保护期限是有一定的限制的。 首先,受遗赠人应当在知道受遗赠后两个月内,作出接受或者放弃受遗赠的表示。到期没有表示的,视为放弃受遗赠。 其次,继承权纠纷提起诉讼的期限为2年,自继承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犯之日起计算。但是,自继承开始之日起超过20年的,不得再提起诉讼。 也就是说如果受遗赠人在法定时间内不作出接受遗赠
-
遗产有什么范围,法律是如何规定的青海在线咨询 2023-01-29遗产是指被继承人的合法财产,包括收入、房产、汽车、股权、知识产权的收益等。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相互有继承关系的数人在同一事件中死亡,难以确定死亡时间的,推定没有其他继承人的人先死亡。
-
民法典规定遗产应当怎样分配,遗产酌给请求权的适用范围江西在线咨询 2023-07-16遗产规定是,先看死者有无遗嘱指定继承人,有遗嘱按遗嘱执行继承。 无遗嘱,由死者第一序列继承人,死者配偶,子女,父母,三方平分继承。 生前需要死者抚养和赡养的可以协议多分一些遗产。
-
遗产是什么样的遗产范围辽宁在线咨询 2022-11-12遗产的范围主要包括: 1、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包括公民的房屋;储蓄和生活用品; 2、公民的著作权以及专利权中的财产权利; 3、公民的林木、牲畜和家禽; 4、公民的文物、图书资料; 5、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生产资料等其他合法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