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刑社区矫正证明书怎么写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12 18:58:02 439 人看过

缓刑社区矫正证明书范例

在系我社区/村公民,在我社区/村表现良好,无

违法犯罪行为,与邻里相处和睦,我社区/村在其矫正期间愿意

承担监管责任。

特此证明。

社区/村二O年月日

社区矫正(Commnitycorrection)是一种不使罪犯与社会隔离并利用社区资源教育改造罪犯的方法,是所有在社区环境中管理教育罪犯方式的总称。简单地说,就是让符合法定条件的罪犯在社区中执行刑罚。国外较常见的包括缓刑、假释、社区服务、暂时释放、中途之家、工作释放、学习释放等。中国的“社区矫正”,是指将符合社区矫正条件的罪犯置于社区内,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相关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以及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在判决、裁定或决定确定的期限内,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并促进其顺利回归社会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4月06日 15:48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缓刑相关文章
  • 社区矫正撤销缓刑建议书是怎样的
    撤销缓刑建议书:社区矫正人员XXX,男(女),XX年XX月XX日出生,X族,居住地XXXX,户籍地XXX。因XXX罪经XXX人民法院于XX年XX月XX日以(XXXX)XX字第XX号刑事判决书判处XXXX,缓刑XX,附加XX。在缓刑考验期间依法实行社区矫正,社区矫正期限自XX年XX月XX日起至XX年XX月XXX日止。该社区矫正人员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社区矫正监督管理规定、人民法院禁止令)的行为,具体事实如下:XXXXXXXX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七条、《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第二十五条之规定,建议对社区矫正人员XXXX撤销缓刑。此致XXXX人民法院XX年XX月XX日撤销缓刑的情形有哪些根据刑法第77条的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犯的罪或者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本法第69条的
    2023-04-28
    150人看过
  • 社区矫正人员遵守法律情况,社区矫正是缓刑吗
    社区矫正人员遵守法律情况主要有认真遵守社区矫正管理规定,接受教育改造的,在接受矫正期间确有悔改表现,积极回报社会等情况。社区矫正是否是缓刑需要根据情况而定,如果被判处缓刑实行社区矫正的,缓刑的社区矫正。对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假释或者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依法实行社区矫正,由社区矫正机构负责执行。一、社区矫正人员遵守法律情况社区矫正人员遵守法律有以下情况:1.认真遵守社区矫正管理规定,接受教育改造的;2.在接受矫正期间确有悔改表现、重树人生、转好致富、积极回报社会、表现突出的;3.受过行政记功奖励的。二、社区矫正是缓刑吗社区矫正是否是缓刑应当视情况而定,如果属于假释的社区矫正则不属于缓刑。社区矫正是与监禁矫正相对的行刑方式,是指将符合社区矫正条件的罪犯置于社区内,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相关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以及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在判决、裁定或决定确定的期限内,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并促进其
    2022-06-10
    121人看过
  •  社区矫正是否包括缓刑?
    社区矫正的主要思想是通过在社区对犯罪人员进行矫正,让他们在社区中接受一定程度的监督和教育,以达到改造的目的。这种措施主要针对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假释或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由社区矫正机构负责执行。通过社区矫正,可以减少犯罪人员在监狱中的时间,同时也能为社区提供更好的社会环境。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如果被判缓刑并实行社区矫正,那么就是缓刑的社区矫正。社区矫正是一种在社区对违法人员进行矫正的措施,许多被判处缓刑,假释,社区康复戒毒的人员都有可能纳入到社区矫正中。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对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假释或者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由社区矫正机构负责执行。 【 素 材 】 社 区 矫 正 的 执 行 方 是 谁 ?社区矫正的执行方是指负责对犯罪分子进行社区矫正的政府部门或社会组织。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规定,社区矫正的执行方是社区矫正机构。社区矫正机构负责对犯罪分子进行社区矫正,同时
    2023-09-06
    294人看过
  • 社区矫正的缓刑正常上班吗
    社区矫正的缓刑期间可以正常上班,只要不违反法律对于缓刑期间的限制规定。但是劳动合同法规定,被判刑的人单位可以与其解除劳动合同,如果单位与被判缓刑的人解除合同,则就不能正常上班了。一、缓刑的人,和别人打架会怎么样?被判缓刑的人在缓刑期间打人,情节严重的,应当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或者违反人民法院判决中的禁止令,情节严重的,应当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二、缓刑期间能不能坐飞机缓刑期间坐飞机不会有影响,但是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一)犯罪情节较轻;(二)有悔罪表现;(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四)宣告缓
    2023-04-02
    235人看过
  • 缓刑社区矫正是去哪里
    法律综合知识
    一、缓刑社区矫正是去哪里社区矫治人员须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法院于其判决和裁决生效之日起或自监舍离开之日起十日内,向居住地所在的县市级司法行政管理部门报到。如有变更居住地之必要,应提前一个自然月向相关部门进行申报,并在征询新居住地所在县级司法行政管理部门的同意之后做出最终决定。《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九条对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假释或者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依法实行社区矫正,由社区矫正机构负责执行。二、缓刑社区矫正的流程是怎样的缓刑及社区矫治的操作流程如下:首先,已被判定为犯罪的个人需在规定期限内前往县级司法机构进行禀报。其次,县级司法机关将立即着手为社区服刑者办理有关注册接收事宜,同时向他们通告在接下来的三天内需前往指定的司法分支机构领取社区矫治服务。在此过程中,社区矫治服务的受益者主要包括以下五类人群:第一,应判处管制的罪犯;第二,被宣告缓刑的罪犯;第三,被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其中具体
    2024-07-16
    140人看过
  • 酒驾刑法缓刑社区矫正后怎么办?
    酒驾刑法缓刑社区矫正后,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在刑法中,缓刑也称为缓量刑,是指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由社区矫正中心对罪犯进行考察,并根据罪犯在考验期间内的表现,依法决定是否适用具体刑罚的一种制度。缓刑适用于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且犯罪情节较轻等法定条件。罪犯的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一、法律依据:《刑法》第七十二条【缓刑的适用条件】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一)犯罪情节较轻;(二)有悔罪表现;(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
    2023-06-27
    477人看过
  • 缓刑期间社区矫正的问题
    1、社区矫正人员应当定期向司法所报告遵纪守法、接受监督管理、参加教育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活动的情况。发生居所变化、工作变动、家庭重大变故以及接触对其矫正产生不利影响人员的,社区矫正人员应当及时报告。2、社区矫正人员应当参加公共道德、法律常识、时事政策等教育学习活动,增强法制观念、道德素质和悔罪自新意识。社区矫正人员每月参加教育学习时间不少于八小时。3、有劳动能力的社区矫正人员应当参加社区服务,修复社会关系,培养社会责任感、集体观念和纪律意识。社区矫正人员每月参加社区服务时间不少于八小时。缓刑期间注意哪些问题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必须遵守下列规定:(1)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2)按照规定定期向执行缓刑的机关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3)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4)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缓刑的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判决确定之日即
    2023-07-22
    437人看过
  • 社区矫正如何缩短缓刑期
    社区矫正有三种情形的,可以缩短缓刑期:(1)认真遵守社区矫正管理规定,接受教育改造的;(2)在接受矫正期间确有悔改表现、重树人生、转好致富、积极回报社会、表现突出的;(3)受过行政记功奖励的。判处缓刑的社区矫正对象能减刑吗即在刑事罪犯缓刑期间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或者有立功表现,可以减刑,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应当减刑。或者“缓刑罪犯减刑依前款规定办理”。《减刑、假释规定》已经进行修正,将缓刑罪犯的减刑标准与一般罪犯的减刑标准统一。缓刑犯减刑后相应缩减其缓刑考验期限,如果在新的考验期限内,没有规定情形,新的缓刑期满,新裁定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如果有规定情形,应当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缓刑社区矫正要干什么?根据2012年3月1日起施行的《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相关规定,第九条司法所应当为社区矫正人员制定矫正方案,在对社区矫正人员被判处的刑罚种类、犯罪情况、悔罪表现、个性特征和生活环境等情况进行综
    2023-08-01
    375人看过
  • 被判缓刑社区矫正者异地矫正申请攻略
    实行社区矫正期间,如果要离开所在市县,需要经过社区矫正机构的批准。要离开所居住的市县、变更居住的事先需要司法行政机关的批准,向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提交变更居住地申请书,申请书需要写明申请人的现在的状况,因为什么原因需要变更居住地到什么地方去,保证遵纪守法,希望司法机关批准即可。缓刑人员异地矫正条件缓刑称暂缓量刑,也称为缓量刑,是指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由特定的考察机构在一定的考验期限内对罪犯进行考察,并根据罪犯在考验期间内的表现,依法决定是否适用具体刑罚的一种制度。《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关于印发《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的通知》第十三条社区矫正人员未经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旗)。社区矫正人员因就医、家庭重大变故等原因,确需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旗),在七日以内的,应当报经司法所批准;超过七日的,应当由司法
    2023-07-06
    259人看过
  • 社区矫正后,法院一定会判缓刑吗?社区矫正对象有哪些?
    社区矫正后,法院不一定会判缓刑,虽然社区矫正调查是作为人民法院判处缓刑的重要参考,但并不是意味着社区矫正调查就一定会判缓刑,社区矫正对象有被判处管制、缓刑、暂予监外执行的等。一、社区矫正后,法院一定会判缓刑吗?社区矫正后,法院不一定会判缓刑,若犯罪分子所处的社区同意接受矫正的,则可以对犯罪分子判处缓刑。宣告缓刑后,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的,附加刑仍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二条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一)犯罪情节较轻;(二)有悔罪表现;(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
    2022-07-20
    216人看过
  • 管制拘役缓刑社区矫正做什么
    一、管制拘役缓刑社区矫正做什么1、依法对矫正对象进行管理和监督,确保刑罚的有效实施;2、加强对矫正对象的思想教育、法制教育、社会公德教育,矫正其不良心理和行为,使其悔过自新,弃恶从善,成为守法公民;3、依法组织矫正对象参加适当的社会公益劳动;4、帮助矫正对象解决就业、生活、法律、心理等方面的问题。社区矫正就是暂不收监,主要在社区进行改造,要定期向司法部门汇报,接受思想教育,如果在矫正期间再次犯罪或者没有按时汇报和接受教育的,会被再次收监,按原刑期执行。社区矫正是与监禁矫正相对的行刑方式,是指将符合法定条件的罪犯置于社区内,由司法行政机关(司法局)及其派出机构(司法所)在相关部门和社会力量的协助下,在判决、裁定或决定确定的期限内,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通过思想改造和劳动改造,并促进其顺利回归社会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接受社区矫正的罪犯,称为社区服刑人员,包括: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裁定假
    2024-01-13
    332人看过
  • 缓刑社区矫正时不接收应该怎么办?
    一、缓刑社区矫正时不接收应该怎么办?判缓刑后司法局不接收的,可以向公安机关投诉。缓刑的执行程序是:由法院宣告缓刑后交有关机关执行。由于各国司法机关的体制和缓刑的内容不同,执行的机关也有区别。主要有二类。一类是原审法院或其委托的其他法院负责缓刑的执行。法院内设专门的执行法官或缓刑监督官,罪犯应定期与缓刑监督法官联系,报告情况,这一类占绝大多数。另一类是由特设的保护观察机关执行,由原审法院指导。美国、日本等少数国家设有这样的机关。此外,我国的缓刑由公安机关负责执行。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217条第1款和最高人民法院的有关规定,宣告缓刑的判决发生法律效力之后,人民法院应将判决书、执行通知书送交罪犯所在地的公安机关,由公安机关将罪犯交由所在单位或基层组织予以考察。缓刑考验期间的时间起算从判决生效之日起计算,由于缓刑是有条件的不执行原判刑期,所以判决之前先行羁押的日期不能折抵缓期考验期。法律依据:《
    2023-04-28
    231人看过
  • 社区矫正累犯是否适用缓刑
    累犯不适用缓刑。因为缓刑的运用是以罪犯有悔罪表现,不致再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为条件的,而累犯是经过了刑事处罚后不思悔改再次犯罪,具有较大的人身危险性,如果对累犯适用缓刑,就违背了我国刑罚的目的。所以,累犯不能适用缓刑。一、职务侵占罪缓刑的条件是什么职务侵占罪缓刑的条件是:1、犯罪分子被判处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罚;2、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认为适用缓刑不致再危害社会;3、犯罪分子不是累犯,累犯屡教不改、主观恶性较深,有再犯之虞,适用缓刑难以防止其再犯新罪。职务侵占罪是否能够适用缓刑,需要职务侵占罪的犯罪人、犯罪情节以及量刑情节都符合缓刑适用条件,同时,还不能是累犯或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二、被判缓刑的条件有什么1、缓刑适用的对象必须是被判处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被判处超过3年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由于他们的罪行较重,社会危害性较大,不适宜放在社会上执行,所以不能适
    2023-06-21
    367人看过
  • 如何认识社区矫正缓刑典型?
    在刑法修正案(八)之前,我国缓刑制度从形似的角度应该更贴近大部分大陆法系国家的缓刑制度,不附加专门的社区矫正。“社区矫正(commnitycorrection)”是发端于英美法系国家的一种后现代的社区刑罚制度,典型的适用对象是由于自身原因而在行为模式上需要监管、矫正的失范人群。在美国缓刑(probation)制度中,缓刑既是一种刑罚方法,又是一种替代监禁的行刑制度:作为刑罚方法的缓刑是这种非监禁制度在美国的最早形态,这种限制自由的监督考验状态即刑罚本身,更接近我国的管制刑;而作为替代监禁的行刑制度时则是现在为美国许多州所采纳的“社区矫正”。相对于传统的监禁刑罚方式,社区刑罚具有避免短期监禁刑弊端、节约司法成本、有助犯罪人社会化等方面的优势,不仅在美国,也在世界其他国家得到广泛运用,并形成世界范围的刑罚社会化浪潮。但我国现行缓刑制度的肇始并非是如英、美或者法国、比利时那样,是现代化国家面临的
    2023-06-19
    453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量刑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缓刑
    词条

    缓刑是一种刑罚执行方式,是指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 由特定的考察机构在一定的考验期限内对罪犯进行考察,并根据罪犯在考验期间内的表现,依法决定是否适用具体刑罚的一种制度... 更多>

    #缓刑
    相关咨询
    • 要接受缓刑社区矫正,那缓刑社区矫正的流程是怎么样?
      西藏在线咨询 2023-03-25
      缓刑社区矫正期满的,由司法所宣告原判刑罚不再执行,并予通知相关利害关系人到场,宣告结束后,由县级司法局将解除社区矫正证明书抄送县级检察院和公安机关。不需要被社区矫正的人去派出所办理手续。《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第三十条社区矫正人员矫正期满,司法所应当组织解除社区矫正宣告。宣告由司法所工作人员主持,按照规定程序公开进行。司法所应当针对社区矫正人员不同情况,通知有关部门、村(居)民委员会、群众代表、社区矫
    • 社区缓刑人员矫正记录情况怎么写?
      福建在线咨询 2023-02-14
      缓刑期间,本人思过悔过,充分认识到所犯罪行的严重性,因自身的法制观念、组织纪律观念淡薄,这件事,已对造成了社会不好的影响、对自己的家庭带来沉重压力和精神负担。现在,我从思想上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认识到了我的法制观念、组织纪律性确实很淡薄,从而导致自己犯了罪。
    • 缓刑社区矫正去哪办
      青海在线咨询 2022-08-02
      宣告事项应当包括:宣读对社区矫正人员的鉴定意见;宣布社区矫正期限届满,依法解除社区矫正;对判处管制的,宣布执行期满,解除管制;对宣告缓刑的,宣布缓刑考验期满,原判刑罚不再执行;对裁定假释的,宣布考验期满,原判刑罚执行完毕。 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向社区矫正人员发放解除社区矫正证明书,并书面通知决定机关,同时抄送县级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
    • 社区矫正的减缓刑期
      广西在线咨询 2022-06-12
      1、认真遵守社区矫正管理规定,接受教育改造的; 2、在接受矫正期间确有悔改表现、重树人生、转好致富、积极回报社会、表现突出的; 3、有过行政记功奖励的。 法律规定确有悔改表现,或者有立功表现,可以减刑,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应当减4、
    • 缓刑人员怎么办理社区矫正?
      青海在线咨询 2021-10-14
      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对于社区矫正期满的缓刑人员,按《社区矫正实施办法》规定程序办理:   《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第二十九条规定了,社区矫正期满前,社区矫正人员应当作出个人总结,司法所应当根据其在接受社区矫正期间的表现、考核结果、社区意见等情况作出书面鉴定,并对其安置帮教提出建议。   社区矫正人员矫正期满,司法所应当组织解除社区矫正宣告。宣告由司法所工作人员主持