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生公寓一般需要有经营场所,然后只要办理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等有关手续就可以了。
一、房产纠纷解决途径有哪些
1、协商
协商是指当事人行使自己的合法处分权,在法律规定许可的前提下,互谅互让,协商解决纠纷。购房者和开发商对双方所发生的纠纷进行协商,提出一个双方都满意的解决方案,并就此达成一个纠纷解决协议。由双方协商解决纠纷,对购房者和开发商来讲都是最好的解决纠纷的方式,因为这种方式既省时、省力又省钱。
2、调解
它是指在第三者的主持下,纠纷双方当事人经过自愿协商,排除争端,达成和解的一种方法和活动。我国在基层群众性组织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都设立了人民调解委员会,专门进行民间纠纷的调解处理,包括房地产纠纷的调解。
3、仲裁
仲裁是一种准司法活动。房地产纠纷发生后,公民可以根据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居中判明事实,分清责任,依法作出仲裁裁决,解决房地产纠纷。仲裁裁决具有法律效力,当事人必须执行。我国根据《仲裁法》规定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地级市设立了仲裁委员会负责平等主体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的仲裁,房地产纠纷的当事人当然可以依法向房地产所在地的仲裁委员会提请仲裁。
4、诉讼
公司可以将房地产纠纷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当然前提是纠纷属于人民法院受理范围。
二、哪些情况可以追究房产中介责任
1、未履行提醒、告知义务
二手房买卖合同通常是由中介机构提供的格式文本,只有合同的核心内容,如价款金额、付款时间及方式、违约责任等。此外,还有不少细节需要房屋买卖双方协商确定,这时中介就有义务进行提醒和告知。
但在现实生活中,部分中介机构或经纪人的经验不足,对相关事项未尽提示义务,导致双方未进行充分协商,或未将双方口头达成的一致性意见载入合同,交易未能完成,买方就可以追究其责任。
2、审查不到位
中介机构在一定程度上负有审查房屋真实权利人的义务,包括核实登记权人与卖房人是否是同一人,以及询问清楚产权人的婚姻状况,要求共有权人作出同意出售承诺等。
但是,有些中介机构未尽到对房屋权属的审查义务,导致买卖合同在履行过程中出现障碍或者无法履行的,买方可追究其责任。
3、隐瞒房屋弊端
部分中介机构为了促成交易,隐瞒待售房屋的不利条件,如二手房房屋饮用水质不合格、水电仅为临时的等,导致合同无法履行的,买方就可以追究其责任。
4、未提示特殊二手房的交易风险
除了普通商品房外,法律对于经济适用房、央产房、军产房、小产权房、农村房屋等特殊性质房屋的交易有着规定。部分中介公司审查不严,或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给买方带来损失的,买方可追究其责任。
-
开家“小学生公寓”解决大问题
76人看过
-
学生公寓房产税应如何税收规定
80人看过
-
学生公寓床位租用合同
165人看过
-
个人酒店式公寓如何贷款
90人看过
-
高校学生公寓租金免营业税
240人看过
-
学生公寓使用协议书怎么写
133人看过
-
学生公寓房产税应如何税收规定香港在线咨询 2021-10-26为了支持高中办学,优化高中物流保障服务,现就高中学生公寓的房地产税和印花税政策通知如下:一、免除高中学生公寓的房地产税。二、与高中学生签订的高中学生公寓租赁合同,免除印花税。三、本通知称高校学生公寓,是指为高校学生提供住宿服务,按照国家规定的收费标准收取住宿费的学生公寓。四,企业享受本通知规定的免税政策,应按规定进行免税申报,并将不动产权属证明,载有房产原值的相关材料,房产用途证明,租赁合同等资料
-
学校如何对学生开除澳门在线咨询 2022-04-13高等院校对违纪学生作出开除学籍等严重影响学生受教育权利的处分决定,具有行政行为的性质属性,学生对此不服提出行政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予以受理。高等院校的处分决定应当做到程序正当、证据充分、依据明确、定性准确、处分适当,同时应体现教育与处分相结合的原则,确保学校规范行使教育管理职权,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管理秩序,存在明显不当的,应当予以撤销。高等院校对学生作出的处分决定具有可诉性,高等院校开除学生应当遵
-
-
高校学生公寓房产税怎么征收香港在线咨询 2022-08-27高校学生免征房产税。之前财税[2006]100号第一条规定:对为高校学生提供住宿服务并按高教系统收费标准收取租金的学生公寓,免征。对从原高校后勤管理部门剥离出来而成立的进行独立核算并有法人资格的高校后勤经济实体(以下简称高校后勤实体)自用的房产、土地免征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此通知自2006年1月1日起至2008年12月31日止执行。现在继续对高校学生提供住宿服务免征房产税。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
-
私立学校有权开除一个一个月不上学的学生的学籍吗新疆在线咨询 2022-09-22从法律上来讲是缺乏法律依据的,也就是说开除学籍本身就是学校的越权行为,违背法。受教育权是一项基本人权,也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宪法》、《教育法》、《》均对我国公民的受教育权作了规定。从根据公民行使权利不得侵害他人的合法权利和自由的一般法理,受教育权作为基本人权,是不可以随意进行剥夺或者限制的,除非权利人继续享有该权利将会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或者将损害他人合法权利而他人之合法权利又比原告之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