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取保候审等通知要多久
依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七条之明确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以及公安机关在接到变更强制措施的申请之后,应于三个工作日内做出相应决定。若对变更强制措施持有异议,则需向申请人进行详细解释,并阐明其反对的具体原因。因此,关于取保候审等变更强制措施的通知应在三个工作日之内完成。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七条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者辩护人有权申请变更强制措施。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收到申请后,应当在三日以内作出决定;不同意变更强制措施的,应当告知申请人,并说明不同意的理由。
二、取保候审等候谁在起诉
在实施了取保候审这一强制性手段之后,是否会面临起诉的决定,主要取决于相关司法部门根据进一步调查核实所取得的信实结果而定。
值得注意的是,取保候审只是众多刑事诉讼程序中的一环,它的意义在于保障涉案人员在未定罪前的基本权利和自由,但并不意味着可以中止或解除对其的侦查活动,相反,在这个阶段,侦查机关的侦查工作将继续进行,直至得出确凿无疑的结论并移送至检察机关进行审查起诉。一旦证实构成犯罪事实,检察机关就有权依法向相应法院提出公诉指控。
《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一条
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一)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
(二)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的,在二十四小时以内向执行机关报告;
(三)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
(四)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
(五)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
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明文规范的第九十七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在接获变更强制措施申请后,有义务在三个工作日内立即做出相应决定。对于任何变更强制措施的决定表示异议的,他们需要向申请人做出详尽的解释,阐明其反对的具体观点。因此,对于涉及取保候审等变更强制措施的通知,必须在三个工作日内完成。
-
看守所取保候审多久通知
309人看过
-
开庭前多久通知取保候审人
412人看过
-
提交取保候审资料多久通知
223人看过
-
开庭需要等待取保候审多久?
83人看过
-
办理取保候审多久会通知本人
110人看过
-
洗钱取保候审要等好久
432人看过
-
取保候审满一年多久通知宁夏在线咨询 2024-08-31一般情况下,取保候审期限即将届满,受案机关仍未作出继续取保候审、变更保证方式或者变更强制措施决定的,执行机关应当在期限届满十五日前书面通知受案机关。但情况明显与规定不符,在这种情况下建议主动联系执行机关,再由执行机关书面通知受案机关尽快处理。根据《刑事诉讼法》: 第九十七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被采取强制措施法定期限届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予以释放、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或者依法
-
取保候审审查院会多久会通知取保人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7-07取保候审的执行机关为公安机关,根据公安部《规定》第87条、第88条的规定,公安机关决定取保候审的,应当及时通知犯罪嫌疑人居住地派出所执行。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决定取保候审的,应当区别情形办理:负责执行的县级公安机关接到有关材料后,对采取保证人担保的,及时指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居住地的派出所执行对采取保证金保证的,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人交纳保证金,并指定其居住地的派出所执行。
-
取保候审是不是要等检察院通知去?北京在线咨询 2022-08-07检察院可以办理取保候审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在人民法院二审期间,犯罪嫌疑人羁押期已经超过一审法院所判处的有期徒刑的,也适用取保候审。犯罪嫌疑人、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也可以为其申请取保候审。人民检察院决定对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审的案件,在执行期间,被取保候审人有正当理由需要离开所居住的市、县的,负责执行的派出所应当及时报告所属县级公安机关,由
-
在一年前申请了取保候审。取保候审到期多久通知?山西在线咨询 2022-07-05《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一百零三条公安机关在取保候审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对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根据案情变化,应当及时变更强制措施或者解除取保候审。第一百零四条需要解除取保候审的,由决定取保候审的机关制作解除取保候审决定书、通知书,送达负责执行的公安机关。负责执行的公安机关应当根据决定书及时解除取保候审,并通知被取保候审人、保证人和有关单位。
-
取保候审案件多久能通知开庭台湾在线咨询 2021-12-25没有规定保释候审的开庭时间的,只规定保释候审的期限。《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保释候审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不得超过六个月。在保释候审和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调查、起诉和审理。发现不应追究刑事责任或者保释候审、监视居住期届满的,应当及时终止保释候审、监视居住。终止保释候审、监视居住的,应当及时通知被保释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