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避免劳务派遣成为用人单位的渠道,修订后的劳动合同法明确了允许实施劳务派遣的三性岗位范围,同时进一步要求用人单位使用被派遣劳动者的比例。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六十六条第三款的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严格控制劳务派遣用工数量,用人单位使用的被派遣劳动者数量不得超过其用工总量的一定比例。严格控制劳务派遣就业人数的目的是避免劳务派遣成为用人单位的渠道,也就是说,在坚持劳动合同就业的基本就业形式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劳务派遣作为补充就业形式的积极作用,促进就业,满足临时就业需求。同时,考虑到实践中各类企业的复杂情况,很难对用人单位使用被派遣劳动者的比例进行统一规定。因此,《劳动合同法》第六十六条规定,国务院劳动行政部门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规定劳务派遣用工比例的限制。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014年发布的《劳务派遣暂行规定》,用人单位使用的被派遣劳动者人数不得超过用人总数的10%。
劳务派遣劳动者的义务有哪些
劳务派遣劳动者的义务有如下:
1.自觉遵守用人单位各项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2.服从用人单位的日常管理;
3.完成用人单位指定的各项工作任务;
4.参加用人单位的各项劳动竞赛,勇于创新,为用人单位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5.国家法律和劳动合同规定的其他各项义务。
用人单位对人才只管使用和使用中的工作考核,剩下的一切管理工作,包括工资薪酬的发放、社会保险的代收代缴、合同的签订、续订和解除,相关问题和争议的处理、日常一系列的人事管理等.全部由劳务派遣公司负责,这种用人模式对用人单位来说省了很多事,减少了大批因管理工作带来的工作量和相关的麻烦。但是虽然是派遣的身份,但是我们也想有基本的权利和义务,我们派遣工要保护好自己的权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六十条
-
劳务派遣合同劳动者能不能签
387人看过
-
劳动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的劳动合同,除
96人看过
-
劳务派遣劳动合同书(本合同仅适用劳务派遣劳动者)
358人看过
-
派遣制劳动合同是谁签订的
250人看过
-
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
179人看过
-
签订劳动合同有没有限制
94人看过
劳动者指达到法定年龄,具有劳动能力,以从事某种社会劳动获得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依据法律或合同的规定,在用人单位的管理下从事劳动并获取劳动报酬的自然人。 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 更多>
-
未签劳动合同派遣劳动者的数量有没有限制?福建在线咨询 2021-11-15为了避免劳务派遣成为用人单位的渠道,修订后的劳动合同法明确了允许实施劳务派遣的三性岗位范围,同时进一步要求用人单位使用被派遣劳动者的比例。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六十六条第三款的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严格控制劳务派遣用工数量,用人单位使用的被派遣劳动者数量不得超过其用工总量的一定比例。严格控制劳务派遣就业人数的目的是避免劳务派遣成为用人单位的渠道,也就是说,在坚持劳动合同就业的基本就业形式的前提下,充分发
-
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签订合同有什么限制?香港在线咨询 2023-06-13劳动合同法第五十八条劳务派遣单位应当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二年以上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按月支付劳动报酬;被派遣劳动者在无工作期间,劳务派遣单位应当按照所在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向其按月支付报酬。
-
非全日制劳动者签订劳务派遣合同有没有效西藏在线咨询 2022-06-25不合法。 对于劳务派遣公司来说,用非全日制用工形式比全日制用工形式,可节约许多成本。因此,许多劳动派遣公司希望与员工建立非全日制劳动关系。《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三十条规定:“劳务派遣单位不得以非全日制用工形式招用被派遣劳动者。”已明确要求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的劳动者之间只能订立两年以上的固定期限全日制劳动合同,且不能签订非全日制劳动合同,建立非全日制劳动关系。因此,劳务派遣公司与劳动者签订非全日
-
用工单位使用被派遣劳动者的数量有限制吗?海南在线咨询 2022-11-20用工单位使用的被派遣劳动者数量不得超过其用工总量的10%。用工单位应当严格控制劳务派遣用工数量,用工单位使用被派遣劳动者的数量不得超过其用工总量的一定比例。 严格控制劳务派遣用工数量,目的在于避免劳务派遣成为用工主渠道,也就是说,要在坚持劳动合同用工这一企业基本用工形式的前提下,发挥劳务派遣作为一种补充用工形式,在促进就业、满足临时性用工需求方面的积极功能。
-
用工单位使用被派遣劳动者的数量有限制吗澳门在线咨询 2022-11-03用工单位使用的被派遣劳动者数量不得超过其用工总量的10%。用工单位应当严格控制劳务派遣用工数量,用工单位使用被派遣劳动者的数量不得超过其用工总量的一定比例。 严格控制劳务派遣用工数量,目的在于避免劳务派遣成为用工主渠道,也就是说,要在坚持劳动合同用工这一企业基本用工形式的前提下,发挥劳务派遣作为一种补充用工形式,在促进就业、满足临时性用工需求方面的积极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