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法典中哪些是能够撤销的合同
《民法典》中属于能够撤销的合同主要有: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签订了合同;重大误解签订的合同;一方或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签订的合同;一方实施欺诈行为签订的合同;法定其他情形的合同等。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七条
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四十八条
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五十条
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五十一条
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二、民法典中可撤销合同包括什么合同
民法典规定,可撤销合同的情形包括因欺诈、威胁、重大误解、显失公平等情形而签订的合同。
1、基于重大误解签订的合同,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2、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签订的合同,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3、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签订的合同,受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4、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合同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七条
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
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民法典》第一百五十条
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一条
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三、赠与合同的撤销民法典规定是什么
第一、赠与合同的任意撤销。赠与合同的任意撤销是指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得由赠与人依其意思任意撤销赠与合同。
但是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或者依法不得撤销的具有救灾、扶贫、助残等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不得任意撤销。
第二、赠与合同的法定撤销。受赠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赠与人能够撤销赠与:
(一)严重侵害赠与人或者赠与人近亲属的合法权益;
(二)对赠与人有扶养义务而不履行;
(三)不履行赠与合同约定的义务。
第三、赠与合同的法定解除。赠与人的经济状况显着恶化,严重影响其生产经营或者家庭生活的,能够解除赠与合同,不再履行赠与义务。
《民法典》第六百五十八条
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能够撤销赠与。
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或者依法不得撤销的具有救灾、扶贫、助残等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不适用前款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章 民事法律行为 第三节 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 第一百五十一条 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
民法典中主合同撤销从合同是否撤销
85人看过
-
民法典中公证遗嘱能够撤销吗
207人看过
-
民法典中购房合同撤销的期限,哪些情形下合同可撤销
193人看过
-
民法典中约定不可撤销的委托合同能否撤销
166人看过
-
赠与合同的撤销民法典规定是哪些
407人看过
-
民法典中可撤销合同各包括哪些,合同撤销后怎么处理
441人看过
-
民法典法典解释能撤销合同吗台湾在线咨询 2023-11-29民法典规定已解除的合同不能撤销。合同自通知到达对方时解除,在解除合同的通知到达对方之前撤回的应当认定解除通知不发生效力,尚未履行的终止履行,无需再次撤销。
-
民法典中撤销事由有哪些?新疆在线咨询 2023-09-02撤销婚姻的法定事由只有两种:被胁迫而结婚和一方隐瞒重大疾病的婚姻。被胁迫而结婚的,可以在胁迫结束之后的一年内起诉要求撤销婚姻。一方婚前隐瞒重大疾病,另一方可以在知道的一年内起诉撤销婚姻。
-
撤销合同中谁能够行使撤销权澳门在线咨询 2022-11-07可撤销合同双方不一定都有撤销权,重大误解、显失公平而订立的合同,合同双方当事人均有权请求变更或撤销;一方以欺诈、胁迫手段或者乘人之危违背对方真实意愿而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享有撤销权,而欺诈方,胁迫方或者乘人之危者无权请求变更或撤销。
-
民法通则中民事债权转让合同是否能够撤销湖南在线咨询 2023-10-12民法典规定债权转让合同在通知债务人前能解除。债权转让合同属于诺成合同,转让债权后第三人取代原债务人成为新债务人,由第三人直接向债权人承担债务,新债务人应当承担与债务有关的从债务。
-
在民法典中合同在哪些情况下是不可以撤销的甘肃在线咨询 2022-05-04(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所谓欺诈,就是故意隐瞒真实情况或者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欺骗对方,目的是使其作出错误的意思表示而与之订立合同。如以次充好、以假充真,利用托儿共同欺骗他人,假扮订立合同骗取对方的定金、预付款。构成欺诈要有一方有欺诈的故意,实施了欺诈的行为,受欺诈方签订合同是受欺诈的结果等要件。 (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行为。即双方当事人互相勾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