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司法解释,在判断被告人是否明知是毒品时,要结合实际情况,结合证据来综合判断。具体可以参考下列几点:
1,通过藏匿等其他隐蔽方式携带或运输制毒器具或制毒原料的;
2,在警方检查时,抗拒检查或者弃货逃跑的;
3,走私入境,逃避海关或边防检查站检查的;
4,其他隐瞒逃避对管制药品和化学品监管的。
走私制毒物品罪既遂如何量刑?
走私制毒物品罪既遂的,一般应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的刑罚。犯罪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存在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单位犯本罪则对其判处罚金,并对其相关的直接责任人员以个人犯的规定处罚。
《关于办理制毒物品犯罪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
第二条对于走私或者非法买卖制毒物品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且查获了易制毒化学品,结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和其他证据,经综合审查判断,可以认定其明知是制毒物品而走私或者非法买卖,但有证据证明确属被蒙骗的除外:
1、改变产品形状、包装或者使用虚假标签、商标等产品标志的;
2、以藏匿、夹带或者其他隐蔽方式运输、携带易制毒化学品逃避检查的;
3、抗拒检查或者在检查时丢弃货物逃跑的;
4、以伪报、藏匿、伪装等蒙蔽手段逃避海关、边防等检查的;
5、选择不设海关或者边防检查站的路段绕行出入境的;
6、以虚假身份、地址办理托运、邮寄手续的;
7、以其他方法隐瞒真相,逃避对易制毒化学品依法监管的。
-
制毒物品犯罪中如何认定被告人明知是毒品
170人看过
-
走私制毒物品罪是什么,走私制毒物品罪判多久
282人看过
-
如何控制制毒物品数量对毒品犯罪的影响?
146人看过
-
什么是走私制毒物品罪,走私制毒物品罪构成是什么?
450人看过
-
能否将制造毒品视为犯罪?
323人看过
-
制毒物品走私罪与非法经营制毒物品罪的区别
164人看过
管制是指对犯罪分子不实行关押,依法实行社区矫正,限制其一定自由的刑罚方法。 管制具有以下特征: 1、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不剥夺其人身自由。 2、被判处管制刑的罪犯须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其自由受到一定限制。 3、被判管制的罪犯可以自谋生计,在劳... 更多>
-
买卖制毒物品是刑事犯罪吗四川在线咨询 2022-01-26属于刑事犯罪。非法买卖制毒物品是指在没有通过正当的手续向相关部门申报审批获得生产经营许可及报相关单位备案的情况下,私自交易国家规定管制的可用于制造毒品的前体、原料和化学助剂等物质。易制毒化学品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可以用于制毒的主要原料,第二类、第三类是可以用于制毒的化学配剂。易制毒化学品的具体分类和品种详见《易制毒化学物品安全管理条例》。
-
制毒物品罪如何认定如何认定制毒物品罪贵州在线咨询 2022-09-16是指违反国家规定,非法运输、携带醋酸酐、乙醚、三氯甲烷或者其他用于制造毒品的原料或者配剂进出境的行为。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凡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实施了非法运输、携带制毒物品进出境的人,均可构成本罪。单位也可成为本罪的主体。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或者,并处,数量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本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
-
如何判断是否构成走私制毒物品罪山西在线咨询 2022-06-26走私制度物品罪的犯罪构成 (一)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醋酸酐、乙醚、三氯甲烷或者其他用于制造毒品的原料或者配剂进出口的管制和国家对外贸易管制,是复杂客体。 (二)客观要件 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国家制毒物品管理法规和海关法规,逃避海关监管,非法运输、携带数量较大的制毒物品进出国(边)境的行为。 (三)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凡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实施了非法运输
-
制毒物品犯罪定罪量刑的方法澳门在线咨询 2024-11-27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相关规定,制造毒品罪的量刑标准如下: 1. 制造鸦片不满200克、海洛因等不到10克或者其他少量毒品,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的刑罚,并处以罚款。 2. 制造鸦片100克以上不满1000克、海洛因10克以上不满50克或者其他毒品,将面临七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刑罚,并处以罚款。 3. 制造毒品集团的首要分子将面临十五年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并处以没收财产的刑
-
走私制毒物品罪怎么认定走私制毒物品罪最轻陕西在线咨询 2022-09-07是指违反国家规定,非法运输、携带醋酸酐、乙醚、三氯甲烷或者其他用于制造毒品的原料或者配剂进出境的行为。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凡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实施了非法运输、携带制毒物品进出境的人,均可构成本罪。单位也可成为本罪的主体。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或者,并处,数量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本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