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讲是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是指违反国家经济管理法规,破坏国家经济管理活动,严重扰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的行为。
构成特征:
(一)本类罪侵犯的客体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二)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国家经济管理法规,破坏国家经济管理活动,严重扰乱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行为。
(三)犯罪主体表现为三种类型:有的只能由自然人构成;有的只能由单位构成;有的既可以由单位构成,也可以由自然人构成。就自然人犯罪主体而言,大多数是一般主体,但也有少数是特殊主体。
(四)主观方面,少数犯罪是过失,绝大多数犯罪是故意,在故意犯罪中,有的还以特定的犯罪目的为要件。
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二百万元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百万元以上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包括8类犯罪97个罪名,具体定罪量刑各有不同。
它下面有九十多个罪名,每个罪的定罪量刑都不一样的呢。比如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这一类下就有括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生产、销售假药罪;生产、销售劣药罪;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罪;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生产销售不符合标准的医用器材罪等9个罪,每一个都不同。
扰乱市场秩序罪,是指违反国家经济管理法规、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严重危害国民经济的一类犯罪行为。
其有四个必备要件:
一、犯罪客体。所谓犯罪客体是指我国刑法所保护而为犯罪行为所侵犯的社会主义关系扰乱市场秩序罪侵害的客体是为刑法所保护的社会主义市场秩序;
二、犯罪的客观方面客观方面是指客体在什幺条件下,被什么行为所侵害,并造成了什么危害后果。扰乱市场秩序罪的客观方面的要件是:
(1)违犯了工商行政管理土地、商检、劳动等市场管理法规;
(2)损害了国家利益、社会公益和他人合法权益;
(3)情节严重或数额较大或绐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有危害后果
-
传销行为扰乱经济秩序吗
230人看过
-
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罪包含几个罪名?
325人看过
-
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罪的案例分析和研究
449人看过
-
扰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犯罪行为有哪些?
310人看过
-
非法经营罪扰乱市场秩序
88人看过
-
扰乱他人经营的行为构成犯罪吗
164人看过
犯罪目的是指实施犯罪行为人主观上所追求的非法利益。这种非法利益可以是物质性的,也可以是精神性的;可以是违法的结果,也可以是不法状态本身。犯罪目的对犯罪动机具有决定和制约作用,它支配着行为人对犯罪对象的选择和对危害结果的追求。... 更多>
-
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罪是如何立案的?北京在线咨询 2023-03-08扰乱市场秩序罪,是指违反国家对市场监督管理的法律、法规,进行不正当竞争,从事非法经营贸易或者中介服务活动,以及强行进行交易,扰乱和破坏等价有偿、公平竞争和平等交易的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行为。罪名不同,量刑也要区分开: 1.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虚假广告罪: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3.串通投标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
-
扰乱经济秩序影响社会和谐的表现四川在线咨询 2021-08-17征地拆迁领域的职务犯罪案件以贪污贿赂犯罪居多,这类犯罪均出于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为摄取一己之利,损公肥私,给国家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使得原本公平公正的市场机制失灵,扭曲了社会分配与再分配机制,严重扰乱了社会经济秩序。目前,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土地仍然是人民群众的主要经济来源,征地拆迁工作直接涉及到群众的切身利益,一旦滋生了腐败犯罪,极易引起群众的强烈不满,如果不能及时、有效的查处,可能导致集体上访或
-
什么是扰乱破坏经济秩序罪,法律是如何规定的广西在线咨询 2023-11-10法律分析 刑法将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犯罪具体概括为八大类。违反国家市场经济管理法规,干扰国家对市场经济的管理活动,扰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严重危害国民经济的行为,属于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
-
扰乱国内生产经营秩序构成犯罪吗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3-03-25有关扰乱生产经营秩序问题,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一)》 第三十四条[破坏生产经营案(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条)]由于泄愤报复或者其他个人目的,毁坏机器设备、残害耕畜或者以其他方法破坏生产经营,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造成公私财物损失五千元以上的; (二)破坏生产经营三次以上的; (三)纠集三人以上公然破坏生产经营的; (四)其他破坏生产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