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部主管的中华环保联合会近期对山东德州XX有限公司排污行为提起公益诉讼,引发热议。德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在24日正式受理该案,成为新环保法实施后的首例针对大气污染的公益诉讼。
中华环保联合会在诉状中请求法院判处企业除需达标生产、赔礼道歉外,还需支付近3000万元的赔偿款,将款项打入地方政府财政专户,专用于当地大气污染治理。
曾几何时,中国的环保法被人戏称为棉花棒绣花针。面对或财大气粗、或利税大户、或政绩工程的企业,环保部门执法总显得力度不够、办法不多。就拿这次卷入舆论漩涡的德州振华有限公司来说,因其超标排放、环保设施建设迟缓,当地环保部门自2013年起已先后4次对其进行了每次10万元的行政罚款。期间还屡次下达整改通知书,但收效甚微,令人失望。
众所周知,基层治理环境违法行为长期以来一直是老大难。地方环保部门寥寥数十万元的罚款处罚对一些注册资本动辄数千万的企业而言,或许缺少了切肤之痛。处罚归处罚,超标仍超标,企业泰然处之的反应,让环保部门徒唤奈何,更让当地居民牢骚满腹。
以污染环境为代价的发展,就要为污染付出代价。环保法的执行不是棉花棒,是杀手锏。国务院总理李的答媒体问言犹在耳,新环保法已虎牙微露。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五十八条规定,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符合有关条件的社会组织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
要为山东地方法院受理此案点赞。在舆论热议中,以法治污的理念,引发多方共鸣。公益诉讼也被看作行政执法的有力补充。利用法治理念与司法制度,摒弃一地一时的袒护懈怠,才能真正回应群众对环境改善的渴求与呼声。毕竟,人们呼吸的空气,不分国界、省界或者市界。
无论行政手段,还是法律武器,只有让涉事企业知疼、知怕、知改,对头顶蓝天心存敬畏,公众的环境权益才能真正得到尊重与保障。
-
新环保法迎来首例大气污染公益诉讼
399人看过
-
环保局处罚排污企业不力遭检察院“官告官”公益诉讼
67人看过
-
新《环保法》实施后首例环境公益诉讼立案
390人看过
-
环保公益诉讼开启“以法治污”
116人看过
-
新《环保法》的哪些规定让污染企业最“畏惧”?
205人看过
-
索赔50余万浙首例环保公益诉讼案开庭
402人看过
公益诉讼是对污染环境、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人民检察院在履行职责中,发现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按照适用的诉讼法的性质或者被诉对象客体的... 更多>
-
排污企业现场环保检查有什么要求四川在线咨询 2022-08-29根据法第二十四条,环保部门及其委托的环境监察机构和其他负有环保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均有权对排污企业进行现场检查。被检查者应当如实反映情况,提供必要的资料。实施现场检查的部门、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应当为被检查者保守。现场检查内容包括:污染源的污染物排放情况、污染防治设施运行情况、环保执行情况、建设项目环保的执行情况等。检查过程中,执法人员可以勘察、采样、监测、拍照、录音、录像、制作笔录;可以查阅、复制相
-
环保部门对排污企业需要做什么样的检查贵州在线咨询 2022-08-29根据法第二十四条,环保部门及其委托的环境监察机构和其他负有环保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均有权对排污企业进行现场检查。被检查者应当如实反映情况,提供必要的资料。实施现场检查的部门、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应当为被检查者保守。现场检查内容包括:污染源的污染物排放情况、污染防治设施运行情况、环保执行情况、建设项目环保的执行情况等。检查过程中,执法人员可以勘察、采样、监测、拍照、录音、录像、制作笔录;可以查阅、复制相
-
对环境污染可提起公益诉讼吗湖北在线咨询 2023-03-30一、对环境污染可提起公益诉讼吗? 可以,环境公益诉讼即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公益性诉讼,是指由于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的违法行为或不作为,使环境公共利益遭受侵害时,法律允许其他的法人、自然人或社会团体为维护公共利益而向人民法院提起的诉讼。 环境公益诉讼利益归属于社会,诉讼成本应当由社会承担,因此,原告起诉时可缓缴诉讼费,若判决原告败诉,出于防止诉权滥用的考虑,原告仍应缴纳诉讼费,若判决被告败诉,则应
-
环境公益诉讼的环境公益诉讼能申请哪些福建在线咨询 2022-09-13环境公益诉讼即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公益性诉讼,是指由于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的违法行为或不作为,导致污染环境、破坏生态,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法律允许其他的法人、自然人或社会团体为维护公共利益而向人民法院提起的诉讼。这里的行为或者不作为不一定完全是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生产经营者的行为,国家行政机关的违法行使职权或者不作为,导致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符合规定条件的社会公益性组织也可以对其提起诉讼。根据
-
企业有排污许可证怎么办理环保部门责任证广西在线咨询 2022-10-20排污许可证将成为企事业单位生产运行期间排污行为的唯一行政许可和接受环保部门监管的主要法律文书。可以说,企事业单位排放水和大气污染物的法律要求全部在排污许可证上予以明确。首先企业要按证排污。企事业单位应及时申领排污许可证并向社会公开,承诺按照排污许可证的规定排污并严格执行,确保实际排放的污染物种类、浓度和排放量等达到许可要求。第二是实行自行监测和定期报告。企业应依法开展自行监测,保障数据合法有效,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