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占公款100万3年,是否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7-05 18:02:10 455 人看过

要判刑,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100万属于数额巨大,应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怎么算侵占公款

侵占公款是指: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在5000元至1万元以上的应予追诉。这里的数额,应当以累计金额计算。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二条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的规定定罪处罚。有第一款行为,在提起公诉前将挪用的资金退还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第二百七十三条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情节严重,致使国家和人民群众利益遭受重大损害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4月06日 12:57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经济犯罪相关文章
  • 公司破产后负责人是否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公司申请破产不要坐牢。因为公司破产一般是指,公司由于无法清偿到期债务,无法继续经营,由人民法院宣告停止营业,进行债权债务清理的状态。并不是说只要公司申请破产,无法清偿债务,就一定会坐牢。即使公司清算完毕后,仍然无法清偿完债务,也不需要坐牢,因为这只能算是民事纠纷。公司申请破产如何走程序?在公司解散的清算程序中,清算组在清理公司财产、编制资产负债表和财产清单后,发现公司财产不足清偿债务的,应当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破产。公司经人民法院裁定宣告破产后,清算组应当将清算事务移交给人民法院。公司被依法宣告破产的,依照有关企业破产的法律实施破产清算。《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第九条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前,申请人可以请求撤回申请。
    2023-07-02
    88人看过
  • 民事诉讼中是否可以追究侵占罪的刑事责任?
    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他人交给自己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还的行为。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凡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本罪。本罪在主观方面必须出于故意,即明知属于他人交与自己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而仍非法占为己有。犯罪对象只限于三种财物:一是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二是他人的遗忘物,遗忘物不等于遗失物,也不同于遗弃物;三是他人的埋藏物。在刑法第三十七条等有关规定中有所体现,这类犯罪不能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可以由人民法院依法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经过追缴或者退赔仍不能弥补损失,被害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另行提起民事诉讼。侵占罪能进行调解吗对于侵占罪可以进行调解。因为侵占罪属于自诉案件,而法律规定,人民法院对自诉案件,可以进行调解。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
    2023-07-15
    420人看过
  • 侵占罪能否刑事追究
    法律综合知识
    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条的相关法律规定,所谓侵占罪,即是指个人擅自将受托管理的他人合法财产据为已有,且金额达到一定标准后,仍拒绝予以归还的行为;亦或是未经许可,擅自将他人遗弃或掩埋的物品据为已有,且同样达到一定价值要求,却依旧不肯上交出来的违法行为。在上述情况均得到满足的前提下,司法机构有权依法对涉嫌犯罪的相关责任人进行刑事诉讼程序。《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条侵占罪。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2024-05-20
    270人看过
  • 侵占土地追究刑事责任标准是什么?
    非法占用土地罪立案标准是:非法占有农田五亩以上、非法占用基本农田以外耕地十亩以上、造成基本农田五亩以上污染的等,对于犯罪嫌疑人非法占用土地达到上述标准的,可以追究其刑事责任。非法占用土地罪立案标准,是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破坏土地资源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违反土地管理法规,非法占用耕地改作他用,数量较大,造成耕地大量毁坏的,依照刑法第三百四十二条的规定,以非法占用耕地罪定罪处罚:(一)非法占用耕地“数量较大”,是指非法占用基本农田五亩以上或者非法占用基本农田以外的耕地十亩以上。(二)非法占用耕地“造成耕地大量毁坏”,是指行为人非法占用耕地建窑、建坟、建房、挖沙、采石、采矿、取土、堆放固体废弃物或者进行其他非农业建设,造成基本农田五亩以上或者基本农田以外的耕地十亩以上种植条件严重毁坏或者严重污染。根据《刑法》第四百一十条之一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违反土地管理
    2024-01-05
    487人看过
  • 被害人不追究刑事责任是否还会被判刑
    被害人不追究刑事责任不一定被判刑,要取决于什么案件。如果是自诉案件,被害人撤诉不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那么法院就不会对被告人进行刑事处罚。如果是公诉案件,那么被害人不要求追究责任是不会受理的,除非是犯罪情节轻微的。刑事责任是指犯罪行为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主刑和附加刑两刑事责任包括照刑事法律的规定追究其法律责任。主刑职能中,主刑分为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独立适用,不能附加适用。附加刑分为罚金、财产。对于达成和解协议的案件,公安机关可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从宽处理的建议。人民检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从宽处罚的建议;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作出不起诉的决定。人民法院可以依法对被告人从宽处罚。刑事犯罪被害人不追究刑事责任如何处理?《刑事诉讼法》第16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
    2023-08-11
    366人看过
  • 职务侵占是否应该追究刑责
    职务侵占是否会被判刑,取决于具体侵占金额等。1、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占有本单位的财产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2、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没收财产。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非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职务侵占六万左右判刑吗1、看具体金额有没有超过六万。现在涉嫌职务侵占罪,数额低于六万元不构成立案标准,不构成犯罪。2、故对于前期已经被立案追诉的职务犯罪案件,若金额尚未达到6万元的追诉标准,律师可以及时提出撤销案件、不起诉或者作出无罪判决的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三条对犯贪污罪的,根据情节轻重,分别依照下列规定处罚:(一)贪污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较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二)贪污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
    2023-07-03
    138人看过
  • 工厂物品被盗是否会追究刑事责任?
    偷100万东西会判刑,达到盗窃罪立案标准。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员工偷工厂里的东西怎么处理盗窃情节如果较轻,可以进行批评教育,按用人单位规章制度处罚。如果情节严重应当报警,交给警方来处理。在偷了厂里东西后应该要主动承认自己的错误,将偷来的东西还回去,不能够将东西变卖等等,不然后果会更加的严重。《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
    2023-07-03
    311人看过
  • 买卖假发票是否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恶意: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第三十九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税务机关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予以没收……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是私自印制、伪造、变造、非法取得或者废止的发票而受让、开具、存放、携带、邮寄、运输的……”善意:《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纳税人善意取得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已抵扣税款加收滞纳金问题的批复》(国税函〔2007〕1240号)规定,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纳税人善意取得虚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处理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0〕187号)规定,纳税人善意取得虚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指购货方与销售方存在真实交易,且购货方不知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是以非法手段获得的。纳税人善意取得虚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如能重新取得合法、有效的专用发票,准许其抵扣进项税款;如不能重新取得合法、有效的专用发票,不准其抵扣进项税款或追缴其已抵扣的
    2023-07-05
    381人看过
  • 损毁他人财物50万元是否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一、损毁他人财物50万元是否会被追究刑事责任?1、如果属于过失致公私财物损害,不承担刑事责任,仅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即可,优先以恢复原状为原则,无法恢复原状,则应考虑受损财物的原始购买价格以及其使用期限予折价赔偿。如果是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达到50万,则属于犯罪行为,会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同时承担受害人的民事赔偿责任。2、《最高检、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1》33条、【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案】,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以立案追诉:(1)、故意毁坏公私财物造成5000元以上损失的(2)、故意毁坏公私财物3次以上的(3)、纠集3人以上公然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的(4)、具备其它严重情节的。3、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达到50万的,应足以构成刑法275条描述的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情形,因此,其法定量刑原则为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同时,犯罪嫌疑人应依法承担对受害人
    2024-01-17
    107人看过
  • 欠款超过四万的信用卡用户是否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如果当事人及时还款,一般不会判处刑罚。对于信用卡诈骗罪,行为人恶意透支数额较大,在提起公诉前全部归还或者具有其他情节轻微情形的,可以不起诉;在一审判决前全部归还或者具有其他情节轻微情形的,可以免予刑事处罚。但是,曾因信用卡诈骗受过两次以上处罚的除外;数额超出“较大”标准的除外。信用卡欠款被起诉会坐牢吗信用卡欠款被起诉是有可能会坐牢的,如果你的欠款金额达到5万元,同时还做了违法犯罪的事情,那就一定会坐牢。不管你是大手大脚花钱,还是报复性消费,在明知自己没有能力偿还5万元本金的情况下,还是照样刷卡消费,那么这就坐实了恶意透支的罪名。或者是使用信用卡中的额度进行黄赌毒,也同样是犯法的。并且在逾期期间丝毫不配合银行的催收,也没有还款意愿,这就可以加快自己坐牢的的脚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进行信用卡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
    2023-07-08
    209人看过
  • 如何追究职务侵占罪的刑事责任
    职务侵占罪既遂刑事责任的追究:如果是属于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如果是属于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职务侵占罪的犯罪客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财产所有权。一、村干部能不能构成职务侵占罪?村干部不可以构成职务侵占罪。职务侵占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包括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人员。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二、职务侵占罪,服刑后债务怎么办职务侵占罪服刑后该还钱的还是需要继续的还钱的,并不是说承担了刑事责任之后职务侵占罪者就没有民事责任了。可以自己偿还,也可以由家人代为偿还。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
    2023-03-04
    365人看过
  • 刑事责任与民事责任是否会同时追究?
    当事人承担了刑事责任后,有民事赔偿的需要承担民事赔偿。如果被害人个人(自然人)由于交通肇事者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被害人有权在刑事诉讼中提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要求肇事者对其损失进行赔偿。如果被害人是国家或集体的,可由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时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要求肇事者对国家、集体的财产损失进行赔偿。因此,当事人即使承担了刑事责任,可能仍然是需要进行民事赔偿的。电信诈骗立案了,可能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因诈骗罪是数额犯,行为人采用诈骗的方式骗取公私财物必须达到“数额较大”的标准,才构成诈骗罪,予以立案追究。联合司法解释中第一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同时第二款规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前款规定
    2023-07-15
    398人看过
  • 是否可以对职务侵占行为进行追究刑事责任
    一、是否可以对职务侵占行为进行追究刑事责任可以。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可以追究刑事责任。职务侵占罪如果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可以不追究刑事责任。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职务侵占罪】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二、职务侵占罪多少钱立案职务侵占罪五千元以上就会立案。《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第八十四条公司和其他企业的董
    2023-11-17
    281人看过
  • 非法侵占公司财产罪刑事责任由谁追究
    一、非法侵占公司财产罪刑事责任由谁追究倘若在经营过程中,相关公司意外察觉到内部人员存在滥用职权的行为,进而导致公司财富遭受侵犯,那么该公司是完全有权向公安机关的经济犯罪侦查部门提出举报投诉的。所谓的“职务侵占罪”,是指那些身处公司、企业或其它有关组织机构的工作人员,利用自身职务上所享有的优势地位和便利条件,未经合法程序,擅自将所在单位的财物资质非法据为已有,并且涉案金额达到一定数额标准的违法犯罪行为。《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第八十四条规定:职务侵占案(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第一款)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在五千元至一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占本单位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具体而言,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必须是利用自己的职务上的便利,所谓利用职务上的便利
    2024-04-24
    54人看过
换一批
#犯罪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经济犯罪,是指在社会经济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领域,为谋取不法利益,违反国家经济、行政法规,直接危害国家的经济管理活动,依照我国刑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更多>

    #经济犯罪
    相关咨询
    • 诈骗100万已追究刑事责任会判几年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11-15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66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 挪用货款100万怎么追究刑事责任
      北京在线咨询 2023-08-15
      挪用货款100万的,应当以挪用资金罪定罪处罚,属于挪用资金罪中数额特别巨大的情形,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挪用资金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 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3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行为。
    • 追究了刑事责任了挪用公款被追究刑事责任的会计责任是什么
      重庆在线咨询 2022-08-20
      涉嫌挪用公款罪,可以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具体量刑看情节。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挪用公款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已于1998年4月6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972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1998年5月9日起施行。 第三条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以挪用公款一万元至三万元为《数额较大》的起点,以挪用公款十五万元至二十万
    • 侵占公司钱财5万即时退回还会追究刑事责任吗
      河南在线咨询 2022-10-19
      刑法有规定,挪用超过三个月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会追究刑事责任。如果公司未报警,钱退了,公司不追究就没事,如果警察已经介入,之后再退款就为时已晚。
    • 非法侵占自诉案件可否追究刑事责任
      青海在线咨询 2022-11-04
      1.可以报警,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或者他人的遗忘物、埋藏物非法据为已有,数额较大并且拒不交出的行为。 2.刑法明确规定:本条(侵占)罪,告诉的才处理。因此,应属于自诉案件。如果你的财物被他人侵占,公安机关受理审查后确定案件性质。符合立案条件的依法立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