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目的与动机的概念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6-11 15:22:51 381 人看过

犯罪目的,是指犯罪入主观上通过犯罪行为所希望达到的结果(广义,包括犯罪行为所形成的状态等),即是以观念形态预先存在于犯罪人大脑中的犯罪行为所预期达到的结果。犯罪目的中的内容是结果,但目的不等于结果。犯罪目的实际上分为两类:

一是指直接故意中的意志因素,即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直接造成危害结果的希望(第—种意义的目的):如直接故意杀人,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他人死亡的结果,并且希望他人死亡。希望他人死亡,就是行为人的犯罪目的。

二是指在故意犯罪中.行为人通过实现行为的直接危害结果后,所进一步迫求的某种非法利益或结果(第二种意义的目的)。如刑法分则所规定的非法占有目的、牟利目的、营利目的等。后一种意义的目的是比前一种目的更为复杂、深远的心理态度,其内容也不一定是观念上的危害结果。在故意之外所讨论的犯罪目的,显然是指后—种意义的目的。

刑法理论上所说的目的犯.就是指以第二种意义的目的作为主观构成要件要素的犯罪。例如,刑法第363条规定的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必须以牟利为目的,该犯罪就属于目的犯。从目的与行为的关系来看,目的犯中目的表现为两种情形:一种是行为人实施符合构成要件的行为就可以(但并非必然)实现的目的。如贷款诈骗罪,只要行为人实施了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的行为,就可以实现非法占有的目的。另一种是行为人实施符合构成要件的行为后,还需要行为人或第三者实施其他行为才能实现的目的,如走私淫秽物品罪,实施了符合构成要件的走私淫秽物品的行为,还不能直接实现牟利或者传播的目的,只有在走私行为完成之后实施其他相关行为,才能实现牟利或者传播目的。从目的与刑法规定的关系来看,目的犯中的目的也表现为两种情形:一是刑法分则明文规定的目的,如刑法第152条、第175条、第192条、第193条等;二是刑法分则虽无明文规定(也可谓有意的省略),但根据条文对客观要件的表述以及条文之间的关系,而为成立犯罪所必须具备的目的,如刑法第194条至198条规定的几种金融诈骗罪,条文本身虽未标明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但根据诈骗的特征,该目的实际上届于主观构成要件要素。

目的犯中的目的,被称为主观的超过要素或超过的内心倾

向,即目的犯中的目的,只要存在于行为人的内心即可,不要求存在与之相对应的客观事实;换言之,目的的实现与否,既不影响犯罪的成立,也不影响犯罪既遂的认定。例如,行为人以牟利或者传播目的走私淫秽物品.入境后立即被查获。一方面,走私淫秽物品罪的成立并不要求有牟利或者传播行为;另一方面,牟利目的与传播没有实现,也不影响走私淫秽物品既遂的成立。

犯罪动机,是指刺激、促懒巳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内心起因或思想活动,它回答犯罪人基于何种心理原因实施犯罪行为,故动机的作用是发动犯罪行为,测明实施犯罪行为对行为人的心理愿望具有什么意义。产生犯罪动机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行为人内在的需要和愿望:二是外界的诱因与刺激。

一般认为,犯罪目的仅存在于直接故意中,间接故意与过失不可能存在犯罪目的,至于哪些犯罪存在犯罪动机,则取决于对犯罪动机的认识。如果认为犯罪动机是犯罪性动机,或者说是刺激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以达到犯罪目的的内心起因,则只有直接故意犯罪才存在犯罪的动机。如果认为犯罪动机不是犯罪性动机,只是事后回答行为入基于何种心理原因实施了犯罪行为,则除了疏忽大意的不作为犯罪(忘却犯)以外,其他犯罪都有犯罪的动机。因为不管是故意犯罪还是过失犯罪(忘却犯除外),行为人都不会无缘无故地实施行为,相反都会有实施行为的心理动囚:这种动因事实上也能说明行为人非难可能性的大小。例如,刑法理论一致认为,刑法笫137条规定的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属于过失犯罪,但行为人实施降低工程质量标准的行为,一定有内心起因。如有的为了获取私利而降低工程质量标准.有的是因为缺乏资金而降低工程质量标准。再如,汽车司机超速行驶致人死亡时,一定有超速行使的内心起因;对于为了逃避法律责任而超速行驶,与为了将危重病人送往医院而超速行驶,其量刑结果必然不同,这是因为这种内心起因的刁;同能够说明行为人非难可能性程度。如果不将这种内心起因归入犯罪动机,则需要有另外的概念;而人们在否认其为犯罪的动机的同时,并没有提出另外的概念,这会导致司法实践上忽视内心起因对量刑的影响。因此,本书认为,没有必要人为地限定犯罪动机存在的范围,可以将犯罪动机作后—种理解。

除了目的与动机外,刑法理论上还有倾向犯、表现犯的概念。一般认为,倾向犯,是指行为必须表现出行为人的特定的主观倾向的犯罪,只有当这种内心倾向被发现时。才唷旨认为期亍为符合构成要件。各种狠亵罪被认为是典型的倾向犯,只有当行为人基于性的刺激或者满足的倾向而实施猥亵行为时,才符合该罪的构成要件。虽然德国刑法理论对此持肯定态度,但日本刑法理论一般否认内心倾向是构成要件要素,本书也持否定立场。所谓表现犯,是指行为反映了行为人的内部的、心理的经过或者状态的犯罪,对于这种犯罪的认定,必须将外部的事实与行为人主观心理的经过或者状态进行比较,否则不可能判断是否符合犯罪构成要件。伪证罪被认为是典型的表现犯,只有当行为人所作的证明与其体验(记忆)不相符合时,才能认为行为人作了虚假证明。刑法理论肯定表现犯,但日本刑法理论大多认为,行为人是否作了虚假证明,不是以其体验(记忆)为比较标准,而是以客观事实作为比较标准。因此,表现犯的心理经过或者状态也不是构成要件要素。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1月28日 06:21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犯罪目的相关文章
  •  探究犯罪动机的本质与犯罪目的的关系
    犯罪目的与犯罪动机的区别在于定义、产生顺序和影响方式。犯罪动机是指引起和推动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原因,而犯罪目的是指犯罪人希望通过实施犯罪行为达到某种危害结果的心理态度。犯罪动机通常在犯罪行为之前产生,而犯罪目的通常在犯罪行为之后产生。最后,犯罪目的可以影响量刑,也可以影响定罪,而犯罪动机主要影响量刑。犯罪目的与犯罪动机的区别在于:首先,它们的定义不同。犯罪动机是指引起和推动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原因,而犯罪目的是指犯罪人希望通过实施犯罪行为达到某种危害结果的心理态度;其次,它们的产生顺序不同。犯罪动机通常在犯罪行为之前产生,而犯罪目的通常在犯罪行为之后产生;最后,它们的影响方式也不同。犯罪目的可以影响量刑,也可以影响定罪,而犯罪动机主要影响量刑。 犯罪动机与犯罪目的的区别:定义不同犯罪动机与犯罪目的是两个在司法审判中经常被提及的概念。犯罪动机指的是犯罪人进行犯罪时的目的或意图,而犯罪目的是
    2023-08-27
    286人看过
  •  不同之处何在:犯罪目的与犯罪动机
    刑事犯罪的四大构成要件包括犯罪主体、犯罪的主观方面、犯罪的客观方面和犯罪客体。其中,犯罪主体是指实施犯罪行为的人,犯罪主观方面是指犯罪主体对其实施的犯罪行为及其结果所具有的心理状态,犯罪的客观方面是指犯罪行为的具体表现,犯罪客体是指刑法所保护而被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1)犯罪动机产生在前,犯罪目的产生在后;(2)同一性质的犯罪,犯罪动机可以各种各样;(3)犯罪目的既可以影响量刑,还可以影响定罪,而犯罪动机主要影响量刑。刑事犯罪的四大构成要件是什么1、犯罪主体。是指实施犯罪行为的人。每一种犯罪,都必须有犯罪主体,有的犯罪是一个人实施的,犯罪主体就是一人,有的犯罪是数人实施的,犯罪主体就是数人;2、犯罪的主观方面。是指犯罪主体对其实施的犯罪行为及其结果所具有的心理状态。犯罪主观方面的心理状态有两种,即故意和过失;3、犯罪的客观方面。是指犯罪行为的具体表现;4、犯罪客体。是指刑法所保护而被
    2023-11-25
    77人看过
  • 过失犯罪定义与概念
    法律综合知识
    《刑法》第十五条规定: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根据本款的规定,过失犯罪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疏忽大意的过失犯罪,即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了这种危害社会的结果,构成犯罪的;第二类是过于自信的过失犯罪,即行为人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了这种危害社会的结果,构成犯罪的。一、间接故意和故意过失的区别在预见到危害结果可能发生,采取的态度是放任,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漠然,认为发生危害结果也无所谓,采取这种放任的态度,漠视危害结果的发生,就是间接故意,并没有积极追求后果的发生。过失是指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发生一定的危害后果,但却轻信能够避免危害结果的发生,过失包括疏忽大意和过于自信两种情况。两者的不同点有:第一
    2023-03-08
    471人看过
  • 犯罪构成与犯罪概念又是相互联系的。
    犯罪概念是犯罪构成的基础,犯罪构成是犯罪概念的具体运用。犯罪概念对罪与非罪的界定作用只有通过犯罪构成才能发挥,没有犯罪构成,犯罪概念是空洞的。而犯罪构成只有在犯罪概念指导下才成为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标准的,具备犯罪构成的行为,同时也具备了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和应受惩罚性的特征、所以,区分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界限,应该将犯罪概念与犯罪构成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三、犯罪构成与犯罪概念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犯罪构成与犯罪概念是刑法中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概念。从他们的区别看:1、犯罪概念与犯罪构成所表述的内容不同。犯罪概念着重表述的是一切犯罪所具有的最基本的社会政治本质和危害本质,从宏观上认识一切犯罪的共同属性。而犯罪构成则着重表述的是犯罪的规格和标准,从微观上确定某一具体行为是否具备某种犯罪的特征。2、二者的作用不同。犯罪概念为人们提供了犯罪与其他非犯罪的社会现象区别的原则界限,而犯罪构成则
    2023-04-06
    379人看过
  • 犯罪概念的类型
    罪刑法定
    犯罪概念是对犯罪各种内在、外在特征的高度、准确的概括,是对犯罪的内涵和外延的确切、简要的说明。犯罪概念在刑法学的研究中居于重要的地位。这是因为,犯罪、刑事责任与刑罚是刑法的三个最基本的范畴。犯罪是刑事责任的前提,而刑罚则是刑事责任的最主要的承担方式。刑法以犯罪、刑事责任、刑罚为研究对象,自然要以犯罪概念的研究为逻辑起点。从总体上看,各国刑法关于犯罪的定义,归纳起来可分为三种类型。(一)犯罪的形式概念犯罪的形式概念,是指仅从犯罪的法律特征上给犯罪下定义,而没有涉及犯罪的本质特征,即完全回避为什么法律没有将这种行为规定为犯罪。犯罪的形式概念多见于西方国家刑法。总的来说,就是把犯罪定义为违反刑事法律并且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如1810年《法国刑法典》第1条规定:“法律以违警罚所处罚之犯罪,称违警罪;法律以惩治刑所处罚之犯罪,称轻罪;法律以身体刑或名誉刑所处罚之犯罪,称重罪。”1937年《瑞士刑
    2023-06-11
    215人看过
  •  机构与集团的概念辨析
    企业和集团是两种不同的组织形式。企业是一个独立的组织,拥有自己的品牌、产品和服务的开发、生产和销售等业务。而集团则是由多个企业法人组成的联合体,主要依靠资本联系,其行为规范由集团章程来制定。虽然企业集团不具备企业法人资格,但其在经济活动中也具有一定的法律地位和影响力。与之相比,公司机构则是具有法人资格的组织形式,拥有独立的民事权利和民事责任。企业和集团的区别在于,企业集团是由主要依靠资本联系的母子公司、参股公司以及其他成员企业或机构组成的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法人联合体,其行为规范由集团章程来制定。与此同时,企业集团并不具备企业法人资格。而公司机构肯定是法人,具有法人资格。 【 集 团 与 公 司 的 法 律 地 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规定,有限责任公司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法人,而集团公司则是一种特殊的有限责任公司,其法律地位与公司相同。因此,集团公司在法律上享有与公司相同
    2023-09-07
    450人看过
  • 犯规与协同犯罪:法律概念的解析
    共犯和共同犯罪的区别有:共同犯罪主要指称行为,而共犯主要指称实行共同犯罪的人。我国《刑法》关于共同犯罪人的划分是以共同犯罪人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为主,兼顾分工的标准。综上所述,在我国共犯与共同犯罪只是名词与动词的区别,共同犯罪是一种行为,而共犯是一个名词,并无实质性区别。什么是共犯,共同犯罪形态是什么根据有无组织形式,可以将共同犯罪分为一般共同犯罪和特殊共同犯罪。一般共同犯罪,简称一般共犯,又称非集团性共犯,指没有特殊组织形式的共同犯罪。对这种形式的共同犯罪而言,共同犯罪人一般是为实施某种特定的犯罪而临时结合,一旦完成特定的犯罪后,其犯罪联盟就不复存在。一般共同犯罪,既可以是事前通谋的共同犯罪,也可以是事前无通谋的共同犯罪;既可以是简单共同犯罪,也可以是复杂共同犯罪。特殊共同犯罪,也称有组织的共同犯罪,通称犯罪集团。根据刑法第26条第2款的规定,犯罪集团,是指3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
    2023-08-16
    444人看过
  • 主犯与首要分子的概念?
    一、主犯与首要分子的概念主犯是指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主犯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对主犯罪,刑法规定应从重打击,对其定罪量刑,按照其所参与的、组织的、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在刑法执行过程中,对其减刑、假释应作从严掌握。首要分子:是指在犯罪集团或聚众犯罪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也就是组织、领导作用)的犯罪分子。由此可见,首要分子包括两类:一是在集团犯罪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犯罪分子;二是在聚众犯罪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犯罪分子。二、主犯和首要分子的区别是什么主犯和首要分子两者的关系在于:两者是交叉关系。绝大多数首要分子都属第一类主犯。但是:其一,有一部分主犯不是首要分子: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主犯不是首要分子。其二,有一部分首要分子不是主犯:主要是在一些轻微聚众犯罪,如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罪中,可能只处罚一个首要
    2023-04-13
    294人看过
  • 犯罪概念与犯罪构成是形式与内容
    一、犯罪概念与犯罪构成是形式与内容1.犯罪概念与犯罪构成的关系:犯罪构成是认定犯罪的具体法律标准,犯罪概念揭示犯罪的本质与基本特征;犯罪构成是犯罪概念的具体化,犯罪概念是犯罪构成的基础。2.犯罪构成的特征:性质上具有法定性;内容上具有主客观统一性;与社会危害性具有统一性;认定犯罪的法律标准。3.犯罪构成的分类:(1)基本的犯罪构成与修正的犯罪构成;(2)完结的犯罪构成与待补充的犯罪构成;(3)单一的犯罪构成与复杂的犯罪构成。4.“情节严重”的性质:(1)要求“情节严重”才成立犯罪的,“情节严重”属于犯罪构成要件。例如第243条诬告陷害罪的规定;(2)成立犯罪不要求“情节严重”,这种情形“情节严重”是法定刑升格条件或者从重处罚条件。知识普及:关于犯罪构成的解释犯罪构成,是指依照我国刑法规定,决定某一具体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需的一切客观和主观要件的有机统一,是使行为人
    2023-06-11
    258人看过
  • 一般累犯与特殊累犯的概念
    1、一般累犯的构成条件:(1)主观条件:前后两罪都是故意犯罪;(2)刑度条件:前后两罪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且是实刑;(3)时间条件:刑罚执行完毕后5年内刑罚执行完毕是指主刑执行完毕,附加刑是否执行完毕不影响累犯的成立。关于累犯成立的时间条件,有两点需要注意:一者如果前罪因适用假释而执行完毕的,5年的期间应当从假释期满之日起计算而非假释之日;二者根据最高人民法院1997年9月25日《关于适用刑法时间效力规定的若干问题的解释》第3条之规定:在1997年9月30日前所犯之前罪被判处的刑罚已经执行完毕或者赦免,在1997年10月1日之后又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否构成累犯,适用新刑法65条的规定,这表明,前后两罪跨越1997年10月1日新刑法实施之际的,是否构成累犯的时间条件是5年而非3年。2、特殊累犯(特别累犯)的问题——特殊点在于:一是罪行的特殊性:前罪和后罪都必须是危害国家安全的
    2023-08-11
    367人看过
  • 侵犯通信自由罪的概念与构成
    一、侵犯通信自由罪的概念与构成(一)侵犯通信自由罪的客观要件侵犯通信自由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隐匿、毁弃或者非法开拆他人信件的行为。所谓隐匿,是指把被害人的信件扣留,在一定的地点加以隐藏,不交给被害人的行为。所谓毁弃,是指故意丢弃、撕毁、焚毁信件的行为,以上两种行为的结果,都是使收信人无法收到信件。而行为人并不意图知晓信件内容,没有直接侵犯公民通信秘密的权利,但侵犯了公民的通信自由权利,非法开拆是指擅自开拆他人信件,偷看他人信件内容的行为。这种行为不影响收信人收到信件,但侵犯了他人的通信秘密。侵犯通信自由罪的三种行为表现往往同时具有。根据本条规定,只要实施上述一种行为,情节严重的,就构成侵犯通信自由罪。非法开拆他人信件,拆信人并不阅看信中内容的,使他人信件内容处于公开暴露状态,也是侵犯公民通信秘密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实施细则》的相关内容规定,误收、误拆他人信件不予退还或虽已退还但泄露
    2023-06-11
    280人看过
  • 毒品再犯与累犯概念的界定
    累犯是指:根据我国《刑法》第六十五条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但是过失犯罪除外。前款规定的期限,对于被假释的犯罪分子,从假释期满之日起计算。根据我国《刑法》第六十六条规定: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任何时候再犯危害国家安全罪的,都以累犯论处。毒品再犯是指:根据我国《刑法》第三百五十六条规定:因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非法持有毒品罪被判过刑,又犯本节规定之罪的,从重处罚。只要之前有被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非法持有毒品罪被判过刑,不考虑时间和刑度条件,都会构成再犯。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五十六条因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非法持有毒品罪被判过刑,又犯本节规定之罪的,从重处罚。一、被判处缓刑能否构成特别累犯认定累犯的条件之一是刑罚执行完毕释放后,而
    2023-04-12
    264人看过
  • 遗弃罪的概念与法益
    (一)概念遗弃罪,是指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行为。遗弃行为是一种典型的不作为,本罪只能由不作为的行为方式构成。(二)遗弃罪保护法益的历史变化随着相关法律的修订和完善,遗弃罪所保护的法益也在不断变化,且一直是理论界关注的热点。1950年7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大纲草案》第134条对遗弃罪作了如下规定:对于有养育或特别照顾义务而无自救力之人,有履行义务之可能而遗弃之者,处3年以下监禁。犯前项之罪致人于死者,处4年以上15年以下监禁。在此,遗弃罪被规定在第十章侵害生命健康与自由人格罪中,而且遗弃罪的义务包括特别照顾义务,并不限于家庭成员之间的遗弃。但是,在1979年刑法典中,遗弃罪被规定在第七章妨害婚姻、家庭罪当中,这说明该罪的犯罪客体是刑法保护的婚姻家庭关系。旧刑法中的传统观点认为,本罪的法益是被害人在家庭中受扶养的权利、被害
    2023-08-17
    224人看过
  • 赌博罪的概念与范围
    刑事责任年龄
    赌博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并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可以构成本罪。以营利为目的,以赌博为目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开设赌场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赌博罪的犯罪情形有哪些涉嫌赌博罪的情形有:1、组织3人以上赌博,抽头渔利数额累计达到5000元以上的;2、组织3人以上赌博,赌资数额累计达到5万元以上的;3、组织3人以上赌博,参赌人数累计达到20人以上的;4、组织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10人以上赴境外赌博,从中收取回扣、介绍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零三条以营利为目的,聚众赌博或者以赌博为业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开设赌场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组织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参与国(境)外
    2023-07-07
    199人看过
换一批
#犯罪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犯罪目的是指实施犯罪行为人主观上所追求的非法利益。这种非法利益可以是物质性的,也可以是精神性的;可以是违法的结果,也可以是不法状态本身。犯罪目的对犯罪动机具有决定和制约作用,它支配着行为人对犯罪对象的选择和对危害结果的追求。... 更多>

    #犯罪目的
    相关咨询
    • 动产抵押的概念与目的
      江苏在线咨询 2023-04-12
      动产抵押,也就是指债权人对于债务人或第三人不转移占有而供作债务履行担保的动产,在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予以变价出售并就其价款优先受偿的权利。动产抵押基本上具备了不动产抵押所具有的一切属性。但动产与不动产相比可知动产是可自由移动的物,是比不动产丰富多样而其价值又不亚于不动产的物。 设立动产抵押的目的在于以其交换价值作为融资担保的需求,活跃金融、促进经济发展以及实现物尽其用、货畅其流的目的。动产抵押的标
    • 犯罪构成与犯罪概念是什么意思,犯罪构成与犯罪概念的关系是怎样的
      江苏在线咨询 2022-02-14
      犯罪构成与犯罪概念是刑法中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概念。从他们的区别看:首先,犯罪概念与犯罪构成所表述的内容不同。犯罪概念着重表述的是一切犯罪所具有的最基本的社会政治本质和危害本质,从宏观上认识一切犯罪的共同属性。而犯罪构成则着重表述的是犯罪的规格和标准,从微观上确定某一具体行为是否具备某种犯罪的特征;其次,二者的作用不同。犯罪概念为人们提供了犯罪与其他非犯罪的社会现象区别的原则界限,而犯罪构成则是
    • 中止犯罪的概念与处罚
      天津在线咨询 2023-01-17
      犯罪中止的概念: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 特征: 一、主观性。行为为人主观上具有中止犯罪的决意。 二、客观性。行为人客观上实施了中止犯罪的行为。 三、时间性。犯罪中止必须发生在犯罪过程中,而不能发生在犯罪过程之外。 四、自动性。犯罪中止必须是有效地停止了犯罪行为或者有效地避免了危害结果。 处罚根据《刑法》第二十四条第二款,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
    • 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的概念概念
      新疆在线咨询 2022-07-12
      故意犯罪是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所构成的犯罪。而过失犯罪是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
    • 犯罪既遂与犯罪未遂的概念上的区别有
      安徽在线咨询 2022-07-18
      犯罪既遂是犯罪的完成形态,何谓犯罪既遂,在学理和判解上一般有三种观点,一是结果说,主张犯罪既遂就是故意实施犯罪行为并且造成了法定的犯罪结果时所呈现的停止形态。二是目的说,主张犯罪既遂就是故意实施犯罪行为并且达到了行为人预期的犯罪目的时所呈现的停止形态。三是构成要件说,主张犯罪既遂就是故意实施的犯罪行为具备了特定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所呈现的停止形态。 刑法第23条第1款规定:“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