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心理是劳动者在生产施工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具有不同的反应形态。在劳动者的认识、情感和意志活动及物化表现过程中,影响着劳动者在劳动过程的安全意识与安全行为。
一、感觉、知觉与安全
感觉在人的心理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人只有通过感觉才能分辨事物的各种属性,才能了解自身的运动和姿势。一切较高级、较复杂的心理现象都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生产施工过程中的一切不安全因素,如高空临边作业、潮湿环境中带电机具作业等,也都必须通过感觉来认识。人的感觉有共同的机能,但在感觉能力方面却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因而,人们在生产施工过程中,对各种不安全因素的感觉能力也不尽相同,那些感觉能力差的人,发生事故的可能性较大。为此,必须根据劳动者的感觉能力而适当安排工作。
现代生产劳动希望劳动者具有较高的感觉性,以接受更多的信息来为生产服务。但是,不仅劳动者之间的感觉性存在个体差异,而且,同一个人在不同场合、不同时间也会出现感觉性不同的现象。影响劳动者感觉性的因素很多,如生理方面的,由于遗传和疾病,劳动者感觉分析器官的正常生理功能降低或减弱,而造成感觉性的差异。心理方面的,由于在生活中遇到某些重大事件,引起的心理活动激烈变化,而影响劳动者的感觉性。再如工作环境的不好、劳动者本身的疲劳等都可使劳动者的感觉性降低。
人具有灵敏的感觉机能。长期从事某种专业的劳动者,可以通过自身的感觉来减少职业伤害,亦是具有很大作用的。
知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整体性的反应,具有个体差异。人的知觉可分为综合型,即知觉概括性较为显著,善于知觉事物的一般特点,而对事物的细微末节则较少注意;分析型,即善于察觉事物的细枝末节,而对事物的整体知觉能力则较差;分析综合型,即兼有上述两种类型的长处,是一种较为积极的类型。
人的知觉类型,是在长期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劳动实践的要求,可以使劳动者有意识地逐渐改变自己的知觉类型。但是在安排工作时,能预先测知劳动力的知觉类型,合理安排工作,则对提高生产效率,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是大为有利的。
二、记忆、思维与安全
在生产劳动中感知过的事物,如果没有记忆是不能形成概念和经验的。
在生产过程中,人们对于安全技术、安全规程、安全制度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安生产防护措施等方面的经验,在识记时是以有意识记为主,同时还有无意识记。例如,通过事故教训以及形象化的安全宣传教育等方面的影响,潜移默化地增强人们在劳动中的安全意识。对于必须记住的安全生产知识,要不断宣传,不断强化,以使劳动者保持识记的内容。
人们在生产劳动中和日常生活活动中,经常遇到各种各样需要解决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依靠思维。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应。思维与感知虽然有本质的区别,但是两者密切不可分割。思维是在感知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感性认识的材料不经过思维加工,只能停留在对事物表面现象上的认识,根本不能认识事物的规律和本质。而正确的思维,不但不脱离客观事物,反而使人更深刻、更正确的认识事物。例如,在吊装现场,人们听到哨子警示声、看到的红白警戒旗是感知,知觉就知道这些是吊装作业的信号,而思维就能判断吊装就要开始或者正在进行,并“指令”人们要注意避开吊装作业区,以免发生碰伤、压伤事故。所以,人的思维属于认识的理性阶段,是复杂、高级的认识过程。
三、情感、情绪与安全
人们的情绪和情感总是伴随着一定的认识过程而产生的,并且随着认识的变化而变化。情绪是人脑对客观事物与有机体的机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应。人的情感是一种广义上的情绪,是一种较高级的情绪。情感是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反映了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的状况,并对人的社会行为起着积极或消极的作用。一般来说,人总是处于某种情绪状态下的。情绪状态可以根据其产生过程的特点而分为心境、激情和应激三种基本情绪状态。
心境,是一种比较微弱、持久,而且具有渲染性的情绪状态,通常也称“心情”。它不是某一事物的特定的情绪体验,而是不分化的比较平和且持续一定时间的情绪状态。
激情,是一种强烈而短暂的爆发式的情绪状态。有明显的外部表现,如暴怒、狂喜、恐惧、绝望、悲恸等,使整个身心都处于激动状态。应激,指由出乎意料的紧迫情况所引起的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当遇到人有切身利害关系的事件或突如其来的危险,人们必须迅速地几乎没有选择余地地作出决定,此时常常产生应激状态。
人处于应激状态时,有机体的生化系统发生激烈的变化,使整个有机体的数量普遍发放,以应付意外事变。应激与激情相比,其激动水平更高、更强烈、更突然,认识范围更狭窄,理性的分析、判断能力急剧减弱。不同的人在应激状态下,往往有不同的表现。有些人惊慌失措,作出不适当的反应;有些人则急中生智,化险为夷。这与人们的个性、知识经验及意志品质有关。在应激状态下人们的身心极度紧张,过多地消耗了身体的能量,如果持续发展,会击溃一个人的生物化学保护机制,使人的抵抗力降低,体质下降,易受疾病的侵袭,严重的可导致死亡。
劳动者经常保持积极的情绪,则可提高工作效率。因而,首先了解劳动者的情绪节律,于事先调节、控制劳动者的情绪变化及范围,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工伤事故。其次,要多注意每个劳动者的情绪差异以及身体健康状况对其情绪的影响。另外要积极改善工作环境(自然环境及人际关系、心理气氛等社会环境),使其对劳动者的情绪产生积极的影响,从而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减少事故的发生。
四、意识过程与安全
人在接触外界事物的时候,不仅仅产生感知等认识,也产生行动。在行动过程中自觉确定目的,支配、调节自己的行为,克服各种困难和挫折。这种自觉力求达到一定目的的心理过程,称作意志。意志是在人认识了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和确定行动目的的基础上才有的。因为确定目的和制定行动计划的,通常都要判断情况,分析现实条件,因顾以往的经验,设想未来的后果,拟定出种种方案,并对这一切进行反复的权衡和斟酌。
人的意志品质是各不相同的,了解这一点,对于安全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具有良好意志品质的人,能根据各种不同的内外条件变化,调节自己的行为、情绪和心理状态。在危急险情下,能迫使自己保持镇定,克服内心恐慌,敏捷地进行思考、判断,然后采取果断的行动,这对于排险解难是十分重要的。倘若险情现场的目击者是一位意志薄弱者,就可能举棋不定,犹豫不决,以致失去抢险时机而铸成灾害。例如,某工地一木工,因私自接电锯电源开关时不慎触电倒地,电工吴某发现后惊慌失措,忘记了必须立即切断电源和用不导电的绝缘物件救助触电者等规定,而是立即伸手去拉触电木工的错误动作,导致吴某本人也触电身亡。对于这起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由于电工吴某的不良意志品质,致使其在危情面前出现恐惧和慌乱,采取错误动作,以致酿成自身的死亡事故。可见,良好的意志品质对防止事故的发生,保证安全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影响安全的十种不健康心理
453人看过
-
PCI对网络安全的影响
391人看过
-
论安全意识的薄弱性对建筑安全的影响
153人看过
-
影响铁路运行安全
489人看过
-
安全文化是影响飞行安全的基本因素
274人看过
-
视农村食品安全为重点
105人看过
劳动者指达到法定年龄,具有劳动能力,以从事某种社会劳动获得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依据法律或合同的规定,在用人单位的管理下从事劳动并获取劳动报酬的自然人。 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 更多>
-
有哪些影响高速行车安全的行为?天津在线咨询 2023-09-09驾车时有其他妨碍安全行车的行为意思是除交警规定的抽烟,打手机,疲劳,酒后的行为。比如开车时聊天,换衣服,低头捡东西,看车载电视等,都属于妨碍安全行车。
-
哪些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的行为违法安徽在线咨询 2023-06-12(1)拼装机动车或者擅自改变机动车已登记的结构、构造或者特征; (2)改变机动车型号、发动机号、车架号或者车辆识别代号; (3)伪造、变造或者使用伪造、变造的机动车登记证书、号牌、行驶证、检验合格标志、保险标志; (4)使用其他机动车的登记证书、号牌、行驶证、检验合格标志、保险标志。
-
驾驶疲劳对行车安全有什么影响西藏在线咨询 2022-10-30操作动作呆滞、精神涣散驾驶疲劳,会出现换档不及时,是指驾驶人在长时间连续行车后;驾驶人处于中度疲劳时。驾驶人处于轻微疲劳时,严重时会失去对车辆的控制能力,而在客观上出现驾驶技能下降的现象、动作呆板;驾驶人处于重度疲劳时、焦虑、腰酸背疼,产生生理机能和心理机能的失调、意志、感觉,长时间驾驶车辆、思维、反应迟钝。如果仍勉强驾驶车辆、反应迟钝和操作失误增加。驾驶人睡眠质量差或不足,会出现视线模糊、决定和
-
安全交易平台中安全服务失职的影响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3-12-24平台经营者知道经营者的商品或者提供的服务不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或者有其他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行为,未采取必要措施的,依法与该平台内经营者承担连带责任。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违反该规定的,将被处以高达二百万元的处罚。 对关系消费者生命健康的商品或者服务,平台经营者对平台内经营者的资质资格未尽到审核义务,或者对消费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造成消费者损害的,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
-
安全行为管理体系安徽在线咨询 2022-04-10矿山、建筑施工和危险化学品、民用爆破器材、烟花爆竹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不得少于从业人员的百分之一。其他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超过三百人的,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专职安全管理人员不得少于从业人员的千分之五。行业对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有特别规定的,从其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