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程质量保修范围和内容
按照《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及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管理规定,双方约定由施工单位在质量保修期内,承担本工程的质量保修责任。
质量保修范围包括:
(一)本工程施工单位全部施工范围内的市政道路、桥梁、排水工程以及双方约定的其他项目。
(二)由施工质量引起的施工质量问题和由此引发的工程、设施的损坏。
二、桥梁工程质保年限一般为多长时间
双方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及有关规定,约定本工程的质量保修期如下:
(一)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房屋建筑的基础工程和主体结构工程,为设计规定的该工程的合理使用年限;
(二)屋面防水工程、有防水要求的卫生间、房间和外墙面的防渗漏为5年;
(三)电气管线、给排水管道、设备安装和装修工程为2年;质量保修期自工程竣工验收合格之日起计算。
三、质量保修责任
(一)属于保修范围、内容的项目,施工单位应当在接到保修通知之日起7天内派人保修。施工单位不在约定期限内派人保修的,建设单位可以委托他人修理。
(二)发生紧急抢修事故的,施工单位在接到事故通知后,应当立即到达事故现场抢修。
(三)对于涉及结构安全的质量问题,应当立即向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报告,采取安全防范措施;由原设计单位或者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设计单位提出保修方案经建设单位组织审核后由施工单位实施保修。
(四)质量保修完成后,由建设单位组织验收。
四、保修费用
在工程保修范围和保修期限内发生的质量问题,由施工单位义务保修,并对造成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但因不可抗力或使用不当造成的质量缺陷,不属保修范围。
五、其他双方约定的其他工程质量保修事项
东西的质量以及后续的质保一直都是人们很注重的问题,不论是买的小的器具或者民用工程还是商业工程质量和质保。不同的工程分类质保期也是不同的,市政桥梁工程质保期更是如此
-
桥梁施工资质
327人看过
-
桥梁建筑工程的保修期多长?质量保证金如何退还
459人看过
-
做好桥梁工程质量评比
154人看过
-
房屋维修工程一般保修期限多长时间
301人看过
-
桥梁工程施工
241人看过
-
鼻梁骨骨折一般多长时间能好
121人看过
所谓不可抗力,是指合同订立后发生的,当事人订立合同时不能预见的,且不能避免和不能克服的导致合同不能履行或不能按期履行的客观现象。 不可抗力的范围包括以下三种情况: (1)自然灾害。如地震、台风、洪水、旱灾、海啸等。 (2)政府行为。... 更多>
-
工程施工保质期限多长时间辽宁在线咨询 2022-11-07《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四十条: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建设工程的最低保修期限为: (一)基础设施工程、房屋建筑的地基基础工程和主体结构工程,为设计文件规定的该工程的合理使用年限; (二)屋面防水工程、有防水要求的卫生间、房间和外墙面的防渗漏,为5年; (三)供热与供冷系统,为2个采暖期、供冷期; (四)电气管线、给排水管道、设备安装和装修工程,为2年。 其他项目的保修期限由发包方与承包方约定。 建设
-
居间合同保存年限为一年,保存期限为多长时间云南在线咨询 2021-11-23房地产中介服务合同的保存期不少于五年。根据《房地产经纪管理办法》第二十六条,房地产经纪机构应当建立业务记录制度,如实记录业务情况。房地产经纪机构应当保存房地产经纪服务合同,保存期不少于5年。《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第二十五条规定,房地产开发企业委托中介服务机构销售商品房的,受托人应当是依法设立并取得营业执照的房地产中介服务机构。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与受托房地产中介服务机构签订书面委托合同,并载明委托期
-
建设工程质保金的退还期限通常为多长时间?天津在线咨询 2025-01-05根据《建设工程质量保证金管理办法》的规定,退还建设工程质保金的最长期限是拿到申请后28天。发包人在接到承包人返还保证金申请后,应于14天内与承包人一起按照合同约定的内容进行核实。如果发包人没有异议,就应按照合同的约定将保证金返还给承包人。在招标文件中,发包人应该明确保证金预留和返还的内容。
-
您好,咨询一下工程保修期限一般多长时间香港在线咨询 2024-09-20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建设工程的最低保修期限为: (一)基础设施工程、房屋建筑的地基基础工程和主体结构工程,为设计文件规定的该工程的合理使用年限; (二)屋面防水工程、有防水要求的卫生间、房间和外墙面的防渗漏,为5年; (三)供热与供冷系统,为2个采暖期、供冷期; (四)电气管线、给排水管道、设备安装和装修工程,为2年。 其他项目的保修期限由发包方与承包方约定。 建设工程的保修期,自竣工验收合格之日起
-
建设工程诉讼时效一般为多长时间?海南在线咨询 2022-05-15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的诉讼时效是三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 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则诉讼时效中断,诉讼时效期间从中断、有关程序终结时起重新计算: (一)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 (二)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 (三)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 (四)与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