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除行为犯罪性或可罚性的身份在刑法理论上又称之为消极身份,刑法对于有消极身份者的行为一般不追究刑事责任。司法实践中共同犯罪中具有排除行为犯罪性或可罚性的身份的情况主要有:
(一)无身份者教唆、帮助有消极身份者或与其共同实施危害行为的处理
如果无身份者教唆、帮助缺乏刑事责任能力的有身份者或与其共同实施危害行为,由于缺乏刑事责任能力的有身份者实际成为了教唆者的犯罪工具,有身份者因缺乏刑法上的构成要件,不构成任何犯罪,无身份者构成间接实行犯或实行犯。例如,《刑法》第18条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的,不负刑事责任。因此,精神正常的人教唆、帮助精神病人杀人或与精神病人共同杀人,精神正常的人应构成故意杀人罪的间接实行犯或实行犯,精神病人则不构成犯罪。又如,不满14岁的人的危害行为不构成犯罪,成年人甲教唆或帮助幼年人乙实施盗窃,甲构成盗窃罪的间接正犯。
(二)有消极身份者教唆、帮助无消极身份者实施或与之共同实施某种行为的处理
对有消极身份者教唆、帮助无消极身份者实施某种行为或与之共同实施某种行为,如何处理?例如,某家庭成员甲教唆或帮助非甲家庭成员乙盗窃甲家中的财物,或与之共同盗窃甲家中的财物,数额较大,应当如何处理?我国刑法没有规定直系血亲、配偶及同居的亲属之间犯盗窃罪可以免除刑事责任,但1984年11月2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当前办理盗窃案件中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答》中指出:要把偷窃自己家里或近亲属的,同在社会上作案的加以区别。1985年3月21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关于要把偷盗自己家里或近亲属的,同在社会上作案的加以区别如何理解和处理的请示报告〉的批复》中更明确指出:对此类案件,一般可不按犯罪处理;对确有追究刑事责任必要的,在处理时也应同在社会上作案的有所区别。因此,司法实践中对家庭成员之间的盗窃,一般不以盗窃罪处罚。本案中的甲虽然是乙实施盗窃罪的教唆者、帮助者或共同实行者,但因其具有家庭成员的身份不以盗窃罪论处,但对非家庭成员乙,仍应以盗窃罪处罚,但如果造成的危害性不大,也可以免除刑事责任。
-
司法实践中对共同犯罪中的集团犯罪案件的处理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
402人看过
-
共同犯罪中共犯和身份的问题
369人看过
-
离婚实践中财产处理中的几个问题
346人看过
-
司法实践中如何处理共同犯罪案件中的中止犯
305人看过
-
在司法实践中对于聋哑人犯罪处理的一些问题
320人看过
-
司法实践中对片面共同犯罪的认定和处理
334人看过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共同犯罪分为一般共犯和特殊共犯即犯罪集团两种。构成共同犯罪,需要参加人的犯罪意思互相沟通,而加功于他人犯罪的,即使没有与他人沟通也能成立某种共犯,... 更多>
-
司法实践中夫妻财产分割的几个问题香港在线咨询 2021-01-14离婚诉讼中财产问题往往是夫妻双方争执的焦点。如果对财产认定和分割有明确的法律依据,则容易处理,但司法实践中涉及的财产问题错综复杂。本文结合审判实践中的疑点和争议,提出一些粗浅的见解。 一、婚前购买的证券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产生的孳息和增值的定性和分割 一方婚前购买的股权、股票,婚后所得的增值部分,它们既是婚前财产的添附,又是夫妻的婚后所得,对此类财产的处理,法律并无明确规定。有观点认为婚前
-
实践中处理债务有什么问题台湾在线咨询 2023-10-06实践中处理债务有什么问题 对于夫妻中以一方名义对外举债应当如何认定其性质的问题,以债务形成时所处的时间阶段作为切入点,分成结婚前所欠债务和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欠债务两种情形进行规定。 第一,个人婚前债务。对一方婚前已经形成的债务,原则上认定为夫妻中一方的个人债务;债权人能够证明所欠债务用于婚后共同生活的,应当认定为共同债务,由夫妻双方共同偿还;上述两种情况的证明责任由主张权利的债权人承担。 第二,婚
-
在司法实践中,有以下几个问题需要我们注意陕西在线咨询 2022-10-25人民法院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申请财产保全的,如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与债务人之间债权债务关系明确,可以不要求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提供担保。如果被保全的财物为生产资料的,应责令申请人提供担保。申请诉前停止侵犯专利权、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时,当事人提供保证、抵押等形式的担保合理、有效的,人民法院应当准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
婚姻法实践中如何处理婚约的问题四川在线咨询 2021-11-03司法实践是男女双方协商处理婚约问题;婚约,又称订婚,是指男女双方以结婚为目的提前约定,不具有法律效力,不需要按照法律程序解除,双方可以协商。如涉及婚约财产,按约定方式处理。
-
虐待罪实在司法践中要注意哪些问题台湾在线咨询 2023-02-28注意下列问题: 1.虐待必须是情节恶劣的才能构成犯罪。 2.虐待罪属于告诉才处理的犯罪。在没有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的情况下,只有被害人向司法机关提出控告的才处理,被害人不控告的,司法机关不主动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