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机构引起的侵权诉讼,由医疗就医疗行为是否有过失以及过失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
代理医方的律师首当确认医患关系发生且未超过诉讼时效,而后决定在举证期限内主动提出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申请,证明医方无过失行为或过失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无因果关系,以免发生举证不能。如患方提起违约之诉的,医方没有举证倒置的义务。
患方举证责任
患方就是否存在医患关系,损害结果及损害结果射击的经济赔偿的范围,项目,数额等承担举证责任。
代理患方的律师首当完成医患关系,损害结果的举证,在此基础上,还要完成对经济赔偿数额进行举证,举证前应当注意确定合理的赔偿预算,不能发生漏项。当医疗尚未终结或情势复杂造成预算困难时,当可保留相应的诉权,避免举证不力。此外,在过失及因果关系方面,虽然举证责任倒置,但主动举证更具有说服力。
当事人举证期限
当事人对举证期限协商一致的,经法院许可;法院指定的举证期限不得超过三十日,自当事人受到案件受理通知书和应诉通知书的次日起计算。当事人应当在举证期限内向法院提交证据材料,不提交的,视为放弃举证权利。
医疗事故罪的举证责任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64条规定的谁主张,谁举证原则以及最高法院证据规则,作为患者应承担接受医疗单位治疗护理和损害结果存在的证据有:
(1)、在医疗单位治疗的病历及相关票据;
(2)、在治疗过程中的体温单、化验单以及医学影像、拍片、检查资料;
(3)、输液、输血、注射、药物等引起不良后果,现场实物;
(4)、身体受到损害后所造成的后果;
(5)、医疗单位所在居民平均生活水平情况;
(6)、如果患者构成伤残的,还须提供权威部门的伤残等级鉴定书;
(7)、其他用来证明在医疗过程中接受治疗所造成的损失以及侵害结果的存在所造成的损失等有关证据材料。
相关阅读:
医疗事故赔偿中的举证责任
按照国务院《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条之规定: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人民法院审理医疗事故赔偿案件,一般都是把它作为侵权案件处理的。审理中通常要涉及四个方面的证据要件,即侵权行为、被告方过错、医疗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有因果关系及损害后果。但在发生医疗纠纷时,由于大部分的证据都掌握在医者手中,患者很难取证。
为使患者群体有更大的空间来维护自己的权利,2002年4月1日实施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四条(八)项规定:因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由医疗机构就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及不存在医疗过错承担举证责任。这就意味着因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实行因果关系推定和过错推定,实行举证责任倒置。受害人在因果关系和过错的要件上不必举证证明,而是由法官推定,受害人只需证明自己在就医期间受到损害。如果医疗机构认为自己的医疗行为与受害人的损害事实之间没有因果关系,或自己没有过错,可以举证证明自己的主张,推翻因果关系或过错,不承担责任,否则,因果关系推定或过错推定成立。
具体情况,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分析:
(一)医疗事故赔偿责任构成中的因果关系推定
医职过失行为与患者人身损害后果之间必须具有因果关系,才能构成医疗事故赔偿责任。因此,患者的损害后果必须是医疗机构的医疗违法行为所致。按照最高人民法院上述司法解释,医疗事故赔偿责任的因果关系实行推定。
实行因果关系推定,就意味着受害人在因果关系的要件上,就不必举证证明,而是由法官实行推定。受害人只要证明自己在医院就医期间受到损害,就可以向法院起诉,不必证明医院的医疗行为与损害后果有因果关系;同时也不必证明医院一方的过错,因为过错也是实行推定的。由于这种因果关系是推定的,因而,还应当在损害事实与医疗行为之间排除其他可能性。当确定这种损害事实没有任何其他原因所致可能时,即可断定该种医疗行为是损害事实的原因,即推定因果关系成立。
(二)医疗事故赔偿责任构成中的过错推定
医疗事故赔偿责任适用过错责任原则,因而,构成医疗事故赔偿责任,必须具备主观过错的要件。没有过错,就没有赔偿责任。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规定,对医疗事故赔偿实行过错推定,保护受害人的权利。
医疗事故的主观过错表现为行为人在医疗活动中的过失。首先,医疗过失表现在负有诊疗护理职责的医护人员主观状态中。医疗机构作为责任人,也应具有过失,但这种过失是监督、管理不周的过失,采取推定形式。其次,医疗过失只包括过失,不包括故意,如果在医疗过程中包括过失,不包括故意,如果在医疗过程中故意致害患者的,则构成伤害罪或者杀人罪,不能再以医疗事故对待。医疗过失的形式,既可以是疏忽,也可以是懈怠,总之都表现为对自己应尽的注意义务的违反。
(三)医疗事故赔偿案件中的举证责任倒置
举证责任倒置,是特殊侵权领域实行的过错推定原则的衍生特征,即当原告受到侵害时如果被告不能证明自己无过错,就推定被告有过错。这实际是将民事责任的主观要件的举证倒置,即只要求患者证明医疗事故的客观要件,同时推定医疗机构有过错。如果医疗机构不能证明自己的医疗行为没有过错,则他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反之,如医方能够提出足以证明其没有过错的反证,则医方不承担赔偿责任。
医疗机构能够证明自己的医疗行为与患者损害之间没有因果关系,医护人员和医疗单位没有过错,医疗单位就不承担侵权责任。
-
医疗事故争议经医患双方
101人看过
-
控辩双方存在争议的证据怎样处理
89人看过
-
医疗事故争议中的证据:如何收集和保存?
60人看过
-
医患双方该如何处理医疗事故
199人看过
-
医疗事故双方在举证过程中有何注意事项
277人看过
-
什么是解决医疗事故争议的重要证据?
66人看过
在刑事诉讼中,举证责任是公诉案件的公诉机关(检察院)和自诉案件的自诉人(被害人)依法应当承担的证明责任。 公诉案件的检察院负责举证,公安机关有侦查权,公安机关收集的证据可以作为检察院举证的材料,但公安机关没有向法庭举证的资格。... 更多>
-
事故医疗医疗争议到底怎么处理香港在线咨询 2023-10-29发生医疗事故争议时,死亡病例讨论记录、疑难病例讨论记录、上级医师查房记录、会诊意见、病程记录应当在医患双方在场的情况下封存和启封。封存的病历资料可以是复印件,由医疗机构保管。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十六条发生医疗事故争议时,死亡病例讨论记录、疑难病例讨论记录、上级医师查房记录、会诊意见、病程记录应当在医患双方在场的情况下封存和启封。封存的病历资料可以是复印件,由医疗机构保管。
-
发生医疗事故争议的如何解决,如何处理医疗事故中医疗事故赔偿纠纷陕西在线咨询 2022-05-03申请医疗行政部门调解,如对是否构成医疗事故存在争议,则主动申请医疗事故鉴定;在鉴定结论作出后,可以协商或由医疗行政部门主持调解。已确定为医疗事故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医疗事故争议双方当事人请求,可以进行医疗事故赔偿调解。调解时,应当遵循当事人双方自愿原则,并应当依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规定计算赔偿数额。医患双方合意共同书面委托医方所在地的区或县医学会进行医疗事故初次鉴定或省、直辖市医学会进行医疗事故
-
医疗纠纷中,如何在争取医疗事故证据中取得满意结果的关键证据材料山西在线咨询 2022-02-14众所周知,医疗官司难打。原因很多,其中之一便是病人及其家属难以收集和取得证据。病人及其家属能否收集和取得充足的证据材料,是其能否在医疗事故纠纷中取得满意结果的关键:(1)争取尽早封存病历。病历是病情发展的记录,是确认医疗事故单位诊疗措施是否正确、有无医疗过失的重要证据,在司法审判中也应当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书证材料。尽管病历封存后,病人仍无法看到病历,但基本保证医院无法篡改病历,使病历起到应有作用。(
-
在处理医疗事故争议时,病历的记录与呈现方式澳门在线咨询 2024-11-15在医疗事故的争议出现时,需要封存并启封死亡病例讨论记录、疑难病例讨论记录、上级医师查房记录以及会诊意见、病程记录。这些资料应当保存在医患双方在场的情况下,并由医疗机构进行保管。
-
医患双方协商解决医疗事故争议的该由哪一方申请医疗事故鉴定四川在线咨询 2023-03-09根据我国《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第九条的规定,双方当事人协商解决医疗事故争议,需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应共同书面委托医疗机构所在地负责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