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赡养诉求增多“常回家看看”判决易执行难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4-23 21:52:24 429 人看过

何老太今年72岁,她丈夫去世得早,早年为了给大儿子操办婚事,买新房,何老太做主把家里的一套老房子卖了。办完大儿子的婚事后,何老太一直觉得在房子问题上,有点亏欠小儿子。于是2002年分家时,她做了一个决定,打算百年之后,把自己目前住的这套房子,留给当时还没有成家的小儿子。

这件事,大儿子很不理解,觉得母亲太过于偏袒弟弟,在很多事情上对弟弟都比对他好。

虽然大儿子嘴上没有直接说出来,但对何老太的态度一日不如一日。

感情这件事,一旦不好了,小摩擦就越发多起来。2011年,各种积压的小矛盾最终爆发,大儿子不再赡养母亲。时间长了,一直承担赡养义务的小儿子也颇有怨言,无奈之下,何老太把大儿子告上法庭。

开庭时,大儿子来了,面对法官,他态度还不错。法院判他每年承担3600元的赡养费,他说好的好的,会赡养的,但就是不拿出实际行动。最近,何老太无奈申请强制执行。

要回家看看的越来越多

我想起诉我的子女不尽赡养义务。去年,一名70多岁的老太太走进江北法院立案庭。

老太太有4个子女,都不在身边。她独自住在江北的老房子,老伴去世有一段时间了。她说,子女们很忙,平时很少去看她,她一个人住着太孤单,想让子女们经常去看看她。

是不是,子女不给你赡养费?法官问。

我不差钱,我每个月退休工资有2000多元,子女们有时还会给钱,要钱有什么用?我只一个要求,就是他们每个月都回家看看。

法官联系了老太太的4个子女。得知母亲在法院起诉自己常回家看看,4个子女都很尴尬,他们马上答应了母亲的要求。老太太最终打消了起诉的念头。

在常回家看看立法后,要求子女精神赡养的案子比以前多了。这样的案件主要集中在城区,城区内空巢老人越来越多,不少子女由于工作节奏快、居住距离远或家庭矛盾深等原因,很少回家探望,导致老人精神上的空虚。这类案件虽然不难判,可是执行起来却相当困难,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五大因素影响老人赡养

据了解,从2010年开始,基层法院受理的赡养案件就开始逐年减少。以奉化法院为例,2007年前后,每年法院受理的赡养案件还有10来起,最近几年都下降到个位数,今年只有4起。在市区的法院则更少,有的法院甚至几年都没见到1个。这跟江浙一带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有关。居民富裕了,赡养类案件相对就少些。

从以往受理的案件来看,主要有五大因素引发赡养纠纷(如左图所示),排在首位的,是子女感觉父母在财产处理上没有一碗水端平,尤其是房子和拆迁安置款。宁波不少城郊地区还保留着在子女成家后分家的习惯,一些老人不注意维护自身权益,将家产全部分割给子女,自己今后的生活则完全依赖于子女供养。

其次,子女本身年老体弱,无力赡养父母也是成因之一。在当下4+2+1为主流的家庭模式中,当父辈也需要赡养时,1个孙辈同时需要承担6个老人的养老问题,更增加了家庭养老的难度。

当然也有个别子女文化素质低下或贪图个人享受,把赡养老人当成包袱,无视法定赡养义务。此外,就是继父母与继子女之间也容易引发家庭矛盾,导致赡养义务得不到落实。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1月17日 19:13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赡养费相关文章
  • “常回家看看”入法,不为约束为“倾诉”
    从最近召开的全国人大常委会上传出消息,提交审议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拟增加关心老年人精神需求方面的条款。在老龄化社会逼近、空巢老人增多的社会背景下,这一条款无疑具有积极意义。但同时也引来疑问——如何操作执行?那么,“常回家看看”入法究竟会给家庭、社会带来哪些影响?缘由“我的父母今年70岁了,假定他们还能活20年,我每年只有春节五六天能回家,每天真正陪在父母身边不过两三个小时,五六天是十几个小时,20年是200多个小时……这么算下来,我们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就只剩下十几天了。”电影《飞越老人院》里,一道简单的算术题,让许多人黯然泪下。老年人空巢化危机,正紧逼着当前社会。数据显示,2010年城乡空巢家庭约50%;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数达3300多万。6月26日,备受关注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被俗称为“常回家看看”入法条款:“家庭成员
    2023-04-27
    355人看过
  • 八旬老父状告6名子女只求“常回家看看”
    83岁老人因孤独起诉子女,要求每周至少探望一次;法院开庭审理,子女称通过诉讼了解父亲心情昨日,房山法院窦店法庭,6名兄弟姐妹为谁尽了赡养义务,争得面红耳赤。他们中,年龄最大的61岁,最小的也已47岁。6名子女是被告人,原告是他们83岁的父亲。老人的诉求很简单,子女每周至少保证探望一次。老人称,自己不缺钱,有退休金和医保,但就是孤独和寂寞。在老人所住的小区,居委会主任称3000户居民中,孤独的老人越来越多,因子女赡养问题产生的家庭纠纷越来越严重。10余平方米的卧室,83岁的朱海洋的单人床与男保姆的床垂直码放。昨日下午,老人卧病在床,此时的房山法院窦店法庭,六名子女(两男四女)站到被告席上。儿女推脱老父住院费两次病危入院抢救,让朱海洋觉得很寒心。他称,当时子女们为支付住院费互相推诿房山琉璃河镇水泥厂宿舍楼,是朱海洋老人的家。昨日,这套住了近20年的房子,墙壁被熏成焦黄色,淡绿色的窗帘已洗得稀薄
    2023-04-25
    334人看过
  • 状告子女“不看望”是一堂精神赡养课
    浙江省海盐县一位90岁高龄的钱老太,前段时间一纸诉状将六个儿女起诉到了法院,要求子女承担其在养老院的各项费用,并常来看看。在法院的调解下,六子女各自承担起了自己的责任。含辛茹苦拉扯大六名子女的九旬钱老太却生活无着。无奈之下,政府将其安排在养老院居住。而子女不给赡养费不说,还拒绝到养老院看望老人,老人能不心寒吗?虽说老太的诉状让子女们很没面子,但是,看望父母,尽到赡养义务,这是做子女的本分。虽然物质赡养已有法律规定,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渴望子女精神赡养的老人不在少数。据媒体报道,有的父母因为子女长时间不回家,主动设立探望奖、吃饭奖。成都一位老人花10万元为陪伴他的小狗举办葬礼。北京一位老人因保姆要回家过年,跳楼自杀。郑州一对老夫妇为了把4个不常回家的儿子叫回家,竟演了一出吵架摔东西闹离婚的苦肉计。陕西一位母亲为了阻止儿子春节前夕外出务工,偷藏了儿子的火车票钱老太把六名子女告上法庭,要求子女承担
    2023-04-23
    249人看过
  • “常回家看看”立法体现了人性化?
    日前,辽宁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辽宁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其中第三十一条明确规定,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的精神ο藉义务,与老年人不在一起居住的,应当经常问候、看望。这是全国范Χ内首次将对老人的精神ο藉作为赡养人的一项义务写入地方法规。《条例》将于2008年10月1日起施行。孝,属于一种道德的范畴。而将这种道德约束上升为法律制度,旨在全社会倡导一种人文关怀的理念,凸显了法治的人性化,它也首创了赡养义务法制化之先河,值得期待。在常人惯有的思维中,法律法规示众的都是一副神圣不可侵犯的威严“面孔”,严肃、庄重、“冷漠”是其基本的表象,鲜有温馨、亲切的一面。其实这是对法律法规的偏见和误读,法律法规既有严厉的特征,更有关怀、关爱的内涵,只是在长期的操作过程中被忽略了而已。近年来,随着以人为本理念的深入人心,人文关怀已经成了社会和谐发展的一个重要衡量指数。而在
    2023-06-11
    268人看过
  • 父母精神异常如何赡养
    赡养人应当使患病的老年人及时得到治疗和护理;对经济困难的老年人,应当提供医疗费用。对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赡养人应当承担照料责任;不能亲自照料的,可以按照老年人的意愿委托他人或者养老机构等照料。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保障赡养人探亲休假的权利。一、赡养老人多少钱赡养老人包括以下费用:1.基本赡养费。主要包括老年人必然发生的衣、食费用及日常开支;2.生病治疗费用。3.生活不能自理老人的护理费用。如果老年人生活不能自理的,其子女有义务照料其基本生活,但其因故不能亲为时,他人或养老机构代为照料发生的有关费用应由子女支付。4.住房费用。赡养人有义务妥善安置老年人的住房。在其无房可供老人居住老人又无自住房的,则应将合理房租费用一并计算在赡养费内5.必要的精神消费支出。6.必要的保险金费
    2023-03-19
    143人看过
  • 养子庭上保证"常回家看看"两代亲情得以维系
    两位耄耋老人一怒之下将共同生活了57载的养子告上法庭要求解除收养关系。养子柴先生意识到自己确实对父母照顾少了,在法庭上保证日后一定经常去看望,尽到做儿子的义务。法庭希望两位老人应给予其机会,并相信双方间的养父母养子关系定会得到改善。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法院日前作出驳回两位老人要求与儿子柴先生解除收养关系的诉请的一审判决。老人尽了养育之恩今年已逾80岁的一对老年夫妇,早在1962年时收养了只有1岁的柴先生为养子。1994年,将住家底层前半间约6平方米的住房让给媳妇开了杂货店,但合作经营的想法未能如愿,双方矛盾初现。1997年,旧房改造,二代人各自在外过渡,致双方关系日渐淡漠。1999年,双方搬回改造后原址,儿子媳妇杂货店重新开张。之后,由于儿子将杂货铺出租给他人,令两位老人十分不满。虽然柴先生自2000年7月始每月给付赡养费300元,但遭到拒收。甚至于老人走上法庭,以儿子擅自将其私房出租,侵犯老
    2023-06-11
    401人看过
  • 谁来重塑股市精神某种意义看取决于企业家精神
    改还是不改,曾经是一个问题,但现在已不是问题。如果改,就要解决股市的现有问题;如果不改,股市的未来就有问题。前者是生存问题,后者是发展问题。他们之间的联系,模糊但致命。股改前,争论如潮;股改后,质疑如潮。纵观股改的整个过程,似乎除了批评者,并没有人在其中扮演光彩的角色。上市公司为了增发新股企图早日蒙混过关;公关公司为了抢食股改大餐上下打点疏通;券商为了满足客户利益千方百计捧出低对价方案;监管者则为了恢复市场融资一味推进股改;而另一个主角中小投资者,却大都选择了放弃权利——他们原本应该是这场改革的受益者,最终却只能成为别人操纵股改的筹码。这样的结果本不奇怪,让既得利益者主导改革,恐怕只能是这样的结果。股改其实只是在做一件事情:即在A股市场诞生15年后,为它重新塑造躯壳。但是,谁来重塑中国股市的精神?从某种角度来讲,中国股市的精神取决于中国企业家的精神。小布什政府曾经想取消遗产税,比尔·盖茨富
    2023-06-09
    264人看过
  • 法律应强制离婚父母也“常回家看看”
    大二在读的贵州贵阳望谟县19岁男生小韦,因生活费和学费拮据,向当地法院起诉生父。由于小韦已成年,法院驳回起诉。调解后,父子双方达成谅解。10月24日,记者从望谟县法院了解到,因小韦已年满18岁,具备独立生活能力,其诉讼要求在法律上没有依据,被法院驳回。有人在谴责孩子不顾亲情的时候,不能脱离环境来看问题。小韦生活在一个离异家庭,他从四岁的时候就跟随母亲生活,如其说他是为了生活费去告亲爹,倒不如说他想在公堂上要回应该有的父爱。在起诉书上,小韦告状的理由是生活费、学费拮据。但是,我们需要读懂孩子索要生活费和学费的深层含义。他期待的是有和别人一样的父爱。这从此案被驳回后,儿子在和父亲见面后迅速原谅了父亲就可以看出孩子期盼的是什么。也许这父子和好的场景小韦已经在梦里见到了许许多多次。告亲爹,为的真的不见得就是钱,这和空巢老人告子女其实是一样的,都是为了亲情,为了让孩子常回家看看,小韦期待的同样会是父
    2023-06-11
    158人看过
  • 杭州首例“常回家看看”官司调解成功
    婆媳关系不和,最出息的大儿子结婚后十多年没回家看一次。身体日渐老迈,疾病也越来越频繁地找上门。余杭一对老夫妻无奈之下,将昔日的宝贝儿子告上法院。他们在寻求经济赡养的同时,更是特别要求儿子一年至少回家两次。今年5月,江干法院开庭审理了这件常回家看看入法后的杭州首例精神赡养案。人的感情是很微妙的,一纸判决也许能有一个结果,但能真正解决问题吗?面对这件家务事,审理本案的韩法官选择了调解。多次背靠背调解两父子渐渐化开心结父亲以前有些事情做得不合适,妻子家庭这边意见比较大,弄得我的小家庭也不太平。儿子老实是老实,但是人没用。十年没来看过我们。一方面是不善言辞的儿子,一方面是心有怨气的老父。两方面只要一碰头,最后的结果肯定是不欢而散,调解自然也就进行不下去了。多次和这家人接触,韩法官也摸准了双方的性格特点,采取了背靠背的方式。两老都是农民,辛苦把你养大,还供你上大学。你现在能在杭州买房,这里面也有他们
    2023-04-23
    308人看过
  • 常回家看看老年人劳动合同书怎么写
    赡养人除了提供经济支持和生活照顾外,还提供精神安慰,满足老年人的精神需求是赡养人的重要法律义务。《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八条规定,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视和忽视。与老年人分开生活的家庭成员应经常看望或问候老年人。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保障赡养人探亲休假的权利。家庭成员主要是指老年人的子女、孙子女和孙子女,应经常看望或问候老年人。看望老年人不仅是伦理道德要求,也是倡导和鼓励的法律义务。1981年,《国务院关于职工探亲待遇的规定》规定,未婚职工原则上每年休假一次,休假20天。如因工作需要,当年不能给假期,或员工自愿两年探亲一次,可两年给假期一次,假期四十五天。已婚职工探望父母的,每四年给予一次假期,假期20天。除员工探亲假外,国务院还制定了《员工带薪年假条例》、《国务院关于员工工作时间的规定》、《全国年节和纪念日假期办法》,规定员工带薪年假、周休息日、法定节假日等假期,
    2023-08-08
    137人看过
  • 儿女是不是有“常回家看看”的法律义务
    儿女没有“常回家看看”的法律义务,但是有照顾赡养父母的义务。子女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老年人权益保护法》第十三条老年人养老以居家为基础,家庭成员应当尊重、关心和照料老年人。第十四条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第十八条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
    2024-08-21
    370人看过
  • 老人要求儿女精神赡养法律判决不予支持
    子女从物质上赡养老人,是我国礼仪之邦子女的为人之道,也是我国法律所规范的行为准则之一。但子女如何从精神上赡养老人,国家仅是倡导这种行为,要从法律上硬性规范这一行为,则会凸现出法律的无奈。近日,静安法院对郑老伯的物质、精神赡养之诉,判决不予支持。1999年2月,现年70岁的郑老伯与妻子离婚后分开居住。次年,他又第二次结婚,把自己居住的房屋出售。后因与再婚妻子子女关系不睦,另借住他处。今年1月初,他起诉法院称自己年已古稀,身患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心脏病多种疾病,为治病花去了所有工资和积蓄,又欠下了不少外债。他要求儿子支付每月赡养费和治疗费等,另外要求儿子每月探望自己一次。法院认为,子女对父母有赡养的法定义务,但从全市养老金发放水平来看,郑老伯的每月养老金数额并不低,能满足自己的基本生活所需。郑老伯亦参加了市医疗统筹保险,超额药费可享有统筹承担。针对郑老伯提出儿子每月探望自己一次的请求,法院
    2023-04-25
    349人看过
  • “常回家看看”正式入新《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1关键词:疾病风险据失能程度给补贴为有效应对老年人可能面临的失能风险,法律规定,国家逐步开展长期护理保障工作,保障老年人的护理需求。对生活长期不能自理、经济困难的老年人,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其失能程度等情况给予护理补贴。法律还规定,国家通过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保障老年人的基本医疗需要。有关部门制定医疗保险办法,应当对老年人给予照顾。2关键词:养老机构设立须经行政许可法律明确规定,设立养老机构应当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申请行政许可;经许可的,依法办理相应的登记。法律明确,设立养老机构,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一)有自己的名称、住所和章程;(二)有与服务内容和规模相适应的资金;(三)有符合相关资格条件的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服务人员;(四)有基本的生活用房、设施设备和活动场地;(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政府投资兴办的养老机构,应当优先保障经济困难的孤寡、失能、高龄等老年人的服务需求。
    2023-04-23
    117人看过
  • 游子不知父母双亡警示子女常回家看看
    10月27日,媒体听说了一个令人唏嘘的事。陈先生长期在上海工作,浙江嘉兴老家里只有年老的父母。三个礼拜前,陈先生发现打回家的电话无人接听,一时还没放在心上。之后一段时间,陈先生屡次打电话回家,依然无人接听。担心出事,陈先生赶了回去,没想到推开门后就闻到了一股恶臭,父母一个趴在地上,一个躺在床上。父母已经去世多日。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父母双亲死在家里多日,做子女的浑然不知。这样的悲情故事令人痛惜不已。据介绍,陈先生的母亲完全丧失了生活自理能力,平时都要靠陈爸爸来照顾。据判断,陈爸爸发生意外,陈妈妈活活饿死。我在想,嘉兴与上海相距不远,如果陈先生常回家看看,与老人谈心交流;或者说老人所在社区经常关心空巢老人的生活,安排社区养老服务,及时发现意外情况,这样的悲剧或许不会发生。在我看来,父母在家去世无人知晓实际上给子女与社会上了一堂敬老课。人口老龄化是一个带普遍性的社会问题。第六次全国
    2023-04-23
    81人看过
换一批
#赡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赡养费
    词条

    赡养费是指晚辈对长辈支付的相应费用,夫妻离婚是不存在赡养费问题的,夫妻之间的是扶养费。离婚时,如一方生活困难,依靠个人财产和离婚时分得的财产无法维持当地基本生活水平,可以要求对方进行一定的经济上的帮助,该义务实质上是夫妻之间扶养义务的延续。... 更多>

    #赡养费
    相关咨询
    • 如果是赡养人应当常回家看看吗?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7-09
      “常回家看看”写入法律是法律的一大进步,体现了法律的人性化,但是现实的困难很可能让这一愿景成为期盼,能否实现还得看法律的执行是否到位,看企业、用人单位是否配合,看整个社会大环境是否改变。4很多市民表示,一边是工作,一边是亲情,很多子女无法常回家看望父母都是出于无奈。尤其对一些农民工来说,回家实在是一件“劳民伤财”的事情。“常回家看看”写入法律,他们都认为很好,均表示如果能不影响工作会尽量回家的。7
    • 确认判决精神如何看待
      宁夏在线咨询 2022-11-12
      确认判决: 一种情况指人民法院认为行政行为违法,仅确认该行政行为违法但不撤销行政行为的判决; 另一种情况指的是人民法院仅确认该行政行为违法但不需要撤销行政行为或者不需要履行的判决; 此外,如果行政行为有实施主体不具有行政主体资格或者没有依据等重大且明显违法情形,原告申请确认行政行为无效的,人民法院判决确认无效,这也是一种确认判决。
    • “常回家看看”写入法律,有老人不希望儿女常回家看看应该如何办
      山西在线咨询 2022-08-29
      “常回家看看”的规定,深得老年人的赞许。《常回家看看》这首歌,唱出了老年人的心声。然而,有些子女却唱走了“调”、变了“味”,他们不是回家“看看”,而是回家“吃吃”、回家“要要”、回家“拿拿”;他们回家不是看父母,而是回家当“上帝”、做“客人”,甚至有的子女把老人当成了他们的“炊事员”、“采购员”,把老人的家当成自己的“老饭店”、“老银行”……
    • 常回家看看需要子女休假吗
      贵州在线咨询 2023-08-28
      《国务院关于职工探亲待遇的规定》第4条规定探亲假期分为以下几种—— 1、探望配偶,每年给予一方探亲假一次,30天。 2、未婚员工探望父母,每年给假一次,20天,也可根据实际情况,两年给假一次,45天。 3、已婚员工探望父母,每4年给假一次,20天。探亲假期是指职工与配偶、父、母团聚的时间,另外,根据实际需要给予路程假。上述假期均包括公休假日和法定节日在内。 4、凡实行休假制度的职工(例如学校的教职
    • 老年人精神赡养判决是如何回事呢?
      广西在线咨询 2022-08-03
      关于你提出的老年人精神赡养判决的问题是这样的,精神赡养的表现形式或方式主要有作为和不作为: 1、作为形式的精神赡养,就是积极满足老人的精神生活需要,包括: (1)、为老人提供必要的精神生活的物质保障,满足老人精神生活的物质需求(即物化的精神赡养)。如购买电视机和其他必要娱乐器具等精神生活物品或者给付相应的费用。 (2)、对老人进行亲情慰籍(即情感的精神赡养)。这里包括的内容和范围很广,有道德层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