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歧视的意思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5-11 17:46:51 64 人看过

一、什么是“就业歧视”?

就业歧视是指没有法律上的合法目的和原因而基于种族、肤色、宗教、政治见解、民族、社会出身、性别、户籍、残障或身体健康状况、年龄、身高、语言等原因,采取区别对待、排斥或者给予优惠等任何违反平等权的措施侵害劳动者劳动权利的行为。

二、“就业歧视”的表现

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歧视中,主要有以下几类:

一是年龄歧视。用人单位总是把求职者的岁数限定在一定范围内。许多城市大龄下岗职工深受其害。48岁的张先生是太原市一家大型国有企业的下岗职工,听说南方许多企业缺乏技工。具有熟练电焊技术的张先生想通过中介公司去南方打工,可是许多企业的招聘条件很明确:只招35岁以下的。张先生遗撼地说,我一看人家的招聘条件,再一看去应聘登记的都是清一色的年青后生,一下子就心灰意冷了,扭头就走。现在只好找了一份家政清洁工作。

二是性别歧视。在每年的大学毕业生双向选择会上,许多用人单位明确声明“不招女生”。其借口是,女的要生孩子,要耽误工作,生了孩子后就会不专心工作。还有的用人单位竟然说,女的话多,喜欢说三道四,容易影响工作关系等等。有的用人单位更干脆:“女的免谈”。

三是学历歧视。一些公司招聘员工为了“跟风”,一看别的单位只招收本科生,好,他们招本科,咱们就招研究生,还美曰其名为“追求轰动效应”,根本不考虑“杀鸡是否用得着牛刀”。

是相貌、身高歧视。以貌取人,古已有之。一些公司招聘员工好似选美,完全不看是否有真才实学。山西大学文学院的一位毕业生小李因身高原因应聘屡试不中,小李说,上初中的时候,老师就教给我们“不拘一格降人才”,但到了社会上怎么就成了一句空话?

五是户籍歧视。这种现象在大城市尤其突出,外地人在用人单位眼中好似“异类”,一纸户口薄好似一道“隔离墙”,不知多少有才能的人因此没能进入更能发挥自己才能的行业。

另一种就业歧视,就是求职者对用人单位的歧视。

例如,地域歧视,许多求职者、大学毕业生看不起西部地区,只想在东部或沿海地区找工作,或者瞧不起国内,只有去国外才能发展自己。此外,许多大学毕业生一出校门就梦想得到高薪、高待遇适合自己的工作,看不起小企业、小单位,这就是行业歧视。

随着劳动力市场竞争的加剧,就业歧视日趋严重,竟然出现了姓氏歧视、血型歧视等离奇古怪的现象。但不管是哪种就业歧视,都将对劳动力市场发生严重的扭曲和损害。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3月31日 02:37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竞争相关文章
  • 哪些行为不属于就业歧视?
    (一)《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就对于女职工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的限定:1、女职工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1)矿山井下作业;(2)体力劳动强度分级标准中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作业;(3)每小时负重6次以上、每次负重超过20公斤的作业,或者间断负重、每次负重超过25公斤的作业。2、女职工在经期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1)冷水作业分级标准中规定的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冷水作业;(2)低温作业分级标准中规定的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低温作业;(3)体力劳动强度分级标准中规定的第三级、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作业;(4)高处作业分级标准中规定的第三级、第四级高处作业。3、女职工在孕期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1)作业场所空气中铅及其化合物、汞及其化合物、苯、镉、铍、砷、氰化物、氮氧化物、一氧化碳、二硫化碳、氯、己内酰胺、氯丁二烯、氯乙烯、环氧乙烷、苯胺、甲醛等有毒物质浓度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作业;(2)从事
    2023-03-15
    285人看过
  • 限定学历不属于就业歧视
    我国法律规定,劳动者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等不同而受到就业歧视,其中并未提到学历,因此我们认为用人单位限定应聘者学历的行为不属于就业歧视。《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第八条规定:“用人单位依法享有自主用人的权利。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法以及其他法律、法规的规定,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一、哪些行为不属于就业歧视在劳动过程中规定的,禁止女职工或者未成年工从事的劳动范围不属于就业歧视,具体有:(一)《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就对于女职工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的限定:1、女职工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1)矿山井下作业;(2)体力劳动强度分级标准中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作业;(3)每小时负重6次以上、每次负重超过20公斤的作业,或者间断负重、每次负重超过25公斤的作业。2、女职工在经期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1)冷水作业分级标准中规定的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冷水作业;(2)低温作业分级标准中规定的
    2023-04-07
    302人看过
  • 就业歧视的相关法律规定
    什么是就业歧视?无论是应聘期间或是入职之后,用人单位基于各种包括性别、年龄、宗教、身体健康等原因,采取区别对待、排斥或者给予优惠等任何违反平等权的措施侵害劳动者劳动权利的行为。部分禁止就业歧视的法律条文:《劳动法》第12条规定,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不同而受歧视。《劳动法》第13条规定,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就业权利。在录用职工时,除国家规定的不适合妇女的工种或者岗位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者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妇女权益保障法》第22条规定:国家保障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劳动权利。第23条规定:各单位在录用职工时,除不适合妇女的工种或者岗位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者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残疾人保障法》规定国家保障残疾人劳动的权利。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残疾人劳动就业统筹规划,为残疾人创造劳动就业条件。第34条规定:在职工的招用、聘用、转正、晋级、职称评定、
    2023-06-09
    443人看过
  • 女性就业难:破除就业中性别歧视
    新华网南京4月11日电(姜涛)南京某高校的一位女研究生小李最近到一家单位面试后,为遭遇到的性别歧视愤愤不平:应聘部门负责人明确告诉她:你的条件完全符合要求,我们部门也十分需要人手,但我们单位主要领导要求只进男生,宁可岗位空缺也不许招聘女生。一位在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工作多年的教师说,像小李这样在应聘中遭遇性别歧视的大学生为数不少,种种明里暗里的限制性要求,成为挡在女大学生就业路上的一道难以逾越的门槛。据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课题组发布的统计结果,从1998年到2002年,我国普通高校在校女生数量增长了两倍,占学生总数的比例从38.31%增加到43.95%。而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对62个定点城市的调查结果显示,有67%的用人单位提出了性别限制,或明文规定女性在聘用期不得怀孕生育。另据国内一所大学对2005届研究生进行的一次调查,超过7成的调查对象认为,在同等条件下,招聘单位会优先考虑男生。这表明
    2023-06-06
    362人看过
  • 促进就业公平需先遏制就业歧视
    在反对就业歧视、促进就业公平方面,《就业促进法》在立法上已较以前有很大进步。但为了有效地遏制目前仍然广泛存在的就业歧视现象,仍需要按照《就业促进法》的精神,对相关立法进行制度配套和完善。笔者建议从以下3方面着手:???一是给予受歧视劳动者充分补偿。只有受歧视劳动者通过反歧视获得充分的、足以制约或震慑用人单位不再进行歧视行为的补偿,才能真正制止歧视行为。依据目前规定,即使能够证明用人单位的歧视行为,劳动者所获得的实际利益也仅仅是补偿劳动者受到歧视而导致的损失,一般可能仅包括为求职而支出的费用,但预期利益和精神损害难以获得赔偿。在这种情形下,劳动者即使遭遇到歧视,如果不能通过法律途径获得充分补偿,也没有谁愿意较这个真儿。从另一方面看,用人单位的歧视行为总是以经济利益为出发点,户籍歧视、年龄歧视、性别歧视,无不透着用人单位对潜在经济利益的考虑。这种出于经济目的的歧视,更需要用经济利益杠杆予以制约
    2023-06-10
    359人看过
  • 就业促进法:为青年就业消除歧视
    一位身高不足1米4的男士,求职150多个岗位均遭拒绝;一位相貌丑陋的青年女子,不惜多次忍痛美容以求一职。而出现在诸多招聘广告上的用人条件更是刺人眼:身高不得低于1米7、某市户口、不低于研究生学历,甚至出现了“属狗的本公司概不录用”这样的招聘广告内容……各种歧视性规定成为青年求职就业的拦路虎,社会公众对此反响强烈,认为法律对反就业歧视内容规定过于原则,不够全面,难以真正起到保护劳动者平等就业权的作用。而刚刚通过的《就业促进法》则对就业歧视明确说“不”。法案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创造公平就业的环境,消除就业歧视,制定政策并采取措施对就业困难人员给予扶持和援助;用人单位招用人员、职业中介机构从事职业中介活动,应当向劳动者提供平等就业机会和公平就业条件,不得实施就业歧视。用人单位不得歧视女性小郭年近30岁了,还不敢要孩子,生怕有了孩子后,自己在公司的职位不保。就业促进法的通过,可以为小郭解除后顾之忧。法
    2023-06-05
    484人看过
  • 个人怎么应对就业歧视
    (一)正视现实,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和思想准备。平等就业是我国法律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但在现实中由于种种原因致使就业歧视在一定时期内将长期存在并产生影响,这是在短时期内不可避免的。(二)学会应对可能遭受的歧视。平时树立职业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树立自信,不随波逐流。可以找做HR的朋友进行咨询,对自己的求职方向、求职技巧进行指导,发现自己的长处或缺点,以及在求职中可能遇到的哪些歧视,然后从容面对。(三)在遭遇歧视时要学会据理力争,必要时诉诸法律,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对于社会来说,愈演愈烈的就业歧视现象,各界人士就是否应该立法规范存在截然对立的观点。一种是主张立法,赋予政府权力进行干预;一种主张不能立法干涉用人单位的用人自主权。后者的主要观点是,优胜劣汰是市场规律,如果制订法律限制用人单位自主权,是对用人单位的不公平。一、用人单位哪些情况下不能解除劳动合同?我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
    2023-06-21
    113人看过
  • 女性就业歧视案例解析
    女性就业歧视
    一、案情介绍2011年3月,王小姐入职上海一家贸易公司,岗位为商务拓展专员,月薪八仟。双方签订了3年的劳动合同,其中试用期为3个月。在入职前填写的《应聘人员求职登记表》和入职当天填写的《员工入职登记表》中,王小姐均填写的是“未婚”。过了4个月,王小姐意外怀孕,这令王小姐“已婚”的事实被单位发现。基于王小姐入职时没有如实告知公司婚姻状况,公司于2011年8月将其解聘,理由是王小姐故意隐瞒婚姻关系,违反了《员工手册》中的相关规定予以解除。王小姐认为自己并非故意隐瞒已婚,而是根据上海的风俗,领了结婚证未办酒席算未婚。并且认为婚姻状态并不影响工作能力。但是单位没有协商的余地,王小姐拿到盖章的书面解除通知后就委托律师申请劳动仲裁要求恢复履行劳动合同并要求支付从仲裁之日起到恢复之日的工资和社保。二、庭审纪实被申请人答辩:第一,申请人隐瞒法律上的已婚事实,诚信有问题,入职登记表上注明如果员工填写有虚假信
    2023-04-12
    195人看过
  • 应该怎么解释就业歧视
    一、什么是“就业歧视”?就业歧视是指没有法律上的合法目的和原因而基于种族、肤色、宗教、政治见解、民族、社会出身、性别、户籍、残障或身体健康状况、年龄、身高、语言等原因,采取区别对待、排斥或者给予优惠等任何违反平等权的措施侵害劳动者劳动权利的行为。二、“就业歧视”的表现在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歧视中,主要有以下几类:一是年龄歧视。用人单位总是把求职者的岁数限定在一定范围内。许多城市大龄下岗职工深受其害。48岁的张先生是太原市一家大型国有企业的下岗职工,听说南方许多企业缺乏技工。具有熟练电焊技术的张先生想通过中介公司去南方打工,可是许多企业的招聘条件很明确:只招35岁以下的。张先生遗撼地说,我一看人家的招聘条件,再一看去应聘登记的都是清一色的年青后生,一下子就心灰意冷了,扭头就走。现在只好找了一份家政清洁工作。二是性别歧视。在每年的大学毕业生双向选择会上,许多用人单位明确声明“不招女生”。其借口是
    2023-05-13
    185人看过
  • 就业促进法强调公平就业严禁就业歧视
    新华网北京8月30日电(记者李亚杰田雨)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30日表决通过的就业促进法提出,各级人民政府要创造公平就业的环境,消除就业歧视,制定政策并采取措施对就业困难人员给予扶持和援助。就业促进法规定,用人单位招用人员、职业中介机构从事职业中介活动,应当向劳动者提供平等的就业机会和公平的就业条件,不得实施就业歧视。国家保障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就劳动权利。用人单位招用人员,除国家规定的不适合妇女的工种或者岗位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者提高妇女的录用标准。用人单位录用女职工,不得在劳动合同中规定限制女职工结婚、生育的内容。各民族劳动者享有平等的劳动权利。用人单位招用人员,应当依法对少数民族劳动者给予适当照顾。就业促进法规定,国家保障残疾人的劳动权利。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残疾人就业统筹规划,为残疾人创造就业条件。用人单位招用人员,不得歧视残疾人。就业促进法还规定,用人单位招用
    2023-06-05
    493人看过
  • 就业歧视要承担法律责任
    一则国家大剧院被诉户籍歧视的报道引起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李明豫的注意。她在25日分组审议就业促进法草案时呼吁,法律应该明确界定就业歧视行为及法律责任,以遏制普遍存在的就业歧视现象。今年4月11日,中央财经大学应届毕业生黄元健向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状告国家大剧院。在国家大剧院的招聘启事中,明确要求应聘人员具有北京市户口。黄元健认为,启事中包含明显的户籍歧视,但这场诉讼至今未能立案,法院的理由是黄在该事件中并非直接的利益相关者。为什么没有受理?就是因为起诉的人不是直接的受害者,从法律上来讲,有必要对于什么叫就业歧视做明确的规定。李明豫委员说。张美兰委员则引此前某门户网站所作一次调查说,接受调查的大学生网民中,表示遭遇过性别歧视的网民比例高达32.75%。今年年初,西南政法大学针对500名学生所作的调查也显示,70%的女性认为,求职过程中存在男女不平等情况;60%的男生也承认存在这种歧视现象。随
    2023-06-06
    459人看过
  • 就业歧视去哪个部门投诉
    如果出现明显的就业歧视,已经违犯了国家有关规定或法律法规,那就可以找有关部门申诉。如妇女可以找妇联,残疾人可以找残联和民政等。实在不行就只有到法院了。如果就业以后遭遇就业歧视,可以找劳动部门,由劳动监察大队进行处理。还可以申请劳动仲裁,直至诉诸法律。劳动合同法的实施监管部门是当地的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一、暑假工离职不给工资怎么办如果签订劳动合同的,可以到劳动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没有劳动合同的,当是雇佣关系的,可以先委托律师事务所发律师涵催收,不行的话,可以向法院起诉。如果选择中介找工作,就必须要看该职介机构是否有劳动、工商等部门颁发的职业介绍许可证、营业执照、收费许可证。二、辞职后社保应该如何缴纳辞职后社保缴纳途径包括:1、用人单位应在劳动合同终止或解除后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社会保险关系转移的手续;2、如果没有找到新用人单位工作的,可以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直接向社保征收机构缴纳社会保险
    2023-06-21
    117人看过
  • 户籍要求算不算就业歧视?
    就业市场上,将户籍要求作为招聘条件的用工单位不在少数,而更多的求职者也往往更关心招聘者能不能解决户口问题。这样的悖论在京、津、沪、穗等经济发达的大城市表现得尤为突出。招聘用人提出条件要求十分正当,但以户籍加以限制,似有歧视之嫌。在市场经济日渐完善、活跃的今天,为什么户籍问题依然如此重要,而且迟迟不能退出呢?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口涌向城镇,经济发达的大城市更成为首选。特别是度过十年寒窗的毕业学子,尤其向往在大城市找到一份工作,安居乐业。但是,没有城市户口,租房、买房都会受到种种限制,将来有了家庭,孩子上学都是问题。这种极现实的考虑,使他们不能不关心户口问题,只要能解决户口,甚至工作性质、待遇都可以迁就。从求职者的角度看,户籍限制确有歧视嫌疑。但是,用工单位也有苦衷。就用人而言,当然应以技术技能为首要条件,而户籍要求则可能排斥了某些人才。但聘用有当地户口的人,不仅其相对丰富的社会关系
    2023-06-05
    397人看过
  • 女性就业性别歧视违法吗
    违法。求职过程中,若公民受到性别歧视的时候是可以到当地劳动部门进行投诉的。根据劳动法规定,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不同而受歧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十二条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不同而受歧视。第十三条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就业权利。在录用职工时,除国家规定的不适合妇女的工种或者岗位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者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第十四条残疾人、少数民族人员、退出现役的军人的就业,法律、法规有特别规定的,从其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二章 促进就业  第十二条 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不同而受歧视。
    2022-11-08
    179人看过
  • 哪些行为不属于就业歧视?
    (一)《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就对于女职工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的限定:1、女职工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1)矿山井下作业;(2)体力劳动强度分级标准中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作业;(3)每小时负重6次以上、每次负重超过20公斤的作业,或者间断负重、每次负重超过25公斤的作业。2、女职工在经期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1)冷水作业分级标准中规定的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冷水作业;(2)低温作业分级标准中规定的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低温作业;(3)体力劳动强度分级标准中规定的第三级、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作业;(4)高处作业分级标准中规定的第三级、第四级高处作业。3、女职工在孕期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1)作业场所空气中铅及其化合物、汞及其化合物、苯、镉、铍、砷、氰化物、氮氧化物、一氧化碳、二硫化碳、氯、己内酰胺、氯丁二烯、氯乙烯、环氧乙烷、苯胺、甲醛等有毒物质浓度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作业;(2)从事
    2023-03-15
    285人看过
  • 限定学历不属于就业歧视
    我国法律规定,劳动者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等不同而受到就业歧视,其中并未提到学历,因此我们认为用人单位限定应聘者学历的行为不属于就业歧视。《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第八条规定:“用人单位依法享有自主用人的权利。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法以及其他法律、法规的规定,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一、哪些行为不属于就业歧视在劳动过程中规定的,禁止女职工或者未成年工从事的劳动范围不属于就业歧视,具体有:(一)《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就对于女职工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的限定:1、女职工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1)矿山井下作业;(2)体力劳动强度分级标准中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作业;(3)每小时负重6次以上、每次负重超过20公斤的作业,或者间断负重、每次负重超过25公斤的作业。2、女职工在经期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1)冷水作业分级标准中规定的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冷水作业;(2)低温作业分级标准中规定的
    2023-04-07
    302人看过
  • 就业歧视的相关法律规定
    什么是就业歧视?无论是应聘期间或是入职之后,用人单位基于各种包括性别、年龄、宗教、身体健康等原因,采取区别对待、排斥或者给予优惠等任何违反平等权的措施侵害劳动者劳动权利的行为。部分禁止就业歧视的法律条文:《劳动法》第12条规定,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不同而受歧视。《劳动法》第13条规定,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就业权利。在录用职工时,除国家规定的不适合妇女的工种或者岗位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者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妇女权益保障法》第22条规定:国家保障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劳动权利。第23条规定:各单位在录用职工时,除不适合妇女的工种或者岗位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者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残疾人保障法》规定国家保障残疾人劳动的权利。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残疾人劳动就业统筹规划,为残疾人创造劳动就业条件。第34条规定:在职工的招用、聘用、转正、晋级、职称评定、
    2023-06-09
    443人看过
  • 女性就业难:破除就业中性别歧视
    新华网南京4月11日电(姜涛)南京某高校的一位女研究生小李最近到一家单位面试后,为遭遇到的性别歧视愤愤不平:应聘部门负责人明确告诉她:你的条件完全符合要求,我们部门也十分需要人手,但我们单位主要领导要求只进男生,宁可岗位空缺也不许招聘女生。一位在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工作多年的教师说,像小李这样在应聘中遭遇性别歧视的大学生为数不少,种种明里暗里的限制性要求,成为挡在女大学生就业路上的一道难以逾越的门槛。据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课题组发布的统计结果,从1998年到2002年,我国普通高校在校女生数量增长了两倍,占学生总数的比例从38.31%增加到43.95%。而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对62个定点城市的调查结果显示,有67%的用人单位提出了性别限制,或明文规定女性在聘用期不得怀孕生育。另据国内一所大学对2005届研究生进行的一次调查,超过7成的调查对象认为,在同等条件下,招聘单位会优先考虑男生。这表明
    2023-06-06
    362人看过
  • 促进就业公平需先遏制就业歧视
    在反对就业歧视、促进就业公平方面,《就业促进法》在立法上已较以前有很大进步。但为了有效地遏制目前仍然广泛存在的就业歧视现象,仍需要按照《就业促进法》的精神,对相关立法进行制度配套和完善。笔者建议从以下3方面着手:???一是给予受歧视劳动者充分补偿。只有受歧视劳动者通过反歧视获得充分的、足以制约或震慑用人单位不再进行歧视行为的补偿,才能真正制止歧视行为。依据目前规定,即使能够证明用人单位的歧视行为,劳动者所获得的实际利益也仅仅是补偿劳动者受到歧视而导致的损失,一般可能仅包括为求职而支出的费用,但预期利益和精神损害难以获得赔偿。在这种情形下,劳动者即使遭遇到歧视,如果不能通过法律途径获得充分补偿,也没有谁愿意较这个真儿。从另一方面看,用人单位的歧视行为总是以经济利益为出发点,户籍歧视、年龄歧视、性别歧视,无不透着用人单位对潜在经济利益的考虑。这种出于经济目的的歧视,更需要用经济利益杠杆予以制约
    2023-06-10
    359人看过
  • 就业促进法:为青年就业消除歧视
    一位身高不足1米4的男士,求职150多个岗位均遭拒绝;一位相貌丑陋的青年女子,不惜多次忍痛美容以求一职。而出现在诸多招聘广告上的用人条件更是刺人眼:身高不得低于1米7、某市户口、不低于研究生学历,甚至出现了“属狗的本公司概不录用”这样的招聘广告内容……各种歧视性规定成为青年求职就业的拦路虎,社会公众对此反响强烈,认为法律对反就业歧视内容规定过于原则,不够全面,难以真正起到保护劳动者平等就业权的作用。而刚刚通过的《就业促进法》则对就业歧视明确说“不”。法案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创造公平就业的环境,消除就业歧视,制定政策并采取措施对就业困难人员给予扶持和援助;用人单位招用人员、职业中介机构从事职业中介活动,应当向劳动者提供平等就业机会和公平就业条件,不得实施就业歧视。用人单位不得歧视女性小郭年近30岁了,还不敢要孩子,生怕有了孩子后,自己在公司的职位不保。就业促进法的通过,可以为小郭解除后顾之忧。法
    2023-06-05
    484人看过
换一批
#反不正当竞争法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竞争
    词条

    竞争是指个体或群体间力图胜过或压倒对方的心理需要和行为活动。即每个参与者不惜牺牲他人利益,最大限度地获得个人利益的行为,目的在于追求富有吸引力的目标。 划分了公平竞争与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界限,为市场主体的竞争设定了共同遵循的行为标准。对于在市... 更多>

    #竞争
    相关咨询
    • 什么是就业歧视
      山西在线咨询 2023-03-29
      一、什么是“就业歧视”? 就业歧视是指没有法律上的合法目的和原因而基于种族、肤色、宗教、政治见解、民族、社会出身、性别、户籍、残障或身体健康状况、年龄、身高、语言等原因,采取区别对待、排斥或者给予优惠等任何违反平等权的措施侵害劳动者劳动权利的行为。 二、“就业歧视”的表现 在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歧视中,主要有以下几类: 一是年龄歧视。用人单位总是把求职者的岁数限定在一定范围内。 二是性别歧视。在每年
    • 就业歧视是什么
      江苏在线咨询 2023-04-12
      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我国加入国际劳工组织《1958年就业和职业歧视公约》,这个公约对“就业歧视”做了界定。《1958年就业和职业歧视公约》对就业歧视的定义:简单地说,“基于种族、肤色、性别、宗教、政治见解、民族血统或社会出身等原因,具有取消或损害就业或职业机会均等或待遇平等作用的任何区别、排斥或优惠视为歧视。” 《1958年就业和职业歧视公约》就业歧视定义有三个方面含义: 1、在就业和职业过程中,用
    • 就业有歧视可寻求
      贵州在线咨询 2022-10-28
      日前,一起因“形象欠佳”被无故解聘六指员工的案件在徐州鼓楼区司法局牌楼司法所的关注下,成功得到圆满解决,有力地维护了六指员工的合法权益。张某是一名38岁的中年妇女,来自农村,没有文化,没有特殊技能,很难找到工作。去年4月,谢某在鼓楼花园附近开了一家饭店,张贴了一张招聘启事,要招服务员等招聘信息。看到招聘消息后,来自农村的张某被招进了店内工作,饭店老板谢某当天与她签订了为期一年的书面劳动合同,以每月
    • 遭遇就业歧视怎么办?
      河北在线咨询 2023-02-18
      就业歧视 是指没有法律上的合法目的和原因而基于种族、肤色、宗教、政治见解、民族、社会出身、学习方式、性别、户籍、残障或身体健康状况、年龄、身高、语言等原因,采取区别对待、排斥或者给予优惠等任何违反平等权的措施侵害劳动者劳动权利的行为。 就业歧视的类型有: (1)工资收入歧视。指从事相同工作的员工,一部分人由于非经济个人特征而导致所获工资收入低于另一部分人。 (2)就业歧视。指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
    • 211毕业生是不是就业歧视
      陕西在线咨询 2022-08-25
      用人单位只招211或985毕业生属于就业歧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十六条规定:用人单位招用人员、职业中介机构从事职业中介活动,应当向劳动者提供平等的就业机会和公平的就业条件,不得实施就业歧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