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私生子来说,在法律意义上与婚生孩子的权益是一样的。通常两周岁以下一般由女方取得抚养权。两周岁以上优先考虑条件较好的一方。对于两周岁以上的未成年私生子女,如果父方和母方均要求取得抚养权的,则法院会严格地按照“有利于子女健康成长”的原则确定私生子女抚养权的归属。对于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私生子女,应当考虑其本人的意见。
未婚先孕孩子归谁抚养权
最高院关于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的规定办理即由哪一方抚养,应双方协商;协商不成时,应根据子女的利益和双方的具体情况判决。具体情况如下:
(一)两周岁以下的子女,一般随母方生活。母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随父方生活:
1、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病或其它严重疾病,子女不宜与其共同生活的;
2、有抚养条件不尽抚养义务,而父方要求子女随其生活的;
3、因其他原因,子女确无法随母方生活;
(二)父母双方协议两周岁以下子女随父方生活,并对子女健康生活无不利影响的,可予准许。
(三)对两周岁以上未成年人的子女,父方和母方均要求随其生活,一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予优先考虑:
1、已做绝育手术或因其它原因丧失生育能力的;
2、子女随其生活时间较长,改变生活环境对子女健康成长明显不利的;
3、无其他子女,而另一方有其他子女的;
4、子女随其生活,对子女成长有利,而另一方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或者有其他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情形,不宜与子女共同生活的。
(四)父方与母方抚养子女的条件基本相同,双方均要求子女同其共同生活,但子女单独随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共同生活多年,且祖父母或外祖父母要求并且有能力帮助子女照顾孙子女或外孙子女的,可作为子女随父或母生活的优先条件予以考虑。
(五)父母双方对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子女随父或随母生活发生争执的,应考虑该子女的意见。在有利于子女利益的前提下,父母双方协议轮流抚养子女的,可予准许。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八十四条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
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
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
未婚先孕宝宝归谁抚养,法律是如何规定的
377人看过
-
2024法律规定未婚先孕宝宝具体归哪一方抚养
51人看过
-
恋爱与婚姻法:未婚先孕宝宝权益规定
484人看过
-
未婚先孕宝宝的权益如何界定?
96人看过
-
未婚先孕宝宝二个月能离婚吗
291人看过
-
宝宝抚养权规定多长时间
90人看过
未婚先孕生的孩子属于非婚生子女,非婚生子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任何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视。未婚先孕只是男女之间的关系,不受法律保护。我国只对结婚登记的婚姻关系,进行相应的法律保护。未婚先孕也不能享受,很多属于已婚人士才有的保障。... 更多>
-
宝宝出生前男方未婚先孕能争回抚养权吗天津在线咨询 2023-08-23未婚先孕孩子出生后,父亲或母亲都可争取孩子的抚养权,协议不成的由法院根据有利于孩子的原则判决。 哺乳期的孩子一般判决女方抚养,母亲有下列情形之一,父亲请求直接抚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一)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者其他严重疾病,子女不宜与其共同生活; (二)有抚养条件不尽抚养义务,而父亲要求子女随其生活; (三)因其他原因,子女确不宜随母亲生活。
-
-
未婚先孕的女人生宝宝好吗?河南在线咨询 2022-07-23不影响。非婚生子女入户需要提供以下材料到户口所在地派出所办理: (1)父或母入户书面申请 (2)婴儿出生医学证明或亲子鉴定证明的原件和复印件(非婚生子女必须出具亲子鉴定证明,由公安机关指定鉴定机构鉴定后出具) (3)父母身份证、户口簿(原件和复印件)。非婚生子女的父母违反了计划生育政策,按照《计划生育法》的规定需要缴纳社会抚养费,但这并不应当影响子女获得户口登记的权利。
-
未婚先孕怎么判定,未婚先孕抚养权归谁辽宁在线咨询 2022-04-20未婚先孕抚养权的判定: 《最高院关于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的规定办理即由哪一方抚养,应双方协商;协商不成时,应根据子女的利益和双方的具体情况判决。 1、两周岁以下的子女,一般随母方生活。母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随父方生活: a、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病或其它严重疾病,子女不宜与其共同生活的; b、有抚养条件不尽抚养义务,而父方要求子女随其生活的; c、因其他原因,子女确无法随母方
-
离婚六个月宝宝抚养权由谁来判上海在线咨询 2022-11-21夫妻离婚的,对于6个月的婴儿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但是母亲有下列情形之一,父亲请求直接抚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1、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者其他严重疾病,子女不宜与其共同生活; 2、有抚养条件不尽抚养义务,而父亲要求子女随其生活; 3、因其他原因,子女确不宜随母亲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