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的地位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6-11 10:15:45 276 人看过

被害人一词源于拉丁文victma,原意有两种:其一是指宗教仪式上向神供奉的祭品;其二是指因他人行为而受伤或受阻碍的个人组织、道德或法律秩序。现代刑事诉讼法意义上,被害人是指被犯罪行为侵害人身、财产、民主权利或其他利益的人。它有以下特点:

(1)被害人是客观上受到了刑事犯罪行为的不法侵害,并造成了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利益损失的人。

(2)被害人是与不法侵害人相对应而存在的。如在自然灾害中也会给人们带来一些损失,但在这样的情形下只有受到损害的一方,却没有施害的一方,此时的受损害的一方并不是该意义上的被害人。

(3)被害人制度的救济性。基于有失应有得的自然法则,在现代社会中被害人因侵害受到的损失就理应得到补偿。被害人制度的设立就是通过一定的理性救济,使被害人心理达到一定的平衡,体现社会的公正,维护社会正常秩序。

刑事诉讼中的被害人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被害人泛指受犯罪行为直接侵害的人,包含公诉案件的被害人、自诉案件的自诉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狭义上的被害人仅指公诉案件的被害人。我国《刑事诉讼法》中的被害人采用广义上的概念。

一、古代刑事诉讼中的被害人的诉讼地位

在古代的刑事诉讼制度中,被害人的地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不同的经济、政治制度和对刑事诉讼目的、功能的不同认识,被害人也有着不同的地位。在古代的刑事诉讼中,一般采取着两种不同的刑事审判方式,分别是弹劾式和纠问式。弹劾式审判要求有人告诉或起诉法院才予以受理,主要施行于奴隶社会的古巴比伦、古希腊、古罗马共和国时期。在这种审判方式下被害人是刑事诉讼进程中的最主要因素,他掌握着启动刑事诉讼程序的权利。纠问式审判与弹劾式审判方式最重要的区别就是:纠问式审判对犯罪行为的追究不以被害人或其他人告诉为条件,司法审判机关依职权主动追究犯罪行为人的刑事责任,被害人没有刑事诉讼的主导权,也不再是当事人,而更类似于证人的身份。该审判方式主要适用于中央集权制的封建专制国家。

二、现代刑事诉讼中被害人的诉讼地位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胜利以后,资产阶级大力弘扬自由、民主和人权,对封建纠问式的审判方式进行了抨弃,注重了对当事人的权利保障,逐步建立了新型的现代刑事诉讼制度。由于西方各资本主义国家司法传统和制度的差异,被害人的诉讼地位也不尽相同。在现今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中,主要采用以下两种刑事起诉制度:一是国家独占起诉权,一切刑事案件都由国家提起公诉;二是国家起诉与私人起诉相结合,即公诉与自诉并存。在私人可以起诉的刑事起诉制度下,被害人享有当事人所享有的一切诉讼权利,在自诉案件中处于当事人的地位。在由国家独占起诉权的诉讼制度下,各国的差异较大,主要有以下两种:一、被害人具有刑事当事人的诉讼地位;二、被害人具有证人的诉讼地位。

三、我国刑事诉讼中被害人的诉讼地位

我国刑事起诉制度采取的是类似于上述第二种刑事起诉制度:以公诉为主,兼采被害人自诉。我国1996年修正的《刑事诉讼法》第82条第2项规定:当事人是指被害人、自诉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被告人。显然在我国的刑事诉讼立法上明确了被害人的当事人地位。但在我国刑事公诉、自诉、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中被害人的诉讼地位及权利是不尽相同的。以下就不同类案件中被害人的诉讼地位进行分别阐述:

(一)公诉案件中被害人的诉讼地位

公诉案件中,被害人的地位十分特殊,处于权利欠缺的控诉者的地位。为了维护社会的稳定,惩治犯罪,必然需要强有力的国家机关来对刑事犯罪行为进行刑事追究,在我国就是公、检、法等司法机关。检察机关是我国唯一的拥有公诉案件刑事起诉权的机关,但是依据宪法及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被害人也处于控诉者的地位,依法也享有对违法犯罪行为的控诉权。尽管他们控诉目的都是为了控诉犯罪,依法追究他们的刑事责任,但他们的侧重点是不同的,检察机关的控诉是为了证明犯罪,提出定罪量刑的意见,维护社会的公共利益,被害人的控诉则是为了证实犯罪,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在现代刑事诉讼制度的设定上,立法要求尽量体现控辩平衡,不让被告方或控诉方取得明显的诉讼程序优势,如果在刑事公诉案件中被害人享有完整的控诉权利,那么必然会导致控诉方的优势过于明显,就不能体现刑事诉讼程序上的公正。因此,在公诉案件的诉讼过程中被害人的控诉权利就必然是不完整、有限制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启动刑事诉讼程序的作用是有限的。在公诉案件中刑事案件的被害人在其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有权向有关部门进行控诉,要求追究违法行为人的刑事责任。但是这只能作为刑事立案材料的一种来源,是否刑事立案依旧由有关部门依据法律规定进行审查,才能决定。因此,被害人的刑事控诉只有在得到有关机关的支持和认可的情况下才能最终得以实现。

(2)在刑事审判阶段,被害人提出的指控主张产生的效力是有限的。在法庭审判中,被害人虽然可以提出与公诉机关不同的指控主张,但除非公诉机关接受建议而变更控诉,否则人民法院仍会在公诉机关的指控范围内作出相应的裁决,而不考虑被害人提出的控诉要求。

(3)被害人对未生效的判决、裁定不服,独立上诉的权利是有限的。被害人对未生效的判决、裁定不服不能直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只能要求检察机关提起抗诉,是否提起抗诉由检察机关决定,而检察机关则享有独立的上诉权。

在公诉案件中,被害人不仅扮演着一种控诉者的角色,而且被害人的陈述也是刑事审判中定罪量刑的重要证据之一。那么可不可以就此认为被害人也是证人的一种呢?当然是不可以的。尽管他们提供的都是言辞证据,但实际上在证人与被害人之间有着很大的区别:(1)参与诉讼的目的不相同。被害人参与诉讼的目的是为了控诉犯罪,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证人参与诉讼的目的只是为了查明案件的客观事实,并不是为了切身的利益。(2)被害人参与诉讼是一种诉讼权利,可以行使也可以放弃;而证人参与诉讼是履行公民的作证义务,不能放弃。(3)他们所作陈述的性质是不相同的。被告人的陈述有控诉的性质;证人的陈述只是对过去事实的一种再现陈述,并不具有控诉的性质。我国刑事诉讼法在对证据种类进行立法规定时,将被害人的陈述和证人证言分别规定是有其理由的。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7月10日 21:13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刑事犯罪相关文章
  • 胎儿在民事诉讼中的诉讼地位是怎样的
    胎儿不具备诉讼地位。公民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民事诉讼法》第十三条【自然人民事权利能力的起止】自然人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第十四条【自然人民事权利能力平等】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一律平等。第十五条【自然人出生和死亡时间的判断标准】自然人的出生时间和死亡时间,以出生证明、死亡证明记载的时间为准;没有出生证明、死亡证明的,以户籍登记或者其他有效身份登记记载的时间为准。有其他证据足以推翻以上记载时间的,以该证据证明的时间为准。第十六条【胎儿利益的特殊保护】涉及遗产继承、接受赠与等胎儿利益保护的,胎儿视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但是,胎儿娩出时为死体的,其民事权利能力自始不存在。
    2023-04-21
    389人看过
  •  被申诉人在申诉中的法律地位?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五十五条的规定,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可以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提出申诉。然而,案外人并不具备提起申诉的主体资格。通常情况下,只有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方可向法院提起申诉。但案外人认为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侵害了其合法权益,提出申诉的,人民法院应当审查处理。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五十五条的规定,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可以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提出申诉。然而,案外人并不具备提起申诉的主体资格。通常情况下,只有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方可向法院提起申诉。但案外人认为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侵害了其合法权益,提出申诉的,人民法院应当审查处理。2. 案外人的申诉权利案外人的申诉权利是指在某些司法程序中,除了当事人以外,其他人也有权提出申诉或者异议。这种权利的存在,旨在保障司法公正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按照我国法律规定,案外人的
    2023-08-19
    426人看过
  • 论海事国际惯例在中国法中的地位
    海事国际惯例本身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基于不同的研究视角和目的可能做出不同的界定。从国内立法与司法的视角探讨海事国际惯例的地位问题,应对其做出广义的解释,以确保实践中发挥调整作用的各种习惯做法等都可获得国内立法与司法的关注。在国际海事领域,既存在与调整跨国海上民商事关系有关的实体性以及冲突性国际惯例,也存在与处理跨国海上民商事纠纷有关的程序性国际惯例。海事国际惯例的演进因主权国家,以及旨在推动国际海事法统一的国际组织和民间团体等的参与,在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色。中国在海事国际惯例发展的各个阶段处于不同的地位。海事国际惯例不具有当然的法律约束力,其法律效力的取得依赖于国内立法或司法机关对其事实上的约束力的认可。外国立法与司法对海事国际惯例的认可通常采用直接或间接两种方式。现代国际商事仲裁领域中有关现代商人法与国内法关系的理论可以为国内法认可海事国际惯例提供可选择的模式,包括自动适用、自治适用以
    2023-06-06
    342人看过
  • 刑事诉讼法刑事被害人代理人
    刑事诉讼代理,是指代理人接受公诉案件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近亲属、自诉案件的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以及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委托,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参加诉讼,进行活动,由被代理人承担代理行为法律后果的一项法律制度。一、刑事诉讼中法律援助的条件刑事诉讼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民可以向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1、自诉案件的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案件被人民法院受理之日起,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诉讼代理人的。2、犯罪嫌疑人在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后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因经济困难没有聘请律师的。3、公诉案件中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自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诉讼代理人的。二、检察院会不会再自动联系受害者人民检察院自收到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材料之日起三日以内,应当告知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其近亲属、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人民法院自
    2023-03-13
    398人看过
  •  刑事诉讼中被害人采取法律行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三条的规定,受害人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需要满足五个条件。首先,受害人的法定代理人需要符合法定条件;其次,已经确定了明确的被告人;第三,提出了具体的赔偿要求和事实依据;第四,受害人的物质损失是由被告人的犯罪行为造成的;最后,该案件属于人民法院受理附带民事诉讼的范围。如果满足以上条件,受害人就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三条的规定,受害人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需要满足以下条件:1.受害人的法定代理人符合法定条件;2.已经确定了明确的被告人;3.提出了具体的赔偿要求和事实依据;4.受害人的物质损失是由被告人的犯罪行为造成的;5.该案件属于人民法院受理附带民事诉讼的范围。 受 害 人 起 诉 人 的 条 件 是 什 么 ?根据我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条规定,受害人起诉的条件包括以下几点:1. 与对方当事人或者第三
    2023-09-07
    376人看过
  • 论独资企业的诉讼地位
    个人独资企业的诉讼地位个人独资企业具有独立的诉讼地位《民事诉讼法》第四十八条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作为民事诉讼的当事人。”,民事诉讼的当事人不限于自然人和法人在实践中,个人独资企业、法人和自然人平等地参与市场交易,享有权利,履行义务。而在市场分工机制中,发挥着自己独特的作用。由此可见,《民事诉讼法》中的“其他组织”条款适用于个人独资企业。同时,在最高法出台的一系列适用意见中,其他组织被解释为依法登记领取营业执照的私营企业和合伙企业其次,个人独资企业可以作为原告,被告和共同被告与投资者。对于这一说法,我们的理解是。根据法律规定,个人独资企业以其独立资产承担无限责任。个人独资企业资不抵债时,投资者以个人财产对其承担无限责任。因此,具有自身资产独立性的个人独资企业,即具有民事责任能力,足以作为诉讼的原告和被告。同时,作为个人独资企业的补充负责人。个人独资企业投资者可以作为共同被告参与相
    2023-05-07
    435人看过
  • 委托诉讼代理人在民事诉讼中的法律地位怎么样
    委托诉讼代理人的代理权限,来源于当事人、法定代表人或法定代理人的委托,因此委托诉讼代理人只能在被代理人授权的范围内实施诉讼行为。只有在被代理人授权范围内实施诉讼代理行为,其行为的法律后果才能由被代理人承担。当事人在诉讼中的权利,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实体权利或与实体权利密切相关的诉讼权利,如代为承认、放弃、变更诉讼请求;另一类是纯粹的诉讼权利或与实体权利关系不密切的诉讼权利,如申请回避。对于前一类权利,由于与当事人的利益关系密切,因此民事诉讼法规定,对这类权利,需要被代理人特别授权。所谓特别授权,是指被代理人对涉及自己的实体权利的处分事项,专门、明确地授予诉讼代理人特定权限。在诉讼代理实务中,有的委托书只笼统地写上“代理诉讼”、“特别代理”、“全权代理”,这都是不正确的。对此,《民诉意见》第69条专门规定,授权委托书仅写“全权代理”而无具体授权的,诉讼代理人无权代为承认、放弃、变更诉讼请求,
    2023-06-14
    317人看过
  • 关于刑事诉讼中对被害人质证的思考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四十二条规定了七种证据可以作为刑事案件定案的根据。同时还规定这七种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对于如何查证这些证据,《刑事诉讼法》对每种证据的规定是不同的,其中对物证、书证、鉴定结论(鉴定人出庭的除外)、勘验、检查笔录、视听资料,只要求在庭审中出示,听取各方当事人意见后,法庭便可以审查确认这些证据的法律效力。而对证人证言、被告人供述和辩解两种证据的审查,《刑事诉讼法》却做了更具体的规定。对证人证言规定要求在庭审中经过公诉人、被害人和辩护人质证,听取各方当事人意见后审查确认证明效力。辩护人和被告人也有权要求证人出庭以便对其质证。据此可见,在立法上对证人证言的审查可以让各方当事人充分地行使诉讼权利,法庭对证人的审查也是严谨的,《刑事诉讼法》对被告人供述和辩解审查的规定更为严格,因为庭审的主要内容就是对被告人进行讯问,无疑对被告人的供述和辩解、审查是最慎重最充分
    2023-04-25
    338人看过
  • 公诉案件中被害人地位评析
    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二条第二项规定:“当事人”是指被害人、自诉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被告人,明确赋予了被害人的当事人地位,并且“从保障人权和健全法制的高度,对被害人的诉讼地位、诉讼权利,以及合法权益的保护都有新的规定。”(注:程荣斌:《从保障人权的高度规定的被害人的诉讼权利》,《政法论坛》,1996年第4期。)应当说,该法对被害人诉讼权利的规定是比较符合我国的国情的,但从应然的角度来看,这些规定仍没有真正体现被害人的当事人地位,难以全面地保护被害人的合法权益。本文拟对国家追诉犯罪的权力与被害人控诉犯罪的权利、被害人的诉讼权利与被告人诉讼权利两个方面进行比较,藉此对公诉案件中被害人的法律地位进行剖析和评价。一、保护国家利益和保护被害人利益应当兼顾,国家追诉犯罪的权力与被害人控诉犯罪的权利应当互相制约对刑事诉讼的历史作一回顾,不难发现被害人地位的历史变化轨迹,它经历
    2023-06-11
    429人看过
  •  被害人能否以单位名义参与刑事诉讼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被害人在诉讼中被视为当事人,并获得了相应的诉讼权利。这既适用于自然人被害人,也应适用于单位被害人。作为被害人的单位在公诉案件诉讼程序中应与自然人被害人一样,拥有诉讼主体的资格,成为案件的当事人。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被害人在诉讼中被视为当事人,并获得了相应的诉讼权利。这既适用于自然人被害人,也应适用于单位被害人。换言之,作为被害人的单位在公诉案件诉讼程序中应与自然人被害人一样,拥有诉讼主体的资格,成为案件的当事人。 单 位 在 公 诉 案 件 中 应 如 何 参 与 ?在公诉案件中,单位可以作为当事人参与诉讼。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六条规定,单位可以在公诉案件中作为当事人参与诉讼,但需要提交书面意见。公诉人、当事人或者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均可以提出意见。单位在公诉案件中提出意见,应当提交书面意见,并说明理由。公诉人、当事人或者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经审
    2023-09-04
    229人看过
  • 单位可以作为被害人参与刑事诉讼吗
    我国《刑事诉讼法》将被害人确立为当事人,并赋予其一系列的诉讼权利。这既适用于自然人被害人,也应适用于单位被害人。换言之,作为被害人的单位在公诉案件诉讼程序中应与自然人被害人一样,拥有诉讼主体的资格,成为案件的当事人。这一判断的理由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1、单位被害人的实体权益遭受了侵害,刑事诉讼的进行使它的权益处于待判定的状态。一般而言,单位被害人被犯罪行为所侵害的,不仅有经济上的利益,还有名誉、信誉、机会乃至生存能力等方面的权益。与自然人相同,受害的单位有着强烈的追诉犯罪和使加害者受到合法的报应这样一种愿望和要求,而不仅仅拥有要求赔偿的欲望它的这些愿望和要求能否得到司法机关的承认和维护,取决于被追诉者能否被追究刑事责任。因此,刑事诉讼的进行客观上使单位被害人的实体权益处于待判定的状态,它的实体权益也会受到刑事诉讼结局的直接影响。在此情况下,被害单位必须拥有诉讼主体资格,充分而有效地参与到诉
    2023-02-17
    338人看过
  • 自诉案件中被害人地位是怎样的
    被害人享有当事人所享有的一切诉讼权利,在自诉案件中处于当事人的地位。刑事诉讼中的“被害人”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被害人泛指受犯罪行为直接侵害的人,包含公诉案件的被害人、自诉案件的自诉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狭义上的被害人仅指公诉案件的被害人。我国《刑事诉讼法》中的被害人采用广义上的概念。刑事诉讼法意义上,“被害人”是指被犯罪行为侵害人身、财产、民主权利或其他利益的人。它有以下特点:(1)被害人是客观上受到了刑事犯罪行为的不法侵害,并造成了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利益损失的人。(2)被害人是与不法侵害人相对应而存在的。如在自然灾害中也会给人们带来一些损失,但在这样的情形下只有受到损害的一方,却没有施害的一方,此时的受损害的一方并不是该意义上的被害人。(3)被害人制度的救济性。基于“有失应有得”的自然法则,在现代社会中被害人因侵害受到的损失就理应得到补偿。被害人制度的设立就是通过一定的理性救
    2023-04-21
    407人看过
  • 试论德、日刑法中犯罪过失在犯罪论体系中的地位
    在德、日刑法理论上,犯罪过失虽被认为是同故意地位相同的犯罪心理、主观要素,是值得非难的主观心理态度,但在犯罪论体系中的地位,却经历了一个相当复杂的演变过程。考察德、日刑法理论上犯罪过失在犯罪论体系上的地位,对于深化我国刑法中犯罪过失的理论研究是有益的。要考察德、日刑法中犯罪过失在犯罪论体系中的地位则有必要概括了解德、日刑法中关于犯罪成立的一般学说。一、犯罪成立要件的一般学说德、日刑法中犯罪成立要件的学说,是针对形式上的犯罪而言。该学说,是18世纪初期,由德国刑法学家贝林格(Beling)提出构成要件系统理论,由后继的刑法学家M.E.迈耶(MaxEmstMager)、麦兹格(Ed-mndMezger)等人奠定的。无行为则无犯罪,行为是犯罪的上位概念,然而行为具备什么样的条件才是犯罪,在德、日刑法理论上存在着三分法、四分法和五分法的区别。三分法认为,犯罪是具备符合构成要件符合性、违法性、有责性
    2023-04-22
    182人看过
  • 委托诉讼代理人在民事诉讼中处于一种什么样的诉讼地位?
    委托诉讼代理人权限来源于委托人的授权,因此其代理的事项和代理权限的范围都取决于委托人的授权。委托人的授权有一般授权和特别授权两种,一般授权是指委托诉讼代理人完成一般的诉讼行为,这些行为一般不直接涉及委托人实体利益,如调查收集、提供证据,申请回避,提出管辖权异议等,特别授权是指诉讼代理人完成某些重要的、涉及委托人实体利益的诉讼行为,如代理当事人承认、放弃、变更诉讼请求,进行和解,提起反诉或者上诉等,委托人作特别授权时,必须在授权书上写明具体的事项,若委托人在授权书上仅写明全权代理而无具体授权的,应视为一般授权。委托诉讼代理人只能在当事人授权范围内代理进行诉讼活动,其超越代理权限所实施的诉讼行为,除非得到被代理人的事后追认,否则便属于无效诉讼行为,由其自行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
    2023-06-06
    468人看过
换一批
#犯罪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刑事犯罪是指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劳动群众集体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 更多>

    #刑事犯罪
    相关咨询
    • 刑事诉讼中被害人的诉讼代理人在刑事诉讼中的权利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河北在线咨询 2022-02-15
      被害人的诉讼代理人在刑事诉讼中只能代理行使法律赋予被害人全部或部分的诉讼权利。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的权利主要有:(1)在起诉阶段,有权向检察人员反映对案件的意见。对不起诉的决定被害人如果不服,有权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2)在法庭上公诉人宣读起诉书后,被害人可以就起诉书指控的犯罪事实进行陈述,经审判长许可,可以向被告人、证人、鉴定人发问。对在法庭上出示或宣读的物证、证人
    • 论上诉状中第三人的地位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8-10
      第三人进行民事上诉时,要在上诉状中写清原告和被告信息,写明上诉请求,并罗列出事实与证据希望我的答复对你有所帮助
    • 刑事诉讼中被害人的损害赔偿责任
      云南在线咨询 2022-03-16
      【法律意见】承担因为犯罪行为造成的损害。【法律依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一条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如果是国家财产、集体财产遭受损失的,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的时候,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 刑事诉讼中,被害人或近亲属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未提起民事诉讼怎么办
      辽宁在线咨询 2022-01-24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以下简称刑诉法解释)第一百零一条,人民法院审理附带民事诉讼案件,可以进行调解,或者根据物质损失情况作出判决、裁定。而对于刑事诉讼中没有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刑诉法解释第一百六十四条规定,被害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未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另行提起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可以进行调解,或者根据物质损失情况作出判决。也就是说,被害人因人身
    • 简述刑事诉讼基本原则在刑事诉讼法中的地位与价值;
      台湾在线咨询 2022-10-19
      一、先答基本原则的含义二、基本原则包涵了什么原则三、可以参考法理方面的说法,什么原则的基础地位了,指导思想和出发点了。什么对法律制定和法律规则的理解有指导意义了,可以作为疑难案件的断案依据了,审判依据了。四、总说基本原则的好处简述,这几点加起来也差不多了吧。。。再找找专业书籍参考着答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