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诽谤会面临哪些法律后果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3-10 14:21:21 57 人看过

诽谤他人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行政处罚,如果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可能还要承担刑事责任。

一、微信朋友圈诋毁别人算不算侵害他人名誉权?

微信朋友圈诋毁他人构成侵害名誉权。在微信朋友圈诋毁他人属于公然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如果对方情节不严重不构成犯罪,受害人也可以去法院起诉,要求对方承担民事责任。

二、酒后驾车肇事怎样处罚

酒后驾车肇事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然后还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如果是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三、医生写错了病历如何处理

医生写错病历的责任主要有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医生写错病例首先要承担修改的民事责任,另外,如果患者要求医生修改,医生拒不改正而被患者投诉了的,可能还要承担被卫生行政部门处罚的行政责任。此外,如果医生故意写错病例,以此来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可能还要承担刑事责任。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8日 00:27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管制相关文章
  • 伪造电子签名会面临什么法律后果
    一、伪造电子签名会面临什么法律后果对于假冒他人签名所可能带来的法律影响,我们需要具体根据行为人假冒签名的目的和情节加以分析,以明确其可能产生的法律效果及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若行为人在实施诈骗的过程中将此作为手段之一,则有可能被判定构成合同诈骗罪或诈骗罪等相应的犯罪,并因此面临刑事追责。《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之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二、伪造电子转账凭证构成什么罪伪造电子转账凭证可能涉嫌伪造、变造金融票证罪。行为人犯此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
    2024-07-12
    103人看过
  • 如果进行造谣传谣,会面临哪些法律责任
    一、如果进行造谣传谣,会面临哪些法律责任进行造谣传谣,会面临的法律责任如下:1.民事责任,行为人要承担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及赔偿损失的法律责任;2.行政责任,制造传播谣言扰乱公共秩序,尚不构成犯罪的,会有拘留、罚款等行政处罚;3.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第二款规定,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二、网上造谣诽谤他人受害者可以要求精神赔偿吗网上造谣诽谤他人受害者可以要求精神赔偿,精神赔偿数额的确定需要遵循如下原则:1.补充适用原则。对于精神损害,首先应适用非金钱赔偿的方式,其次补充的使用金钱赔偿方式,对于受害人予以
    2023-04-29
    221人看过
  • 被告上法院后欠钱会面临哪些法律后果
    一、被告上法院后欠钱会面临哪些法律后果被告上法院后欠钱会面临的法律后果是:会要求承担利息、债务人承担违约金;经法院判决后仍不还款的,计入信用黑名单;以非法占用为目的,使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骗取数额较大公私财物的,可能构成诈骗罪,会被予以追究刑事责任。根据《民法典》第六百七十五条的规定,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对借款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据本法第五百一十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借款人可以随时返还;贷款人可以催告借款人在合理期限内返还。二、欠钱被告上法院多久作出判决如果适用的是普通程序一般会在六个月内判决,因为法律规定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如果适用的是简易程序,则会在三个月内判决。《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二条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
    2023-12-11
    143人看过
  • 女性出轨怀孕后,会面临哪些法律后果?
    结婚后出轨生子:婚内出轨生子违反了法律规定的夫妻忠实义务,若由此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利请求损害赔偿。婚后出轨生子并不能直接认定对方构成为重婚罪,但是无过错方可以找证据证明对方重婚,并让其承担相应的惩罚。女人出轨犯了什么法律?女人出轨触犯了民法典,是属于对家庭的不忠。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家庭应当树立优良家风,弘扬家庭美德,重视家庭文明建设。夫妻应当互相忠实,互相尊重,互相关爱;家庭成员应当敬老爱幼,互相帮助,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条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一)重婚或者与他人同居;(二)实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遗弃家庭成员;(三)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四)因感情不
    2023-07-15
    88人看过
  • 单方面不履行合同会面临哪些法律后果
    若一方未能严格执行合同条款,便需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当合同中规定的一方未能按照约定全面履行合同义务或履行义务不完全符合要求时,应承担起继续履行、采取必要补救措施乃至赔偿对方因此所受损失等方面的违约责任。如果合同双方中的一方在履行期限到来之前通过明确表态或实际行动暗示不会履行合同义务,并且对方向对方提出违约请求之际,期限尚未逾期,那么合同方可得以提前解除。在这种状况下,解除权力人有权向违约方索求违约责任,但如合同条款中有例外约定,则应依约定处理。在合同违约导致解除的情形下,解除权利人可以寻求违约方的具体违约责任,除非合同各方另行协商一致。若某方依照法律法规要求解除合同,应当向对方发出正式通知,合同将在通知抵达对方之后立即解除;同时,通知如注明了若债务人在一定时间内仍未清偿债务,则合同可自行解除,而在此期间内债务人并无偿还债务的话,合同将在通知所指定的期限届满之时自动解除。倘若对方对于解除合同
    2024-08-03
    480人看过
  • 开车撞人后逃跑,会面临哪些法律后果?
    开车撞人肇事逃逸的处罚标准:1、违反交通管理规定,造成重大事故、重伤、死亡或者给公私财产造成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2、交通事故发生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3、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不构成犯罪的,按照治安处罚法规定处罚。开车撞人了怎么办开车撞人的如何处罚开车撞人了的处理办法:1、立即停车、保存证据、抢救伤员;2、及时报警;3、等待交通警察来处理后续事宜。处罚:不构成刑事犯罪,只需要民事赔偿,存在违章行为的依法由交管部门进行相应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处最低刑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最高刑七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刑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交通肇事罪】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
    2023-07-11
    135人看过
  • 公司被诉欠债后会面临哪些法律后果?
    一、公司被诉欠债后会面临哪些法律后果?1.公司可能会需要支付违约金以及逾期利息费等费用;2.另外如果判决后不自觉履行判决书所确定的义务的,则公司可能面临强制执行,人民法院有权向有关单位查询被执行人的存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情况。人民法院有权根据不同情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被执行人的财产。人民法院查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的财产不得超出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的范围;3.对于直接责任人员可能还会计入征信,若以非法占用为目的,使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骗取数额较大公私财物的,可能构成诈骗罪,会被予以追究刑事责任;4.公司欠债被起诉法定代表人原则上不需要承担责任,除非其对该笔欠款有责任:如果公司欠债是因为法定代表人的故意或者重过失导致的,公司的股东可以要求法定代表人承担侵权责任,构成犯罪的追究其刑事责任。二、公司欠债无法偿还的诉讼时效是多久三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向人民法院
    2023-10-12
    386人看过
  • 诽谤已造成恶果犯法了吗
    如果自己去诽谤别人,达到了严重的后果的时候,才可以构成诽谤罪。构成要件客体本罪侵犯的客体与侮辱罪相同,是他人的人格尊严、名誉权。犯罪侵犯的对象是自然人。客观方面本罪在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捏造并散布某种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1)须有捏造某种事实的行为,即诽谤他人的内容完全是虚构的。如果散布的不是凭空捏造的,而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即使有损于他人的人格、名誉,也不构成本罪。(2)须有散布捏造事实的行为。所谓散布,就是在社会公开的扩散。散布的方式基本上有两种:一种是言语散布;另一种是文字,即用大字报、小字报、图画、报刊、图书、书信等方法散布。所谓“足以贬损”,是指捏造并散布的虚假事实,完全可能贬损他人的人格、名誉,或者事实上已经给被害人的人格、名誉造成了实际损害。如果散布虚假的事实,但并不可能损害他人的人格、名誉,或无损于他人的人格、名誉,则不构成诽谤罪。(3
    2023-06-03
    277人看过
  • 失信人未履行,会面临哪些法律后果?
    失信人未履行并不是终身老赖。身份证个人信息等被法院拉黑名单,不是一辈子在黑名单,如果之后偿还了债务,可以申请法院撤出黑名单。失信人有履行能力而不履行法院生效判决书的,债权人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失信人的财产偿还债务。失信被执行人不还钱会被禁止高消费,如失信被执行人违反限制高消费令进行消费的,将依法予以拘留、罚款;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追究其刑事责任。失信被执行人不还钱会被禁止的具体事项如下:(一)乘坐交通工具时,选择飞机、列车软卧、轮船二等以上舱位;(二)在星级以上宾馆、酒店、夜总会、高尔夫球场等场所进行高消费;(三)购买不动产或者新建、扩建、高档装修房屋;(四)租赁高档写字楼、宾馆、公寓等场所办公;(五)购买非经营必需车辆;(六)旅游、度假;(七)子女就读高收费私立学校;(八)支付高额保费购买保险理财产品;(九)乘坐G字头动车组列车全部座位、其他动车组列车一等以上座位等其他非生活和工作必
    2023-07-22
    420人看过
  • 故意诽谤罪得到原告谅解后会有哪些法律后果
    蓄意造谣中伤他人,严重者将构成违法犯罪行为,当获得原告的宽容和谅解后,在法律效应层面上往往会对量刑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在量刑过程中,法庭会全面考虑到犯罪情状的恶劣程度、具体情节的轻重程度、对社会环境所带来的影响程度以及被告人认错认罚的诚恳态度、悔过自新的实际行动,其中也包括了获取受害人谅解等诸多因素。若能成功取得受害人的谅解,便可视为被告人具有一定程度的悔过之意,这或许会导致法庭在量刑时予以适当的减轻处罚。然而,这并不代表被告人必定能够免于刑事处罚,仅仅是在量刑的幅度范围内可能会有所降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
    2024-07-30
    374人看过
  • 围标后中标可能会面临哪些法律后果呢
    在违反招投标相关法规的过程中,围标与串标的法律责任与结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对于可能受到商机丧失或者竞争不公所带来损失的潜在投标方或招标机构,应承担相应的经济赔偿责任;其次,针对围标串标的中标行为,该项决定将被视为无效,并接受相应的行政处罚措施,如罚款、没收违法所得以及吊销营业执照等。更严重者,如若涉及到犯罪行为,将会面临刑事责任的追究。《招标投标法》第三十二条投标人不得相互串通投标报价,不得排挤其他投标人的公平竞争,损害招标人或者其他投标人的合法权益。投标人不得与招标人串通投标,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的合法权益。第五十三条投标人相互串通投标或者与招标人串通投标的,投标人以向招标人或者评标委员会成员行贿的手段谋取中标的,中标无效,处中标项目金额千分之五以上千分之十以下的罚款,对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单位罚款数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
    2024-04-24
    87人看过
  • 在法律层面上哪些要素构成了诽谤罪
    一、在法律层面上,哪些要素构成了诽谤罪在法律层面上构成了诽谤罪的要素如下:1.客体本罪侵犯的客体与侮辱罪相同,是他人的人格尊严、名誉权。犯罪侵犯的对象是自然人。2.客观方面本罪在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捏造并散布某种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3.主体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单位不能构成犯罪主体。4.主观方面本罪主观上必须是故意,行为人明知自己散布的是足以损害他人名誉的虚假事实,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损害他人名誉的危害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的发生。行为人的目的在于败坏他人名誉。如果行为人将虚假事实误认为是真实事实加以扩散,或者把某种虚假事实进行扩散但无损害他人名誉的目的,则不构成诽谤罪。二、诽谤罪追诉有效期诽谤罪追诉有效期为五年,因为诽谤罪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是提起刑事诉讼的时间限制,以最高
    2023-08-12
    67人看过
  • 合同违法导致无效会面临哪些法律后果
    鉴于此合同已被宣告为无效,基于该合同而获得之任何资产,均应无条件地归还给相关所有者或权益人。若相应资产无法实现退还亦或是无任何必要再行退还,则应当由责任方按照评估价值进行货币补偿。若有过错的一方对于由此导致的损失负有责任,那么该方应当对受害方进行全面、合理的赔偿。当合同双方皆出现违约行为时,他们必须各自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及经济负担。《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七条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者确定不发生效力后,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2024-07-22
    111人看过
  • 伪造公章可能面临的法律后果
    本罪是行为犯,应当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的伪造公章的行为都构成刑事犯罪。判断行为人的行为是否构成刑事犯罪需要遵循主客观相一致的原则,如果行为人是为了谋取不正当利益,客观上对公司的利益、商誉、管理秩序、销售体系造成了影响,则属于刑事犯罪。刑事犯罪的打击策略一般认为,我国现行刑事政策体系一般由惩办与宽大相结合、对严重刑事犯罪和严重经济犯罪依法从重从快打击(严打)、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以及对青少年犯进行教育、感化、挽救等等组成。其中,惩办与宽大相结合是指导刑事立法、刑事司法、刑事执行的基本刑事政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控制犯罪的总方略,严打和专项斗争是经常使用的刑事政策手段,其他一般为具体的刑事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条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
    2023-07-16
    222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种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管制
    词条

    管制是指对犯罪分子不实行关押,依法实行社区矫正,限制其一定自由的刑罚方法。 管制具有以下特征: 1、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不剥夺其人身自由。 2、被判处管制刑的罪犯须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其自由受到一定限制。 3、被判管制的罪犯可以自谋生计,在劳... 更多>

    #管制
    相关咨询
    • 诽谤罪的立案标准是怎样的,如果造谣诽谤造谣罪会面临哪些法律后果
      北京在线咨询 2022-04-27
      诽谤罪(刑法第246条),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犯本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这里所谓“告诉的才处理”,是指犯诽谤罪,被害人告发的,法院才受理,否则不受理。“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例如,因诽谤引起被害人死亡的;引起当地群众公愤的;诽谤外国人影响国
    • 诽谤会面临什么法律后果,怎么规定的
      福建在线咨询 2023-08-09
      诽谤会面临的法律后果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
    • 构成诽谤罪会面临哪些处罚,法律是如何规定的
      云南在线咨询 2023-02-12
      行为人的行为若构成诽谤罪的,其可以被人民法院按照以下规定处以刑事处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 构成诽谤罪的行为人会面临哪些处罚,有哪些规定
      甘肃在线咨询 2023-08-27
      构成诽谤罪的会被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诽谤他人只有情节严重的才会构成诽谤罪,而所谓的情节严重主要是指多次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捏造事实造成他人人格、名誉严重损害的;捏造事实诽谤他人造成恶劣影响的;诽谤他人致其精神失常或导致被害人自杀的等等情况。
    • 网上恶意诽谤学校会造成什么后果?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8-20
      损害名誉罪,是指我国《刑法》中有对贬低、损害他人人格、名誉的行为规定的罪名,即侮辱罪和诽谤罪。 损害名誉罪内容: 一、我国《刑法》中有对贬低、损害他人人格、名誉的行为规定的罪名,即侮辱罪和诽谤罪。但前者是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进行,后者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但认定两者罪的关键之处是情节达到严重的标准。反之不认为构成罪。 二、不构成罪的,可以民事侵权起诉侵权人。可以要求其停止侵害、消除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