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吸收资金罪定罪方法如下:
1、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20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100万元以上的;
2、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对象30人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对象150人以上的;
3、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50万元以上的;
4、造成恶劣社会影响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构成要件如下:
1、客体是指国家金融管理制度;
2、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的行为;
3、主体为一般主体,凡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4、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行为人必须是明知自己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行为会造成扰乱金融秩序的危害结果,而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
董事长犯非法吸收资金罪会判刑吗
董事长犯抽逃出资罪是会判刑的。公司发起人、股东违反公司法的规定未交付货币、实物或者未转移财产权,虚假出资,或者在公司成立后又抽逃其出资,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在提起公诉前积极退赃退赔,减少损害结果发生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
定罪标准:如何判断非法吸收资金罪?
103人看过
-
非法吸收客户资金罪不予备案
242人看过
-
非法集资向谁吸收资金?
307人看过
-
董事长犯非法吸收资金罪会判刑吗
451人看过
-
非法吸收资金是不是非法集资诈骗罪的主要内容
270人看过
-
吸收资金属于非法集资吗
170人看过
刑事责任年龄,是指我国刑法规定的行为人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年龄划分。 根据规定,年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应当负刑事责任;年满十四周岁未满十六周岁的在犯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等八大严重犯罪时,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低于十四周岁的无需承担刑事责任。 此外... 更多>
-
吸收资金非法集资是诈骗罪吗贵州在线咨询 2023-02-04吸收资金非法集资是诈骗。非法集资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违反有关金融法律、法规的规定,使用诈骗方法进行非法集资,扰乱国家正常金融秩序、侵犯公私财产所有权且数额较大的行为。
-
非法吸收公众资金罪能判缓刑吗, 非法吸收公众资金罪量刑标准是什么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1-27非法吸收公众资金罪,如果符合缓刑的条件,;否则,不会判缓刑,要判实刑。《刑法》第七十二条【适用条件】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
-
非法吸收资金罪不认定为抽逃出资罪的情形广西在线咨询 2023-06-01行为人只要是违反《公司法》的规定,实施了虚假出资或抽逃出资,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时,就可构成抽逃出资罪,不须虚假出资、抽逃出资同时具备。 《刑法》第159条规定:“公司发起人、股东违反公司法的规定未交付货币、实物或者未转移财产权,虚假出资,或者在公司成立后又抽逃其出资,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虚假出资金额或者抽逃出资金额2以上
-
非法吸收公众资金罪的法律依据澳门在线咨询 2024-11-05根据《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第二十四条,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立案标准如下: 1. 个人或单位实施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行为,涉案金额达到二十万元人民币以上,或者单位实施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行为,涉案金额达到一百万元人民币以上,可以被认定为触犯此项法律。 2. 个人或单位实施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行为,累计涉及三十户以上的金融机构或单位客户,或者单位实施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行为,累计涉及一百五十户以上的金
-
非法集资罪吸收怎样处罚陕西在线咨询 2022-07-25一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包括不具备吸收公众存款业务主体资格的个人或单位非法经营吸收公众存款业务和具备吸收公众存款业务主体资格的金融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在吸收公众存款业务活动中,违反金融法律、法规,采用不正当手段如擅自提高利率等,办理吸收公众存款业务;二是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即以投资、集资、联营、资金互助等名义间接非法经营吸收公众存款业务。3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追诉: (1)个人非法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