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怎么判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4-02-06 08:39:33 287 人看过

一、什么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所谓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是指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国家金融秩序的行为。具体而言,要成立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需同时满足以下几个构成要件:

(一)犯罪客体要件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侵犯的的客体是国家的存款管理制度,国家对公众存款的管理秩序。

(二)犯罪客观方面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客观方面,犯罪人客观上须存在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的行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是指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出具凭证,承诺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活动;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是指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不以吸收公众存款的名义,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但承诺履行的义务与吸收公众存款性质相同的活动。

(三)犯罪主体要件

根据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的规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年满16周岁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单位也可以构成本罪的犯罪主体。

(四)犯罪主观要件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直接故意”在本罪中表现为行为人明知其吸收公众存款的行为违反国家的法律、法规,会产生扰乱金融秩序的后果,却仍然决意追求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结果发生。

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怎么判

掌握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之后,我们基本上能初步判断一个行为是否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根据法律规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一般会怎么判,判多少年。

根据我国《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的规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2日 20:00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吸收公众存款判什么罪
    法律综合知识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将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论处。若行为人的行为符合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之特征,对金融交易市场造成了扰乱和破坏,则可据此认定其属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而针对具体量刑,则需依据犯罪情节的轻重程度进行判定。通常情况下,此类罪犯应当受到以下惩罚:首先是在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范畴内接受惩罚,同时还可能面临罚金的处罚;其次是从数额巨大到有其他严重情节的情况,罪犯将面临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惩罚,同样也需要承担罚金的责任;最后是对于数额特别巨大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罪犯,他们将面临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严厉惩罚,并且仍需承担罚金的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
    2024-08-10
    81人看过
  • 公众存款非法吸收怎么举报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是经济犯罪,可以向公安机关经济侦查队举报。《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款;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处以罚金,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按照前款的规定处以罚款。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处罚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的情形:1、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20万元至100万元,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100万元至500万元;2、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30户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150户以上的;3、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损失10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损失50万元以上的。
    2023-08-06
    424人看过
  • 什么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行为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是指未经国家管理部门批准,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出具存款凭证,承诺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危害1、破坏金融秩序。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犯罪活动未经主管机关批准,面向社会公众吸收资金,出具凭证,承诺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破坏了金融秩序,影响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2、损害群众利益。犯罪分子往往假借投资项目,以高回报做诱饵,有很强的欺骗性,容易蔓延,导致众多群众上当。犯罪分子在获取资金后,往往将资金投
    2023-05-03
    302人看过
  • 众筹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有什么区别
    1、投资人参与度不同。众筹是将产品和更多的人连接,众筹强调的是一种参与感,这种参与是全方位的。集资则是筹资人通过资金的聚集去做一个实业项目或进行资本的营运,在借贷中出借人追求的是资金的回报,基本不参与项目的管理。2、目的不同。众筹对发起人而言不仅是追求资金,还需要得到大家智慧的滋养、口碑的传播,而集资的目的则比较简单主要是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3、是否违法不同一、什么是非法集资何识别和防范非法集资非法集资是指是指单位或者个人未依照法定程序经有关部门批准,以发行股票、债券、彩票、投资基金证券或者其他债权凭证的方式向社会公众筹集资金,并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以及其他方式向出资人还本付息或给予回报的行为。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防范:1、认清非法集资的本质和危害。2、正确识别非法集资活动,主要看主体资格是否合法,以及其从事的集资活动是否获得相关的批准。3、增强理性投资意识。高收益往往伴随着高风险
    2023-06-21
    251人看过
  •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是不是非法集资
    非法集资是类罪名,包括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集资诈骗罪、欺诈发行股票、债券罪、擅自发行股票、公司、企业债券罪、擅自设立金融机构罪,所以非法集资不等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一、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与非法集资罪的区别是什么非法集资罪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区别:两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犯罪的主观故意不同,非法集资罪是行为人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意图永久非法占有社会不特定公众的资金,具有非法占有的主观故意;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行为人只是临时占用投资人的资金,行为人承诺而且也意图还本付息。1、从筹集资金的目的和用途看,如果向社会公众筹集资金的目的是为了用于生产经营,并且实际上全部或者大部分的资金也是用于生产经营,则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如果向社会公众筹集资金的目的是为了用于个人挥霍,或者用于偿还个人债务,或者用于单位或个人拆东墙补西墙,则非法集资罪的可能性更大一些。2、从单位的经济能力和
    2023-02-14
    90人看过
  •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与非罪的界限
    区分本罪与非罪的界限,主要应考虑以下三个因素:(1)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大小。如果吸收公众存款数额较小的,属“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依本法第13条之规定,不构成犯罪。(2)是否出于故意。如果不是出于故意实施的,不构成犯罪。(3)是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如果未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不构成犯罪。如行为人在法律、法规允许的幅度内提高利率吸收公众存款的,不能认为构成犯罪。虽然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但到底尚未经过人民法院的审判,因此也不能确定嫌疑人、被告人是否真的构成犯罪。而在案件的侦查阶段、审查起诉阶段、审理阶段,嫌疑人、被告人被刑事拘留的,其实都可以申请取保候审,而在符合规定条件的时候才会获得批准。一、非吸和非法集资的区别非法集资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罪名,刑法上的非法集资是指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集资诈骗罪。非法集资是指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行为。表现为未依法定程序经有关部门批准的集资行为。
    2023-03-13
    285人看过
  •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是否违法?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单位犯罪是指单位非法吸收公众资金,并且扰乱金融秩序,单位犯罪就是指的并不是由个人在进行犯罪而是有某一个企业或者公司在进行犯罪,一般单位造成存款人损失50万元以内就是属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单位犯罪了。所以是否是单位犯罪要具体区分。透露个人信息属于违法行为吗透露个人信息属于违法行为,属于侵犯个人隐私行为。我国尚未制订专门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如果国家法律、法规或者规章中没有相关的针对公民个人信息收集、管理的单位及工作人员的义务性规定,相关单位及工作人员也就缺乏了成立本罪的前提性法律义务。因为修正条款要求“违反国家规定”,因此,即便前述存在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的严重行为,也不宜将其认定为犯罪。个人信息泄露的如何进行防范1、网络购物要谨防钓鱼网站。登录购物网站时要核实网站的域名是否正确,审慎点击商家从即时通讯工具上发送的支付链接,以防陷入钓鱼网站骗局。2、妥善处置快递单、车票、购
    2023-08-05
    115人看过
  •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有判缓刑吗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是否能判缓刑,要看刑期是否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以及是否为累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适用缓刑:1、吸收存款用于非法活动的;2、在本市影响较大,社会反应强烈的;3、吸收存款额四分之三以上未退还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二条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一)犯罪情节较轻;(二)有悔罪表现;(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
    2023-02-12
    182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司法解释是怎样的, 什么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行为
      上海在线咨询 2022-03-08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是指未经金融管理部门批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行为。 《商业银行法》第七十九条第一款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擅自设立商业银行,或者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中国人民银行予以取缔。 《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业务活动取缔办法》》第二条任何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业务活动,必须予以取缔。 第四条本办法所称非法金融业务活动,是指
    •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本罪与非罪
      安徽在线咨询 2020-12-14
      区分本罪与非罪的界限,主要应考虑以下三个因素: 1、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大小。如果吸收公众存款数额较小的,属“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依本法第13条之规定,不构成犯罪。 2、是否出于故意。如果不是出于故意实施的,不构成犯罪。 3、是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如果未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不构成犯罪。如行为人在法律、法规允许的幅度内提高利率吸收公众存款的,不能认为构成犯罪。
    •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量刑标准公众存款恶意吸收是什么意思
      湖南在线咨询 2022-04-07
      第一百七十六条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1998年国务院发布的《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业务活动取缔办法》(下简称《办
    •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怎么立案?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3-11-22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立案条件: 1、个人非法或变相吸收20万元以上或30户以上公众存款,或给存款人造成10万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 2、单位非法或变相吸收100万元以上或150户以上公众存款,或给存款人造成50万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 3、社会影响恶劣或存在其他严重扰乱金融秩序情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