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唆犯罪的共同犯罪中如何确定犯罪地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4-05-11 16:38:50
289 人看过
1、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来确定处罚的。故意唆使并引起他人实施符合构成要件的违法行为的,是教唆犯。
2、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对教唆对象的限定,涉及教唆犯与间接正犯的关系。如果采取极端从属性说,则教唆行为的对象必须是有责任能力的人。如果采取限制从属性说,则教唆对象可以是无责任能力的人;但这里的无责任能力的人,也必须是有一定规范意识的人,如果教唆像幼儿或高度的精神病患者这样的缺乏规范意识的人犯罪,则应以间接正犯论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九条
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扩展阅读
-
教唆犯罪:共同犯罪的概念及教唆犯的定位
252人看过
-
共同犯罪中教唆犯是主犯吗?
401人看过
-
教唆犯如何定罪,如何认定教唆犯
273人看过
-
教唆犯教唆犯罪如何认定主从地位
83人看过
-
共同犯罪中教唆未成年人犯罪的量刑
261人看过
-
如何判断教唆犯的犯罪中止?
305人看过
律师服务
热门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
词条
#法律综合知识
最新文章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教唆犯教唆犯罪如何认定主从地位辽宁在线咨询 2021-11-30教唆犯是指通过说服、引诱、引导、鼓励、收购、威胁等方式,将自己的犯罪意图灌输给没有犯罪意图的人,使其按照教唆人的犯罪意图实施犯罪。教唆罪的特点是教唆人不亲自犯罪,而是教唆他人实施自己的犯罪意图。教唆犯与被教唆犯罪的人形成共犯关系。因此,教唆犯教唆的对象应当是具有刑事责任能力,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人。教唆不满14周岁或精神病的人不构成共犯关系,只对教唆人定罪量刑。教唆犯的刑事责任分为以下三种情况:1、
-
教唆犯罪:如何确定教唆犯及其刑事责任台湾在线咨询 2024-11-12教唆犯是指利用劝说、利诱、授意、怂恿、收买、威胁等方法,将自己的犯罪意图灌输给本来没有犯罪意图的人,使其按教唆人的犯罪意图实施犯罪的人。对教唆他人犯罪的人,应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进行处罚。特别是,若被教唆的人未犯被教唆的罪,对教唆犯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依据《刑法》第二十九条,教唆他人犯罪的,应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进行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从重处罚。若被教唆的人未犯被教唆
-
共同犯罪的教唆犯的概念河南在线咨询 2022-05-16教唆犯,是指以劝说、利诱、授意、怂恿、收买、威胁等方法,将自己的犯罪意图灌输给本来没有犯罪意图的人,致使其按教唆人的犯罪意图实施犯罪,即构成教唆犯。教唆犯和被教唆犯罪的人形成共犯关系,因此,教唆犯所教唆的对象应当是具有民事行为和民事责任能力的人,教唆不满十四周岁或者有精神病的人,不构成共犯关系,只对教唆人单独定罪量刑。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
-
共同犯罪中教唆未成年人犯罪的量刑浙江在线咨询 2021-10-15根据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教唆未满16岁的未成年人犯罪或教唆未满18岁的未成年人犯罪,情节严重的,可增加基准刑的20%-40%的限制行为能力者犯罪的,可增加基准刑的50%以下。
-
在行窃的时候犯罪中止了,教唆犯与犯罪中止如何界定福建在线咨询 2023-03-31指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但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着手进入实行阶段就停止下来的犯罪停止形态。 二、特征(构成条件)1行为人为了犯罪已开始了准备工具、制造条件行为。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含义。预备行为与犯意表示的区别:前者将犯罪的思想付诸了行动,进一步发展就会造成危害结果,具有现实迫近的社会危害性。后者是行为人将犯罪意图用语言或文字表露于外部,只要未付诸实施就不会危害社会。如准备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