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医患纠纷案件的主要依据的法规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4-05-02 15:01:50
458 人看过
目前我国作为处理医患纠纷案件的主要依据的法规有:《民法典》、《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法律。
比如《民法典》中,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应当向患者说明病情和医疗措施。需要实施手术、特殊检查、特殊治疗的,医务人员应当及时向患者具体说明医疗风险、替代医疗方案等情况,并取得其明确同意;不能或者不宜向患者说明的,应当向患者的近亲属说明,并取得其明确同意。
医务人员未尽到前款义务,造成患者损害的,医疗机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民法典》第一千二百十八条: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或者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扩展阅读
-
处理医疗纠纷案件的方法:医院与患者之间的纠纷处理指南
220人看过
-
处理医患纠纷的方法主要有哪三种方式
203人看过
-
医疗纠纷的处理应该依据哪些政策法规
278人看过
-
如何避免医患纠纷?处理医患纠纷的方法有哪些?
490人看过
-
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医疗纠纷患者如何处理
137人看过
-
房改房纠纷案件的法律依据
194人看过
律师服务
热门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
词条
#法律综合知识
最新文章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医疗纠纷处理实施方案主要依据是哪些山东在线咨询 2022-07-31医疗纠纷处理流程:发生医疗纠纷——向医疗机构投诉——复印封存病历——向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处理——医疗事故鉴定——(不服)申请再次鉴定——卫生行政区部门作出处理决定——(不服)行政复议诉讼处理流程:发生医疗纠纷——向医疗机构投诉——复印封存病历——提起诉讼——第一次开庭(质证病历)——委托医疗事故鉴定——(不服)申请再次鉴定——司法鉴定——再次开庭——判决——(不服)上诉医疗鉴定流程:医患共同向市医鉴
-
医疗纠纷患者怎么维权的法律依据广西在线咨询 2023-06-11《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四十三条规定:“医疗事故争议由双方当事人自行协商解决的,医疗机构应当自协商解决之日起7日内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作出书面报告,并附具协议书。”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十条规定:“医患双方协商解决医疗事故争议,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由双方当事人共同委托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
-
借名买房纠纷案件的处理依据是哪些?新疆在线咨询 2022-08-05借名买房是指真正的买房人以他人的名义购买房产。从表面上看是出名人购买了房屋,签订的房屋买卖合同,而实际上是借名人购买该房屋,支付了房款。在借名买房中,购房合同是否有效需要分不同情况而定: 1.如果购买的是商品房,该房屋买卖合同为有效合同。因为商品房为意思自治,买受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志进行购买房屋。 2.如果购买的是经济适用房、拆迁房、回迁房、福利房等带有个人身份的房产,这类房屋买卖合同为无效合同。
-
医患纠纷调解的主要方法是什么?安徽在线咨询 2021-12-25适用于医患纠纷调解的特点如下: 一、以当事人自愿为基础; 2、没有严格的固定程序; 3、调解书不具有强制执行效力。 调解方法如下: 一、人民调解; 二、行政调解; 三、诉讼调解。
-
医患纠纷案件诉讼期限的相关规定香港在线咨询 2024-12-14根据《民法典》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如果法律另有规定,就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从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如果法律另有规定,就依照其规定。但是,如果权利受到损害已经超过二十年,人民法院将不予保护。如果有特殊情况,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诉讼时效期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