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劫罪辨析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2-12-03 18:03:44 244 人看过

1.客体

属于复杂客体。既侵犯公私财产权利,又侵犯公民人身权利。这对于认定抢劫罪的既遂和未遂有重要意义。

2.对象

主要是动产。不动产不能成为本罪的对象。他人非法占有的财物也能成为本罪的对象。对抢动罪的犯罪对象主要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1)债权凭证在一定条件下也能成为抢劫罪的对象。即行为人与被害人之间存在债权债务关系,行为人抢劫债权凭证的目的是为消灭债权债务。如果与债权债务无关的人抢劫了债权凭证,则会因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而不认定为抢劫罪。

(2)抢劫特定财物行为的定性。

【1】违禁品。

违禁品能否成为本罪的对象,关键要看刑法是否已经专门规定了抢劫相关违禁品的犯罪,如果己规定,则不能成为本罪的对象,如刑法规定了抢劫枪支、弹药、爆炸物、危险物质罪。如果未规定,就可以成为本罪的对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抢劫、抢夺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两抢解释》)第7条规定,以毒品、假币、淫秽物品等违禁品为对象,实施抢劫的,以抢罪定罪;抢劫的违禁品数量刑情节予以考虑。抢劫违禁品后又以违禁品实施其他犯罪的,应以抢劫罪与具体实施的其他犯罪实行数罪并罚(不论是否成立牵连犯关系)。

【2】抢劫赌资、赃款赃物。

抢劫赌资、犯罪所得的赃款赃物的,以抢劫罪定罪,但行为人仅以其所输赌资或所赢赌债为抢劫对象,一般不以抢劫罪定罪处罚。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刑法的相关规定处罚。

【3】近亲属或者家庭成员财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成为抢劫罪的对象。

《两抢解释》第7条规定,为个人使用,以暴力、胁迫等手段取得家庭成员或近亲属财产的,一般不以抢劫罪定罪处罚,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刑法的相关规定处理;教唆或者伙同他人采取暴力、胁迫等手段劫取家庭成员或近亲属财产的,可以抢劫罪定罪处罚。

【4】抢劫信用卡的认定

抢劫信用卡,无论是否使用都认定为抢劫罪。抢劫信用卡后使用、消费的行为虽然具有一定的诈骗性质,但并非独立诈骗罪,而是为使抢劫的财产凭证转化为实际财物的行为,应视为事后不可罚行为。所以,抢劫信用卡并使用的,不构成信用卡诈骗罪,也不构成抢劫罪与信用卡诈骗罪的牵连犯。

但是否使用对抢劫罪数额的认定关系密切。根据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抢劫信用卡后使用、消费的,其实际使用、消费的数额为抢劫数额;抢劫信用卡后未实际使用、消费的,不计数额,根据情节轻重量刑。所抢信用卡数额巨大,但未实际使用、消费或者实际使用、消费的数额未达到巨大标准的,不适用“抢劫数额巨大”的法定刑。

【5】抢劫机动车的处理。

为抢劫其他财物,劫取机动车辆当作犯罪工具或者逃跑工具使用的,被劫取机动车辆的价值计入抢劫数额;为实施抢劫以外的其他犯罪劫取机动车辆的,以抢劫罪和实施的其他犯罪实行数罪并罚。

3.客观方面

抢劫罪在客观方面是复合行为,即由手段行为与目的行为组成。具体表现为行为人对公私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看护人或者持有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行劫取公私财物的行为。关键是要理解“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的含义。

(1)对暴力的理解。

【1】暴力的对象

必须是针对人实施,不包括对物实施。这是抢劫罪与抢夺罪的关键区别。抢夺行为是直椄对物使用暴力(对物暴力),并不是直接对被害人行使暴力。行为人实施抢夺行为时,被害人来不及抗拒,而不是被暴力压制不能抗拒。暴力通常针对财物所有人、保管人、看护人或者持有人实施,有时也可能针对在场的上述人的亲友。注意暴力的对象不限于财物的直接持有者,对有权处分财物的人以及其他妨碍劫取财物的人使用暴力的,也不影响抢劫罪的成立。但要求一定是为了劫财而使用暴力。

【2】暴力的程度。

抢劫罪中的暴力手段必须达到一定程度,即足以危及被害人身体徤康或者生命安全,致使被害人不能反抗或者不敢反抗的程度。

常见的暴力手段有:殴打、伤害、捆绑、禁闭等。如果以不足以抑制对方反抗的轻微暴力取得他人财物的,不能认定为抢劫罪中的暴力,而应认定为其他犯罪。

(2)对胁迫的理解。

【1】胁迫,是指行为人对被害人以立即实施暴力相威胁,实行精神强制,使被害人不敢反抗;如果以将来实施暴力相威胁的,以及以当场立即损毀名誉等非暴力内容进行威胁的,不成立抢劫罪。抢劫罪的胁迫行为有三个特征:

第一,胁迫内容的暴力性。

第二,胁迫行为实施的当场性。即胁迫是面对被害人直接发出的,如果胁迫不是当场面对被害人实施的,而是借助给被害人写信、让第三人向被害人转达等方式间接实施的,则属于敲诈勒索罪的犯罪手段。

第三,胁迫内容付诸实施的当场性。即行为人以如不答应其非法占有财物的要求就要当场实施某种暴力相威胁。

【2】胁迫行为多是赤裸裸的语言或者动作,但也可以通过潜在威胁的语言或者动作实施。实践中发生的行为人多人拦路围困他人,动手傁身,强取财物,但并未使用暴力,也未以明确的语言动作实施暴力威胁的案件,应认为这种案件的多人围困行为本身就表明了如果不答应取财要求就当场实施暴力的胁迫意图,构成抢劫罪。

(3)对其他方法的理解。

其他方法,是指行为人实施暴力、胁迫方法以外的其他使被害人不知反抗或不能反抗的方法。是否属于抢劫罪中的其他方法,关键是看该手段是否已使被害人丧失了控制自已财物的能力,丧失了抗拒他人劫取自已财物的意志自由和行动自由。例如,用药物麻醉,用酒灌醉,使用催眠术或用毒药毒昏等,致使被害人处于不知反抗或不能反抗的状态。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被害人处于不知反抗或不能反抗的状态必须是行为人故意造成的。如果行为人仅仅利用被害人熟睡、酣醉、昏迷等状态而秘密窃取财物的,应以盗窃罪论处。对于利用财物的所有人或者保管人在屋內并且不备之机或者将被害人骗进屋內,将屋门锁上、拧住、堵住,在财物所有人或者保管人知晓的情况下,非法拿走在屋外的财物的,也应认定力抢劫罪。对被害人显露生殖器,使被害人害怕后丢弃财物的,也构成抢劫罪。

(4)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都必须是在非法占有财物时当场使用,才能构成抢劫罪。如果行为人到现场后,由于主客观情况的变化,没有使用暴力、胁迫或其方法,就顺利地获取了财物,不能以抢劫罪论处,而是以犯罪实际取得的方法来定罪,其抢劫预备行为被吸收,不能单独定罪。如果犯罪分子还未着手实施其预谋的犯罪行为就被查获,或者刚一着手就被发现、制止而未得逞,应以犯罪的预备行为或者未遂行为的性质定罪。

(5)当场夺取财物包括从被害人手中夺取,也包括被害人被迫交出。

(6)对当场取得财物中“当场”的理解。

对当场取得财物中“当场”的理解不能过于狭窄,暴力、胁迫手段或者其他方法与取得财物之间虽持续一定时间,也不属于同一场所,但从整体上看行为并无间断的,也应认定为当场强行劫取财物。如甲用枪威逼在家的乙去单位给自已拿钱,尽管威胁实施的场所和取得财物的场所有一定距离,但仍是抢劫罪。

(7)抢劫罪中的手段行为与目的行为之间必须要有因果关系。

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与强行劫取财物之间要有因果关系,行为人使用暴力、胁迫等手段的目的必须是为了劫取财物。如果行为人不是基于强行劫取他人财物的目的而实施暴力等行为,在实施暴力行为后又见钱起意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则一般构成盗窃罪或者抢夺罪。这也表明强行劫取的目的必须是在暴力行为实施之前或者之中产生,才构成抢劫罪,如果非法与有他人财物的目的是在暴力实施之后才产生,则一般不构成抢劫罪,而是构成其他的犯罪。掌握这一点,对于正确认定同时存在杀人、伤害、强奸和取财行为,究竟定何罪具有关键的意义。

因此,《两抢解释》规定,行为人实施伤害、强奸等犯罪行为,在被害人失去知觉或者没有发觉的情形下,以及实施故意杀人犯罪行为之后,临时起意拿走他人财物的,应以此前所实施的具体犯罪与盗窃罪实行数罪并罚。

行为人实施伤害、强奸等犯罪行为,在被害人未失去知觉,利用被害人不能反抗、不敢反抗的处境,临时起意劫取他人财物的,应以此前所实施的具体犯罪与抢罪实行数罪并罚。司法解释的这一规定,在刑法理论上是有争议的。因为,在这种场各下,行为人的暴力行为既作为伤害、强奸行为犯罪构成的一部分,又作为抢劫罪犯罪构成的一部分,也就是一个行为,在两个犯罪构成中都是要件之一,这违反了禁止对同一个行为进行重复评价的原则。但司法解释既然这样规定了,就应当作为定罪量刑的依据。这一规定,可以理解为行为人在实施伤害、强奸等犯罪行为后,利用这一犯罪行为的余势而实施了强行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

4.主观方面

(1)故意内容。

抢劫罪在主观方面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但应注意,不应将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作为抢劫罪故意的全部內容。抢劫罪故意的完整表述是:通过暴力等手段强行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故意。

例外的情况是,在实行聚众打砸抢过程中,毁坏公私财物的,即使没有不法所有的目的,对首要分子也要以抢劫罪认定(参见《刑法》第289条)。

(2)因借贷或者其他财产纠纷,而强行扣押对方财物,或者强行索还借款、欠物的行为,不具备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不成立抢劫罪。《两抢解释》规定,行为人为索取债务,使用暴力、暴力威胁等手段,一般不以抢劫罪定罪处罚。构成故意伤害等其他犯罪的,依照故意伤害罪等规定处罚。

5.未成年人抢劫行为的认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6条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使用轻微暴力或者威胁,强行索要其他未成年人随身携带的生活、学习用品或者钱财数量不大,且未造成被害人轻微伤以上或者不敢正常到校学习、生活等危害后果的,不认为是犯罪。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具有前述规定情形的,一般也不认为是犯罪。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22日 10:05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入室抢劫罪刑法解析
    入室抢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入室抢劫,是犯罪分子利用各种方法侵入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居民住宅抢劫财产的犯罪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式抢劫公私财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入户抢劫情形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常见的入室抢劫案类型:因经济纠纷或其他矛盾引发的入室抢劫。事主或家庭成员在外与他人有经济纠纷或其他矛盾,对方纠集数人持凶器闯入事主家中,以解决问题为名抢劫财物,这类案件多有预谋。与赌博有关的入室抢劫。随意性极强的入室抢劫。作案人以上门服务,找人等借口骗事主开门后入室抢劫。这类案件多发生在工作日白天。作案人有的是直接或间接了解事主家中情况,有的则是“饥不择食”,闯到哪儿算哪儿,随意性极强。“随机应变”的变盗为抢。作案人入室盗窃作案时被事主或邻居发现,即变盗为
    2023-07-02
    201人看过
  • 盗窃罪和抢劫罪区别解析
    一、盗窃罪和抢劫罪区别解析盗窃罪和抢劫罪区别解析为:1.客观表现不同,盗窃罪是在财物控制人不备的情况下,以秘密窃取的方式将其财物拿走的;而抢劫罪则是以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直接从财物控制人手中劫取财物的;2.所侵犯的客体不同,抢劫罪侵犯的是公私财物所有权和他人人身权利。盗窃罪仅仅侵犯公私财物所有权。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二、盗窃罪立案标准一般盗窃案立案标准是1000元至3000元以上。个人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人民币1000元至3000元以上的,为数额较大;个人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人民币3万元至10
    2023-09-13
    367人看过
  • 抢劫罪的刑罚力度分析
    抢劫罪判刑如下: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抢夺公私财产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抢夺公私财产数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抢夺公私财产数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携带凶器抢劫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定罪处罚。犯盗窃、诈骗、抢劫罪,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威胁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定罪处罚。抢劫罪会被判刑吗1、抢劫是行为犯,只要有抢劫行为就会判刑。2、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3、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1)入户抢劫的;(2)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3)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4)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5)抢劫
    2023-07-07
    83人看过
  • 抢劫罪从犯的刑罚浅析
    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一)入户抢劫的(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三)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四)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五)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六)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七)持枪抢劫的(八)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的。抢夺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携带凶器抢夺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对于从犯,应当综合考虑其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以及是否实施犯罪实行行为等情况确定从宽的幅度。从犯,一般应当减少基准刑的30%~70%;犯罪较轻的,
    2023-07-05
    247人看过
  • 抢劫罪案例的判决分析
    犯了抢劫罪量刑标准:构成抢劫罪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1、入户抢劫;2、公共交通抢劫;3、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4、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5、抢劫造成重伤,死亡的;6、冒充军警抢劫;7、持枪抢劫;8、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抢劫罪会如何处罚?《刑法》(1)处罚:第二百六十三条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第二百六十九条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携带凶器抢夺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第二百八十九条聚众“打.砸抢”,致人伤残、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定罪处罚。毁坏或者抢走公私财物的,除
    2023-07-07
    275人看过
  • 抢劫罪加重的案例分析
    我国刑法明确规定了抢劫罪的加重情节。刑法规定中有八条加重情节,分别为入户抢劫;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多次抢劫或数额巨大的;抢劫致人重伤或死亡;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持枪抢劫;冒充军警人员抢劫;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以上八种情形即是抢劫罪的加重情节。抢劫罪的八种加重情节是什么8种加重量刑的抢劫罪情节是:入户抢劫;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抢劫银行等金融机构;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抢劫致人重伤、死亡;冒充军警人员抢劫;持枪抢劫;以及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一)入户抢劫的;(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三)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四)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
    2023-07-01
    437人看过
  • 抢劫罪的犯罪构成要素分析
    抢劫罪的犯罪构成要件是:1、本罪侵犯的对象是公私财产的所有权和公民的人身权利;2、本罪客观上表现为行为人当场对公私财产的所有者、保管人或者守护公私财产的行为;3、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4、本罪主观上表现为直接故意,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产的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抢劫罪构成要件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和公民的人身权利。对于抢劫犯来说,最根本的目的是要抢劫财物,侵犯人身权利,只是其使用的一种手段。正因为如此,本法把抢劫罪规定在侵犯财产罪这一章。无论犯罪嫌疑人是否取得财物,也不论被抢财物价值的大小。只要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并当场采取暴力或暴力相威胁手段,就构成抢劫罪。数额特别巨大和致人特别严重伤残或死亡只是本罪从重处罚的
    2023-07-03
    445人看过
  • 如何分辨非法拘禁罪与抢劫罪的区别
    一、法律解释不同。1、抢劫罪。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行将公私财物抢走的行为。从犯罪构成要件上看:该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和公民的人身权利。主观上其根本目的是要抢劫财物,侵犯人身权利只是其使用的一种手段。正因为如比,我国刑法把抢劫罪规定在侵犯财产罪这一章。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对公私财物的所有者、保管者或者守护者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对人身实施强制的方法,强行劫取公私财物的行为。当场对被害人身体实施强制性的犯罪手段,是抢劫罪的本质特征,也是它区别于盗窃罪、诈骗罪、抢夺罪和敲诈勒索罪的最显著特点。2、非法拘禁罪以拘押、禁闭或者其他强制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行为。从犯罪构成要件上看:该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身体自由权,是一种严重剥夺公民身体自由的行为。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并以剥夺他人人身自由为目的。侵害的对象,包括一切自然人,
    2023-04-13
    81人看过
  • 解析抢劫罪和偷窃罪的异同
    盗窃罪与抢劫罪最大的区别是表现在犯罪的客观方面。盗窃罪是在财物控制人不备的情况下,以秘密窃取的方式将其财物拿走,因而表现出行为的秘密性;而抢劫罪则是以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直接从财物控制人手中劫取财物,所以表现出行为的强制性、公开性和当场性。抢劫罪与故意杀人罪的区别(1)在抢劫过程中,使用暴力或者其它方法致人死亡的,不按故意杀人罪论处,也不以抢劫罪和故意杀人罪合并论处,应以抢劫罪定罪处刑。(2)如果出于复仇或者其它个人目的而杀死被害人后,遂乘机将其财物拿走的,不以能抢劫罪论处。因为行为人所实施的者杀人不是作为取得财物的直接手段,而是为了复仇或者出于其它个人目的,非法占有财物的意图是在杀人之后才产生的,所以构成两个独立的犯罪,即故意杀人罪和盗窃罪,实行数罪并罚。(3)在抢劫行为完成之后,行为人出于灭口或者其它目的而杀死被害人的,应定抢劫罪和故意杀人罪,按数罪并罚原则处理。(4)抢劫杀人与图财杀
    2023-07-02
    126人看过
  • 抢劫罪—司考真题答案解析
    甲深夜进入小超市,持枪胁迫正在椅子上睡觉的店员乙交出现金,乙说“钱在收款机里,只有购买商品才能打开收款机”。甲掏出100元钱给乙说“给你,随便买什么”。乙打开收款机,交出所有现金,甲一把抓跑。事实上,乙给甲的现金只有88元,甲“亏了”12元。关于本案,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A.甲进入的虽是小超市,但乙已在椅子上睡觉,甲属于入户抢劫B.只要持枪抢劫,即使分文未取,也构成抢劫既遂C.对于持枪抢劫,不需要区分既遂与未遂,直接依照分则条文规定的法定刑量刑即可D.甲虽“亏了”12元,未能获利,但不属于因意志以外的原因未得逞,构成抢劫罪既遂【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本题考核抢劫罪。选项A错误。入户抢劫的“户”,指的是供他人家庭生活的与外界相对隔离的住宅,超市不是生活场所,进入超市抢劫不属入户抢劫。选项B.C错误。根据司法解释的规定,抢劫罪既遂的标准是:具备劫取财物或者造成他人轻伤以上后果之一。既未
    2023-12-09
    121人看过
  • 辨析罪责与刑责
    一、罪责与刑责的含义罪责是罪内之责,是在犯罪的过程中产生的,其内涵是刑法上的行为人对其违法行为应受到的否定评价及其程度。因为罪责带有主观性,我们可以将它看作伴随客观违法行为而生的主观恶性。主观恶性越深,责越大,客观的违法行为遭到否定性评价的程度就越大。罪是罪责对违法行为的度量,其上限是因充足的罪责而对违法行为负全部责任,其下限是没有罪责而对违法行为不负责任。罪就是违法行为与罪责的整合,罪包含且只包含违法行为与罪责两个要素,因此缺乏罪责这个要素,或者缺乏对罪责概念的清晰界定,是不可能达到对罪的正确认识的。刑责是罪外之责,它不是犯罪行为人在犯罪过程中产生的责,而是以罪的实存为基础,表征着人身危险性因而说明犯罪行为人对其罪应承担否定性评价的程度。一定的罪须承担刑罚的量值主要由罪与刑责这两个要素决定,必要时也受刑事政策的影响。无论如何,刑责对量刑起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刑责这个要素,刑罚裁量直接面对
    2023-04-25
    228人看过
  • 入室抢劫罪的司法实践分析
    实践中的入室行窃往往是犯罪嫌疑人闯入居民住宅并实施抢劫的犯罪行为,情节十分严重。这种行为构成非法侵入房屋罪。相关规定非法搜查他人身体、房屋或者非法侵入他人住所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司法人员滥用职权,犯前款罪的,从重处罚。但从刑事案件的受理来看,一般的原则是只对抢劫罪从重处罚,不需要对非法侵入住宅罪和抢劫罪同时处罚。盗窃情节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一般入室抢劫杀人会怎么判数罪并罚,应判处死刑。根据《刑法》的有关规定: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罪】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二百六十三条【抢劫罪】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一)入户抢劫的;(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
    2023-07-01
    446人看过
  • 抢劫罪与敲诈勒索罪、绑架罪及寻衅滋事中强拿硬要行为之区别辨析
    抢劫罪与敲诈勒索罪、绑架罪及寻衅滋事中强拿硬要行为在主客观方面存在某种相似性,在司法实践中往往容易混淆,似有认真辨析的必要。一、抢劫罪与敲诈勒索罪在犯罪的客观方面存在以下差异:第一、在获取不法财物的手段的强度上后者远大于前者,前者表现为对被害人人身和财产安全的双重威胁,后者主要表现为一种精神上的强制。即使同是在胁迫的情况下,抢劫罪的胁迫是复合式的即胁迫与暴力是合二为一的,或是一种以暴力为后盾的胁迫;而敲诈勒索罪中的胁迫是单一性的,是为敲诈而胁迫,甚至表现为暗示或者通过第三者转告受害人。第二、在实现不利后果的时间上,抢劫罪表现为及时性即当场将某种不利后果由可能转为现实;而敲诈勒索罪在敲诈时往往设定了某种不利后果转为现实的时间间隔。这种时间间隔在一定程度上为被害人遭受物质或精神上的伤害提供了缓冲的余地,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其暴力强度弱于抢劫罪。有观点认为,抢劫罪与敲诈勒索罪的区别既不在于当场
    2023-06-11
    438人看过
  • 抢劫罪判刑标准及案例分析
    抢劫罪最高可能是死刑,最低三年。第一,单纯的使用暴力、威胁并胁迫或其他手段抢劫公私财物的,判刑会在三年到十年之间。第二,入户或于公共交通设施上抢劫的、抢劫金融机构的、抢劫多次或金额巨大的、假冒军警人士的、抢劫导致他人重伤或死亡的、拿枪的、抢劫军需用品或抢险、救灾、救济用品的,会在大于十年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抢劫罪入室抢劫怎么判刑入室抢劫伤人是法定刑升格条件,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一)入户抢劫的;(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三)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四)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五)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六)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七)持枪抢劫的;(八)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的。《中华人民共和
    2023-07-07
    151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辨析盗窃罪抢劫罪和抢夺罪的区别,有哪些规定
      山东在线咨询 2023-12-19
      盗窃罪一般表现为在受害人不知情的情况下对其财物进行占有控制的行为;而抢劫罪与抢夺罪则是公然对财物的所有权进行强行控制,不同的是抢夺罪仅对财物具有暴力行为,而抢劫罪则要求犯罪行为人对于受害人的人身也存在暴力行为。
    • 怎样分辨抢劫罪的共犯
      河北在线咨询 2023-06-29
      在行为人实施抢劫的时候,其他参与到抢劫过程中,为行为人的抢劫起了原因力、帮助力和作用力的一律认定为抢劫罪共犯。《刑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
    • 抢劫罪辨认标准是怎样的
      安徽在线咨询 2022-11-04
      抢劫罪认定标准是: 1、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和公民的人身权利; 2、客观方面为行为人对公私财物的所有者、胁迫或者其他对人身实施强制的方法,强行劫取公私财物的行为; 3、主体为年满14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4、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具有将公私财物非法占有的目的。
    • 抢夺罪和抢劫罪应如何如何辨别?抢劫罪和抢夺罪的具体规定又有哪些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10-15
      抢夺罪和抢劫罪应如何如何辨别?抢夺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乘人不备,公开夺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抢劫罪表现为行为人劫取财物一般应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具有“当场性”;绑架罪表现为行为人以杀害、伤害等方式向被绑架人的亲属或其他人或单位发出威胁,索取赎金或提出其他非法要求,劫取财物一般不具有“当场性”。那么,抢夺罪和抢劫罪的具体规定又有哪些?请看下文
    • 如何分辨抢劫罪的既遂与未遂
      江苏在线咨询 2023-06-30
      抢劫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行将公私财物抢走的行为。 抢劫罪侵犯的是复杂客体,既侵犯财产权利又侵犯人身权利,具备劫取财物或者造成他人轻伤以上后果两者之一的,均属抢劫既遂;既未劫取财物,又未造成他人人身伤害后果的,属抢劫未遂。据此,《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规定的八种处罚情节中除“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这一结果加重情节之外,其余七种处罚情节同样存在既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