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已批准逮捕还有缓刑的可能吗?
批准逮捕和缓刑无关。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七十二条
【适用条件】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二、刑事案件的缓刑辩护词应该怎么写?
(一)标题。可写“关于×××(人)××××案的辩护词”。
(二)前言
交代辩护人的合法地位。同时简要说明辩护人事前进行了哪些工作,如查阅案卷,了解案情,同在押的被告会见或通信等(多限于律师)。在前言的最后,可概括说明辩护人对此案件的基本观点。如认为公诉人指控被告的犯罪事实不能成立,或定罪不当,等等。
(三)辩护理由
这是“辩护词”的主体部分,从事实上、从法律上、从被告的认罪态度上提出辩护理由。具体可从分析公诉人所提出的被告的犯罪事实是否能成立等方面提出辩护理由;或者运用法律定罪量刑上提出意见,针对起诉书中提出的罪名发表意见;认罪态度主要是根据党的“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的政策,提出可以从轻的理由。
(四)结尾。归结辩护理由,提出有关判处被告的建议。
(五)写明辩护人姓名,并注明具体日期。
三、检察院批捕的条件是什么?
《人民检察院审查逮捕质量标准》
第一条
办理审查逮捕案件,应当依照《刑法》有关规定和《刑事诉讼法》第六十条规定的逮捕条件,对案件的事实和证据进行审查,作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的决定。
对于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的犯罪嫌疑人,应当依法批准逮捕:
(一)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
(二)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
(三)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而有逮捕必要。
在公诉案件中,有证据证明构成犯罪并同时满足其他法定条件的,检察院才能批捕,可是,法律从未规定过对于批准逮捕的犯罪嫌疑人绝对不能判缓刑,检察院的审查批捕跟人民法院的量刑之间是没有直接关系的。
-
批准逮捕的是否有机会缓刑
371人看过
-
缓刑释放后,何时可以批准逮捕?
440人看过
-
逮捕是否会影响缓刑的批准?
92人看过
-
是否可以在批准逮捕时申请缓刑?
449人看过
-
逮捕令下来还能判缓刑吗
160人看过
-
批准逮捕与缓刑的利弊如何权衡?
144人看过
逮捕是刑事诉讼强制措施中最严格的一种,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依法拘留嫌疑犯、被告人,在一定时间内剥夺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逮捕不仅剥夺了嫌疑犯和被告人的人身自由,拘留时间也很长,一般在人民法院的判决生效之前。... 更多>
-
我申请逮捕已成功批准逮捕的案件我有可能判缓刑吗北京在线咨询 2021-10-20公安机关在检察院批准逮捕后,有机会等待审判或释放,有可能被法院审判缓期执行。根据法律规定,嫌疑犯被检察逮捕后,如果符合等待审查的条件,公安机关、检察和法院有可能对嫌疑犯进行等待审查,不是被逮捕后不能等待审查。嫌疑人被捕后,公安机关需要调查,检察院审查起诉,最后法院判断是否构成犯罪。无论是在公安机关侦查阶段,检察院审查起诉阶段,还是在法院审理阶段,如果发现被拘留的嫌疑犯确实不构成犯罪,或者不追究刑事
-
批捕能不能缓刑,贪污五万,已经批捕,还有缓刑的可能吗?云南在线咨询 2022-07-13就像你前面那个问题,如果判处5年有期徒刑 (一)适用缓刑的对象必须是被判处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审判刑事被告人徒刑的犯罪分子。 (二)犯罪分子确有悔改表现,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即法院认为不服刑也不至于再危害社会。以上两条缺一不可。 (三)刑法规定,对累犯,不论其刑期长短,一律不能适用缓刑。没可能了。
-
有没有人可以批准逮捕缓刑的山东在线咨询 2022-07-01《刑法》第七十二条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
能否通过批准逮捕缓刑?广东在线咨询 2022-06-06批准逮捕如果满足缓刑的条件,就有机会缓刑。缓刑是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由特定的考察机构在一定的考验期限内对罪犯进行考察,并根据罪犯在考验期间内的表现,依法决定是否适用具体刑罚的一种制度。
-
有没有刑法规定被批准逮捕有可能缓刑的江苏在线咨询 2022-06-09批准逮捕如果满足缓刑的条件,就有机会缓刑。缓刑是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由特定的考察机构在一定的考验期限内对罪犯进行考察,并根据罪犯在考验期间内的表现,依法决定是否适用具体刑罚的一种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