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定制度研究——以民事诉讼法为视角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2-04-24 21:56:58 486 人看过

【摘要】由于大陆法系国家与英美法系国家的民事诉讼制度不同,其鉴定制度也不相同。鉴定结论是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的7种证据之一,但该法未对鉴定制度做出具体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对鉴定制度做了具体规定,但我国的鉴定制度尚存在不完善之处,应从鉴定人个人负责制、对鉴定结论的质证和认证、鉴定人的法律责任体系、鉴定人出庭、鉴定人资格认定和登记注册的名册、鉴定人回避六个方面完善我国的鉴定制度。

【关键词】鉴定;鉴定人;鉴定制度

【写作年份】2010年

【正文】

鉴定人是关于事实的法官是罗马法的古老法谚,由此可见鉴定在民事证据法以及民事审判中的重要性。由于各国的民事诉讼制度不同,其鉴定制度也不相同。本文在介绍两大法系主要国家和我国的鉴定制度的基础上,就如何完善我国的鉴定制度谈谈个人看法。

一、两大法系主要国家的鉴定制度

(一)大陆法系主要国家的鉴定制度

在大陆法系国家,学者们认为鉴定人是帮助法院进行认识的人,是法官的科学辅助人。法国《民事诉讼法》第237条规定:受委派的技术员应当认真、客观、不持偏见地完成任务。法官有权指定、聘请鉴定人。大陆法系各国法律要求鉴定人对双方当事人采取中立的立场[1]。需要指出的是,在德国,鉴定原则上是应当事人的要求进行,法院也可以依职权启动鉴定程序,但审判实践中往往由法院主动指定鉴定人。如《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404条规定:鉴定人的选任与其人数,均由受诉法院决定。第404条之1还规定:法院应对鉴定人的工作给予指导并可对鉴定人工作的种类和范围给予指示。日本《民事诉讼法》第213条规定鉴定人,由授许法院、受命法院或受托法官指定。但日本没有明确规定鉴定人的中立地位,在实践中鉴定仍以当事人主动提起为前提[2]。在德国,鉴定人的责任在性质上属于侵权责任,对于没有宣誓的鉴定人只要不是故意作出错误的鉴定就不负责任。这一理论的根据在于,鉴定人作为法官的助手,其活动能够给判决带来很大的影响,所以必须保持鉴定人的独立性,并且使他不受因自己的鉴定结果而遭到败诉方当事人起诉的干扰。但俄罗斯规定:法院事先向鉴定人说明,或者当鉴定由司法鉴定机构的专家进行时,司法鉴定机构的领导人应事先向鉴定人说明:提供虚假鉴定结论应承担《俄罗斯联邦刑法典》规定的责任。

法国《民事诉讼法》规定了确认(constation)、诊断(consltation)和鉴定(expertise)三种制度,均由技术专家(technicien)出具意见。法国很注重书面证据,而且由于存在预审制度,作出判决的法院并不直接进行证据调查,无论鉴定报告是否为判决所采纳,只要能满足过失(fate)、损害(prejdic)和因果关系(casalite)这三个要件,就可以追究鉴定人的侵权行为责任。与德国相似的是同样主张为了保证鉴定人的自由和中立应当减轻其责任[3]。

(二)英美法系国家的鉴定制度

在英美法系对抗制诉讼体制下,民事诉讼双方当事人的地位完全平等,因而法律将鉴定人定位于诉讼当事人的科技助手,被称为专家证人(expertwitness)。如美国,在立法上不确定鉴定人资格,也不将鉴定权固定授予特定的人或特定的机构,任何人都可能成为案件的鉴定人,只要参与审理有关案件的法官或陪审团认为具备鉴定人资格即可。当事人选定鉴定人是通过委托的方式实现的,采取的是当事人委托鉴定人制度。这种做法的最大缺陷就在于当事人在寻购专家(ExpertShopping)时,往往不是热衷于选择最好的证人而不是最好的科学家。因为在英美法系传统的对抗诉讼模式下,专家证人和律师一样,是当事人重要的诉讼武器,当事人都有权委托鉴定人。专家证人根据当事人指示就技术问题提出意见并服务于委托人。虽然专家证人提供的是科学证据,但事实上专家证据一般皆对委托人有利。美国在近十几年的鉴定制度改革过程中,力求建立一个选任无利害关系的公平的专家证人。

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国家对鉴定人在民事诉讼中的定位与其诉讼模式之间有极为重要的关系。英美法系国家民事诉讼所奉行首要机制是对抗制(Adversarysystem),其基本含义是,在诉讼中由双方当事人而不是由法院启动和进行诉讼、调查相关事实并向裁判者呈送证据和法律主张,而法院的基本功能则被限制在两个方面:就双方当事人所提供的由证据证明的事实予以裁判和在一方当事人的申请下适当采取诉讼上的制裁措施。英美法系在民事诉讼上实行对抗制就决定了当事人及其律师在发现、挑选和呈送证据上负有主要责任,因此是否提起专家证人如是否传唤普通证人一样通常由当事人自主决定,双方当事人在启动鉴定程序上的权限是平等的。日本的鉴定制度的原理大致与德国法相近,而司法实践中尤其涉及当事者表现活跃的大型复杂案件,则在某种程度上再现了美国的对抗式鉴定。笔者认为中国在构建鉴定制度的过程中,应当借鉴日本的经验,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大胆吸收、利用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的先进的理论和成果。

二、我国的鉴定制度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证据规则》)不仅博采众长,而且结合我国的实际对鉴定制度做了具体规定,其主要内容如下:

(一)申请鉴定的期限及逾期后果。《证据规则》虽然明文规定了申请鉴定的期限及逾期后果但没有明确当事人申请鉴定的条件、法院审查申请的依据,给法院留下了很大的自由裁量权。虽然笔者不反对法官的自由裁量权,但是法官与当事人的地位和信息不对称,足以给当事人和法官在实务操作上带来不必要的摩擦。另有学者指出,这种鉴定属于诉讼中的鉴定,其启动的真正决定权仍是在法院[4]。

(二)鉴定机构和鉴定人员的确定。《证据规则》第二十六条规定,当事人申请鉴定经人民法院同意后,由双方当事人协商确定有鉴定资格的鉴定机构、鉴定人员,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指定。司法鉴定机构是鉴定人的执业机构,鉴定人应当在一个鉴定机构中执业;司法鉴定机构统一接受委托,依法收取费用;司法鉴定人不得私自接受委托,不得私自收费;鉴定人在鉴定机构在业务上具有从属关系,鉴定机构能够为鉴定人完成鉴定活动提供必要的物质技术设备和场所,保证鉴定在程序上的合法性。

(三)申请重新鉴定的事由。《证据规则》第二十七条规定了申请重新鉴定的五个事由,最高法院于2001年11月发布的《人民法院司法鉴定工作暂行规定》第十四条规定了申请重新鉴定的七个事由,两者之间细微的差别和冲突自然是难免的。

(四)一方当事人自行委托有关部门作出的鉴定结论的效力。一方当事人自行委托有关部门作出的鉴定结论,另一方当事人有证据足以反驳并申请重新鉴定的,人民法院应予准许。对于当事人是否有权启动鉴定程序,理论上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当事人都有提出证据证明自己诉讼请求或反驳对方诉讼请求的权利,因此,自行委托鉴定是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之一。我国目前还是以法院依职权鉴定为主,当事人自行委托鉴定权为辅。但是随着我国由职权主义向当事人主义的转变,当事人自行委托鉴定会占的比重更大。

(五)鉴定书及其内容。鉴定书的内容包括鉴定的依据及使用的手段、鉴定过程的说明、明确的鉴定结论、对鉴定人资格的说明、鉴定人员和鉴定机构签字盖章等。

(六)鉴定人应当出庭接受当事人质询。鉴定人应当出庭接受当事人质询,鉴定人确因特殊原因无法出庭的,经人民法院准许,可以书面答复当事人的质询。有学者很早就提议鉴定人应该参与法庭的质证认证的过程,经法庭质证认证之后当事人没有疑义的,该鉴定人所作出的鉴定结论才可以由证据材料转化为证据用来证明案件事实。

(七)当事人可以向鉴定人发问。经法庭许可,当事人可以向鉴定人发问,但不能使用威胁、侮辱及不适当的言语和方式。

(八)专家辅助人。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一名至两名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员出庭就案件的专门性问题进行说明。法院准许其申请的,有关费用由提出申请的当事人负担。审判人员和当事人可以对出庭的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员进行询问。经人民法院准许,可以由当事人各自申请的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员就有关案件中的问题进行对质。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员可以对鉴定人进行询问。专家辅助人的创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七十条的规定,鉴定人只能由人民法院聘请或指派,当事人没有聘请鉴定人的权利。由于鉴定结论是作为支持某一方当事人的证据的,由人民法院聘请或指派鉴定人,使得法官难以保持必要的超然性,也使得当事人对鉴定结论难以接受。专家辅助人的作用是就案件的专门性问题进行说明和接受询问或者对质;其次是帮助当事人对鉴定人进行询问。笔者认为专家辅助人制度的创设可以充分弥补当事人专门知识的不足,为其充分行使询问的诉讼权利创造了条件。

(九)人民法院委托鉴定部门作出的鉴定结论的效力。人民法院委托鉴定部门作出的鉴定结论,当事人没有足以反驳的相反证据和理由的,可以认定其同样具有完全的证明力。

三、对完善我国鉴定制度的思考

(一)实行鉴定人个人负责制。这是一个在实务中很突出的问题。脱胎于计划经济时代的鉴定机构和部门,以行业为据,条块分割,职能交叉,界限不明,权利、义务和责任不统一。国外有关鉴定人责任的相关规定,都是以鉴定人个体负责制为前提的,这一点在英美法系国家体现的尤为明显。

(二)完善对鉴定结论的质证、认证制度。这是对于鉴定结论能够成为民事诉讼法定七种证据之一的最关键的制度。笔者认为应结合中国实际,适当借鉴英美法系国家关于交叉询问的规定。在英美法系国家证据中,鉴定人属于专家证人(expertwitness),在承担出庭质证方面与普通证人(laywitness)没有实质意义上的差别。例如在美国,鉴定人一般要由原被告双方传唤出庭质证,在法庭确定鉴定人资格后,鉴定人首先要接受传唤方的主询问(examinationinchief),然后接受反对方的反询问(crossexamination),并可依据案件情况接受若干次再主询问(reexamination)和再反询问(recrossexamination)。即使在法官自行委托鉴定人的情况下,鉴定人的资格也要经受双方当事人审查和质疑,并接受交叉询问。在大陆法系也是如此。在德国和意大利,对鉴定人的询问一般适用与证人相同的法律规则;在日本,鉴定结论必须经过在法庭上的质证认证,鉴定结论的最后采信权在法庭,鉴定人的出庭费用也是由法庭支付。

(三)完善鉴定人法律责任体系制度。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与此相对应的,有义务必定有责任。没有责任的义务可能导致胆大妄为,没有义务的责任可能只是空穴来风。对于鉴定人法律责任问题,笔者认为首先应该指定统一的司法鉴定管理法,以法律的最高效力来完善司法鉴定人的民事责任范围;其次应该明确责任的范围;再次在责任的性质上应由契约责任、侵权责任为主向以侵权责任、请求权竞合为主转变;最后就是可以尝试建立鉴定人执业保险或执业互济制度,利用保险法的原理,把风险分摊给社会。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这个只是尝试,利用保险法风险分摊规则肯定也会遭到很多人的非议,但是毕竟这是一个切实可行的办法。

(四)完善鉴定人出庭制度。应当从以下六个方面完善鉴定人出庭制度:第一,明确鉴定人出庭质证的规则;第二,界定鉴定人出庭的时间及出庭的范围;第三,明确鉴定人不出庭质证的法律责任及制裁措施;第四,尽快出台相关的鉴定人保护法,落实对鉴定人及其近亲属的人身安全保护问题;第五,制订出鉴定人出庭经济补偿标准;第六,在《保险法》中扩大险种,建立鉴定人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制度。

(五)完善鉴定人资格认定和登记注册的名册制度。应当借鉴大陆法系国家的做法,建立鉴定人专家名册或专家库,在册的鉴定人从各行各业具有资格的专家中选出,经考核合格予以注册,实行行业管理。这样法院或当事人就可以从具有相应职称、资格、知识水平、经验的专家中挑选鉴定人。

(六)建立健全的鉴定人回避制度。鉴定人的回避在大陆法系国家几乎都有所规定,这与大陆法系国家将鉴定人视为真实的发现者有着直接的联系,通过实行回避制度来保证鉴定人的独立性和公证性。在德国,鉴定人可以因与法官回避的同一原因而实行回避,而鉴定人曾作为证人而受询问的除外。在法国,不仅承担鉴定任务的自然人要实行回避,而且申请回避的理由还可以针对接受鉴定的法人本身提出。关于鉴定人回避问题,我国《民事诉讼法》第四十五条规定的应当回避的情形适用于鉴定人。而该法第七十二条第一款规定,认为需要鉴定的专门性问题由法院交由法定鉴定部门鉴定,或指定鉴定部门鉴定。法院只能交由或指定有关的鉴定部门,而不是直接委托鉴定人。有关鉴定部门接到法院的鉴定请求后,决定交由具体的专家鉴定,这一过程法院无权过问,因为这是鉴定部门内部的行为。其结果是法官只有收到鉴定结论才能从鉴定结论的签名上得知鉴定人姓名,但仍不了解其他情况。法官尚且如此,当事人更是无从知晓了;在当事人无从知晓的情况下,当事人的回避请求权被实际操作所虚化成纸上的权利,而不是实际上真正享有的权利。建立健全的鉴定人回避制度就是要借鉴大陆法系国家的做法,保证鉴定人的中立和公正。当事人向法院提出申请,由法院委托鉴定的,或者法院依职权决定鉴定的,应当将鉴定人的基本情况(姓名、性别、工作单位、职务名称、从事专业等等)告知当事人,并告知其回避的权利。如果是当事人自行委托鉴定的,在向法院提交鉴定结论时,必须同时以书面形式提交鉴定人基本情况,由法院将鉴定结论和鉴定人的基本情况告知对方当事人;如果鉴定人具有法定回避情形而进行鉴定,对方当事人提出异议的,经法官审查,可以认定该鉴定结论无效。

【注释】

[1]孙业群.司法鉴定制度改革研究[M].律师:法律出版社,2002.69-71.

[2]日本新民事诉讼法.白绿铉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85.

[3][法]让.文森,等.法国民事诉讼法要义[M].罗结珍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985-1014.

[4]毕玉谦.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解释与适用[M].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出版,2002.225.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二编 审判程序 第十六章 审判监督程序 第二百一十三条 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决定再审的案件,裁定中止原判决、裁定、调解书的执行,但追索赡养费、扶养费、抚养费、抚恤金、医疗费用、劳动报酬等案件,可以不中止执行。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2月27日 15:57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隐私权研究的宪法视角
    未列举基本权利保护的理论,是现代宪法学体系中的一个基础性命题。世界上多数成文宪法国家通常以列举的方式,将基本权利的内容一一列举并规定于宪法文本之中。采用这种方式的优点是基本权利量的表述比较清楚,权利主体也容易掌握权利的内容与界限,但也给基本权利的开放性结构带来困难。于是,未列举基本权利的保护问题,成为基本权利研究中无法回避又十分重要的一个命题。美国学者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制宪之初,其他国家在实践中也根据本国的宪法实践发展了这一理论。但是在我国,如何保护未列举基本权利的问题还没有成为学术界普遍关注的问题,相关方面的研究更是匮乏。屠振宇博士的学术专著《宪法隐私权研究——一项未列举基本权利的理论论证》虽然不是关于未列举基本权利理论方面的专门著述,但是他以隐私权这一未列举基本权利的理论论证为切入点,对未列举基本权利的学术命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是一部值得推荐的学术著作。宪法隐私权虽然是基本权
    2023-06-07
    234人看过
  • 司法鉴定制度运行环境研究
    以其科学性和法律性的和谐统一,成为科学理性司法证明方法的代表。司法鉴定本身的科学性,一方面有赖于科学的鉴定方法,另一方面有赖于科学的司法鉴定制度。一、两大法系司法鉴定模式简介司法鉴定制度是一个国家法律所规定的关于司法鉴定的规则、规章和体制的总称,它由司法鉴定的管理体制、司法鉴定的启动制度、实施制度、质证制度、认证制度以及司法鉴定的程序制度、标准制度等构成制度体系。目前世界上主要有英美法系国家和大陆法系国家两种司法鉴定制度模式。(一)司法鉴定的管理体制根据管理主体的权力类型和管理主体的集散程度,司法鉴定管理体制大体上可分为两种典型的体制,即大陆法系国家的行政权力集中型管理体制、英美法系国家的社会权力分散型管理体制。(二)司法鉴定人制度大陆法系国家司法鉴定人实行鉴定权主义,鉴定人法律地位定位于法官的科技辅助人,是独立的诉讼参与人;英美法系国家司法鉴定人采用鉴定人主义,鉴定人的法律地位定位于专家
    2023-06-06
    404人看过
  • 诉讼中的担保制度研究
    财产保全分为诉前财产保全和诉中财产保全,这两种财产保全对申请人的担保的规定有所不同:1、诉前财产保全情况下。此时申请人必须提供担保,不提供担保会被驳回申请。2、诉中财产保全情况下。此时申请人提供担保并不是一定的,法院认为有必要的可以要求申请人提供担保,只有法院要求申请人提供担保的,申请人才必须提供担保。诉讼财产担保书范文是怎么样的?担保人:(基本情况)被担保人:(基本情况)担保人愿做被担保人的担保人,为被担保人向法院提出的诉讼财产保全申请做如下担保:1、担保人负担采取诉讼财产保全措施所需全部费用;2、如被担保人诉讼财产保全申请错误,担保人愿赔偿被申请人因财产保全所遭受的全部损失。3、将担保人定期(存折,现金______万元)交你院作抵押,可从中支付一、二项所需费用。此致________人民法院担保人:(签字或盖章)年月日财产保全担保书是指财产保全申请人在申请人民法院采取诉前财产保全和诉讼财
    2023-07-04
    108人看过
  • 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研究
    法律综合知识
    1、环境公益诉讼的提起者与传统的诉讼方式相比具有特殊性。传统诉讼方式的提起者必须是与本案有厉害关系的当事人,而环境公益诉讼的提起者范围较广,既可以是直接的受害人,也可以是无直接利害关系的人。包括社会成员,如公民、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等。2、环境公益诉讼的对象既包括一般的民事主体,也包括国家行政机关。一般的民事主体,如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当其行为侵害了环境公共利益,而环境行政机构无力或不能干预时,即可成为环境公益诉讼的对象。国家行政机关未履行法定职责,构成了对环境公共利益损害的行政不作为时,也是环境公益诉讼的对象。3、环境公益诉讼的目的是维护环境公共利益。环境公益诉讼是与环境私益诉讼相对而言的。环境私益诉讼是为了私人利益提起的诉讼,即某种损害环境的行为直接损害到私人利益时,受害人针对加害人向法院提起诉讼的制度。而环境公益诉讼的起诉人不是因为自己的切身环境权益遭受侵害,而是因为环境公益受到损害或
    2012-04-22
    62人看过
  • 刑事诉讼质证制度研究/芦志锋
    style=\"margin-bottom:6px;\">刑事诉讼质证制度研究芦志锋[内容提要]本文首先对质证法律关系和质证制度作了局部的剖析,并对质证在刑事诉讼中的功能以及影响其功能发挥的情形作了初步的探讨,最后本文还对我国质证制度的现状作了一些分析,希望能为我国质证制度的完善尽一点微薄之力。[关键字]质证法律关系质证的功能诉讼环境质证,是指在庭审过程中由控辩双方对诉讼证据采取说明、反驳以及交叉询问等形式进行质询,以确认其证明力大小的诉讼活动。关于质证,我国《刑事诉讼法》第47条有规定:“证人证言必须在法庭上经过公诉人、被害人和被告人、辩护人双方讯问、质证,听取各方证人的证言并经过查实以后,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除此之外,最高人民法院于1998年通过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58条又进一步规定:“证据必须经过当庭出示、辨认、质证等法庭调查程序查
    2023-06-08
    412人看过
  • 刑事抗诉制度研究有何规定
    提出抗诉这是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各级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上级人民检察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如果发现确有错误,向同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从而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一种方式。它是人民检察院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方式。人民检察院认为同级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裁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提出抗诉:(一)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二)有确实、充分证据证明有罪而判无罪,或者无罪判有罪的;(三)重罪轻判,轻罪重判,适用刑罚明显不当的;(四)认定罪名不正确,一罪判数罪、数罪判一罪,影响量刑或者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五)免除刑事处罚或者适用缓刑、禁止令、限制减刑错误的;(六)人民法院在审理过程中严重违反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的。一、什么是刑事抗诉被害人认为刑事判决书的有问题,并提供证据证实该判决确实有错误,或者检察院对法院的刑事判决书有不同意见,同级检察院可以向上级检察院提起刑事抗诉。刑事抗
    2023-03-16
    414人看过
  • 民事诉讼法的效力研究
    1、对人的效力:我国的民事诉讼法适用于所有在我国领域进行民事诉讼的人。2、对事的效力:(一)《民法典》调整的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纠纷所发生的案件。(二)由《民法典》调整的婚姻关系、继承关系、收养关系纠纷所发生的案件。(三)由《经济法》调整的经济关系纠纷所发生的案件。(四)由《民法典》调整的合同关系纠纷所发生的案件。(五)由《劳动法》调整的部分劳动关系纠纷所发生的案件。(六)法律规定适用民事诉讼程序解决的其他案件。主要指特别程序和非讼案件。3、只要在我国的领域,并涉及触犯法律的案件,并且是在1991年4月9日之后,都可以适用于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二条,诉讼参与人或者其他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一)伪造、毁灭重要证据,妨碍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二)以暴力、威胁、贿买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者指使、贿买、胁迫
    2023-07-03
    426人看过
  • 破产债权确认诉讼制度研究
    >我国《企业破产法》改变了旧法将破产债权的审查权赋予、法院对实体争议一裁终局的不合理做法,规定债务人、债权人对管理人审核编制的债权表所记载的债权有异议的,可以通过民事诉讼的方式解决,即创设了破产债权确认诉讼制度。该诉讼制度是我国新破产法的最大创新和亮点之一,其意义和作用重大。但是,由于我国破产法、民事诉讼法立法对债权确认诉讼规定还不够完善,并且理论界对此鲜有研究,故在法律适用上,尚有许多复杂问题亟待明确。本文结合我国现行法律体例和诉讼法原理及国外立法例、判例和学说,予以论述,以期明确法律的适用。一、破产债权确认诉讼的概念、性质及其衔接适用1、破产债权确认诉讼的基本概念所谓破产债权确认诉讼,是指债务人、债权人对破产管理人审核记载的债权有异议的,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由法院以实体判决的形式审查确认有争议的债权。由于各国历史文化传统和立法技术的差异,对债权确认诉讼的概念、称谓也有所不同。如在日
    2023-06-09
    349人看过
  • 公司清算民事责任制度研究
    公司清算不仅是公司法人人格终止的必经程序,也是保护公司债权人利益的重要方式。我国《公司法》虽然规定了公司清算和解散程序,但是在公司清算民事责任方面却存在不足。我国公司法在清算民事责任方面的不足,经常在实践中引发争议,我国相关立法或司法解释应当对公司清算民事责任制度予以完善。因此,对公司清算民事责任研究有较重要的现实意义。主题词:公司清算民事责任公司解散之后,公司清算义务人负有及时对公司进行清算的义务。公司必须经过清算并在公司登记机关注销后,法人人格才终止。公司清算对公司人格的消灭和债权人利益保护都具有重要意义。一、公司清算的概念公司清算是指公司解散后,处分公司财产以及清理公司各项法律关系并最终消灭公司人格的行为和程序。除公司因合并、分立解散外,公司都必须进行清算,清算是公司最终消灭法人人格的必经程序。根据我国《公司法》和《破产法》规定,公司清算可以分为破产清算和普通清算。破产清算是在公司资
    2023-06-09
    77人看过
  • 公司监事制度研究
    有限责任公司
    一、监事制度概述公司监事制度是公司组织制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按照大陆法系的分权制作法,公司有三种专门的组织机构:股东会(大会)是公司的权力机关,董事会(包括经理层)是公司的执行机关,监事会是公司专门对董事会进行监督的机关。公司机关的组成体现了一定的职工民主管理作风。监事会是监察公司事务的监督机构,是指由股东大会和公司职工选举产生的监事组成的监督公司业务执行和财务状况的监督机关。监事会的法律地位因地而异。在中国,它与董事会并列,从属于股东大会;在德国,监事会是董事会的领导机关。从性质上讲,监事会是监督机关,是必设机关,还是一个常设机关。相对于股东大会,它又是一个从属机关。二、监事会的职权我国《公司法》对监事会的职权作了如下规定:(一)检查公司财务;(二)对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执行公司职务的行为进行监督,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公司章程或者股东会决议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提出罢免的建议;(三)当董事
    2023-02-28
    360人看过
  • 基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视角的土地征用制度研究
    [摘要]土地征用制度是经济发展方式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我国现行土地征用制度是形成目前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制度原因。因此,要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就必须改革现行土地征用制度,新型土地征地制度也必须符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关键词]经济发展方式;土地征用制度;改革[中图分类号]F301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36X(2008)12-0019-02近年来,因土地征用问题引发的社会矛盾较为突出,越来越被社会所关注。许多学者也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了一些富有建设性的建议。笔者试图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视角对土地征用制度进行分析。一、经济发展方式与土地征用制度(一)土地征用是我国农地非农化唯一合法途径土地征用是国家为了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将集体所有的土地转变为国家所有,并依法给予一定补偿的行为。在我国,集体所有的土地一般为农用地,而国家所有的土地一般为非农建设用地,
    2022-04-30
    70人看过
  • 居民----以国际税法为视角
    (一)国际税法确立居民概念的意义在国际上,不同社会形态的国家、同一社会形态在不同国家、同一国家在不同时期,由于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等背景的不同,对居民的称谓及法律界定各异。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国际经贸关系的发展和税法惯例的国际化,国际税法学界对居民这一概念已逐步达成共识,即按照一国法律,依住所、居所、管理场所或其他类似性质的标准,负有纳税义务的人,它既包括自然人,又包括公司和其他社会团体。国际税法上的居民的概念最初源自有关的国际税收协定。早期的国际税收协定曾规定其适用主体为公民或纳税人。但公民的概念限于国籍,具有较大的局限性,且公民的国籍国往往与公民取得的所得没有直接联系。而采用纳税人概念,则范围又过于宽广,难以确定,这是因为它实际上只按纳税人的纳税义务来规定协定的适用范围。既不考虑该纳税人是否属于缔约国任何一方的国家,又不考虑该纳税人是否居住在缔约国任何一方,故缺乏判定国际税收
    2023-06-05
    362人看过
  • 国内民商事仲裁司法监督制度研究
    目次一、引言二、撤销仲裁裁决制度(一)撤销仲裁裁决司法审查的范围(二)审理撤销裁决案件的法律程序(三)重新仲裁三、不予执行仲裁裁决制度(一)不予执行仲裁裁决司法审查的范围(二)关于仲裁裁决能否预先排除适用该制度四、二种制度之间的冲突及解决办法(一)二种制度的比较及冲突(二)解决办法五、立法建议一、引言国内民商事仲裁(以下简称种裁),是指纠纷当事人在自愿的基础上达成协议,将纠纷提交非司法机构的第三者审理,并作出对争议各方有拘束力的裁决的一种解决纠纷的制度或者方式、[1]作为一种制度化的司法外解决争议的方式,它与国家的诉讼制度和法院的司法活动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自仲裁与诉讼接轨以来,如何理顺仲裁与诉讼的关系,始终是民事诉讼理论和仲裁理论、司法实务中的重大课题、仲裁与诉讼的关系,实质就是仲裁与司法权的关系,或者说是仲裁机构与法院的关系,是指司法(或者法院)对仲裁的支持①和监督关系、法院对仲裁的监督
    2023-06-12
    294人看过
  • 刑事标准视角下的虚开案件研究
    虚开的税款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的,以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开的税款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认定为刑法第二百零五条规定的“数额较大”,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开的税款数额在二百五十万元以上的,认定为刑法第二百零五条规定的“数额巨大”,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的追诉标准是多少?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采取以下追诉标准:虚开的税款数额在一万元以上或者致使国家税款被骗数额在五千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虚开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是指有为他人虚开、为自己虚开、让他人为自己虚开、介绍他人虚开行为之一的,违反有关规范,使国家造成损失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零五条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虚开用于骗取出口退税、
    2023-07-11
    312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为什么研究减刑制度
      天津在线咨询 2022-07-21
      减刑只适用于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只要是被判处上述四种刑罚之一的犯罪分子,无论其犯罪行为是故意还是过失,是重罪还是轻罪,是危害国家安全罪还是其他刑事犯罪,如果具备了法定的减刑条件都可以减刑。减刑只能适用于特定的对象。依照我国刑法第78条之规定,减刑适用于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这里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和无期徒刑都属于自由刑的范围。其中,管制是限制
    • 从民事诉讼争议案由的角度分析
      西藏在线咨询 2022-10-07
      股权转让也属于买卖的范畴,一般的买卖是属于经济类的纠纷,但股权转让更多的是涉及商事。股权转让协议中不仅内容要合法,而且对于转让程序也是有要求,须符合公司法及公司章程的规定、而通常情况下,买卖合同中不涉及交易程序问题。
    • 新民事诉讼法制度之分析
      福建在线咨询 2022-10-20
      (二)设立执行审查裁决机构和明确异议诉讼审理机构笔者认为,根据新民事诉讼法第205条第3款的规定,人民法院执行局应设立执行实施、执行审查裁决和综合协调三个内设机构,真正实行执行实施权和执行审查裁决权分离,赋予执行审查裁决机构对执行程序中执行异议的审查和裁决权。对事实清楚,简单明了的执行异议,可由裁决法官独任并书面进行审理;对重大案件或者案情复杂的执行异议,应由裁决法官组成合议庭公开听证审查,有特殊
    • 民事诉讼法基本制度的法规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1-12-01
      民事诉讼有四个基本制度:合议、回避、公开审判和两审终审1、合议制度是指由三名以上审判人员组成的审判小组对案件进行审理。与独任制相比,独任制是指一名法官独立审理案件;2、回避是指法官和其他相关人员在法律规定的情况下不参与案件审理。;3、公开审判制度是指法院审理案件、宣告判决的制度;4、二审终审制度是指民事案件经两级法院审理后告知终结的制度。
    • 无效婚姻制度研究指什么
      海南在线咨询 2022-07-01
      婚姻无效是指当事人双方不具法定结婚条件或没有履行法定结婚程序而缔结的婚姻,不产生合法婚姻的法律效力。婚姻无效作为一种法律制度,是专门用来解决违法结婚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