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合理的。行政制裁,是指国家对行政违法者依其所应负的行政责任而实施的强制措施。行政制裁分为行政处分和行政处罚两类。行政处分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依照行政隶属关系给予有违法失职行为的国家机关公务人员的一种惩罚措施,包括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降职、留用察看、开除。
一、行政制裁的法律特征是什么?
①只涉及违反行政法规和内部规章的责任问题,不涉及诸如刑事或民事责任问题。如果一个行为同时引起上述两种法律关系,则应分别给予行政制裁或司法制裁,两者不能互相代替;
②不涉及公民的政治权利;
③行政制裁由国家行政机关或国家授权的企事业单位的行政领导作出;
④行政制裁适用行政程序。
二、不正当竞争的损害赔偿应具备的条件有哪些?
不正当竞争行为损害赔偿应具备4个条件:
①客观上有不正当竞争行为。出现正当竞争行为的,损害了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扰乱了社会经济秩序。
②行为人实施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已经造成了损害事实,使他人的财产权利或者人身权利遭受了损害。有的是直接损害,有的是间
接损害,有的是物质损害,有的是精神损害。
③不正当竞争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有因果关系,即损害是由不正当竞争行为造成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是损害事实发生的客观原因。
④不正当竞争行为人在主观上有过错,包括故意和过失。故意指行为人预见到会造成损害结果,但仍希望或放任损害结果发生。过失指行为人应当预见到
会造成损害结果,但由于疏忽大意或轻信能够避免,致使损害结果发生。在多数情况下,不正当竞争行为人在主观上是故意的。
-
完善《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制网络竞争行为
68人看过
-
【不正当竞争】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行为制度的缺陷与不足
139人看过
-
竞争行为:正当与不正当的区分
418人看过
-
反不正当竞争行为与不平等竞争行为的区别
155人看过
-
投标人不正当竞争行为
194人看过
-
【不正当竞争行为】我国高等教育中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表现
212人看过
正当竞争是指经营者采用符合国家法律、遵守社会公认的商业道德、信守诚实信用原则的商业正当手段进行竞争的行为。正当竞争主要靠提高质量,改进技术,降低成本,创立名牌,提高信誉来取得竞争的胜利。 正当竞争具有保护国家,集体和消费者利益,提高劳动生产... 更多>
-
(三) 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行政责任西藏在线咨询 2022-10-25(1)强制行为人停止不正当竞争行为。比如强制停止虚假广告宣传行为、停止以低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等。(2)没收非法所得。对假冒名优商品、商标、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制作、发布虚假广告等行为,所得利润,应予以没收。(3)处以罚款。对擅自制作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对采用财物或其他手段进行贿赂,对违反规定得有奖销售,对侵犯他人商业秘密等不正当竞争行为给予金额不等得罚款。(4)吊
-
不正当竞争行为与正当竞争行为的区别是什么?福建在线咨询 2021-10-27不正当竞争行为是指经营者在市场竞争中,采违法或违背公认商业道德的手段和方式,与其他经营者竞争的行为。与正当竞争行为的区别主要是手段是否合法,或者是否违反公认的商业道德。
-
如何区分不正当竞争行为与正当竞争行为实例湖南在线咨询 2023-03-19不正当竞争行为,是指经营者在市场竞争中,采取非法的或者有悖于公认的商业道德的手段和方式,与其他经营者相竞争的行为。不正当竞争行为包括:市场混淆、商业贿赂、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侵犯商业秘密、低价倾销、违反规定的有奖销售、商业毁谤。 不正当竞争行为与正当竞争行为的区别主要是手段是否合法或者是否违反公认的商业道德。具体差别如下: 1、主体不同:垄断的主体一般具有经济地位的优势,而不正当竞争的行为主体不一
-
竞争不当行为的界定:防止不正当竞争浙江在线咨询 2024-12-16不正当竞争行为是指在市场竞争中,经营者采取非法或违背公认商业道德的手段和方式,与其他经营者相竞争的行为。这些行为包括市场混淆、商业贿赂、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侵犯商业秘密、低价倾销和违反规定的有奖销售等。与正当竞争行为的主要区别在于手段是否合法或违反公认的商业道德。具体差别如下: 1. 主体不同:垄断的主体通常具有经济地位的优势,而不正当竞争的行为主体不一定具有经济优势。 2. 后果不同:垄断的
-
什么是不正当竞争行为?对待不正当竞争行为有什么讲究台湾在线咨询 2022-04-08不正当竞争,是指经营者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损害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行为。不正当竞争行为有如下特征: 1.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主体是经营者。所谓经营者,是指从事商品经营或营利性服务的法人、其他经济组织和个人。非经营者不是竞争行为主体,所以也不能成为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主体。但是在有些情况下,非经营者的某些行为也会妨害经营者的正当经营活动,侵害经营者的合法权益,这种行为也是反不正当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