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同居地基层组织(如居委会)关于双方同居的证明;
2、同居者同居地邻居,包括同居者共同居住的租赁房的户主提供的关于双方同居的证言;
3、同居者共同生活的照片、音像资料;
4、其他足以说明双方共同生活的证据材料(包括双方的来往书信、聊天记录等)。
一、夫妻分居应该准备哪些证据
证明夫妻分居需要证明双方没有共同生活的证据,如果一方有在外居住的房屋租赁合同、双方签订的夫妻分居书面协议、双方来往的书信、知情的证人证言等证据,可以证明双方已经两年时间没有共同居住、生活的,就是证明了分居。《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三条规定,证据包括:(一)当事人的陈述;(二)书证;(三)物证;(四)视听资料;(五)电子数据;(六)证人证言;(七)鉴定意见;(八)勘验笔录。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二、男女自愿同居是否是犯法的
未婚男女同居不犯法。未婚同居的双方对是否选择同居可以自由决定,法律没有对未婚男女同居作出限制规定,但此时的未婚同居不受法律的保护,一旦发生纠纷,则法律不会像保护正常结婚的夫妻一样保护未婚同居者的利益。
三、夫妻分居期间怎么收集离婚证据
目前法院认定的分居,是指夫妻感情不和,双方不存在以性生活为内容的共同生活,且不履行夫妻的其他义务。分居期间收集离婚的证据有:
1、一方在外居住的房屋租赁合同;
2、双方签订的夫妻分居书面协议;
3、居委会或物业居住证明,水、电、煤气发票等;
4、双方来往书信、电子邮件等,能证明双方感情不和分居事实的;
5、证人证言,比如双方都认识的朋友,亲戚或者邻居,有条件的话最好让证人出庭作证。
根据目前现行法律,分居不能自动解除婚姻关系。无论分居时间的长短,婚姻关系都不会因为分居的状态延续而解除。
-
如何合法取证非法同居行为
308人看过
-
非法同居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来取证
293人看过
-
非法同居的证据怎样取得
371人看过
-
非法同居取证需要从哪几个方面着手
487人看过
-
非法同居如何取证?专家支招!
404人看过
-
怎样取证重婚非法同居的证据有效
154人看过
非法同居,是指男女双方未办结婚登记手续,即公开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公开,是指群众也认为是夫妻关系的一种同居行为。之所以说是非法,是因为这种行为不为我国法律保护。非法同居的认定如下: 1、双方均有配偶者而非法同居; 2、有配偶者的一方与没有配... 更多>
-
同居证据的非法获取方法广西在线咨询 2024-12-18根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如果存在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或构成重婚导致离婚的情形,无过错方都有权请求损害赔偿。所谓非法同居是指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根据相关司法解释,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认定需要满足三个要件:婚外异性、不以夫妻名义、持续、稳定的共同生活。而重婚则是指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如果收集的证据不能证明他们有长期共同生活的情节,即使是捉奸在床,也只能被认定为通奸行为,这种情况下起诉离婚通常会得到支持
-
非法同居如何取证取证及程序四川在线咨询 2022-08-18自2001年《》出台以后,“”的概念已经退出法律舞台,取而代之的是“”这一法律概念。实践中,除非双方当事人均认可行为,即可认定同居事实。否则还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首先要有证据证明同居双方居住一处;其次还得证明共同居住已经有较长一段时间,比如两三个月等。一般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同居地基层组织(如居委会)关于双方同居的证明; 2、同居者同居地邻居,包括同居者共同居住的租赁房的户主提供的关于双
-
非法同居,怎么才能取证?广东在线咨询 2022-04-07首先要取得婚姻对方与他人同居生活的证据,普通的书证基本上无法取得到,更没有人去给做这方面的证人证言。另一有效的证据就是对非法同居的地点、人物进行拍照和录像了,虽然涉嫌侵犯他人隐私及人身权利,但此行为是用以对抗更深层次的重婚犯罪,我不知道重婚罪怎么判刑。也是法律所允许的。同时,也可请求侦察机关进行调查,采取对非法同居者进行询问及走访附近居民等手段。总体来说,虽然较一般的案件取证困难很大,同居的证据基
-
婚内的非法同居,如何取证重庆在线咨询 2021-02-26首先,自2001年《婚姻法司法解释一》出台以后,"非法同居"的概念已经退出法律舞台,取而代之的是"同居关系"这一法律概念。其次,实践中,除非双方当事人均认可同居行为,即可认定同居事实。否则还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首先要有证据证明同居双方居住一处;其次还得证明共同居住已经有较长一段时间,比如两三个月等。一般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同居地基层组织(如居委会)
-
女方未领取结婚证非法同居怎么处罚上海在线咨询 2022-09-08一般是不会被处罚的。但是如果一方是已婚并且处于婚姻存续期间而以夫妻名义进行公开的话,是要承担法律责任的,即重婚罪。这样的是属于不告不受理的,也就是说需要由原告的起诉法院才会受理。虽然非法同居是违反我国民法典的一种行为,但届于它在当今社会生活中的现实性,我们对非法同居中的弱者也应予以救助:第一,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及所在的单位的救助责任。上述单位对辖区内发生的非法同居中的暴力等行为,我们不妨称其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