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行为,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做如下处理:1、对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处200元到2000元罚款,可以并处15日以下拘留。2、对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没有逃逸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吊销驾驶证。3、对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并逃逸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遇到对方交通肇事逃逸怎么办
一、交通事故肇事司机逃逸怎么办
1、遇到对方交通肇事逃逸,受害者需要记住对方车辆及对方特征,并及时报警。具体是:
(1)车辆的型号;
(2)车辆的颜色;
(3)车辆号牌;
(4)车辆的其他主要特征;
(5)逃逸者本人的主要特征。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交通肇事罪】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二、交通肇事罪的构成要件有什么
1、交通肇事罪的客体。是指所保护的重大交通运输安全。因为只有交通肇事并产生重大后果的,才构成交通肇事罪。如果仅仅是交通肇事而没有造成重大后果的不构成交通肇事罪,同样也不是所保护的社会关系,不能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客体;
2、交通肇事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3、交通肇事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实践中主要是从事交通运输的人员。对于未满16周岁,已满14周岁的人驾驶机动车肇事,并造成重大事故的案件中是否成立交通肇事罪;
4、交通肇事罪的主观方面是过失。既成立疏忽大意的过失,也成立过于自信的过失。交通肇事罪所强调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对于发生事故的严重后果的心理态度而言,至于对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规定的注意义务,则既可能是明知故犯,也可以是过失,不影响交通肇事罪的成立。如果行为人主观上对于其行为所造成的严重后果,持一种故意的心理态度,那么该行为应当以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以及其他相关犯罪论处,不构成交通肇事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
交通肇事逃逸伤者骨折够成什么罪
289人看过
-
交通肇事逃逸致人受伤骨折会判刑吗?
224人看过
-
处理交通肇事逃逸致轻伤者的方式
337人看过
-
遭遇交通事故骨折如何赔偿
426人看过
-
逃逸肇事者应该受到的交通处罚
391人看过
-
受害者在交通事故中遇险逃逸,应该如何处理?
470人看过
交通肇事逃逸一般会被认定为交通肇事罪。处罚标准有以下两点: 1、发生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更多>
-
想了解一下对于交通肇事逃逸伤者骨折如何处理贵州在线咨询 2024-09-08交通肇事逃逸伤者骨折过往行人或者当事人可以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因抢救受伤人员变动现场的,应当标明位置。过往车辆驾驶人、过往行人应当予以协助。
-
肇事逃逸造成伤者骨折如何赔付湖南在线咨询 2023-06-09造成伤残的赔偿项目主要有:医疗费、护理费、住院伙食补助费、误工费、残疾辅助器具费、鉴定费、被扶养人生活费、营养费、交通费、精神损害抚慰金。
-
交通肇事逃逸伤者骨折怎么处理,要赔偿多少?四川在线咨询 2023-06-24就交通肇事逃逸伤者骨折怎么处理的赔偿问题,需要先民事责任的承担和刑事、行政责任的承担是两回事,被害人不追究只是民事责任问题,不等于不用承担刑事、行政责任。
-
交通肇事逃逸骨折了肇事逃逸骨折刑事责任如何定上海在线咨询 2022-06-30是否构成犯罪,需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这个需要看事故造成的后果和承担的责任是否符合我国刑法规定的犯罪情形来加以判断,但是一般交通肇事罪,肇事方积极主动赔偿、取得受害方谅解、认罪态度好的绝大多数案件都是判处缓刑,不会坐牢当然,最终是否能够被判缓刑,法官是根据案件事实情况综合而判决的关于交通肇事逃逸,法律上是有严格的认定条件的,首先构成交通肇事逃逸的前提是事故后果需要达到构成交通肇事罪的程度,如果造成的
-
肇事逃逸如何处罚,交通事故逃逸如何处理,交通肇事逃逸湖北在线咨询 2023-07-20交通事故肇事逃逸处罚如下:交通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所谓“交通肇事后逃逸”,《解释》第3条规定,是指行为人具有本解释第2条第1款规定和第2款第 (1)至 (5)项规定的情形之一,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这里要注意对“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认定, 首先,交通肇事逃逸的前提条件是“为逃避法律追究”, 其次,交通肇事逃逸并没有时间和场所的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