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复印件上再盖上原单位的公章就可以,否则新单位要用原件办理社保及其他有关手续,复印件在政府部门是不好用的。离职证明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关系的书面证明,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关系后必须出具的一份书面材料。
离婚是否可以用户口本复印件
离婚户口本复印件不可以。因为办理离婚手续,必须要出示当事人本人的身份证、本人的户口簿原件、本人的结婚证原件以及双方当事人共同签署的离婚协议书等资料。协议离婚的,夫妻双方可以到其中一方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递交离婚登记申请。三十天离婚冷静期内,无人撤回申请的,那么期限届满后,可以申请离婚证。
起诉离婚需要的资料有:
1、离婚起诉状两份;
2、夫妻婚姻关系的证明,也就是结婚证原件。如果原件丢失,可以到婚姻登记部门开具婚姻关系证明;
3、原告的身份证或户口本原件、复印件;
4、孩子的出生证或户口本;
5、如果双方对共同财产有争议,那么要提供共同财产的清单。
诉讼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调解,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会先调解。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会准予离婚。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条
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一)重婚或者与他人同居;
(二)实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三)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
(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
(五)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一方被宣告失踪,另一方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
经人民法院判决不准离婚后,双方又分居满一年,一方再次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
《中华人民共和国失业保险条例》第十六条城镇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及时为失业人员出具终止或解除劳动关系的证明,告知其按照规定享受失业保险待遇的权利,并将失业人员的名单自终止或解除劳动关系之日起7日内报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备案。城镇企业事业单位职工失业后,应当持本单位为其出具的终止或解除劳动关系的证明,及时到指点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失业登记。失业保险金自办理失业登记之日起计算。失业保险金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按月发放。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为失业人员开具领取失业保险金的单证,失业人员凭单证到指定银行领取失业保险金。
-
复印离职证明可否使用?
393人看过
-
离职工人是否被允许离开?
356人看过
-
离职证明的复印件是否足以证明离职情况?
249人看过
-
离职证明是否可以用复印件代替原件?
331人看过
-
离职证明的复印是否合法?
436人看过
-
司法拘留是否允许反复使用?
428人看过
离职证明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关系的书面证明,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关系后必须出具的一份书面材料。 离职证明的作用是用人单位防止就业人员同时兼任两分以上工作,减少公司机密泄露的几率或其他特殊需要;新单位担心你和原单位还有未了结的涉及... 更多>
-
离职证明复印件已复印了别人有用吗浙江在线咨询 2021-10-021999年国务院公布的《失业保险条例》从办理失业保险登记.享受失业保险待遇的角度,规定城镇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及时为失业人员出具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关系的证明。2008年《劳动合同法》明确规定,使用者有义务向依法退休的劳动者提供退休证明书。离职证明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关系的书面证明,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关系后必须出具的一份书面凭证,也是劳动者申领失业保险金和转移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重要资料,
-
法律允许借款合同复印件公证吗?湖北在线咨询 2023-03-161、借款合同的原件如果有效的,则复印件也有效。原则上,贷款合同应当提交原件。如果材料是复印件,复印件可以作为证据通过其他材料引用。如原件丢失,需及时保存其他证据材料,方便法院审理。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供证据的,应当提供原件或者原件。如需自行保存证据原件、原件或提供原件,原件确有困难的,可提供经人民法院核实无异的复制件或复制品。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 第十条下列事实,当事人无
-
离职证明复印件必须是真的吗江苏在线咨询 2022-11-301.离职证明复印件效力是有瑕疵的,入职新单位要用原件给你办理社保及其他有关手续。建议把复印件上再盖上原单位的公章即可。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是为了证明双方已经解除了劳动关系。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五十条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
-
-
房本复印件是否可以被他人使用?海南在线咨询 2024-11-26如果您想要将房产证的复印件拱手相让,您需要特别注意,房产证复印件包含了非常敏感的信息,如私人财产权证明、房屋具体地理位置、修建年代与构造类型、业主身份证号码以及相关联的联系方式等。如果您不妥善保护这些信息,它们可能会被泄露,从而引发一系列问题,如垃圾短信、骚扰电话、电子邮件骚扰,甚至有人会冒用您的身份前往银行办理信用支付卡,恶意透支或拖欠款项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11条和《不动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