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双方基于什么原因(自己写,也可以没有原因,直接写本协议),一切都由孩子父母双方自愿协商一致,为各自真实意思表示为准,只要不违反不危害孩子健康成长和法律规定就可以了
2、变更抚养权,孩子抚养权由父、母变更给母、父等。
3、抚养权变更后,没有抚养权的一方如何支付抚养费(自己约定)。
4、抚养权变更后,没有抚养权一方孩子如何探视(自己约定)。
一、不给抚养费是否还有探视权
不给抚养费也有探视权。
是否支付抚养费与探视权没有直接的联系。
抚养费是支付给孩子生活等方面的费用,照顾孩子的一方可以自己放弃,是和孩子住的一方的权利。
探视权属法定的权利,属于身份权的范畴,是基于父母子女关系而享有的身份权。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六条规定,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
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父或者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
二、抚养权不服上诉能改判吗
这个是可能改判的。夫妻离婚以后,孩子的抚养权是可以根据一方或双方抚养能力或情况发生改变而变更的。提出子女抚养权变更的建议后,可以先跟另一方协商一致,如果不能达成一致,可以选择上诉改判。拥有抚养权的一方因自身患有重大疾病或残疾没有能力为子女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拥有抚养权的一方长期在外工作不归家,不尽抚养子女的义务,或者是有虐待子女的行为,无法让孩子身心健康地成长;法院抚养权归属是基于充分保障孩子健康成长的前提下,因而假使十周岁以上的孩子提出要变更抚养权,随另一方生活,而另一方具备照顾子女的能力和条件,可予准许;有其他正当理由,可以收集相关证据,提出抚养权上诉改判。满足以上任一条件均可提出抚养权上诉改判。但上诉改判后法院会重新根据“子女最大利益原则”来判定孩子抚养权的归属。哪一方的条件和能力更能为孩子提供身心健康、良好成长的环境,就更有可能获得孩子的抚养权。
-
协议变更抚养权样本都包含哪些内容?
499人看过
-
小孩扶养变更协议
365人看过
-
变更扶养协议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350人看过
-
协议内容:遗赠与扶养
112人看过
-
遗嘱扶养协议的内容有法律效力吗
428人看过
-
股权变更转让协议的内容
206人看过
扶养通常概指各种社会关系中针对"弱者"所发生的经济供养和生活扶助,一般涵盖四个方面: (1)以国家为主体,在特定情形下体现社会福利的公力扶养,包括各种灾害救济、贫困救济、民政抚恤等; (2)以一定的社会组织、机构、单位为主体并逐步走向社会化... 更多>
-
变更协议包括什么,变更抚养协议有哪些内容?湖北在线咨询 2022-10-26一、变更抚养协议包括什么变更抚养权协议书是父母双方就孩子的抚养权问题,通过协商、自愿的方式,在孩子抚养权、抚养费、探望权等问题上达成一致后订立的协议。变更抚养权有二种方式:一是双方签订书面的协议,对抚养费等达成明确的内容并履行;二是到人民法院请求变更抚养关系,由人民法院裁决。如选择法院解决,需要提交双方身份证、户口本,孩子的户口本,离婚判决书,抚养权变更协议书,公证处要求提供的其他文件。人民法院对
-
离婚协议变更扶养权如何写,一般要注意哪些内容啊?西藏在线咨询 2022-12-16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叫做抚养权变更协议。抚养权变更协议即为孩子父母双方需要交换或者变更孩子的抚养权所拟定的一种书面协议。离婚后孩子的抚养权变更协议应该要写明变更条件,比如甲方或者乙方经济实力不足或者足以抚养孩子,以及可以提供对孩子更优秀的成长环境等。
-
孩子扶养权可以协议变更吗北京在线咨询 2022-10-18若双方都同意变更扶养权,双方可以签订一个变更协议,表明变更的事实就行了,双方签字就有效了,不用到法院起诉变更。若你认为他的抚养不适合孩子的成长,你可以起诉到法院要求变更。协议变更可以再去办理公证,办理该公证时,双方必须提交如下材料:(1)申请人双方的身份证、户口簿、离婚证、离婚协议;(2)小孩的户口簿、出生证;(3)草拟好的变更抚养权协议书。
-
能否单方变更遗赠扶养协议?江西在线咨询 2023-09-121、不可以。遗赠扶养协议是双方的法律行为,任何一方都不能随意变更或解除。如果一方要变更或解除,必须取得另一方的同意。 2、扶养人或集体组织无正当理由不履行,致协议解除的,不能享有受遗赠的权利,其支付的供养费用一般不予补偿;遗赠人无正当理由不履行,致协议解除的,则应偿还扶养人或集体组织已支付的供养费用。
-
扶养关系变更 有哪些规定安徽在线咨询 2023-08-29扶养关系有没有变更的可能性。抚养关系是可以变更的,根据司法解释的规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父母一方要求变更子女抚养关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因患严重疾病或者因伤残无力继续抚养子女;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不尽抚养义务或有虐待子女行为,或者其与子女共同生活对子女身心健康确有不利影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