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离婚后小孩抚养费不给一般起诉到法院强制执行。根据民法典的具体规定,离婚后,子女由一方直接抚养的,另一方应当负担部分或者全部抚养费。不直接抚养孩子的一方不给与抚养费,若抚养费是协议决定的,抚养孩子的一方需要到法院起诉,不能直接要求法院强制执行。申请强制执行后,其他有关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协助执行。
对方拒不给抚养费怎么办
义务人拒不执行抚养费判决书或者裁定书的,权利是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的,有关个人和单位应负协助执行的责任。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离婚后的父母子女关系】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
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
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抚养义务可以放弃吗
(1)从子女出生时开始,到子女达到成年年龄乃至具有独立生活能力为止,父母均承担抚养义务。
(2)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抚养作为生活保持义务,是无条件的,子女一旦出生,父母无论经济条件、劳动能力如何,也无论是否愿意,均必须依法承担抚养义务。
(3)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抚养义务是一种法定的强制性义务,由于在现实中绝大多数情形是父母自觉自愿地履行其义务,法律和社会公力不必过多干预或介入。但是,这并不排除现实生活中少数人自私自利,生而不养,公然背离作为父母应承担的道义责任和法律义务。在此情形下,则必须动用社会公力,强制父母履行抚养义务,禁止溺婴、弃婴和其他残害婴儿的行为。
个人对于自己所享有的权利在不侵犯他人及其公共利益的前提下可以选择不去行使。但是,义务,作为具有一定强制性和羁束性的法律规定,个人是不能自行处置的。因此,抚养义务是不能放弃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八十五条离婚后,子女由一方直接抚养的,另一方应当负担部分或者全部抚养费。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前款规定的协议或者判决,不妨碍子女在必要时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过协议或者判决原定数额的合理要求。
-
抚养费问题:离婚后一方不支付如何解决?
70人看过
-
对方不支付抚养费,该怎么解决离婚后的问题?
134人看过
-
如何维权男方不支付抚养费问题解决方法
435人看过
-
离婚后找不到对方如何解决抚养费
476人看过
-
抚养费解决离婚问题
98人看过
-
离婚后抚养费问题:应对不支付的情况
441人看过
孩子抚养费的标准如下: 1、有固定收入的,抚养费一般可按其月总收入20%-30%的比例给付。负担两个以上孩子抚养费的,比例可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50%; 2、无固定收入的,抚养费的数额可依据当年总收入或同行业平均收入,参照上述... 更多>
-
离婚后问题解决后还可以要求对方给抚养费吗西藏在线咨询 2022-10-23离婚后,一方抚养的子女,另一方应负担必要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的一部或全部,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关于子女生活费和教育费的协议或判决,不妨碍子女在必要时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过协议或判决原定数额的合理要求。
-
离婚后如何解决一方不支付抚养费山东在线咨询 2022-06-30离婚后一方不支付抚养费的,另一方可以积极协商,协商无果的可以依法提起民事诉讼。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享有的起诉权利。对符合本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的起诉,必须受理。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
如何解决孩子抚养费判了不给的问题重庆在线咨询 2023-08-06当事人应向人民法院递交申请执行书申请执行。 根据法律规定,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以及刑事判决、裁定中的财产部分,由第一审人民法院或者与第一审人民法院同级的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执行。
-
离婚后孩子的抚养权归谁, 离婚后子女抚养权的问题, 抚养费如何解决湖南在线咨询 2022-03-22法院将根据双方实际条件按对孩子成长有利的原则确定孩子抚养权归属。但孩子未满两周岁时一般优先归母亲抚养,满十周岁法院还会征求孩子的意见。一方抚养子女的,另一方有权探视并支付抚养费。抚养费标准,有固定收入的,一般按固定收入的20-30%支付抚养费;无固定收入的,由法院根据孩子实际支出、当地的生活水平及双方经济状况综合认定。 2。离婚时夫妻共同债权、债务一般平分,个人财产、债务归个人,但对女方和子女有照
-
离婚一方抚养费不给抚养权问题海南在线咨询 2023-08-15离婚一方不给抚养费,也是有探望权的。 我国法律规定,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